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的“短话”,说“实话”不说官话,说“新话”不说套话,这种“短、实、新”的话语新风,不仅给党的形象注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也给文学艺术创作以启迪。
毋庸讳言,在当代文艺发展史上,一些文学艺术作品和理论评论文章也存在“长、空、假”和“晦、涩、生”的现象。有些作品若隐去地名和作者,读者很难辨别它们彼此之间的区别。很难想象,那些连文字、结构、格式都如出一辙的文艺作品能让读者、观众喜欢;也很难想象那些文风冗长拖沓、欧化饶舌的作家和诗人,能创作出让人民群众欢迎的好作品来。
那么,如何改变作家艺术家乃至批评家的文风呢?笔者认为,一是要多向经典学习、向生活学习、向群众学习。“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脑子里有东西,肚子里有货,写出的作品就不会空话累牍、夹生话连篇了。二是要减少应酬,不参加没有必要的聚会、饭局、无病呻吟的研讨会、形式主义的首发式等。三是应养成写实实在在文字的良好习惯,作品要力求简洁精炼、明白通俗、新鲜活泼,让读者愿意看,看得懂;愿意听,听得进。
我们呼唤文学艺术的话语新风扑面而来,期待着作家艺术家们文风的改变,这既是顺应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需要,也显示出我们的文学艺术界正在把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创作理念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更体现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在新时代的改革创新精神。
笔者以为,不仅我们的青年作家艺术家要向中老年作家艺术家学习,学习他们的成熟与老辣;而且我们的中老年作家艺术家也应向青年作家艺术家学习,学习他们的朝气蓬勃、意气风发。事实证明,90后的文风比80后更为多元。当韩寒、郭敬明等80后文坛代表人物在文学偶像大道上阔步前行的时候,90后的创作者们非但没有自卑,反而呈现出一种多元、新颖、自由的特质,他们的作品以魔幻题材及青春文学为主,其文字水平已经受到普遍认可。当然,在花哨文字的背后,文学性不足和缺乏生活阅历,是他们需要补课的短板。提到90后,有人用“多元化”概括。“我们都像一个模子里出来的,比如80后,集体记忆都是差不多的东西。但90后的经历完全不一样,有自己的个性,这也体现在他们的作品中。” 所以,说到改变文风,不妨也从青年作家尤其是90后作家那里汲取必要的启迪和养分。
改变文风,也可尝试集中阅读一些经典作品,譬如鲁迅、梁实秋或丰子愷的文章,学习他们的文风写作,如鲁迅之锋利,梁实秋之雅致,丰子愷之纯真。加之作者自己的个人特质,必然出现完全不同的文风。
改变文风,心中要有读者。对不同的人自有不同表达方式,文风也会随之而变。追寻个性,抒写真情,是文学艺术之魂。但检视我们的文学现实,“对牛弹琴”的积习仍未绝迹。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一些作家缺少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对现实的深入思考匮乏,缺少个人的真情实感,热衷于追风、逐潮、赶时髦,“底层”热了就写“底层”,“后现代”吃香了就搞“后现代”,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荣膺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有的作家开始“表意焦虑”,追着莫言的后头邯郸学步玩起“魔幻”来。
改变文风,对作家、艺术家而言,最为根本和关键的一点,还是要深入生活,体验生活,开阔视野,拓展创作路径。王蒙在他的《致习作者》中说过:“从生活中才能发现文学,才有写作的源泉,才有写作的真实货色。”要改变当代文坛的虚假现状,首先必须丰富作家艺术家们的生活储备,要不断提升发现生活、提炼生活、概括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我们笔下的人物,要使读者联想起生活中的某些人;我们正在奋笔疾书的小说中的故事,要使读者联想起现实中的某些难以忘怀的往事;而我们作品中的某个场景,要使读者想起曾经看到过或听说过的某个风景、某个场面、某段对话。
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是生活。”没错,改变文风,正是为了让我们的文学更美,让我们的艺术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