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讲话中多次强调“人民”二字,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文艺的各个领域“都要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文艺工作者“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等。怎么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二字的深刻意义?
董学文(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人民”一词出现的频率如此之高,实为罕见。习近平总书记讲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这是很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历来重视革命文艺“为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为这些国家的精华、国家的力量、国家的未来服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中,毛泽东结合中国实际,将其发展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习近平总书记突出了“人民”标准的重要性,提出了要“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这对恩格斯提出的著名的“美学的和史学的”的批评标准是一种丰富,增添了“人民的”和“艺术的”两条,是一种理论的创造。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要“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人民”放在了鉴赏家和评判者主体的地位,不仅有现实针对性,而且会引发一场文艺批评格局的变革。
阎晶明(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人民的文艺,实际上也是我们文艺工作者身边的文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党指导文艺工作的主要方针,也是党的文艺工作的基本特征。我们可以看到,几十年过去,这个大方针依旧得以贯彻,同时在理论上也有很多新的见解。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人民中引起了重大反响。实际上文艺座谈会提到的很多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人民与文艺的关系问题。
党圣元(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习近平在讲话中赋予了社会主义文艺“二为”方针和“人民性”范畴以时代的新义,进一步充实、拓展了“二为”方针和“人民性”范畴的内涵。从习近平在讲话中所体现出的立场与观点来看,所谓“文艺为人民服务”,说到底,就是文艺如何积极、有效地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一份社会责任。
笔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文艺创作“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您认为习近平总书记这些话有哪些现实针对性?
党圣元:习近平在讲话中强调文艺创作要“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正是有感于当前文艺中所存在的那些低俗化、过度娱乐化倾向而言的。消费主义思潮造成了文艺价值观上的混乱。如果一味地被消费主义思潮牵着鼻子走,必然会导致文艺创作缺乏社会责任和道德意识。我们很难强求所有的商业化文艺作品都能做到有益,但至少应做到无害。由于具有形象化等艺术特点,文艺传达的道德价值观等往往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正确道德观的正面涵育力会很强,但错误道德观的负面腐蚀力也会很大。在市场条件下,赚钱等利益诉求应该合理、合法、合德,文艺创作者不能放纵自己的拜金主义欲望而冲决社会公德的防护堤。
把文艺大众化、民主化、多样化与低俗化、娱乐化直接划等号,实际上暗含着这样一种模糊的假设:大众的文艺趣味和需求始终是低级的乃至庸俗的。通俗文艺确实是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大众的一种需求,但是不断地发展和提升自己的文艺欣赏水平,同样也是大众真实的文化需求。
董学文:还有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类似抄袭、模仿、千篇一律等不良现象,可以说是市场经济对文艺带来的效应,但认真分析,它不完全是一个市场经济的效应,从更深层次看来,是这些文艺离开了人民、疏远了人民甚至是背离了人民造成的,而且这显然不是把表现人民、服务人民作为真正的动力,而是把文艺创作纯粹地当作商业行为。人民大众并不是必然的低俗作品的欣赏者,他们需要通俗,所以一些低俗的文艺作品实际上是变相地离开人民的真正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些问题予以严厉批评,我觉得是非常有现实针对性的,其实老百姓看了是非常高兴的。
阎晶明:我们在百花齐放中要追寻一个主旋律,这样的主旋律应当把握全中国的社会主流,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涌现出来的人和事,表现在文艺创作中。除此之外,文艺工作者还应向大家前辈学习,比如鲁迅、赵树理在处理小人物的关系上,在对底层人物的刻画描写上都是值得借鉴的。
此外,现在文学创作的大环境变了,创作方式也变了,网络文学、手机文学的新兴迫使我们不得不改变传播创作方式。面对千姿百态、稀奇古怪的文艺现象,倡导反映生活、传递正能量的价值观在当下显得尤为重要。现在进入文学领域的门槛变低,大量信息缺乏过滤,写手、作家们对创作的要求降低,灵感枯竭、思想薄弱的现象屡见不鲜,所以青年作家更应该走近人民,创作出接地气的作品。
笔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这一段话对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文艺工作提出了什么要求?
董学文:习近平总书记把作家“深入生活”具体化为“深入群众”、“扎根人民”,把社会生活是文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唯一源泉的思想,升华凝练到“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这样的阐释,就使文艺上的唯物史观得到更彻底的贯彻。文学艺术从历史上来看,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在人民中产生的一种心声、一种情绪。它是一个时代、一段历史、一个社会群体的一些心理、情绪和状况的反映。所以文学创作绝不是纯粹的个人表现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在中外历史上真正流传下来的,真正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思想和历史有推动作用的文学作品,都是抒人民之情的,都是书写人民历史或者和人民的命运有关联的。
党圣元:虽然人们每每叹息当下的商业化气息弥漫、市场化写作兴起、新媒体技术挤压、后现代生活观念风行等时代的文化、思想征候,对文学创作带来了诸多挤压和负面影响,但是我们不认为这些社会因素应该成为当下文学不再需要与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与我们正身临其境的生活相适应、相匹配的文学理想的理由。我们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迫切需要作家们对民族、家国兴盛大业展示自己的精神思考和美学感奋,对人性、民生表现出自己的关注与关怀,对社会道德操守和审美情怀的净化发出自己的由衷之言和警世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