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陕军新起点上再出发
——陕西省作家协会二○一三年工作综述
2013年,陕西省作家协会在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中国作协、陕西省委宣传部的关怀指导下,在全省人民建设“三强一富一美”和“三个陕西”的伟大实践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正确导向,不断创新思路,加强队伍建设,推动文学创作,出人才,出精品,全省文学事业繁荣发展。
集体发力,文学创作硕果累累
一年来,陕西作家创作势头强劲,作家新作陆续面世。2013年,陕西作家已经出版和即将出版的作品共47部,包括贾平凹长篇小说《带灯》,陈忠实的散文、论说、访谈集《白墙无字》,莫伸的中篇小说《危情》等。有不少作品获得重要奖项。贾平凹新出版的长篇小说《带灯》被《当代》杂志评为长篇小说(2013)年度最佳小说;《古炉》被《当代》杂志评为五年最佳作品;中篇小说《倒流河》获2013年度茅台杯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废都》、中篇小说《鸡窝洼人家》和叶广芩的中篇小说《豆汁记》获“《十月》创刊35周年最具影响力作品奖”,今年2月,贾平凹又获“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奖”;叶广芩获得第十届“十月文学奖”。阿莹《俄罗斯日记》获俄罗斯作协契诃夫文学奖;闫安获“2013两岸诗会”桂冠诗人奖;高建群长篇小说《统万城》、莫伸小说集《危情》、冯积岐长篇小说《非常时期》、冯天海长篇小说《风雨长安》等出版后受到社会的关注和文学评论界的好评;叶广芩的中篇小说《张家大哥》、第广龙的短篇小说《城市和明与暗》、王晓云的纪实文学《河流与山的秘密》、王妹英的短篇小说《七福》、中篇小说《一千个夜晚》、电视文学剧本《世界背面》、李子白的中篇小说《三十七计》、阿莹的《杂技俑》、龙云的小说《城。人。巷。墙》、杜文娟的纪实文学《祥瑞草原——走进鄂托克前旗》、祁玉江的散文《山道蜿蜒》等今年相继被《中国作家》和《小说选刊》等国家级文学刊物刊发。
重点扶持,唱响时代主旋律
2013年,陕西的重点作品受到各级重视与扶持。红柯长篇小说《喀拉布风暴》、和谷散文《归园》获中国作家协会2013年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齐雅丽长篇纪实文学《陕西的山东村》、王妹英长篇小说《山川记》获陕西省委宣传部2013年度上半年重点作品资助项目。SLOT(陕西作家文学作品外介翻译)计划有序进行。继2012年翻译出版叶广芩长篇小说《青木川》后,2013年,王蓬长篇纪实散文《从长安到罗马》(英文版)出版;《陕西作家短篇小说集》(西班牙文)年内出版。另有贾平凹长篇小说《废都》(英文版)、王海长篇小说《城市门》(英文版)均已完成翻译校对工作。发挥社会力量,资助残疾人和贫困作家出书。省作协设立的文学基金会与省慈善协会联合天朗集团出资,资助9位残疾人和贫困作家出版了自己的新作,受到媒体的关注和社会的好评。完善奖励机制,促进文学发展。2013年8月9日,设立的“柳青创业人社文学奖”在西安揭晓,来自我省的32名作家获得各类奖项。这次活动通过邀请我省作家组成采访团走进基层,深入挖掘,创作出一批反映全省各行各业中涌现出的“创业明星”和先进创业集体及创业工作经验的好作品。制定出台了陕西文学院发稿奖励制度。10月22日,在举行的“第三届陕西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签约仪式”上,对第二届签约作家中的6位优秀签约作家进行了奖励。
凝聚队伍,文学陕军整装出发
顺利完成换届工作。2013年5月6日至8日,陕西省作家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在西安圆满召开。省委书记赵正永率9名省委常委和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及中国作协廖奔副主席共13名省部级领导出席开幕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景俊海主持了开幕式。13位省部级领导同时出席一个文学的会议,开了建国以来全国同级同类作代会的先例。特别是赵正永书记充满文学情结的讲话和廖奔副主席的讲话鼓舞人心,激人奋进,不仅在文学界、而且在省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大会对五次作代会以来陕西文学发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明确了今后陕西文学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和主席团,聘请了名誉主席,修改了《陕西省作家协会章程》,圆满顺利地完成了各项预期的任务,受到了各方好评;调整和加强了文学专业委员会工作。2013年7月6日,省作协召开六代会主席团第二次会议,聘请了第六届主席团顾问,通过了主席团成员分工,设立了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评论、青年文学、报告文学、儿童文学、网络文学、文学翻译、杂文、戏剧影视12个文学专业委员会,制定了《专业委员会工作制度》,明确了省作协12个专业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和工作职责。半年来,各专业委员会积极开展工作,成为加强作协业务工作的重要力量。
深入生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将组织作家深入生活列为省委、省政府年度目标考核任务认真推进。2013年5月份,组织了陕川渝三省作家“走进新陕北”大型采风活动。40余位作家走进延安、榆林两市的5个区县14个红色纪念地、历史遗址、能源化工、煤炭,以及民俗文化基地和自然风光区进行了实地考察,行程达2000公里,并于5月22日,在延安举行了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1周年座谈会。10月26日,举行了“百名作家走进太白山”活动,积极发挥文学的力量,为推进我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出力。11月,举办了“著名作家学者走进延长石油采风活动”。采风人员深入延安榆林等地,走进延长石油集团公司采油、炼油、石化、煤油新技术、化工园区等生产单位,参观了位于七里村采油厂的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为期6天的采风活动,使作家们零距离地接触到改变了陕西农耕文化格局的延长石油,切身地感受到“延安精神”的独特魅力,用文化的情怀见证了朴素的石油工人和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如何用辛勤的汗水创造伟大时代的实践,是一次饱满而壮丽的心灵之旅。
研讨批评,创作质量上台阶
2013年以来,省作协通过召开各种形式的研讨会,积极引导我省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学创作,提高文学作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5月以来,省作协分别组织召开了贾平凹长篇新作《带灯》学术研讨会,冯积岐《冯积岐作品集》、王盛华新作《梦中家园》读者见面会、新闻发布会暨作品研讨会,童星长篇小说《火烧龙》、郭平安长篇小说《唐僧译经记》、李希仲长篇小说《粉巷》、冯天海长篇小说《风雨长安》和寇挥作品研讨会、王海长篇小说《新姨》专家会诊座谈会、残疾人作家连忠照新作读者见面会等,营造了陕西文学创作与批评双翼齐飞的可喜局面。
继往开来,文学陕军再出发
2013年12月9日,中国作协和陕西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中国作协创联部和陕西省作协共同承办的“文学陕军再出发”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第一代陕西作家柳青、杜鹏程、王汶石、李若冰和他们创作的《创业史》《保卫延安》《风雪之夜》《柴达木手记》等作品,为陕西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居于全国一流的雄厚基础。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陕西的文学创作顺应时变,较早出现了为全国瞩目的第二代陕西作家群,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高建群、叶广芩、莫伸、红柯、冯积岐、冷梦、吴克敬等一批作家构成了陕西作家的强大阵容,他们以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为杰出代表,乘势崛起,相继推出了《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秦腔》等一批源于生活,极具艺术感染力的精品力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时代影响,在中国文坛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学陕军”现象在这一空前的文学盛况中应运而生,形成了更为广泛与多元的文学形态,让陕西文学在持续辉煌的同时,适应了文学的最新时代发展规律。相继有一大批陕西作家在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茅盾文学奖、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以及冰心文学奖、红楼梦文学奖、施耐庵文学奖等多项文学奖中多次获奖。《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秦腔》更是成为茅盾文学奖序列里的标志性作品。此次“文学陕军再出发”学术研讨会是新时期文学三十五年来,陕西面向全国对当代和当下陕西小说创作与作家队伍进行集中研讨的一次盛会。通过此次活动,听取了国家层面的专家学者对陕西文学发展和文学陕军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扩大了文学陕军影响力,推动陕西文学再创辉煌。
2013年12月19日,又在西安举行了“文学陕军再出发”座谈会。会议围绕赵正永书记写给赵瑜先生关于《寻找巴金的黛莉》的一封信谈感想及就“文学陕军如何再出发”建言献策,进一步理清了文学陕军再出发的思路。
搭建平台,扩大作家作品影响力
在积极改善办刊条件、进一步发挥《延河》文学月刊和中文核心期刊《小说评论》两个文学主阵地作用的同时,策划举办了“陕西作家有好书”活动,旨在推出名人新作和新人佳作,既展示“文学陕军”的创作成就,也对如何创作出精品佳作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通过作家与读者面对面交流的活动,激发作家的文学创作灵感,促进新作品的诞生。2013年4月13日,“陕西作家有好书”首场活动在陕西省图书馆拉开帷幕,贾平凹、高建群、冯积岐、莫伸、冷梦、王海、寇挥7位作家与读者见面,受到热烈欢迎。11月3日,“陕西作家有好书”第二场活动隆重举行,共有张艳茜、冷梦、夏坚德,周瑄璞、唐卡、杨则纬等12位陕西省内优秀的中青年女作家与读者见面,省内著名编评专家韩霁虹、周燕芬、冯希哲等出席了会议,并与女作家和广大读者一道,针对近年来陕西女性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现当代文学中的女性创作、性别视角下的文化现象。下一步,活动还将陆续开展,力争将“陕西作家有好书”打造成陕西省作家协会宣传推介陕西作家及作品的一个品牌活动。2013年1月15日,同陕西广播电视台故事、广播频率,签署了“陕西省作家协会同陕西广播电视台故事广播频率长期战略合作协议”。首期推出了白黎,在社会上产生巨大影响;在《陕西作家网》设立了“名人新作”、“新人新作”“新人鉴赏”等栏目。举办文学作品与影视对接会,为文学在大众传媒背景下的发展提供了平台;10月30日,由陕西省作协、省广播电影电视局等部门主办的文学陕军与影视陕军对接会在西安举行,10名作家与影视公司现场签约,著名作家方英文的《后花园》与陕西丹江潮影视公司签约,著名作家吴克敬的《山丹丹红透碾子湾》与陕西大象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签约,由和谷、黄卫平、王晓斌三位作家联合创作的小说《陈炉古镇》与西安文龙影视剧本文化公司进行了签约。西安电视剧版权交易中心重点对著名作家冷梦创作的《天国葬礼》等部分受托代理的文学作品进行了展示推介,引起了与会影视制播机构的广泛关注。1月,叶广苓的《全家福》改编成48集电视连续剧在中央一套黄金时段播出。11月,王海的《城市门》改编成电影正式发行上映。举办了高建群《统万城》电影筹拍座谈会,加强了文学与影视对接的实质推进。
人才战略,培养文学接续力量
陕西作协高度重视文学组织建设,不断壮大文学陕军队伍。2013年5月29日,召开了陕西省中青年作家座谈会,了解中青年作家队伍创作状态。来自西安、安康、汉中、宝鸡、延安、榆林的30多位中青年作家代表参加了会议,畅谈学习赵正永书记在第六次省作代会上的讲话精神和收获与体会,并就如何加强中青年作家队伍培养、推进全省文学繁荣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景俊海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弘扬路遥精神,创作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为推动陕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的贡献。继续坚持中青年作家签约制度。10月22日,“第三届陕西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签约仪式”圆满举行,省作协与99位作家签约;10月25日至11月8日举办了“中青年作家读书班”,加大对中青年作家的培训力度,为陕西文学储备后备力量。
践行群众路线,联络协调服务职能充分发挥
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2013年4月中旬,省作协党组启动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查研究工作,组织党员、干部、作家、职工深入基层,到各市和各行业作协以及柞水县杏坪镇、杏坪初级中学等地开展调研,了解会员创作、队伍建设、文学组织、文学刊物发展情况和学生读书、用书情况,实地查看签约作家和残疾人作家创作生活状况,面向基层发放《问卷调查》,广泛听取对省作协工作的意见,特别是“四风”方面的问题。8月,举办了“纪念胡采先生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弘扬胡采先生在文学中的群众路线实践。召开了以“弘扬延安精神、践行群众路线、办好作家之家”为主题的专题讨论会,深化了学习效果。分别召开了省作协领导班子和行政支部和事业支部专题民主生活会。目前,建章立制,整改落实工作正在进行。
加强了为市县作协和行业作协及会员服务工作。在《陕西作家网》设置“市县行业动态”及“会员”等栏目。成立了陕西作家书画院,将对繁荣我省的文学书画创作、促进书画理论研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挥积极作用。
进一步加强了对外宣传工作。开办了陕西作协政务微博、对陕西作家网进行了改版,加强了《陕西文学界》编辑出版工作。
同时,省作协还在加强基础建设方面做了诸多努力。围绕改进机关作风,制定出台了财务管理、公务接待等制度和文学专业人才引进实施办法等,重新完善印发了公文管理制度等。对机关固定资产进行了清理登记,摸清了家底,形成了管理制度,增强了资产安全。初步解决了事业编制人员津贴和退休人员生活补贴问题。机关实行了物业化管理,改善了办公秩序,机关作风明显改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热情积极,工作细致周到,形成了团结、鼓劲、宽松、务实的工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