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作家,我想提醒天下的父母,一定要让孩子远离那些低能量的环境,尤其是远离低能量的阅读环境。我们要清楚,输送到孩子潜意识里的每一句话都是一粒种子,是种子,就会发芽、开花、结果。那么,假如它是毒草种子呢?我国每年出版图书超过45万种,让孩子自由去选择,他有这个能力吗?如果任由孩子去买、去读,那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
要想让自己的孩子好,就应该把家里一切低能量的阅读源清除掉。标准是什么?古人已经替我们作了选择。经典,经过千百年后留下来的书,它至少是无数家长筛选过的,而所有经典,都是高能量的载体。
当然,只读经典,现代书都不读了,也不行。需要有一个取舍标准。有些书是把人带离家园的,有些书是把人带回家园的。低能量的书读了一千遍,相当于浪费了一千次生命,还给生命引入了一千个单位的负能量。把一部经典读一千遍,既是给生命补充一千次正能量,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你的心是定的。打个比方,要打出井水,你在某一个地方一直打,打一千次,水就出来了。有的人在这儿咚咚咚几下,没水,换一个地方,咚咚咚几下,遍地全是井口,却没水出来。我们的目的是要打出水,而不是看打了多少个洞。
最好的阅读是做,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一定要做到。如果家长做不到,去要求孩子,他也不听,即便听,也没真听。家长在那里噼里啪啦打麻将,让孩子去背《弟子规》。他虽然去背了,但心里想,《弟子规》既然那么好,你怎么不背?家长在看肥皂剧,让孩子去做作业,他也觉得不公平。家长做什么,孩子就会做什么。家长是孩子的榜样,最好的教育就是做个样子给孩子看。
阅读构成了人的潜意识,而人的行动由潜意识决定,一个民族的生命力也由一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决定。凡是进入眼睛的信息都会变成一颗种子,凡是种子,总会要发芽。所以,要保护自己的眼睛。从一个孩子现在看什么书,你就知道他将来是什么结果。看上去他在看书,其实是在动一个又一个念头,他动的念头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以后他就跟太太白头偕老;如果他动的念头是“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就是另一种态度。所以,读了什么决定了活成什么。家长不仅是把孩子养大就行了,还需要给孩子慎重选择读本。
人的心灵是一张白纸,你在上面画什么颜色,它就呈现什么颜色。
做家长的第一义务是保护孩子的眼睛。凡是进入眼睛的任何一个信息都会成为潜意识构成。大家常常有这样的体会,晚上做的梦境是白天动的念头,就是这个道理。梦境是另一个维度的世界。那梦境播出来还好,报销掉了;如果没播出来,下一个就是一个人的生命实相。
一定意义上,每个人一辈子都要进行保护心灵的战争。
文学除了认识功能、审美功能、社会功能、教育功能,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功能,我认为它是祝福。别人看了你的文字,他就能得到祝福。
人之所以恐惧,是因为对未来缺乏了解。当对未来有了解,知道要到哪里去,心就放下了。小孩子,在外面玩得很尽兴,突然发现天黑了,找不到回家的路,他就会哇的一声哭出声来。这时候,妈妈唤归的声音成了世界上最温暖的声音。唤归的书,带我们找到那个根本故乡的书,才是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