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让人读得生出研究的兴致,它就能够立在你的书架上。报告文学作家傅宁军将他的长篇新作《淬火青春——大学生从军报告》捧给读者,从题材到写法,都使人边读边设问种种,想讨论出些有新意的问题来。
第一,本书的高度。
大学生从军题材,饱含新鲜度,这是作者选择材料和开篇起笔之处。写成沉甸甸的《淬火青春——大学生从军报告》这本书时,我们渐读渐感觉到它的厚重。这厚重感,来自作者为本书标定的高度——人才战略。
傅宁军对人才战略的关注,早在几年前写《大学生村官》时就开始了。只是在《淬火青春——大学生从军报告》这本书里,他视野更高峻、更辽阔。战略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它关乎民族与国家的存亡和强盛的大业。战略决定未来。研究者说,纵观社会发展,大国的崛起,无不伴随着与民族存亡攸关的大战略;而一个国家的落败,也往往败在战略的衰落和缺失上。
在中华复兴之梦的大战略中,人才战略无疑是首当其冲的。当年,邓小平提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改革大略时,已向我们昭示了“人才是根本”这个时代的思潮。傅宁军深谙其中的内在逻辑,他将笔落在这个高端平台上,展示着大学生从军的非同一般的战略意义。
从开篇,作者就以不容轻略的文字,讲述这个战略的历史与现实及未来的实质内容,为全书人物的活动、事物的展开,打造了高端的场域。
对“人才战略”这个学术性十足的名词,作者排除了概念化的转述,而是用文学之笔,一砖一瓦、结结实实地垒造起来。
叙述的主线,是沿着纵的路径拓展的,这是时间标志出的历史的段落:从打天下的军队中工农成分的优势,到年轻共和国人才奇缺时,对大学生入伍的“缓征”策略;从个别大学生入伍的事例,到“破冰之举”的波澜壮阔;从百万大裁军的“前所未有”的决策,到由大学生从军所推动的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作者追溯着历史的步伐,完成了对大学生从军这一“人才战略”形成并发展的全面纪实。
横向的书写,是纵向的辅线,缀联出许多节拍强烈的事例和观点。比如,外电敏锐地着眼于中国军队现代化的“软件”的实质。再如,有识者不断警示的“危机意识”、“国防意识”,变为作者认知的观点,以致发出“有兵才有国”的铿锵之语。
但,无论是纵述,还是横写,作者都坚持了文学之笔的挥动,排斥了概念化的罗列,用经历过各个时段的大学生军官的故事,加上确切的多种数字,将这场“人才战略”的意义,具象化地描述出来,使我们不能不用一种大视野,来解读此书。
第二,关于深度。
这本书,以密集的人物,构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集团”的群像。唯其“密集”,才能形成一个力量的列阵。他们异于他人的襟怀、意志和奉献精神,是作者之重笔所在。
傅宁军的采访,覆盖上百人之多。在百人相异的大幅度采访后,他着力于从以下三个方面,汇集了他笔下人物的生命质量,从而探寻着人物的深度。
其一,写他们襟怀坦荡的从军抉择:
他们说,入伍就是把自己交给国家;他们说,绿军装上承载着公民的义务,要用最好的年华去承担它;他们说,军队有需要就是国家有需要……他们一致的心声就是:参军,以报效国家为已任。
作者在追寻这些钢铁誓言的同时,揭示了它们出现的时代背景,即改革初期物欲横流的诱惑,及同时并存的意气风发的灵魂重塑,更有南疆战争血与火中的光荣与勇敢。大时势造就着这些有大胸怀的大学生们,让他们勇敢地拒绝享乐,选择了从军之路,双肩担当起民族与国家的道义,铁与血也从此浇铸着他们年轻的生命。
其二,写他们意志刚强,百折不挠的锤炼。
穿上军装,对这些大学生来说是一次生命的重塑。作者详细地叙写着这个脱胎换骨的过程:
他们直面不适应的军营,打消掉从校园带来自我优越感,在皮肉筋骨的摔打中,完成从“非凡的苦,造就非凡的人”的艰难过程;他们寻找与军队的结合部,用在大学学到的科学知识及思维,成为新一代“带兵的人”;他们从士兵到军官乃至将军的历程,那种“在战场上第二就是死亡”的雄心,那种从实践中建立的“生死相托”的群体意识,成为他们成熟期的标志。
其三,写丰富的知识,使他们的智慧大放异彩。
这是全篇中最具光芒的篇章。我们看到这些大学生们不仅用知识的科学性处理军事技术问题,而且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推已及人,创造了带兵的军事文化。当复杂而神秘的网络等高科技,驯服于他们时;当博士后工作站如旗帜般飘扬时;当心理学的高端知识渗入到军队建设的细胞中时;当他们能将最新式的装备,拆装自如时;当他们在最严谨的科学命题中语惊四座时,我们激情奔涌地看到,作者是怎样地将生命的意义,用他们辉煌的青春作为,奏响了人才战略交响乐中的青春声部。
作者在着笔于这些人物时,可谓笔笔精细。其精细之处,在于去掉对一个人物全面描写的冗笔,只写他异于他人的特点。因此,唯其精细,才有人物个性的显出,而个性的汇集,才有这个团队的生气勃勃之势。
文学的实质,在于对生命内质的追寻和揭示。作者将这群从军大学生所表现出的生命的深度,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
第三,关于表述。
清晰的文体意识,是作者表达报告文学严肃性严谨的选择。
报告文学真实性的严苛,使有些作者,借“合理想象”及“细节虚构”等宽容说法,逃离了报告文学“本土”的写作,从技巧的“混搭”的装饰,“打扮”出报告文学的“时尚”。
另有,新闻的公信力的令人质疑;宏大叙事风格张扬地令人审美疲劳,都使人期盼着报告文学那种质朴风格的回归。这部以人才战略为标高的宏大题材,怎样能贴近读者,这是一个作家不能不考虑的问题。
对这些纷扰,傅宁军采取了用质朴的直接叙述应对,这是作家的使命感使然,而更是他对自己采访的广度、挖掘的深度、及开笔的力度的一种自信。
质朴的叙述,拒绝了花俏的雕饰,并不意味着表现手法的单一。因为,一部作品的表述,并不只依重方法技巧,只有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才能是互为表里的。
傅宁军是个关注内里的人。他在简洁的叙述中,以他作家创作的独立意识,不断地引导着阅读。
他从开篇就以“大学生参军的意义在哪里”的设问,导引出他思考的维向,并不断地用议论、辩析、人物表述等方式,直观地表达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精英教育的利弊、优越感是“无情杀手”、部队需要什么样的人、大学生该不该参军、对“结合部”的寻找等,形成一条潜在的思想线索,它们往往不用大笔挥洒,却环环相扣,并如舟如车般,承载并运送着人物、事物,辅佐着将直接叙述进行到底。
这种内在思路的铺设,写好了会使读者对作品有亲近感和互动感。它与主体叙述的自然结合,会使作品具有一种行云流水的风格。这样说来,这种直接的叙述,这种内在的牵动和把控,就不是什么技巧,而是一种写作的功夫。
傅宁军有这种功夫!你看,他在作品中不设情节跌宕,不刻意制造抢眼之处,连细节也拒绝虚构,而是扎扎实实地在采访中去捕捉和撷取。比如,写艰苦卓绝的军事训练,他写国防生们汗水“顺着指尖流下来”;他写女大学生军官为士兵消除恐高心理,她在高处,“短发被风吹起来”,他写训练的苦累,使大学生们都“脸色苍白”等等。这些从采访中获得的真实的细节,其在作品中抢眼的程度,岂是“虚构”能比的?
其实,采访到的材料,无论多少,都是“话语”,即使看到的文字资料,也是“论语”的记录。那种被我们期盼的“现场感”,是少之又少的。那么,如何对待“话语”、采用“话语”?一个作家的真功夫在于尽量保持它的内质,少加佐料,让它自身的原生态,自然地通融到阅读者的心里。在《淬火青春——大学生从军报告》里,我看到了这一点。
这本书,以它特有的高度和深度,为我们呈现出一个特殊的列阵。他们坦荡地“与发财致富绝缘”;他们“以无价的牺牲为存在的基调”;他们“只对战争负责”,无形的战争之弦一直紧绷在他们的每一天。
我们从书中认识了这样一批从人才战略中锤练出的优秀的人,就凭这一点,这本书当立在我们的书架上。
(作者为《十月》原副主编、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秘书长、著名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