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初“恣意生长”不被主流文学圈认可,到中国作协以入会名义向网络作家伸出橄榄枝,再到如今中国作协开始大规模实施对全国各地网络文学深入调研。作为“野战军”的网络文学越来越被主流舆论所“正视”。
据报道,连日来,中国作协派出的高端调查团正低调现身各地作协。中国作协此番对网络文学投注的关注度前所未有。调研是否意味着今后网络文学将终结“野战军”历史,与作为“正规军”的传统文学平起平坐、平分秋色?这一结论恐怕还为时过早。但一度被传统文学睥睨的网络文学正以不可小视的力量进入主流文学的视野,以传统文学为核心力量和主力军的传统文学生态或将发生深刻变化却是必须正视的现实。
自1998年痞子蔡把《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贴在网上至今,网络文学已经过了10余年的市场淘洗,期间虽然产生了诸如《鬼吹灯》、《步步惊心》、《翻译官》等红极一时的网络作品,也随之蹿红了痞子蔡、安妮宝贝、慕容雪村、宁财神、当年明月、天下霸唱等网络作家,但网络文学商业味浓、文学性弱、猎奇倾向严重且题材过窄,片面追求阅读快感和感官刺激等也为业界所诟病,以至于有些人并不把网络上发表的作品视为文学作品。批评家张柠前几年曾声称“把奇幻或者武侠看做文学作品是在土豆上抹胡萝卜素”,学者陶东风则直言“中国文学进入装神弄鬼时期”。就像有人说的那样,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中间俨然隔着一道“柏林墙”。
但随着网络文学的日渐成熟,一些传统写手也开始逐渐流向网络,传统文坛和网络文坛的对话和沟通也越来越多,真空状态已被打破,如何让网络文学“落地”,扶持更多有想法和思想深度的网络写手,从而产生更多有望成为文学经典的网络作品,让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优势互补,找到新的平衡点,想必是业界乐于看到的。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文学长期处于一种散兵游勇、自生自灭的状态,绝大部分网络写手创作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宣泄和自娱。尽管从目前看来,互联网写作至今并没有产生一个伟大的作家和任何有望成为文学经典的作品,甚至被认为没有一篇能活到下一个10年。但网络作家得到主流文学队伍的认可和关注是好事,这能让网络作家赢得更多社会的尊重,也进一步拓宽了网络文学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