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国人祭奠逝者、缅怀先祖的传统节日,充满了惆怅和伤感。捧读作家笔下的清明节,叫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著名作家张恨水先生在《清明二题》中谈到,清明祭坟的诗可谓数不胜数,却有一首,据说是一个农村汉子跪在坟前的呼唤,堪称民间绝唱或曰天籁:“今日是清明,你的儿子来祭坟。哭一声,叫一声,儿的声音娘惯听,为何不答应?”这短短几声“天籁”,真是感人至极,催人泪下。
现代作家丰子恺先生在《清明》一文中讲述“大家坟”的情景:“每到一个坟上,除对祖宗的一桌祭品以外,必定还有一只小匾,内设小鱼、小肉、鸡蛋,酒和香烛,是请地主吃的,叫做拜坟墓土地。孩子们中,谁先向坟墓土地叩头,谁先抢得鸡蛋。”从这些文字中,可以领略过去聚族而居,旺门大族上坟祭祖的情景。
清明也是生机勃发的时节,丰子恺这样回忆随家人清明踏青的心情:“我们终年住在那市井尘嚣的低小狭窄的百年老屋里,一朝来到乡村田野,感觉异常新鲜,心情特别快适,好似遨游五湖四海。因此我们把清明扫墓当做无上的乐事。”他风趣地把这种踏青称作“借墓游春”。应该说,清明踏青,为平日里循规蹈矩的人们,提供了释放自己的好机会。
清明期间,民间一些地方开展放风筝、荡秋千、打马球、插柳等户外活动。《放风筝》是梁实秋先生暮年的作品,在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浓浓的生活情趣,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我对放风筝有特殊的癖好,从孩提时起直到三四十岁,遇有机会从没有放弃过这一有趣的游戏。在北平,放风筝有一定的季节,大约总是在新年过后开春的时候为宜。这时节,风劲而稳。严冬时风很大,过于凶猛,春季过后则风又嫌微弱了。开春的时候,蔚蓝的天,风不断地吹,最好放风筝……放风筝时,手牵一根线,看风筝冉冉上升,仿佛自己也跟着风筝飞起了,俯瞰尘寰,怡然自得。”儿时的记忆,总是那么清晰、美好,作者任凭回忆的潮水将自己慢慢浸没。
“十里不同风,九里不同俗。”在周作人眼里,清明节就显得轻松温暖了许多。他说,如果排除掉感情上的因素,扫墓其实也是一件“有趣”的事。平时,人们忙于各自的事业,无暇去野外游逛,只有在扫墓的时候才可以聚集在一起出门,这大概也算是“片刻的优游”吧。他在《上坟船里》等诗文中,详细描写过绍兴扫墓的风俗:“清明前后扫墓时,差不多全家出发,旧时女人外出时颇少,如今既是祭祀,并作春游,当然十分踊跃。扫墓时候常吃的还有一种野菜,俗称草紫,通称紫云英。”“草紫苗鲜作夕供,船头满载映山红。”周作人高高兴兴地记述了扫墓的食事,说,他家是墓前供十大碗菜,八荤两素,所谓“十碗头”,并引绍兴平步青作《平氏祭簿》说,上坟要用三牲鹅、鱼、肉,且是熏鹅,不知是什么道理。
在《扫墓》中,周作人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危机感:“我们看某处的土俗,与故乡或同或异,都觉得有意义,异可资比较,同则别有亲切之感。”作者担心“此俗有点不能常保”,因为“近来人民以职业等等关系去其家乡者,日益众多,归里扫墓之事很不容易了,欲四方客未归者上坟是犹劝饥民食肉糜也。”带着游子淡淡的无奈,以及对民间传统习俗能否传承下去的担忧。
清明节,从来都是死亡与新生交织、欢乐与伤情共存的节日。伴着对故人们的悠悠怀念,品读作家笔下多姿多彩、有滋有味的文字,人们也对这个特殊的日子有了更加清晰、更加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