龙年刚刚过去,我们当记住她留下的值得永久纪念的两件事:2月份王澍荣获的普利兹克建筑奖和10月份莫言荣获的诺贝尔文学奖。此二奖都是其专业内最具权威性的国际大奖,是中国人多年来望眼欲穿的期盼和梦想,因而向世界传递了强有力的中国文化信息。
莫言与王澍,一个从事文学创作,一个从事建筑设计,两人的劳动成果都通往美学。颇为巧合的是,两人的精神导向都维系于本土文化基因,而且两人都在发掘本土文化基因上执著地进行了长期的追求,最后双双都在美学上获得了重大的突破,因而获得国际同行的普遍赞赏,使得龙年带着“双喜”走进历史。
在民众的视野中,诺贝尔奖的知名度极高,比较起来,王澍的获奖,国人知道的不多。须知,普利兹克建筑奖与诺贝尔文学奖,就其学术价值来说,含金量是旗鼓相当的。现代主义思潮兴起以来,随着风格多元化局面的形成,建筑设计也同文学、艺术创作一样,个性化倾向日益强烈,因而竞争非常激烈。你若采用别人使用过的建筑语言或符号,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来,因此一座新的建筑想要在国际上获得好评是难而又难的事。难怪每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据说有70—80个,而普利兹克建筑奖的每年候选人则有500多个!能从如此庞大的竞争阵容中脱颖而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现代国际建筑界有多个国际奖项,诸如国际建筑师联盟奖、美国建筑师协会金奖、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金奖等。但其中最具权威性的,就是设立于1979年的普利兹克奖,这是公认的国际建筑界的“诺贝尔奖”。像美国华裔建筑师贝聿铭、悉尼歌剧院的设计者伍重(丹麦)、巴黎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的设计者皮亚诺(意)和罗杰斯(英)、被美国评为20世纪十大杰出建筑之一的香港国际机场二期工程的设计者福斯特(英)、被誉为“后现代主义建筑之父”的文丘里(美)、西班牙古根海姆博物馆的设计者盖里(美)、拉美头号建筑师尼迈耶(巴西)、日本划时代的建筑大师丹下健三(亚洲首位普利兹克奖得主)、北京“鸟巢”设计者赫尔措格(瑞士)与德·梅隆(德)、央视大厦设计者库哈斯(荷兰)等,都是国际建坛如雷贯耳的名字。如今在这个辉煌的队伍中,又赫然添上了中国建筑师王澍的名字,这是足堪与莫言并驾齐驱的荣耀,岂不让我等同胞感到格外自豪?
王澍以49岁的年龄获得此项殊荣,是第4位最年轻的普利兹克奖得主。他出生于乌鲁木齐,后在南京工学院(现南京东南大学)和上海同济大学先后完成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攻读过程。在经过了10余年的设计实践之后,1997年,他与妻子共同创立了“业余工作室”,致力于探索自己的设计理念:立足于本土,追求更加生活化、日常化、人性化的建筑。他说:“对我来说,建筑出之于一个简单的原因——建筑就是一种日常生活”。“当我把我的工作室命名为业余工作室时,我想强调这是自发的,是我的工作试验方面,而非官方和组合性”。很明显,他以“业余”表明他不尚“专业”建筑所追求的神圣高贵的气派——那种宫殿庙堂式的金碧辉煌。他要的是一种平易近人的、亲切温馨的、注入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房子”。为此他尽量采用白墙、青砖(常常是不同年代的旧砖)、灰瓦、木板等大家熟悉的南方民居的建筑符号,唤起人们对农耕时代留下来的、现在正大量消失的传统精神家园的记忆。但是,通晓中西建筑和文化的王澍又是在现代建筑理念的指导下进行设计的,故他的建筑在形式、风格与尺度上又不是传统的简单重复,而是合乎时代要求和人性需要的超越,故他设计的“房子”,让你既熟悉又陌生,既怀旧,又喜新。
王澍的建筑设计严格按照他的理念进行,故作品并不算多,主要散见于吴越地区,以杭州、宁波、苏州、南京等地为主。主要代表作当推他正在执教的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一期工程、宁波当代美术馆、宁波博物馆、苏州大学文正图书馆以及宁波五散房等。他的建筑作品曾屡屡在国外展出,并不止一次获得国际重要奖项,如2010年的第12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特别荣誉奖、2011年的法国建筑学院金奖等。王澍这次荣获国际最高奖可以说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莫言和王澍的获奖,使龙年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好兆头,我甚至觉得好有一比:这正如当年中国体育健儿在第23届奥运会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以后,中国的金牌、银牌滚滚而来。相信中国今后在科技文化方面的“金牌”亦将日益增多,我们充满理由满怀信心地期待着。(作者为著名学者、中国社科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