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民族视觉:少数民族电影的魅力所在(赵晏彪)

//m.zimplifyit.com 2013年03月20日09:29 来源:文艺报 赵晏彪

  中国的少数民族电影,曾取得过丰硕的成果,有几部电影一度引领中国少数民族电影风骚,如《冰山上的来客》《阿诗玛》《五朵金花》《山间铃响马帮来》《刘三姐》《农奴》等,被观众一致推为中国电影的经典。然而,从“文革”始,到改革开放前,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几乎走进绝境。进入改革开放时代后,少数民族电影有了起色,但还没有等到兴起,便被国外大片和国内娱乐片冲得七零八落。这一切有惟市场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我们的导演、编剧大多用“汉族视觉”看待少数民族电影,生硬、老套、猎奇、公式化,对少数民族了解肤浅,对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语言、性情、血性及至他们的宗教信仰知之甚少,而缺少“民族视觉”是导致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越来越萎缩的原因之一。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市场尴尬

  进入新世纪,少数民族电影逐渐从体制变革的阵痛中恢复活力,开始适应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专业化的新形势。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不断有优秀的作品涌现出来,成为中国电影创作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已经在少数民族题材创作上有所建树的广春兰、冯小宁、塞夫和麦丽丝几位导演在本世纪初陆续推出了像《真心》《嘎达梅林》《天上草原》等品质精良的影片,但这一阶段最可喜的是看到大量青年导演的涌现,如哈斯朝鲁的《珠拉的故事》《长调》,张建亚的《极地营救》、陆川的《可可西里》、宁浩的数字电影《绿草地》、万玛才旦的《静静的嘛呢石》《寻找智美更登》、章家瑞的《婼玛的十七岁》《花腰新娘》《红河》等。

  与大片共舞的时代使绝大多数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只能走向“艺术电影”,或者想走“商业路线”,但最终由于资金原因而“艺术化”,对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者来说,经济压力、市场压力不断增大。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在国际国内电影节上大放异彩的同时,却是市场的冷毖乃至残酷——要么票房成绩不尽如人意,要么根本进入不了主流院线市场。在引进大片、商业大片的轮番轰炸下,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陷入了有人喝彩但无人观看的尴尬境地。尽管如此,也应看到,新生代导演业已崛起,他们从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中不断汲取营养,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题材的“原生态”电影有一种正在兴起的趋势,从长远发展来看,这些作品必将为我们留下一个民族鲜活的文化和历史记忆。

  缺少真正的民族视觉

  在一次电影研讨会上,谈及少数民族电影创作的现状,内蒙古电影制片厂厂长宁才说:“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确实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至今还没有一部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能够享誉世界。”他认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特别是蒙古族题材电影当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电影单一、简单化。要想拍摄出色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就得深层次了解什么是真、善、美。另外,现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剧本和编剧思维过于传统,没有跟上世界电影的前沿。少数民族在文化和思想上同汉族有很大的差异,比如汉族的文化精粹京剧,如果到锡林郭勒大草原上演,牧民由于文化隔阂,是不会看的。所以,这也就造成一些优秀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冲不进中国电影市场甚至走不进国内院线,导致影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差。

  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在2000年之后进入主流院线的影片少之又少。少数民族电影难成民族文化精品的原因如导演郑洞天的担忧:“目前的少数民族电影流于表面化,太肤浅,仍然缺少真正的民族视觉。”他认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经历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高潮之后,现在仍缺少能与之抗衡的大批力作,重要原因就是太缺少少数民族的剧作家、导演和电影工作者,仍然没有从该民族自身对其生存境遇进行审视,不少电影仍然是“汉族视觉”,并流露出某种先天的审美偏见。这样发展下去,少数民族电影必然被越来越多的各种大片边缘化。

  少数民族电影创作大有可为

  循着新中国少数民族电影60多年的历史之河前行,我们会渐渐寻觅到一些可喜的变化。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文化艺术的变迁相伴,当下的少数民族电影在不断提升自身艺术质量的同时,也在拓展着自我的创作范式。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元素融入到了少数民族电影当中,表现“民族大团结”不再是少数民族电影惟一的主题——《红河谷》中的反法西斯战争与凄美动人的爱情、《可可西里》所表现出的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索、《马背上的法庭》对基层司法现状的真实描绘、《剃头匠》对即将失传的手艺和即将逝去的老手艺人的缅怀与热爱、《图雅的婚事》里纠结而又感人的人物情感关系,都极大地拓宽了少数民族电影的视野,将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同胞和越来越丰富的故事题材纳入进了电影艺术的表现之中。可以说,这些具有突破性的影片不仅拓展了中国电影的地理版图,更延伸了中国电影的文化版图。

  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一大批专注于拍摄少数民族电影的导演走上了创作第一线。他们中有的本身就是少数民族,善于通过真实而又亲切的视角来找寻属于自己民族的故事与传奇,《静静的嘛呢石》(导演万马才旦,藏族)、《长调》(导演哈斯朝鲁,蒙古族)、《买买提的2008》(导演西尔扎提·牙合甫,维吾尔族)、《永生羊》(导演高峰,回族)等影片就是这些导演献给观众的心血之作;有的导演虽然身为汉族,却对少数民族同胞充满了热爱之情,创作出来的少数民族电影非但没有半点虚假造作之感,反而更具创新激情,他们融入到少数民族当中,以心灵和心灵的沟通,以真诚面对少数民族的淳朴,以良知体味少数民族的内心世界与丰富多彩的感情,《婼玛的十七岁》《可可西里》《图雅的婚事》《碧罗雪山》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品。

  通过电影来展示中国丰富的文化蕴藏,展现人性、人情的绚丽多姿,展示人文关怀的温暖与深切,正是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神奇魅力所在。近些年来,一批优秀的民族题材电影相继问世,也由此迎来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兴旺的景象。影片《骑士风云》《东归英雄传》《悲情布鲁克》《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天上草原》获得了金鸡奖、华表奖等国内外大奖66项。北京国际电影节民族电影展主席牛颂说,“少数民族电影是少数但不是小数,在国产电影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电影史说明,不管风云如何变幻,少数民族电影往往是最坚定的民族文化的守望者,是电影视角民族化和人性化的忠实代表。过了半个世纪回头看新中国初期的电影,很多经典电影都是少数民族题材,成为了中国电影的骄傲。”

  经过岁月的磨砺和现代文明的洗礼,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有的丰富了,有的却在不断地流失。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所具有的原创性和不可再生性将进一步显现。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传统中蕴涵着奇珍异宝,这是文学工作者、电影工作者采之不尽的富矿。人类特殊的文化遗产具有特殊的内在规定,如传承性、社会性、无形性、多元性、活态性等,都根植于人所在的时空、周边环境和社会活动中。对于这些文化遗产的记录、宣传、保护与传承,文学工作者是大有可为的。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