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时期,我整理先父施咸荣的遗物,找到其一篇佚文《莎士比亚时代的剧场和舞台》,似乎是发表在某刊物的。我仔细读一遍,发现它是先父一本小书《莎士比亚和他的戏剧》其中一章的缩写,大概是出书前先行发表的。此书是北京出版社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出版的“外国文学知识丛书”的一本,当时销路甚广。2007年此书又与其它四本书合一起,编为《世界文学巅峰五人传》一书,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再版。
此文简述了英国戏剧的发展史。盎格鲁撒克逊民族原来没有戏剧。11世纪下半期,法国的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国,把宗教剧也带来了。它起初仅是宗教仪式之一,后来区分出来,成为在教堂院子里演的戏剧,继而又走上街头,由行会会员的手艺人扮演,又被称为奇迹剧,其题材都是《圣经》故事。到15世纪,又演变为半宗教的道德剧,内容多是宗教含义的道德寓言,主题是惩恶扬善。而后,又流行在王公贵族的宴会演出一种短插剧,供娱乐消遣。这些小插剧重点已在反映生活,有插科打诨的丑角上场,艺术性也有提高。15世纪末,已经有一些演员们在城乡巡回演出。演出场地,除了贵族们的厅堂,城内还在一些大客栈的庭院里搭台。到乡间则搭帐篷,围栅栏,演出后再向观众们索酬。伊丽莎白时期的戏剧最初也是在大客栈的庭院演出,客栈分为几层楼,每层有长廊,一些有身份的人即在廊内看戏,普通观众则挤站在院子里看戏。以后,又陆续修建了一些剧场,较多是大众化的露天剧场,其格局也都模仿大客栈的庭院。伦敦的第一个剧场取名大剧场,由一个演员詹姆斯·波培琪于1576年在其富商亲戚资助下建成的。
当时剧场一般在下午两点或三点演出,喇叭吹响三遍,演员登台演出。演员们穿的是本国服装,不着古装。戏装是演员自备的,衣裳华丽鲜艳。演员一律是男演员,女人是不准登台演戏的,戏中女角都由男孩子扮演。剧场面积只有一百平方英尺左右,呈椭圆形或八角形,戏台一面靠墙,突出在院子里,观众们可以三面看演出。面对舞台的围墙则筑有二到三层长廊,专供有钱人观剧,票价要贵一倍,是两便士。其中又设有雅座,票价是三便士。在舞台上也设有雅座,那是给剧作家、剧评人及显客所设,卖的票价则在六便士以上。另有考究的剧场,专设有贵族看戏的包厢。这里偶尔也与剧情结合,被当成戏中的阳台或城楼,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一剧中的第二幕第二场,朱丽叶月夜在阳台窗口现身,与罗密欧情话喁喁。后台的第三层是小阁楼,还放了能够升降的机械装置,可以表演神仙降临,精灵飞翔。
舞台上用油漆立柱支起一面天篷,恰与后台阁楼相接,既可给演员遮蔽阳光与雨水,又可象征天空,上面画了太阳、月亮、星星等。专业乐队则在廊子里演奏,奏的乐器有喇叭、笛子、提琴等,国王在剧中上场或下场,喇叭就要奏出花腔。台上一般没有布景,仅有挂毯、帷幕等。道具也极简单,一根木柱就是大树,一把安乐椅是国王御座,演员脚蹬马靴则表示骑马。台上放一张桌子则表示宴饮;军士们举着旗子,国王身穿甲胄,就表示打仗。演员全部下场,则表示一场已毕。有时,剧作家又在无韵诗中用几句韵文收尾,让观众知道一场演完了。舞台搭得与观众齐眉高,台底下是空的,四面遮上布幕,观众们难窥台下动静。舞台地板还装有活板,直通台底。鬼魂隐没,就通过活板走到台底。这里,在剧情中往往象征地狱。
当时的剧场分为露天的大众剧场和室内的私人剧场。私人剧场较小,多是公寓内的厅堂。大众剧场在莎士比亚时代比较有名的,如玫瑰剧场、天鹅剧场、大剧场、环球剧场、命运剧场,都是较具规模的露天剧场。每个剧场屋顶上飘扬一面旗帜,绣有剧场的标记,如玫瑰剧场绣有一朵玫瑰,天鹅剧场绣有一只彩色的天鹅等等。它们大都设立在市政府管辖权之外的郊区,这是因为市政府对大众剧场抱不很欢迎的态度,认为它们是传播瘟疫的场所,而且表演的戏剧里还经常有针砭时弊的内容,观众们都是劳动群众,市政当局怕它们成为群众集会的场所,时常动辄予以关闭。一位美国学者在其专著中估计,那时伦敦市民约13%的人每星期都要到大众剧场去看一次戏。一场戏一般演出两个到两个半小时,他们拥挤在院子里站着看戏,日晒雨淋,布景与道具又那么简陋,倘若戏中剧情不能吸引大众,剧场是很难维持经营的。伏尔泰曾经认为,缺乏广阔的舞台与华丽布景,会对戏剧家的天才产生不良影响。莱辛反驳这种观点说:“当莎士比亚的剧本没有任何布景反而比有了布景更可以理解一些。”确实是这样,正是当时布景与道具的简陋,反使得戏剧家在剧情中更注意运用高超的艺术技巧。他们与观众们打成一片,虚心听取意见,努力及时反映人民大众的生活,创作扣人心弦的情节,刻画性格鲜明的人物,以此来紧紧抓住观众们的心,使自己的戏剧作品更为观众们所喜闻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