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寓言 >> 新闻 >> 正文

张一成和他的“寓言王国”

//m.zimplifyit.com 2015年11月18日15:56 来源:丽水网-丽水日报

  他自嘲是52岁开始接触创作的“文学老年”,却在儿童文学的创作上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

  仅用8年不到的时间,他在国内各类报刊杂志陆续发表千余篇寓言童话故事;三度摘取国内寓言文学创作单篇、综合最高奖;创作出版8部个人作品集,主编出版10部儿童文学集和2部小说集……

  他就是丽水近几年崛起的,在国内文坛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儿童文学作家——张一成。

    什么是他笔耕不辍的动力?张一成简洁明了地回答:“因为快乐。”

  

  重拾搁浅数十年的梦想

  从博客起步当起“文学老年”

  在人们的惯性思维里,从事文学创作的人都是学习文科的浪漫型“文人”。

  张一成,偏偏是个例外。

  祖籍山东的他,1956年在丽水出生,也在丽水生活成长。他说自己就是个不折不扣的“老丽水”。大学学的是经济管理专业,回来又一直在政府部门工作,甚至还搞过墙体涂料研究等等。乍一看,不论哪一点,似乎都与儿童文学“八竿子打不着”。

  可在他内心深处,很早就萌生起朦胧的文学梦了。“从小我就喜欢躺在老家院子里的竹床上,听老人讲那些古老的故事。听完之后,我又把这些故事似鹦 鹉学舌般转述给其他孩子听。人生的这段经历,大概是我最早的文学启蒙。”张一成说,直到读大学,他最爱干的事就是捧起文学名著反复“咀嚼”。

  上世纪80年代末,从浙江大学毕业回到丽水后,他就一直在莲都区政府工作至今。而那个朦胧的梦,也就搁浅了。但这个文学梦并没有真的被埋葬,而是在朝九晚五的日常工作生活当中,沉淀成了一种累积。

  命运的安排,就是如此玄妙。

  2007年初,张一成的女儿已经考上大学,他也多出了许多空余时间。女儿鼓励他闲暇的时候,多上上网,学习新事物。于是在那一年的2月11日,从未尝试过文学创作的张一成在女儿的鼓动下,搭着最后一波博客风潮,开通了自己的博客。

  “别人开始搞创作的都是文学青年,只有我是52岁才开始写作的‘文学老年’。”张一成打趣地说。

  “麦兜的爸爸”是他的网名,这个名字还是女儿给他取的。当时他女儿QQ的昵称是“麦兜”,她看爸爸挠破脑袋也取不出像样的网名,就干脆让张一成 叫“麦兜的爸爸”一名。他说,最早为了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他还故意把博客名取得拗口些,叫“麦兜的爸爸的寓言”,并在上面写下了第一篇寓言博文——《肥皂 泡》。

  张一成饶有兴致地说:“我女儿没过几天就换了别的昵称。可我却像落入昆虫学家手中的金龟子,被法布尔用大头针固定下来,老老实实呆在寓言上面,无法动弹。”

  就这样,“麦兜的爸爸”不断地把新写的作品发在博客上,阅读博文的人也总会不断地给他留下许多赞美鼓励的话语。还有一位不认识的博友在他的博文 下留言说:“起夜时无意间点开你的博客看,因为写得太精彩,看入迷着凉感冒了,博主得赔医药费。”这些善意的玩笑,都让张一成开心不已。

  后来在他创作的童话作品集《抓住风的翅膀》序言中,张一成这样风趣地回忆:“我这个人有点傻,容易上当,看到这样的评论心里沾沾自喜。等我明白‘拜年定律’一切为时已晚,我给不负责任的博友害惨了,无可救药地陷入写作的泥潭。”

  通过博客和网络,张一成结识了许多爱好文学的博友和网友,其中就有作家余途。在余途的带领下,他于2008年加入了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并在中国寓言网上,与诸多前辈高手切磋交流。一下子,张一成的寓言创作便从原先的“野路子”步向正轨,也打开了他创作的另一扇大门。

  创作之路几经坎坷

  畅销图书差点“胎死腹中”

  可创作之路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

  最初两年的写作,张一成的寓言创作的章法还不够成熟。遇到瓶颈就感觉越写越艰难,越写越乏味。正当他准备封笔关掉博客时,他在中国寓言网上看到 了一则征稿启事:一位作家要主编一本《科学童话》,正面向各界征稿。看到这个消息,张一成心里乐开了花,本已快熄灭的热情又被重新点燃。

  他心想着,科学知识是自己的强项,之前又有两年创作寓言的经验,写科学童话应该轻而易举。于是乎,他一连写了好几篇投了过去,不曾想却都没入选。

  张一成没有气馁,继续创作又交出几篇稿件。他满怀期待地想,这次也许能够用上一两篇。不料后来又出了意外,原来说好的出版社变卦,不给出版了。

  那位主编的作家不死心,又重新找了一家出版社商谈。新的出版社对这个选题很感兴趣,希望把原本的一册图书扩编成一套6册的系列图书。于是,主编的作家又大张旗鼓,到处征稿。

  “我那时候想,这难道是老天爷对我的眷顾?那我就必须得抓住这个机会,总结经验写出一系列不一样的东西来!”张一成自信满满地说。

  于是,他从一开始就为所有故事设定好了故事发生地——海洋,也确定了“沙丁鱼巴新”这个角色为故事主人翁。“起初写了几篇发过去,这位作家立即回复录用,之后再写再录用……”张一成说,从2009年初开始,到6月底截稿,他写了小半年,一共录用了43篇。

  “像我这把年纪的人,要写那么多作品其实挺不容易的。等到一切完工,脑子就好像从烘干机里拿出来的毛巾,一点水分都没有了。”他说,这是他第一次一口气被编辑录用了这么多的稿子,人固然很辛苦,可心里却是美滋滋的。就如同小老板碰上大订单一样。

  接下来,就是翘首企盼出版的消息。可左等右盼,他等来的却是:第二家出版社也变卦不出了!这下完蛋了,一场欢喜一场梦,竹篮打水一场空,小老板又一次“破产”了。

  当这个犹如晴天霹雳般的消息,传到张一成耳朵里时,他的脑里顿时一片空白。他说:“当时打开电脑,看见一大堆文档心里就烦,真想一删了之,让这些虚构的东西,回到虚构的地方去。可冷静下来细想,竹篮打水,问题不在水呀!”

  “即使这位作家出不了,我也不能放弃!”张一成这样给自己打气。此后,他几度修改、续写,为这一系列的故事精心创作出了73篇童话故事,合计近9万字。

  2012年,华夏出版社主动找到了在寓言创作界已经声名鹊起的张一成洽谈,这本历尽千辛万苦创作的《沙丁鱼巴新》终于在当年7月正式出版。后来这本书,发行超过8万余册,还成为了广受青少年读者喜爱的畅销书籍。

  “这原本是我第一本着手创作的作品集,可等到这本书面市时,却已经是我出版的第15本书、第3本个人作品集了……”回首创作的不易,张一成心中感慨万千。

  醉心构建“寓言王国”

  给孩子们创作更多精神食粮

  谈起为何会选择寓言作为自己创作的专项,张一成说:“不仅因为我本来就喜欢寓言短小精悍、耐人寻味的特点,还因为写寓言能让看故事的孩子们快乐,而这也能带给我巨大的快乐和成就感。”

  在张一成的寓言故事里,一切都是自由天真的。每一种动物、每一朵花都会有自己充满童趣的角色性格,那是专属他与孩子们的“寓言王国”。他可以透 过这些角色给孩子们讲述生活中的道理,文中精妙之处,无一不是他心血凝聚而成。更难能可贵的是,每一段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背后,还蕴藏了丰富的自然科学知 识。

  例如他荣获“金江寓言奖”金奖的作品《从不马虎的缝叶莺》,就是根据之前掌握的鸟类习性,结合从书本里和网络上学到的鸟类知识创作出来的。“我希望孩子们能透过阅读这些有趣的故事,学到更多知识,从而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他说,这也是他的创作的原则。

  张一成的母亲是一位小学老师,一辈子教书育人,为孩子奉献心血。也许正是受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张一成很喜欢孩子。“小时候我就常常想,长大后 也要做一位教师,每天和可爱的孩子们在一起。可造化弄人,这个愿望没能实现。所以现在有空闲了,多给孩子们写寓言故事,就是我最大的心愿。”张一成说。

  这几年,张一成最乐此不疲的事,是坚持用稿酬买多种书籍或自己的作品集送给山区的孩子们。据不完全统计,他已送出价值数万元的书籍。

  “在我们那个年代,读书是件很奢侈的事。我很幸运有机会去大学深造,在那里读了许多经典名著,获益良多。所以我也更加清楚,书籍对孩子的重要性。”

  1992年,张一成被下派到一个小山村蹲点工作。在他长期租住的那户村民家,有一个在村里念幼儿园的小男孩。当时物质条件不丰富,村里幼儿园环 境也差,像书籍这种精神食粮就更匮乏了。每次张一成回城里单位办事,就会买一些零食,找几本女儿读过的幼儿读物一并送给他。想不到,那小男孩每次都顾不上 零食,第一个先把书抢在手里,手舞足蹈,乐得合不拢嘴。可是有一天,孩子早上拿着书开开心心上幼儿园,到了中午却哭哭啼啼地回来了。原来他一到幼儿园,其 他小朋友就跟他抢书,把书撕坏了。这件事对张一成的触动很大,他说:“儿童文学是孩子们最重要的精神食粮。我们必须尽最大可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是家长, 也是社会应尽的责任。”

  为了文学放弃绿卡

  收获孩子们的认可比得奖还满足

  坚持文学创作的路,不仅意味着面对艰难,有时候还会面临抉择与牺牲。

  对于张一成而言,也是如此。张一成妻子的4个兄弟姐妹和家人全都在美国定居多年。2000年,为了不再忍受与亲人远隔重洋的思念之苦,在亲戚们的几经催促下,张一成一家三口也申报了去美国的移民申请。

  移民申请起码得“排队”等十年。从2000年到2011年初,整整十年才等到的美国移民签证终于落定,一家人总算可以团聚了,可是这时的张一成却开始迟疑了。

  “2011年时,我的文学创作渐有起色,心里也就更加矛盾。到了美国,我们虽然可以一家团聚,家里生活和经济条件也会有所提高,但是在那种全新 的生活和语言环境下,精力全都得放在生存上了,我绝不可能安心写作。为了心爱的儿童文学,我再三考虑并和家人反复沟通后,他们最终还是选择支持我创作,放 弃了移民的指标……”张一成释然地说。

  这样全身心地投入寓言王国,他很快便收获了荣誉无数。

  2012年张一成获得全国第十届金江寓言文学奖,这个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每届仅评出10位获奖者,是中国寓言单篇最高奖项。2013年又获得 第五届金骆驼奖创作二等奖,而该文学奖每四年评选一次,更是寓言文学方面的最高综合奖项。2014年还获得全国第三届戏剧寓言佳作奖。在2013年的中国 寓言文学研究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他当选为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理事。2014年,他又入选了30位中国当代中青年寓言作家榜。2015年2月,中共浙 江省委宣传部主办的《宣传半月刊》还刊发了介绍张一成事迹的长篇通讯,同时配发了封面人物图片……

  可比起这些荣誉,更让他心心念念的,是孩子们读到他作品后的影响。

  在网上,张一成看到他2014年创作的寓言故事《老鼠的隐身草》,被浙江省永嘉县的一群孩子改编成节目表演,在当地的小学生讲故事比赛中获奖。 随后又被四川省泸州市的孩子们改编成童话剧,在当地的亲子表演大赛中演出。福建厦门的赵伯伦小朋友更是拿它参加“超级宝贝说全城大搜索”活动,在复赛的 100位选手中名列第4名。

  “孩子们的各种改编与表演,都说明了他们对我作品的认可。这份厚爱让我受宠若惊,也让我感动,我只有加倍努力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才算不辜负他们!”张一成笑道。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