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卫东官场笔记》(以下简称《笔记》)是由2008年开始起点中文网连载的一部网络小说《官路风流》更名而来,作者小桥老树,原系重庆市某局 副局长。2010年底,《笔记》转化成实体书出版,迄今已有8部,2014年初出版的《巴国侯氏》号称是第9部,实则是狗尾续貂,且仍未有大结局。迄今, 《笔记》在起点中文网总点击率超过1300万,实体书发行量据说早已突破300万册,影响不小。
虽是网络小说,但《笔记》与传统官场小说有明显的亲缘性,因而异于在起点中文网连载的其他官场小说。后者通过嫁接重生文或者穿越文,随意扭曲现 实。小说以近300万字的规模事无巨细地讲述了主人公侯卫东作为一个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如何从底层一步步迈向官场权力中心:一个初出大学的楞头青,考取了 公务员却被下放为乡村干部,历任镇长、县委秘书、市长秘书,直至省级要员。小说以岭西省为背景(暗指四川重庆),时间跨度自侯卫东大学毕业的1993年直 到21世纪初,勾连起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历史事件,例如国企改革、“非典”等。与此同时,小说穿插着纠缠不清的情欲关系,先后有4位情人出现在侯卫东 的官场之路上,这既是叙事所需,也是为吸引眼球。
《笔记》选择写实的方式,部分原因可能是小说有较强的自传性,作者也承认这一点,并强调自己有“一种记录时代的使命感”,将《笔记》视为“一部 折射这个时代的小说”。写实性的文学技术、自传性和现实主义目标,似乎都暗示了作为网络文学的《笔记》是一部有着现实主义欲求的作品。而现实主义的欲求呈 现为文本的关键,在于能够为现实赋予可理解的总体形式。
那就让我们先从小说形式谈起。与众多网络官场小说一样,侯卫东的官场之路是从一个一无所有的底层大学生开始,凭借自身的才貌与对官场规则的熟悉,一步步升迁,进入权力中心。这种底层奋斗叙事模式在网络官场小说中很普遍,因而有必要探究这种叙事模式的形式意味。
在侯卫东的官场生涯中,他时刻处于“上升”状态,比如,他私自经营石矿,资本积累日益雄厚,官场奋力拼搏,权力不断扩张,情场不断征服女人,情 欲屡受激发,这种“上升”,无论是权力、财富,还是女人数量的“上升”,成为叙事的主要内容。所有这些“上升”,体现了侯卫东的精神状态,而这已被作者一 语道破:“侯卫东具备了这个时代的重要精神——欲望和进取。”这里说的欲望和进取,类似于西方所说的资本主义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推动了侯卫东的底层奋 斗,并展现为底层奋斗叙事的“上升”模式。有趣的是,侯卫东的官场奋斗生涯始自上世纪90年代初,此时恰是中国经济的“上升期”,是“发展主义”盛行之 时,侯卫东在官场的奋斗“上升”历程与之暗合。并不偶然的,百度贴吧的调查正表明,大量喜欢《笔记》的网友或是拥有相似经历的“70后”,或是同样充满欲 望和进取心的“80后”年轻大学生和公务员。当然,日益分化的社会现实和资源集中于政治领域的畸形态势,使得底层社会缺乏“上升”的硬件条件(例如经济基 础和制度保障),因而像侯卫东这种底层大学生,只能够一厢情愿地设想自身能够凭借空洞的内在欲望和进取心,获得“上升”的可能性。这种一厢情愿表明的恰恰 是这些“70后”、“80后”的现实困境。
相应的,这种底层奋斗叙事具有一种层累的特征:以行政区划为基本单位,村、镇、县、市、省,对每一层级官场的叙事都相对独立地构成了一个完整的 叙事单元。从乡镇一级开始,每一叙事单元的权力斗争基本是依附于政府与党委的矛盾而展开,随着矛盾的发展与解决,这一叙事单元便宣告结束,而侯卫东总是能 凭借对官场潜规则的深谙,进入更高一层的官场。整个小说似乎是由一个个叙事单元在垂直层面上连缀成一个不断累积的结构,如同一栋现代高楼。这种层累上升的 叙事,与那些打怪升级的玄幻小说似有呼应之处。的确,层累上升或者打怪升级的叙事模式的共同点,不但在于都能够不断延长叙事,也在于都伴随着主人公的成 长。很多豆瓣网友早已指出《笔记》也是一部成长小说,而白手起家终于成长成功的主人公,总是很得年轻大学生和基层公务员的青睐。
然而,这种无限“上升”的叙事动力和不断累积的叙事结构,并没有内在地预设终点。那些会中断侯卫东宦海生涯的因素,比如非法经商、私生活不检 点、权力斗争的牺牲,无一不是作为可化解的矛盾而存在。我们不知道侯卫东会最终走向何方,连作者似乎也无法果断地给出结局。的确,小说并没有内置必然终结 整个叙事的内在线索,一切叙事矛盾都是沿途风景,这样,就其内在逻辑而言,这种底层奋斗叙事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无法封闭的开放结构。就这样,小说处于无法 终结的状态。
小说的无限敞开,是现实主义欲求的失败。作为一种理解现实的努力,现实主义欲求追求的是赋予现实以完整的形式,而试图“折射这个时代”的《笔 记》,以其形式的残缺显示了这种欲求的失败。小说无力为时代赋予完整的形式,也无法总体化我们的现实。然而,辩证地说,小说形式的残缺恰恰又是社会现实的 表征。可以说,小说形式的敞开与叙事内容的无法终结,或者说现实主义欲求的失败,投射的恰是整个社会发展模式的根本困境,即只知发展,不知限度和目标。再 者,作为成长小说,这种叙事的无法终结也表征着当代大学生和青年公务员的迷茫,在发展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时代,这种迷茫体现为他们或许并不确定成长、成功的 终极目标何在。
总之,《笔记》试图采集那些现实中令人欲说还休的热点、矛盾、症结和危机,将其编织而就,以实现对现实的及时映照,同时获得网友的共鸣和持续追 踪,这本是网络小说的生机所在,然而,既然《笔记》本身只是现实问题的文本化呈现,因此尽管小说风靡一时,却也无力现实主义地把握当代社会。
这种现实主义欲求的失败还另有玄机。可以看到,在小说中,官场就“如女人的心情,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进了官场,思考问题的方式就要变, 不要想着真理,也不要想着正义”,“官场有许多或明或暗的规则用以维系官场秩序,保证官场的运转”,在此,基本不涉及政治价值与理想的探讨,官场已无政治 性可言,惟有权力博弈与利益分配无处不在,令人想到晚清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这种叙事中的官场,已然意味着对政治价值的搁置。
曾几何时,现实主义文学仍然勉为其难,试图强行赋予官场以价值视点,90年代中期以来兴起的官场小说写作多多少少为此做出了示范。比如,陆天 明、王跃文、阎真等人都试图根据特定的价值视点(例如主流意识形态或者知识分子批判精神)从外部透视官场,由这一透视点出发,官场现实呈现出统一的纵深 感,小说也表现为中心化的、形式完整的结构。
而《笔记》显然无法做到这一点。小说无时无刻不按照官场的运转逻辑展开叙事,遍布小说的是有意无意的官场经验之谈,是苦口婆心的官场训诫,叙事 人不断通过官场中的细枝末节,教导读者如何在官场左右逢源,如何做下级、如何取悦上级、如何送礼、如何与不同身份的官员交往,简而言之,如何行走官场、获 得升迁的“知识”。这些细枝末节完全缺乏结构性的作用,它们像碎片一样游离、散布、镶嵌在漫长的叙述之中,使得以此组织起来的整个小说结构也因此支离破 碎,没有中心,整个叙述如同日常生活本身一样枝蔓而琐碎,冗长而缺乏节制。这是缺乏价值支点的必然后果:随着时代图景的展开,不再有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 或者价值系统为外部的批判性视角提供稳定的支点,这样一来,没有一种贯穿性的价值统摄整个叙事,小说便只能是缺乏完整结构的半成品。
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笔记》并不能称作现实主义的,而最多只能是写实主义的。因为所谓现实主义,并不仅在于如实地描摹现实,也在于凭借明确的价值理念有目的地结构现实、并赋予文本化的现实以内在远景,使现实成为可理解的与可介入的。
在这种写实主义的背后,是以知识而不是价值作为小说的主要目的。不是以贯穿性的价值作为结构小说的透视点,而是以无数零散的知识作为小说的核心 欲求。这是近年包括《笔记》《二号首长》在内的官场小说和《杜拉拉升职记》这样的职场小说的共同点。事实上,正是凭借着将“自传性”巧妙地转化为亲历者的 权威,将现实主义的方法成功地应用于“模拟教学”,官场的权力运转机制、升迁秘诀,才得以被成功地提炼,成为一种可感知、可传递、可学习、可模仿的“技 艺”与“知识”。这才是《笔记》如此吸引读者的秘密。难怪《笔记》被称之为“公务员必读手册”、“官场百科全书”,或者“知识小说”。有网友甚至总结出 “侯卫东经典语录”,以突出这些“知识”的教材性和启发性。
从现实主义小说到“知识小说”,意味着知识对价值的置换,意味着作为“知识”手册的《笔记》,不再可能具备一种完整的形式,因为知识的零散化不 可能赋予小说以整一的形式与总体化的图景。对实用性知识的解析,也意味着小说从赋予形式的现实主义欲求向实用主义欲求转变。当然,小说的转变根源于现实的 变化。《笔记》试图理解变化了的现实,然而恰是它的文本症候和叙事困难,使我们得以由此窥视一个价值搁置的时代,一种分化和畸形的社会状况,一处无法总体 化的现实。
■链 接
作者简介:
小桥老树,本名张兵,出生于1970年。1995年毕业于重庆文理学院,35岁开始创作小说。作品有《侯卫东官场笔记》和《侯海洋基层风云》。
其中,《侯卫东官场笔记》曾获“最佳官场小说奖”、“西湖类型文学双年奖”等。
网友评论:
到了90年代,高考在社会动态平衡中的机制作用逐渐失效,“70后”搭上的,是“知识改变命运”的末班车。
回到《侯卫东官场笔记》的起点,“风流”主 人公侯卫东及其同学,都是“70后”(或“60末”)大学生。在他的“风流”官路上,我们看到了这辆末班车颠簸摇晃的身影。侯卫东跳过的不是龙门,分配工 作的不理想、工作中的“所学无所用”都有将他“打回原形”的危险。他的“风流”历程,不再是知识人的道路,而是武夫(拼酒、抓抢劫犯)、赌徒(公职经 商)、商人(办石场)的奋斗之路。
——网友cameou(贾谬):《官路风流的起点与“新泰80后”事件》
《侯卫东官场笔记》大抵是可以被看成一本个 人日记的,它展现在其中的生活如行云流水一般源源不断。这部小说也可以被看成一个人的成长记录,因为这里描写的不仅仅是一个在官场中打拼奋斗的故事,也不 仅仅是一场场风花雪月的爱情传奇,它还非常详尽地记录了一个男人的成长、成熟的过程。
——网友晴川:《〈侯卫东官场笔记〉:掀开官场真实秘密与本来面目》
我一直认为,一部好的小说,首先是要令人有真实感与存在感,而这部小说吸引我的地方就在于它的现实性。强烈的生活感觉是它与一般官场小说最大的区别。
——网友达夕多拉奇:《真实,才更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