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专题摘要:11月23日,由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办公室、人民文学出版社、江苏省作协主办,苏州市文联、中共昆山市委宣传部、昆山市文联、昆山市巴城镇人民政府承办的杨守松的长篇报告文学《昆曲之路》研讨会在京举行。

杨守松长篇报告文学《昆曲之路》
研讨会在京召开

《昆曲之路》是一部全面系统的讲述昆曲文化的著作,从宏观的角度对昆曲的历史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作家杨守松 更多>>

杨守松
杨守松

江苏盐城人。196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历任江苏昆山县(市)文联主席,江苏省作协理事,苏州市文联、作协副主席,江苏省第七届人大代表。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研讨会专家发言

胡平:《昆曲之路》与众不同的写作

昆曲是百戏之祖,昆曲的命运完全可以代表传统文化的命运,杨守松为写这部书采访了近百人,用了五年的时间,这部书在写作上也是与众不同,值得我们认真的研讨。

高洪波:杨守松“五年磨一书”

我觉得《昆曲之路》实际上也是一个老作家的一个自我完善,也是走出了一条精神救赎之路,同时提示一个老作家在离开自己的本职工作之后,选择一个自己愿意为之奋斗的目标之后……

何建明:《昆曲之路》有创新意义

一部好的作品根据他的题材来决定他的文体的过程当中,由作者独立的创造历史,我觉得就可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昆曲之路》有创新意义。

王文章致杨守松《昆山之路》研讨会贺信

杨守松先生的作品有鲜明的观点,但这些观点不是来自于人云亦云或跟风赶时髦,而是建立在调查研究、深入实际、注重实政、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同时他的作品语言朴实而形象,读来亲切……

廖奔致杨守松《昆山之路》研讨会祝词

从《昆山之路》到《昆曲之路》,从经济改革到文化传承,从黑发生生到白发苍苍,杨守松先生以生命注入文字,以文字激发时代,将物质本我转化成了精神永恒。

潘凯雄:展现传统文化发展之路的《昆曲之路》

《昆曲之路》是在借昆曲这一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载体来描绘中国文化的历史传承和中国人民对自己文化的呵护。从某种意义上说,《昆曲之路》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发展之路……

范小青:一部独具色彩的厚重的作品

从二十年前的《昆山之路》到现在的《昆曲之路》,从经济到文化,杨守松是怎么完成这样一个转身的?

朱建华:《昆曲之路》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之路

《昆曲之路》这本书不仅仅写的是昆曲,实际上写的是苏州的文化,实际上写的是苏州优秀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高巧林:《昆曲之路》一部有责任感的力作

我们面临着挖掘、保护、传承这个重大话题的时候,杨主席又是用历史的社会的责任感经过大量的艰辛的采访苦心经营,精心创作出来又一部力作《昆曲之路》。

艾克拜尔·米吉提:舞台小世界,世界大舞台

读罢杨守松长篇纪实文学作品《昆曲之路》,感觉这是一部厚重之作。通过作者笔端揭示的昆曲舞台一角,却让我们重温“舞台小世界,世界大舞台”这一名言的另一层寓意,令人慨叹、令人唏嘘、令人惊喜、令人感奋。

周明:昆曲之路展现了繁荣之路

我曾经看过昆曲,但是不懂,但是杨守松的《昆曲之路》对昆曲历史进行了长篇的叙说,主要集中了昆曲600年的历史以及昆曲的起落兴衰,也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昆曲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的一支……

阎纲:《昆曲之路》写法上有新意

杨守松用的是对话体,把一个艰涩的、深奥的、非常美的东西用对话体比较大众化通俗、生动的反应出来,这也是他在报告文学题材的写法上有新意的方面。

傅溪鹏:一部有特色的个性作品

用报告文学反映昆曲,比较全面,比较轰动,比较有深度的反映序曲的剧种,我觉得在昆曲里面,杨守松这肯定是第一部,对其他的用报告文学文种来反映的这种也不多,比较深刻的确实不多。

梁鸿鹰:引人思索的文化写作

杨守松选择了这样一个题目,我觉得他的选择是挺对的,无论是从他的文化积淀还是昆曲对我们文化的影响和作用,我觉得都值得一写,也真的像杨守松这样聚集了多方面的素养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

叶梅:《昆曲之路》是一部寓言

我想说的就是《昆曲之路》是一部寓言,这部寓言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命运,这部书给予我很大的启发。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没有想到有那么多的震撼和联想……

施战军:具有特殊的意义《昆曲之路》

我觉得这部书对于他个人的创作和对中国报告文学的创作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这特殊的意义就是,我们用这样的一个文体、备受质疑的文体如何让它获得文化文学的重生,这是这本书给我们带来的非常重要的意义。

汪政:突破报告文学写法的《昆曲之路》

杨守松以报告文学的题材去呈现,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挑战,正因为这是一个挑战,因此也就带来了对于报告文学写法的许多突破。我把这本书从四个方面加以概括……

李炳银:《昆曲之路》也是昆曲人的艰辛之路

作为一种文化形式的价值,同时也能觉得戏剧形式整个道路的艰难,所以这本书叫《昆曲之路》,也是昆曲人的艰辛之路……

贺绍俊:一部关于昆曲的传记

这部书到底准确地说是报告文学还是传记。我想到传记,传记一般都是写一个人,我更愿意看成是一个传记,是一个关于昆曲的传记,就是说昆曲在杨守松的笔下,已经人格化了,是一个有灵魂的主体……

柯军:对昆曲人的关爱之作

他说有你这样的昆曲人,我也要把昆曲之路做完,所以这之后很快老师就走遍了大江南北,写了出来,也是老师对我们昆曲人的关爱,我恳请各位作家能够对昆曲更多的关注,更多的关爱……

吴义勤:期待《昆曲之路》前传

作为一个报告文学,《昆曲之路》确实写得非常好。作为报告文学形式上的创新,结构都已经讲了,但是读这个报告文学,我特别感兴趣的还是这部作品包括了报告文学思想上的冲击力……

王干:昆曲、京剧

前几天我碰到邹静之,说电视剧太俗玩电影,电影又觉得俗开始玩话剧,最近玩的话剧也不错,现在开始玩歌剧了,说这个过瘾,然后我就想打击他一下,我说你什么时候写一个昆曲……

阎晶明:《昆曲之路》犹如折子戏式的写法

这个书作为报告文学,我倒觉得这个写法像折子戏一样的,一折一折的,而昆曲这样的一个道路其实也很难用另外的来表达……

李朝全:关于《昆曲之路》的意义

《昆曲之路》最主要的在场者是昆曲,这是以前报告文学领域比较少见的,像这样的作品实际上是开辟了报告文学的新领域、新样式、新题材

郁建中:关注昆曲

我们非常高兴的看到,有一批人在关注昆曲,在做昆曲有关的事情……

《昆曲之路》

《昆曲之路》

《昆曲之路》

  她被列入第一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单,她拥有600年悠久历史,她几经坎坷、命途多舛。新中国成立后,她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百般呵护,她就是优美动人的昆曲。《昆曲之路》再现了昆曲艺术的发展和繁荣,传字辈绞尽脑汁保留剧目,白先勇倾心打造青春版《牡丹亭》,科学家王选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惦记着昆曲的振兴……一串串精彩的故事留给人们无穷的回味,显示出中国的形象和民族文化的光彩。
上本 燕归梁 蒲庭芳
第一章 忆秦娥  赫赫辉煌200年 断井颓垣有谁怜
第二章 神仗儿  创办昆剧传习所 神曲薪火一脉传
第三章 朝元令  《十五贯》轰动朝野 一出戏救活昆曲
…………
中本 园林好一:工风
第十二章 朝元歌  文章 文人与文化 保护传承与创新
第十三章 节节高  盘点节点和亮点 保留剧目是焦点
第十四章 四园春  人间美景苏州多 虎丘曲会是朝圣
…………
下本 尾声 好姐姐
第二十四章 古轮台 一个世纪的传承 两个聋子的对话
第二十五章 普贤歌 雨后春笋多讲座 艺术传承待后生
第二十六章 齐天乐 幽兰香飘沁四海 五彩缤纷好风景
…………

相关文章

寻找与守望——读杨守松《昆曲之路》想到的
(孙家正)

二十年前,杨守松写了《昆山之路》,二十年后又写了《昆曲之路》,前者写的是经济,后者写的是文化。其实,经济也好,文化也好,不过是人们见诸于社会的两种行为。而对于社会的研究,直接间接、或多或少,似乎终将涉及到一个带有根本意义的问题:我们究竟期待一个怎样的世界?我们到底追求一种怎样的生活?

呕心沥血为昆曲——读《昆曲之路》(王必胜)

这是一本生动纪录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昆曲艺术在当下境况的纪实作品,是一本风格突出,饶有兴味的文学创作。

昆曲复兴与文化守望——读《昆曲之路》(彭程)

这部书洋洋洒洒30万字,开头部分对昆曲的600年发展历史进行了一个简要回顾,主要内容是对建国60年来昆曲起落兴衰情况的全方位的记述。

满庭花雨四季春——读《昆曲之路》(龚勤舟)

长篇报告文学《昆曲之路》对昆曲历史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述说,在述说历史的过程中,杨守松不仅将历史岁月里日益破碎散佚的事件进行了重新组合,而且在重新组合的同时把握着昆曲这一文化载体的精神血脉,从而使其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灌注生机的有机体。

深入生活才能准确把握时代脉搏——访作家杨守松(胡殷红)

杨守松在二十几年的创作实践中逐渐感觉到了一个作家存在的价值。杨守松认为,作家首先应该想的是我能够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只有给社会作出贡献才能体现出你的价值。

读杨守松(范培松 )

守松有旺盛的创作欲。报告文学散文小说论文样样都写,样样都有丰硕的成果,正可谓是十八般武艺,件件精通。洋洋11本文集就是最有力的实证。对于守松来说,文体可变,抒写的对象可变,但有一条却永远不变:个性不变,“我是我”不变,疾恶如仇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