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国梦的三个重要保障是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其中,中国精神最能形象地体现在文艺作品中。中国梦是中国人民的梦,中国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如何在文艺作品中传达中国精神,为文艺创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文艺作品体现中国精神,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也不是教条主义的标签或图解,更应力避主题现行的做法。中国精神应该自觉、自然地渗透在所有文艺作品的方方面面,应该是从作品中流露出来的文脉和精气神。不能一提中国精神,就只想到大主题、大制作,就是史诗,就是宏大叙事。中国精神理应体现在最广大的中国人民身上,体现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中,体现在五千年历史的诸多细节里……愈是底层民众,愈是平凡事业,愈是生活的细微处,愈能深刻地反映出中国精神。中国精神体现在历史风云中,尤其体现在人的生命状态中,也就是人的品德和素养。刻画和塑造人物是文艺作品的灵魂所在,也是文艺作品体现和传播中国精神的“点睛”之笔。我们就是要倡导刻画、塑造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鲜活人物,从而展现出看得见、摸得着的“中国精神”。
一个国家公民的精神面貌的总和即是这个国家的整体面貌。爱国励志、勤劳勇敢、积极进取、爱岗敬业、阳光向上……这些优秀精神品质,最能体现中国精神的实质,最能彰显中华民族的情怀。我们的文艺作品,既要展示中华民族历史的积淀,更要注重反映当代中国普通人的情感。有追求的作家、艺术家,就是要浓墨重彩地表现出当代中国人的真诚、善良和美丽,表现普通人的大德大情大爱。比如,被誉为中国“大地母亲”的上海的一位普通女性,在痛失爱子之后,就因为儿子生前的一句话而来到内蒙古,在死亡之地的荒漠上建起了绿洲,使一位母亲对儿子的爱升华为对祖国大地之爱。她的举动也带动了许多和她有同样经历的母亲。这位中国母亲的故事,具有人类相通的情怀和人类共有的保护家园和环境的大爱。还有家喻户晓的中国电视剧《士兵突击》,一个中国普通士兵“不抛弃、不放弃”的坚韧精神引起世界性的关注。
只有中国最广大的普通百姓才能代表中国精神的本质,才是中国国家形象的范本,才是实现中国梦最有力的保障。(高小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