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北大荒的诗(肖复兴)

//m.zimplifyit.com 2014年04月21日16:11 来源:人民政协报 肖复兴
作者近影作者近影

  在北大荒,我当过几年的老师。我从生产队调到场部的学校之前,以为场部的学校总应该会比生产队好些,谁知道,场部的学校在农场工程队的后面,别说没有大门,连个围墙都没有,只有几间简单的房子,孤零零地立在那里,房子的外面就是一片荒原了。冬天四周是寒风呼啸的世界。夏天,常常会暴雨成灾,地上一片泥泞,出门都要穿高腰雨靴。这样荒凉的地方,单调的生活,枯燥的课本,让我和学生都感到寂寞。说心里话,我的教课和学生们的上课,都是得过且过。

  那时候,对于我这个已经来北大荒3年多的知青,前途一片迷茫,不知哪一天才能够重回北京,开始一种新的生活。而对于这些出生在这里长大的学生们,很多连最近的富锦县城都没有去过,对于外面的世界和未来的生活,更是一片迷茫混沌。一个马号喂马的老农的女儿,在上完我教的第一节地理课后,走到我的跟前,问我:老师,学完地理课,是不是以后走路就不迷路了呀?

  那天,我记得很清楚,是开春不久的一个下午,正是放学时分,天下着蒙蒙的细雨,带有荒原泥土湿润气息的风吹进教室,轻抚着这个喂马农夫的女儿细细的头发,她的一双明亮的眼睛,那样清澈地望着我,渴望得到答案。可是,我却不知道该怎么样回答她。我只好轻轻地拍拍她的肩膀,把她送出教室,一直送她到不远的家。在她家荆条编的栅栏前,我对她说:今天,咱们才上了第一节课,以后你就会知道,地理课挺有意思的,会让我们知道很多很远我们都没有去过的地方。她睁大了眼睛望着我,那好奇又充满向往的目光,让我至今难忘。

  就是从那天送走那个女学生之后,我开始在心里问自己:日子就这样过下去吗?课就这样教下去吗?我不想再这么得过且过,这么无聊度日。我在班上成立了一个文学小组,每周有两个晚上活动。那时,没有电视,文化活动很少,学生们并不清楚文学小组究竟是干什么的,只是当成了一种玩,无形中让寂寞的晚上多了一些调剂的内容。

  有一天晚上,天忽然下起了暴雨,我还是先到了教室里来了,但望着窗外的暴雨如注,雷电闪动,心里对这晚上的文学小组的活动,不抱什么希望了。这么大的雨,通往学校的路都是泥路,早都陷得坑坑洼洼的泥泞一片了,而且没有一盏路灯,黑漆漆的吓人。即使孩子想来,家长也不让来了呀。可是,同学们竟然还是来了。当时,我坐在讲台桌上,当我看到第一个学生披着爹妈的厚厚的军用大雨衣,打着手电筒,出现在教室门口的时候,高兴得一下子从讲台桌上蹦到了地上。没过多大一会儿,同学们都打着伞的打着伞,穿着雨衣的穿着雨衣,陆陆续续地来齐了。手电筒在暴雨中忽闪忽闪的,让那个夏天暴雨的夜晚充满暖意。

  那天,我正在给学生们讲诗,我对他们说,这暴雨中的手电光,就是诗。

  有一天晚上,农场露天放映罗马尼亚的电影《多瑙河之波》,就在工程队的院子里,离学校很近,能够从我们教室的窗户里看到那里银幕上的闪动,听见电影里的声音。那天晚上我们文学小组活动,没有一个同学去看电影,相反,后来我们的活动倒把好多看电影的人吸引了过来,睁大着一双双明亮的眼睛,跑到教室里听我讲诗。我指着教室玻璃窗上闪动的电影的光影对他们说,这就是诗,你们明亮的眼睛也是诗。

  我的那些天真可爱的学生们,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和我一起悄悄地写着幼稚却格外美好的诗。那些诗,我把它们贴在教室后面的板报上,刻印在蜡纸上,油印在纸页上。那些诗,让那些寂寞的日子有了内容,让四周的荒原有了生机,让那些学生们有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有了对未来生活的想象和希望。同样,也让我的那些单调而枯燥的日子得以充实,让我对眼前的毫无希望的生活有了诗意的晕染,有了希望的动力。我写满了厚厚一日记本的诗。第二年,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30周年,报纸和杂志搞征文,我就是从这日记本里挑选出来了一首诗,在当地的报纸上发表。就是从这时候,开始了我的文学创作。

  我非常怀念我在学校的那段日子,怀念那个暴雨如注的夜晚,怀念那个演罗马尼亚电影《多瑙河之波》的夜晚,怀念所有那些个有星星或没有星星、有风雪或没有风雪的夜晚,怀念那些和学生一起讲诗、写诗的日子。那些日子,让我和我的学生们一起成长,让我和他们都相信,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哪怕是再艰苦的时候,再荒凉的地方,只要你相信有诗的存在,你就会坚强,就会成长,就会不虚度年华,就会拥有未来。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