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网络文学的兴盛繁荣越来越受到理论界的重视,从作家作品评论到文艺理论批评,从学科发展史到跨专业比较与研究,相关学术成果逐渐增加,可谓欣欣向荣。其中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那就是“网络文学”一词的翻译问题,所用英文译名竟有六七种之多,有“internet literature”、“cyber literature”、“online literature”、“net literature”、“network literature”、“digital literature”……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从目前已出版的网络文学研究著作实例来看:马季的《网络文学透视与备忘》英文名是“The Inspective Memo of Online Literature”,而其《读屏时代的写作:网络文学十年史》则叫做“Network Literature”,出现了前后矛盾;陈定家的《文之舞——网络文学与互文性研究》英文名是“Dance of Texts: A Study of Net Literature and Intertextuality”,刘克敌的《网络文学新论》英文名是“A New Outlook on Net Literature”,统一在“net literature”上;欧阳友权主编的新媒体文学丛书中,禹建湘的《网络文学产业论》英文名是“Industry of Network Literature”,曾繁亭的《网络写手论》英文名是“Writers of Network Literature”,统一在“network literature”上……由此可见,中文里简单的一个“网络文学”,在使用英文提及时如此众说纷纭。
就此状况,荷兰汉学家、前伦敦孔子学院院长Michel Hockx以及其他几位欧美大学教师认为:从字面意义上说,这几种翻译都没有问题。由此,译名混用也就情有可原。
虽然从语言角度说得通,但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问题,其中包含着“怎样看待网络文学”的观念博弈。词语之间有微妙的差别,不同译名显示出对网络文学的不同认识,也会造成对“网络文学”理解的偏差。从目前专著、文章对以上不同词语组合的使用来看:“Internet Literature”偏重网络媒介上的文学,与“Printed literature”对应,是从媒介形态对照出发的,看重文学本身在不同媒介上的延续和差异。网络文学诞生之初,论者十分关注“网络文学与传统(纸面、印刷)文学的关系、异同、影响和挑战”等问题,在这类讨论中,使用“Internet Literature”较为恰当。“Cyber Literature”偏重虚拟世界的建构,强调虚拟网络世界中文化与现实的不同,从社会文化整体着眼,将网络文学看作网络文化中的一个部分。因此,讨论网络文化、网络空间、虚拟身份等时常用“cyber”。“Digital Literature”指向很明显,它注重数码技术,强调的是电子文本的特异性,指使用多媒体、超链接等网络技术的文本。这一词语从媒介技术着眼,当前的产业化网络通俗小说不能用此称谓。“online literature”指“在线文学”,涉及创作和阅读的在线实时互动,网络接龙等属于此类。严格说,这类作品因其开放的在线特征,应当是变动不居的。那些离开互联网出版印刷的固定文本不能用这个词。“Net literature”虽然从字面上完全对应“网络”“文学”,却依然与当前所说的“网络文学”有区别,使用这种翻译一般将网络文学作为传统(印刷)文学研究的客体,与其说是研究网络文学,不如说更注重文学的网络性。相比之下,使用最多的是“Network literature”,尤其是在当前网络文学由文学网站极力推动、发展而成为新兴产业的趋势下,这一译名不仅被若干研究论著采用,更因其“Network”将中文里多意的“网络”一词严格限定为“计算机网络”、指代对象明确而受到众网站青睐。许多文学网站的宣传、评奖等活动都使用了这种说法,它强调了网站的地位,使之不仅扮演媒介、载体的角色,突出了其作为组织者、策划人、推动者、概念引导者的作用。然而,这种说法却冲淡了文化层面的含义。
翻译其实是一个“正名”的问题。在早期网络文学初兴之时,曾有“网路文学”、“数位诗”、“.com文学”、“BBS文学”等命名。在逐渐认可“网络文学”之后,围绕这一名词又有了如何划定范围的定义之争,焦点在于“网络书库里的数字化的印刷作品能不能叫做网络文学”、“是否必须首发网络”、“是否必须在线创作并运用网络技术手法”等问题。那时,人们还没有看到更多的文本和内容,就提前对其未来展开了臆想,以印刷文化下因袭而来的文学想象去揣度网络文学,甚而探讨其根源和特性。
作为一种新的文学现象,网络文学尚处于发展之中,其内涵、形态、技术变化与发展趋势都难以定论,相关概念也应当灵活多变,对不同术语的选择、使用和讨论正反映出这一领域内思想的活跃交锋。按理说,只要没有语法、拼写错误,各位作者均可抒发自己的主张。但考虑到目前学界日渐重视国际影响力,与外国学者的交流逐渐增多,封面上的英文字母就不能仅仅是为美观,还传达着作者的学术主张。不恰当的译名不仅误导外国读者,还可能与著作内容掣肘,导致立场、论述重点的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