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小说改编的电影《搜索》剧照
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越剧版剧照
如今,一些喜欢阅读网络小说的读者发现,一些人气颇高的网络小说排行榜中,常常有一些质量平平的作品,尤其是新书排行榜,这让读者们不得其解。实际上,这正是网络文学的写作者“打榜”所致。据报道,这种“打榜”已经成风,更有甚者,有些写手为了规避被惩罚的风险,索性把“打榜”交给了一些专业公司来做,于是乎,网络文学的“打榜”,正在成为一种产业。
然而,榜单固然重要,但读者的眼睛是雪亮的,一部不好的作品,再卖力吆喝,也只是有一个好的开始,最终受损失的是谁呢?“打榜”风能盛行多久?但凡文学,除了赢得眼球,更重要的,还在于打动人心。
作家看法
打榜的
不仅仅是网络文学
我一直在天涯上发表小说,根据客观的点击率和回复率,我的小说受欢迎程度排名前五位,尽管也有一些人认为我的作品是垃圾。但当初我写的《在东莞》改名《东城西咎》出版,数字版权在移动手机书库就有一千五百多万,这个排行榜还是靠谱的。对于网络文学排行榜我不太清楚,因为我没怎么去商业化比较重的小说网站发表小说,但现在有点冲动想去发展了,听说那里报酬多。
我一直都没怎么推广过自己的小说,觉得这种推广很费钱,自己也没能力。就我了解的实体出版而言,推广是出版商的事情,作家一般只能拿到首付的版税,连加印都未必知道。当然这样也有好处,既然利润是出版商的,那么投入和风险自然也是他们的,广告这些事就不用自己操心了。
听说出版商日子也不好过,这是个微利行业,肯去打榜的出版商或许亏得更惨。总之也是赌。据我的出版商说,在电商网站卖实体书时,有很多买榜的,很多推荐的书都不怎么样。这种打榜的现象不仅是网络文学有,只要沾上商业,都是如此。给读者的建议是,千万别被榜单忽悠了。当然现在看网络小说有个好处,大多数小说都可以免费试着读几万字。
不管怎么样,我觉得商业文学网站的出现是一种进步。它让文人多了一条活路,而且是自力更生的活路,这在以前是没出现过的。如今最大的问题还是商业的问题,传统文坛最大的问题是媚权,商业文学最大的问题是媚俗。如果要最好的文学,这两点都是障碍。好的文学要忠于内心,谁都不媚。但这样又容易饿死。这是没有办法的,全世界都没办法。但商业网站的出现,对文学发展绝对是利大于弊。如果一个不好的作品弄一个点击天量的,我想那一定让打榜的人或者出版商亏死吧。(受访者:网络作家 蓝药师)
读者心声
我们有自己的判断能力
最开始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不过是一个爱好文学的男孩将他的小说放在网络上,谁会想到之后的十几年网络文学已经成为文学的生力军。现在的文学网站经营得有声有色,他们的排行榜都是我参考新书的重要风向标。有排行榜就有点击率,有点击率就有收入,伴随着经济的助推器,排行榜的水分就多了起来。很多时候排行榜是筛选器,而作者是我选择作品的关键因素。
拉票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花钱打榜也有所闻,作家也要食人间烟火,作为一个读者我可以理解。过去闻着书香的时代里,不是所有的好作品都能变成文字,不是所有有才华的人都可以用文字养活一家人。在现在的网络平台上,至少给了所有人一个表达的机会,我想这就是进步。文字是最单纯的孩子,真的假的美的丑的都写在字里行间。或许这部作品可以通过买票进入推荐榜,或许这个作者只是想通过文字追求功利,可是这不能代表几亿读者的智商。至少,我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这样的作品上。从来,写作就是一个艰苦的工作,从来,读者就只会在自己喜欢的作品上献花送票。一个粗制滥造的作品或许会有一个喜剧的开篇,可是最后的结尾多数人都不再关心。
虽然希望所有榜上有名的都是名副其实的,可是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黑心秤,文学网站的公平秤还需要多久才能上市?这是对更多优秀作者的一种态度,至少相对的公平应该给予他们和千万的读者。(受访者:网络小说读者 张女士)
出版透视
打榜只为一时
终将得不偿失
在如今这样一个传播过剩的时代,打榜本是为消费者节约时间的善举。花钱打榜的事,自从有了排行榜就存在。所以,网络文学花钱雇佣网络水军来做点击量也就不值得大惊小怪了。在这个注意力匮乏的时代,打榜使畅销的越加畅销,滞销者更加无人问津,从而使富有者越加富有,贫瘠者越加惨淡。不过,花钱打榜只能得意于一时。虽然互联网是眼球经济,但网络文学绝不仅仅是眼球文学。
但凡文学,除了赢得眼球,更重要的还在于打动人心。所以,花钱打榜的勾当不可久为。因为一位庄家花钱上榜之后,仍然可以被其他庄家花更多的钱逐出榜单。如此恶性循环,使网络文学排行成为金钱的游戏,获利的是网站,败坏的是文学。
说到底,花钱打榜,增加了文学生产和流通的一个环节,增加了文学生产的成本,客观上对文学消费制造了障碍;不过,从长远看,这样做,并不会影响文学的最终命运,只是一时间为文学批评制造了新的话题,为社会大众提供了饭后的谈资罢了。打榜是为了传播,花钱打榜是为了更好地传播。可是,传播投入的增加不仅无法在你期望的方向上提高注意力,反而会节外生枝地分散注意力,使得文学生产的产出和投入更加不成比例。
从出版角度审视花钱打榜事件,之所以这种现象可以被揭露,被批判,还说明出版界在这件事上还多少有些共识,尽管这种共识尚处于朦胧懵懂的境界。为什么这么说呢?本人向来认为中国出版界的界别认同不够强,不仅出版管理机构将图书出版、音像出版、电子出版、网络出版等区别对待,而且出版、印刷、发行、版权贸易等环节也被人为地撕裂,出版领域的条块分割、地方保护更是严重,因此,很难说中国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出版界”。也正因为如此,关于出版领域的许多问题的讨论,自然很难达成共识。(受访者:上海教育音像出版社社长 夏德元)
学者观察
“眼球为王” 缺乏监管
网络小说打榜是网络小说市场化的产物。与传统小说创作相比,网络小说的门槛相对较低,写作不再是一个高壁垒的行业,网络的草根性赋予网络写作的宽广边界,人人都可以写作。虽然,在网络上不是人人都能写小说,但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染指”小说的机会大大提升了。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大量写手的进入,必然带来了小说写作的严重过剩,大幅度稀释了小说的技术含量。网络小说必然泥沙俱下,鱼目混珠,如何让好的小说进入更多的读者视野?如何评价网络小说?网络世界的评价标准就是点击率,也就是“眼球为王”,哪篇小说人气多,吸引的眼球多,它就是好作品。
因此,网络小说是按照市场逻辑运行的。网络小说打榜,同样也是市场化的产物。而网络小说市场规则是相当不规范的,这就为市场的不良行为留下了可乘之机。在监管缺位的情况下,出现榜单交易是不难理解的。
网络打榜造假是一种扭曲,它不能客观地评价作品的实际水平,是按照市场的标准来评定,而不是按照艺术的标准。同时,网络小说的市场活跃但是无序,其规则相当不规范。具体表现为,相关的制度和立法的规范不足,版权法在网络小说创作方面的落实不到位,造成监管的漏洞。另一方面,从主观原因来看,网络小说背后有庞大的队伍在生产,其竞争也是无序的。其背后是市场利益的驱动,由于违规成本较低,即使有法律的限制也无法阻止网络上的违规行为,这就为市场的不良行为留下了可乘之机。在如此监管缺位的情况下,出现榜单交易是不难理解的。因此我们还是要把法律法规的监管落到实处。(受访者: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张涛甫)
文化视点
网络文学打榜
造假危害不大
网络文学实际上是从网站上通过产品化的包装而打造出来的概念。网络文学有自己的特点,它是种网络文化的产物,甚至可以称为娱乐和大众文化的产物,用传统文学的要求和机制来制约它是不合适的,因此要区别对待网络文学。就像影视剧会在各大排行榜上进行操作一样,受市场驱动网络小说也会有打榜造假的现象。
网络小说打榜造假现象对网络文学的危害并不像人们说得那么严重,因为网络具有自洁功能。读者有自己的喜好和鉴赏能力。网络的优势在于人们可以进行实时的互动以及对作品进行反馈。
诚然个别作家利用打榜造假扩大自身的知名度,但是如果其文章的质量很差,再打榜也无法维持自己的品牌。而对于网站来说,如果过于糟糕的文章排在榜首,也会有损网民对网站的印象,这就促使网站变得更加敏感,做到自我监督自我发展,如目前盛大文学和17K小说网都设置了作家培训机制等等。网络不断发展,出现问题也需要不断探索解决的措施,这是一个变化的动态过程。而对那些新的网络作家来说,通过背后团队的策划营销能够为人所知,如果再加上作品受读者喜爱从而形成长期的品牌,这个方式还能促进网络文学的发展。(受访者:北京社科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 许苗苗)
文/记者陈庆辉
实习生向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