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还原》 杨义著 中华书局
《孔子诞生2540周年》纪念邮票 资料图片 |
这部105万字的《论语还原》,是我近年来用功最多、最深的一本书。我早年多次读过《论语》,从2007年写《论 语还原初探》至今,已是8年;2011年写出此书的初稿50万字,4年间大幅度修改了5稿,才最终交给中华书局。我前前后后用了8年的大量精力,对《论 语》作了材料的搜集阅读和返本还原的深度研究。
真理因其朴素自在而对人心潜移默化。初读《论语》的第一印象,就是它 以极其朴素平易的文字,进行日常经验性的表述,却启迪着最是触及人的心尖、触及人生之根本的道理,让大众觉得,许多朴素的真理具有恒久长青的生命力。深入 阅读,就感觉到《论语》这种特质出现在人类文化形成模式的初始时期,显得如芳草繁花,隽永动人,它以一种人性之学、人伦之学、人间之学的卓越特色,超越时 空限制,在人口最多的文明古国久传不绝。我们为《论语》以朴素语言蕴含着中国人的文化基因,蕴含着中国文化的底色,而深为感动,更何况这些底色、基因中还 潜伏着丰富的“温故知新”的功能,可以为解决当代世界精神困境和社会难题,提供重要的启示。遥想在两三千年前,人类还行进在神怪巫灵的迷雾中时,孔子就第 一次以“仁”的精神肯定了人作为人的理性尊严,以“礼”的设置使人类脱离飞禽走兽的生存方式,规范自己的文明行为和文明形态。在创造文明形态中,孔子面对 那愚昧凶残横行的世道,还第一次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促进学术下移,以私学教育把知识还给人民。孔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以卓异的人 格,使我们在应对变化多端的世界时,变得更加刚毅、浑厚、从容和大度。正如本书的英文书名用了Genesis标示起源和创世纪一样,孔子是一个创世纪的伟 人,《论语》是一部创世纪之书。
如何探究这一创世纪的文化之根?这就要统合和超越汉学、宋学,统合和超越今文、古 文,统合和超越汉学中的刘向、刘歆、班固、郑玄,以及宋学中的二程、朱熹,以返本还原的思路,穿透密密层层的材料的裂缝,展开根中之根的探寻,把激活《论 语》的生命,作为根本性的命题。这就是发生学和古典学的复合维度的研究,以创世纪的方法探究创世纪之书,旨在使我们对元典的前世今生能够知根知底、知心知 性。为此,我在《论语还原》的导言中提出了52个问题,就是把《论语》作为珠圆玉润的生命体来对待。首先深入《论语》文本,寻找《论语》为何取名《论语》 的接近孔子七十子用语习惯的内证。由此敞开《论语》的大门,以历史编年学、人文地理学的纵横坐标,认识诸多的“子曰”发生的历史现场,认识七十子后学在编 纂《论语》中留下的生命痕迹,认识文本中20篇近500章所蕴含的篇章政治学和结构形态学的文化密码。由此逐渐形成以史解经、以礼解经、以生命解经的方法 论形态,破解了《论语》在春秋战国之际,从“夫子既卒”(公元前479年)到曾子卒(公元前432年)近50年间的三次重大的编纂过程,以及由此形成的叠 压状态的生命痕迹,这是两千多年来没有扎实、严密、全面地解决的一个版本发生学上的超级难题。以史解经,着重在对大量的孔子之言作历史编年和历史现场的定 位;以礼解经,着重在以夏商周三代礼俗,剖析孔子和孔门的行为方式,尤其是对众弟子依照殷礼,为孔子庐墓守心孝三年间,启动《论语》编纂的心理契机进行历 史现场的空间展示;以生命解经,则深入清理《论语》篇章中的材料裂缝和生命痕迹,以自己的心去体验古人的心,从而发现一部“活的《论语》”。
走 进《论语》的深水区,遇到的最大难题在于要还原一张文化地图、一个历史现场、一个事件的完整过程,传世的材料有限还在其次,更为疑窦丛生的是相关的材料枝 枝节节、零零碎碎、隐隐显显、真真伪伪,散落在古史、正史、诸子、杂录、家族档案、出土简帛的各个角落,扑满了历史烟尘,要“贯穿经传,驰骋古今”,非拥 有卓异的联接和穿透能力不能奏效。因此,在《论语还原·年谱编》的发凡起例中,就要安排正文、文献记载、考证、时事考异、杂录、杂录辨证等六个子目,对孔 子的生平和《论语》“子曰”的发生现场,以及《论语》的编纂、流布、定型和进入主流意识形态,进行逐年、逐时段的清理、考证、辨析和透视,目的无非就是重 现孔子、七十子、《论语》的生命过程。其实,这种清理、考证、透视遍布全书,比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是孔子何时何地讲的;“唯女子小人难养 也”,具体针对哪个公案,孔子此言的本义何在;孔子到洛阳向老子问礼,发生在哪年,甚至孔子与老子参加一次出殡,途中遇到日蚀,能否依照周代丧礼的仪轨, 用现代天文学测定其真实可信的年月日时。数以百计的这些言语、公案、事件的梳理,都要求贯通纷繁复杂的材料碎片,除了文本细读和运用史源学、历史编年学、 人文地理学、礼俗学、家族制度上的学问之外,甚至动用了现代科学检测手段,力求做到扎实周详、入情入理。缀合材料碎片,以还原完整的历史生命,成了全书无 所不在的基本方法。有若考古文物中根据出土的地层、器物的形制、纹饰、弧度、断口的形态,把许多陶片按科学手段修复成完整的古陶罐一样,没有这番精心的修 复,世界许多大博物馆的大量古器物也许还是堆在库房里的凌乱碎片,是不能唤醒令人心灵震撼的历史生命力量的。因此,“缀碎为整”的“缀”字,假如出自灵心 妙手,将会使故书残简中的生命重新醒来,与现代人实行古今智慧对接,激发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创造境界。这岂是寻章摘句,或炒作心灵鸡汤所能抵达的学术之境? 我们应该置身于“文献群”的聚散存佚和“文献流”冷热浮沉之中,设身处地,情感移入,激活生命,进行思想智慧的批判性和穿透性的对话,以深度的实证和实证 的深度,解码文化根本上的隐晦莫名的秘密。这是对古人智慧的尊重,也是对今人的创造力的开发。唯有如此,才能开通《论语》文化润泽古今的源头活水,探寻传 统思想发生的真实初始过程及其当代价值,既反思民族文化基因的生命之源,又可用以充实和滋育现代大国学术思想创造的浩然元气。也唯有如此,才能无愧于一个 源远流长的文明古国对其后继者磅礴振兴的现代大国的丰厚赐予。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澳门大学人文学院讲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