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综述 >> 文学现象综述 >> 正文
书法:梁永琳
年度话题
活动多,好诗少
李少君
年末,有关注文学的细心者发现,不包括各地的小活动,今年公开报道的诗歌活动每周就有七八个,有网友为此开玩笑说“日日都有诗歌节”。的确,从 年初余秀华的频频刷屏,到“为你读诗”“睡觉前读首诗”“诗刊社”等微信公众号的火热,到朋友们自发推荐的各类诗歌,诗歌界非常活跃,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诗 歌群体和诗歌刊物,经常举办诗人雅集出版和诗歌朗诵活动。有人回顾今年的文学阅读,发现读得最多的居然是诗歌。
“诗歌热”中,“草根”诗人的崛起,更让人眼睛一亮,这说明当代诗歌深入人心,成为许多普通人抒发情志的方式。另外,由于教育普及,女性独立意识和自由度提高,女诗人也越来越多,女性诗歌写作空前活跃,几乎占据诗坛半壁江山。
诗歌回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一个重要原因是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传播平台的兴起,降低了诗歌写作门槛。新媒体这种掌上阅读方式,使写诗突然成为80后、90后的一种时尚,写出来的作品可以迅速得到广泛传播。
但热闹中也潜伏着危机。大家普遍公认的好诗很少,有人因此开玩笑说:著名诗人满天飞,著名诗歌不见踪影。这是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再具体到诗歌 本身,当代诗歌的美学面貌模糊,有强烈个人风格和美学风范的诗人非常少,这就使得当代诗歌在表面很热的虚火中,暗藏着泡沫化空洞化的危机,虚无缥缈,下不 接地气,上没有高度。一个个盛况空前的诗歌朗诵会,最终变成了徒有消费形式的奢靡梦幻盛宴。
任何一个时代,诗歌最终要以美学的独特性和典范性才能脱颖而出。正如盛唐诗歌中,因为有了李白的自由浪漫,杜甫的深情忧患,王维的超脱超越,这 样才能给人们提供精神的方向和文化的价值意义。其实,在当代诗歌中,朦胧诗最初走上历史舞台,也是从强调“一种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开始的。朦胧诗以摆脱 僵化观念为号召,确立人性人心的法则,从而奠定了新的美学追求的正当性和合法性。
好在诗歌界不乏清醒之士,许多诗人意识到,当代诗歌要想真正进入人们的心灵世界,最终应该在美学上站稳脚跟,从美学意义上构建形象,确立意义, 树立典范。只有这样,当代诗歌才能健康发展,诗歌也才能为人们提供新的意义和价值,起到抚慰人心、疏导人性、引领风尚的作用,从而产生更大的社会影响。
(作者为《诗刊》副主编)
年度关键词
多 维
白 烨
近几年,长篇小说每年会有数千部的产量,令人目不暇接。但在数量众多的长篇小说中,让人读来眼睛一亮,读后不能释怀的,有如沙里淘金,委实难得一见。
当然,如果把眼光聚焦于以实力派作家为主的严肃文学类长篇小说领域,则会看到另一种景象,读出另一种感受。许多实力派作家,不仅把自己的创作精 力主要投注于长篇小说,而且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与艺术储备,在新的创作中,既期望在描述生活上有所拓展,又力求在艺术表现上有所变化。因了这种缘 由,2015年的长篇小说,就有了可看的亮点与可说的话题。
如果要以提炼关键词的方式来描述年度长篇小说的新风貌,我认为“多维透视”应该最为贴当。“多维透视”主要体现于作家面对变动不居的现实生活, 不仅眼睛向内,视点下沉,而且看取生活的维度与开掘生活的力度,都各有千秋。在此基础上,作家们相应地在小说表现方式上追求“个性表达”,在个人化叙事中 讲述中国故事,并力求别有新声,自出机杼。
传统题材新开掘
以周大新、刘庆邦两位名家的长篇新作来看,他们都在传统题材的作品写作时,或“面”上有所开拓,或“点”上有所深化,在藏而不露的日常化生活叙 事中,凸显作家强烈的主体意向与艺术理想。周大新的《曲终人在》与“反腐”不无关系,却又远远超越了“反腐”本身。作品里的主人公欧阳万彤是从基层干部一 步步升到省长高位的。但这个过程却危机四伏,充满凶险,环绕他的贿赂方式无奇不有,行贿者也此起彼伏,令人防不胜防、难以抵挡。这个人物形象,在当代小说 的人物画廊里,有其正向的独特性,也有其艺术的典型性。它告诉人们,即使是涉及“反腐”,触及“官场”,也可以花样翻新,也可以独辟蹊径,小说读起来让人 拍案叫绝,关键在于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深入研究与细切体味,对时代新人的充分认识与独到把握。刘庆邦的《黑白男女》,看起来是写矿难造成的种种后果,实际上 写灾难无端降临之后,普通人的自我疗伤和自我奋起。作品通过身患癌症的周天杰、失去丈夫的卫君梅和浑浑噩噩的郑宝兰等人各自不同的人生沉浮,既写出了他们 在灾难之后的命运抗争和精神成长,又由这些人物的走向自强和相互砥砺,写出了绝望中的希望,冷酷中的温暖,揭示了友善的人情对于纷乱人际的内在黏连、良善 的人性对于艰难人生的暗中支撑。与作家之前的矿区题材作品相比,《黑白男女》不仅通体渗透着一种人生的达观与人间的大爱,而且突显了作家雄浑博大的人文情 怀与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
小人物不凡人格
2015年的长篇小说中,写小人物的不在少数,但迟子建的《群山之巅》和陈彦的《装台》,在这些作品中要更为耀眼。迟子建的《群山之巅》,由辛 开溜、辛七杂、辛欣来三代,串接起“龙盏镇”的芸芸众生。作品在充满悬疑色彩的故事叙述中,细切描述一个个小人物迥然不同的独特性情,又在相互勾连的命运 交织中,大笔书写家人、亲人与乡人之间的爱与被爱,逃亡与复仇,以及诡异与未知。以奇异的人物,抒写变异的人性、吊诡的人生,似乎是迟子建的拿手好戏。但 小说中的每一个人都怀揣着受伤的心,觅寻爱的幽暗之火,努力活出人的尊严,这把人心里和人世间潜藏着的“温暖和爱意”表露无遗。陈彦的《装台》,主写装置 舞台的装台人刁顺子,这个步履维艰、自顾不暇的装台人,虽然自己承受着种种苦难,忍受着种种伤痛,却还以自己的瘦弱之躯和微薄之力,帮衬着一起装台的兄弟 们,关照着他所遇到的不幸的女人,写出了小人物的自持而不自流,自尊而不自卑,自强而不自馁,从而使得这个小人物,有了自己的脱俗的精神内力和不凡的人格 光彩。
都市情感新意趣
都市情感在当下城市题材写作中最为常见,但张者的《桃夭》、弋舟的《我们的踟蹰》,却在这一俗常的生活领域中发现了新的景观,翻新出了新的意 趣。《桃夭》从某大学的法学研究生群体写起,镜头渐渐聚焦到人到中年的邓冰,由张媛媛的离婚到与白涟漪的闪婚,讲述了一群曾心怀文学热忱的法学专业大学生 30年后在人生与情感上的双重危机。单从职业上看,他们都堪称业内的成功人士,但爱情的失意与婚姻的失败,却搅和得同学关系满目疮痍,各自的人生未能遂 意。爱的意愿依然炽热,爱的结果却十分惨淡,这缘于爱的能力逐渐降低。邓冰个人的难题,实际上已成为当下中年男女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作品在鲜活的生活故事 中,潜伏于字里行间的诘问使得作品充满了反思性与对话性。《我们的踟蹰》由女主人公李选纠缠于张立均和曾铖的三角恋情的难以自拔,写出了都市男女由时空距 离、性爱分离,造成的精神的迷茫与情感的踟蹰。他们的共同问题是,在人到中年又步入焦躁的时代之后,是否还可以相爱?应该如何相爱?他们在行动上一再踟蹰 着,也在心里不断地探问着。两部作品都写得细密绵长,读起来也都意味深长。
乡土题材不菲薄
描写当下农村现实或农民工生活的作品,在2015这一年里明显减少。但因为出现王华的《花村》和东西的《篡改的命》两部作品,它们的联袂而来相映成趣,使这类题材的书写不能算菲薄。
王华此前的《花河》一作就曾令人眼睛一亮,而这部《花村》由“情空”“心空”的崭新角度,描状了当下农村的另一种现实境况。以栀子为代表的农村 留守妇女,不仅要承担繁重的活计,而且要苦守寂寞的空床,她们只能在梦境里实现女人的幸福向往,这既从人情人性的角度反映了农村空心化的严峻现状,又由此 展现了留守女人鲜为人知的特殊牺牲与无私奉献。如果说王华的叙事是故事性的,文笔是女性化的,那么,东西的《篡改的命》,叙事是悬疑性的,手法是寓言化 的。作品的主人公汪长尺,为还家债进城打工,却因讨薪等纠纷陷入各种纠葛,生活的难题一个接着一个,被迫在堕落与坚守之间转换与蹉跎。他的命运,不仅自己 无从把握,而且被不断加以改写,为了改变身份这个微薄的愿望,几乎要三代人为之苦苦挣扎和不懈奋斗。由叙述的从容不迫与故事的惊心动魄,基调的冷酷严峻与 情调的内在炽热,作品充满艺术的张力,东西的老到表露无遗。
即便是这样一个挂一漏万的描述,也可见出2015年的长篇小说不菲实绩的某些侧影。我们的作家们在写作中表现出来的不负时代的坚定追求,不负自 我的出新探求,在内在文学精神上,既葆有地气,又卓见锐气,这种文学主体的凸显与上扬,应该是比作品本身更让人受到鼓舞的事情。
(作者为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
年度推荐
长篇小说 《装台》
陈彦著
作家出版社
好读又有意味
孟繁华
《装台》是一部充满了人间烟火气的作品,说它是民间写作、底层写作都未尝不可。重要的是,它的确好看好读又意味深长。当看到刁顺子和围绕着他相 继出现的刁菊花、韩梅、蔡素芬、刁大军、疤子叔、三皮等一干人物的时候,既感到似曾相识又想不起在哪见过——这就是“熟悉的陌生人”。
这帮人以刁顺子为首,既不是西京丐帮,也不是西部响马,当然更不是有组织有纪律的正规团体。他们是一个“临时共同体”,有活儿大伙一起干,没活 儿即刻鸟兽散。但这也是一群有情有义有苦有乐有爱有痛的人。他们装台糊口没日没夜,靠着散碎钞票勉强度日。在正经的大戏开戏之前,这个处在艺术生产链条最 末端的环节,上演的是自己人生苦辣酸甜的戏。
看过太多无情无义充满怀疑猜忌仇恨的小说之后,再读《装台》有太多的感慨。刁顺子的生活状态与社会当然有关系,尤其将他设定在“底层”维度上, 我们可能有很多话可说。但是,看过小说之后,我们感受更多的还是刁顺子面临的人性之扰,特别是女儿菊花的变态心理和哥哥刁大军的混不吝。刁顺子能够选择的 就是无奈和忍让,他几乎没有个人生活。这是刁顺子的性格也是他的宿命。我更感到惊异的是作者对这个行当生活的熟悉,小说中的人物或粗鄙朴实或幽默狡诈,都 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对如何分配装台收入、装台人如何相互帮衬体谅,都写得细致入微滴水不漏。这出人间大戏就这样带着人间烟火突如其来亦如飓风席卷。
长篇小说 《篡改的命》
东西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快与慢的辩证
任飞帆
《篡改的命》讲述的是主人公汪长尺因高考填报“失误”,被迫进城打工还债,生活不断受挫的故事。尽管是一部悲剧,但字里行间却充盈着生气,正如 余华所说,这本书让他“想起20年前东莞电影院里满地瓜子壳被踩踏时发出的生机勃勃的声音”——虽然汪长尺的生活已经艰苦得难以下咽,但就是重重石板下的 那一丝缝隙,也能让阳光射进,让雨露渗透,让这颗不屈的种子长出了嫩芽、开了花、结了果实。
小说不仅仅是一部“个人史”,更书写城乡之间的文化冲突,探讨区域文化认同这一复杂问题。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虽然大大缩短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但却很难在短时间内弥合文化上的裂缝,达成共识。并且,随着空间距离的缩短,文化认同上的滞后可能会导致冲突的凸显和放大。
这种对于“快”与“慢”的思考,同样贯穿于东西的文学创作理念中。继1996年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耳光响亮》,此后的每部小说,间隔10 年,这实属罕见。作者戏言,“总得有那么一两个懒汉站出来,拉低大家的速度,以求一个合理的平均值”。确实,一部作品的完成,并不是作者任务的结束。需要 有一个时间段,让上一部长篇小说得以生长。这种生长对于作家而言,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和打磨,让作家看清自己未来创作要走的路,离开了“当时当地”的坐标 后,以一种发展的眼光观察自己彼时的思索。当人人都步履匆匆,低头向前时,就需要有人放慢脚步,“等等灵魂”。
诗歌集 《山水课》
雷平阳著
作家出版社
书写中国精神
李 壮
雷平阳的新诗集《山水课》,是一部内容上具有“中国精神”,艺术上彰显“本土性”的优秀作品。这位长期在苍山洱海间诗意栖居的云南诗人,多年来 孜孜不倦地书写着西南大地瑰丽神奇的山和水、人和事、历史与传说。他写天的蓝、水的清、荒野废墟之间忘情绽放的山茶花,云南风情浓郁满溢,字句之间都流淌 着深情。值得一提的是,雷平阳笔下的山水,并不是简单的描摹状物,而是与现代生活构成了一种微妙的呼应与平衡:诗人有“归园田居”的古老梦想,却是要安置 在高速公路旁边,在车声水声的交响之中,品咂自己所经历的生活(《高速公路》);他体验过快的人生、快的欲望,最终依恋的却是慢的怒江、慢的苍山,以及最 慢的“死去的乡亲还醒着的坟”(《快和慢》)。
雷平阳笔下的地方风物,或能够真正同个人情感结合在一起,或可以将浓郁情感同民族寓言、历史记忆结合在一起。诗人本心里始终不渝的“大爱”与 “大悲悯”,情深意切,令人动容。在语言艺术上,雷平阳的诗歌也特色鲜明。诗人能够在一种简约、原始、近乎原生态式的语言风格中,道出生命、希望、爱等终 极性的话题。这种“无为而治”“太上忘情”般的语言艺术,充满了东方式的美学智慧,令读者回味无穷。
从理论上达成认知共识到创作上诞生辉煌成绩之间,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距离和时差,这种差距的存在,会让我们更加期待和珍视《山水课》这样真正具有“中国精神”的优秀作品。
非虚构文学 《抗日战争》
王树增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完整并且生动
布 里
王树增6年心血浇灌的这部180万字的非虚构作品《抗日战争》,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推出,别有一番意 义。这部三卷本的作品站在全民族抗战的立场上,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背景下,从每一次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主要战役楔入,全景式地展现了中国人民抗 日战争的伟大神圣、艰苦卓绝,记录了中华民族在山河破碎、民族危难之际同仇敌忾、浴血奋战,最终赢得了这场伟大民族战争的全部历程,为后人牢记民族苦难留 下了完整而生动的叙述,也为审视中国近现代发展进程中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给出了宝贵的启示。这对于当代中国如何继承抗战精神、实现民族复兴,无疑有着较大的 认知意义和强大的感召力。
《抗日战争》将丰富庞杂的史料、文献和实地踏勘采集的信息做精心的裁选和酝酿,在力求历史真实的基础上进行了文学化的结构和叙事,笔法恢宏,笔 触细腻。作者以国际视角俯瞰战争全貌,又以强烈的人文情怀和观照进入战争中每个群体、每个人物的内心,对战时中国的极度病弱、战争的极度残酷、人民的极度 苦难和抗战精神的极度伟大,进行了生动、深刻、深情的描画,读来让人心痛,泪落如雨,点燃了民族复兴豪情,激活了民族深层血性。
“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在抗日战争过程中,整个中华民族表现出的“不屈服”,值得我们深深铭记。
非虚构文学 《丁玲传》
李向东、王增如著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重新认识丁玲
李云雷
李向东、王增如的《丁玲传》,在2015年引起了知识界的广泛关注,这既与丁玲的巨大影响有关,也与这本书的新颖独特之处有关。
作为一个在上世纪20年代登上文坛的作家,丁玲一生的写作与中国革命的发展息息相关,她既是一个创作成果丰硕的作家,又是亲身参与革命的共产党 人,在她的身上集中了左翼文学与“人民文学”在历史发展中的矛盾与纠葛。丁玲作为作家、女性、革命者丰富复杂的一生,至今仍未得到充分的阐释。今天“左翼 文学”重新成为当代文学研究的热点,研究者有可能打破上世纪80年代的思想范式,在一个新的语境中重新认识丁玲,这也为重新认识左翼文学、重新认识中国革 命,打开了一个新的空间。
王增如曾是丁玲的秘书,李向东是王增如的丈夫,他们二人对丁玲极为熟悉,但他们并未为尊者讳,而是“知人论世”,以客观平实的笔法将丁玲的一生 呈现了出来。书中既有新材料,也有新观点。两位作者大量引用了丁玲的书信、笔记与录音整理等新的史料,细致描摹了丁玲的处境及其感受、思考,而在涉及具体 的人事纠葛时,作者并未简单地站在丁玲的立场上加以臧否,而是力求客观公正,显示出了一种开阔的历史视野和难能可贵的求真精神。作者也并未从一种先在的情 感或理论出发认识丁玲,而力图以丰富的细节还原一个真实复杂的丁玲。在作者的勾勒中,我们可以看到丁玲的文学世界与生活世界,以及她在20世纪中国历史中 的独特存在及其重要价值。
版式设计:蔡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