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散文 >> 作品展示 >> 正文
青海省的牧区主要集中在玉树、果洛和西部海拔较高的地区。传统的游牧方式以冬春和夏秋季节的牧草为主,也有春秋转场用的过渡性牧场。所谓转场就是随着季节的变化,从一个草场转往另一个草场。帐篷是移动的住所,草地是轮转的家园,炊烟会在牧人随时落脚的地方升起,同时飘溢的还有青稞酒和酥油茶的芳香。玉树的牧人说,“春放水边夏放山,秋放山坡冬放滩”;果洛的藏民则有“春季牧场在山腰,夏季牧场在平坡,秋季牧场在山顶,冬季牧场在阳坡”之说。总之,牧民绝不会把一块草地的牧草吃光吃尽。当牧人转场时,牧草就得到了轮休的时机,每年的5月下旬到6月初,青海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草原便进入夏季了,气温约在5摄氏度以上。高寒山地草甸、沼泽草甸、灌丛草甸的青草鲜嫩可口,早晚气候凉爽,暂无蚊蝇之扰。转场的牧民趁时而来,喜凉怕热的高寒地带的牲口既喜欢这时的气候,又可以大嚼青草,可谓赏心乐事。他们刚刚离开的冬季牧场已经空空如也,会留下几根拴马的木桩,却无所牵挂了。不过,正如这里的牧草正在休养生息一样,木桩也可以期待,曾经牵挂的一切还会再来。与此同时,这一块草场上的各种生物,包括极其卑微的地底下的软体动物、微生物等整个生物链系统,都会在寂静中恢复生机。青藏高原千百年来的自然生态、大地的完整性,就在这种古老而又新鲜的转场过程中得以保持。牧者在早晨放牧于山间草甸,中午,太阳光变得炽热时,便带着牲口来到高山顶上,在一个小小的不知名的野湖里畅饮冰雪融水。这时候,会有不期而遇的的野生的黄羊、岩羊们与家畜遥遥相望,眼神里会流露出似曾相识的感觉,相望久了,双方皆无敌意,便混合成一群,吃草、饮水、嬉戏、交配,那不也是天伦之乐吗?
泽库草原上的牧民尼玛一家,就要转到他们的夏季牧场去了,尼玛的祖先是100年前从另一处遥远的草场迁到这里的。经过无数次的转场之后,他们已经有了固定的住所,在自己的冬春草场上盖了房子。因而,尼玛的转场已经不再是举家搬迁,只是带着牛羊转到夏季牧场。大雪飘飘、天寒地冻之前,尼玛一家就会和牛羊一起回来。他们的房子就这样静静地等待着。吃青草的牛羊奉献给草原的是它们的粪便,草地因此而肥沃。牧人说,没有草原就没有牛羊,没有牛羊就没有草原,没有牛羊和草原那就不会有任何生命了。
牦牛是牧民的心爱,一只牦牛可以负重80公斤,日行80公里,翻山越岭,踏雪履冰,一往无前。牦牛的长毛编织的帐篷,唐朝时称为“拂庐”,公元654年,吐蕃向唐高宗献礼,其中有一大“拂庐”顶高3丈,长宽各37步,在长安一时传为佳话。牦牛粪也是不能不提的,牛粪在高原牧区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牧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燃料。如果说源区郭道沟的措毛家在牛粪紧缺的时候还有灌木、树枝可供燃料之用的话,那么像澜沧江源头的旦荣乡这样连灌木都无法生长的高海拔地区,牛粪就成为牧人家中取暖、烧茶、做饭的唯一燃料。所以,常年保证储存有足够量的干牛粪,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有时甚至比储存粮食更重要。无论是在阴雨连绵的夏日,还是在寒风刺骨的冬夜,暂时没有粮食的牧户不会引起家人太大的恐慌,因为他们有酥油和牛奶,实在不行时还有牛羊可供宰杀。但是,如果一连数天没有牛粪可烧,他们的取暖,特别是每天必须的喝茶问题就无法解决。要知道喝茶在这里是比吃饭还重要的事情。为了喝茶,他们有时不得不烧掉驮东西用的牦牛鞍具或者是支撑帐篷的木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牧区常能见到牧民会用崭新的毛毯、毛毡或被子去盖雨中的牛粪的道理之所在。你要珍惜牛粪。想起庄子说道,“无所不在”,“在蝼蚁”,“在稊稗”,“在瓦壁”,“在屎溺”,妙哉!
就像郭道沟的措毛家一样,所有江源区的妇女人人天天都要在帐篷附近的草地上晾晒牛粪。一条条、一片片被摊开晾晒的牛粪就像是南方农人家的块块秧田,在草原上显得整齐而别致。待到经过翻晒的牛粪完全干了以后,女人们就会把它们一堆堆地收起来,堆放在帐篷里以供随时取用,或是在外面地势高一点的地方堆成堆,再在干牛粪堆的外表面光光地抹上一层厚厚的湿牛粪,以防雨水的渗透。所以,才有了在每个人家的帐篷前面或是定居点周围常常可以看到的那些大大小小、有如柴火堆一样的牛粪堆或是牛粪墙。有的人家还把牛粪墙围在自家帐篷的周围以挡风御寒,或是垒成牛羊的围墙用以在冬季接羔育幼。
看着这用一块块干牛粪燃起的熊熊大火和炉旁燃尽的白灰,以及他们捻线缝衣的情景,可见藏民族延续了几千年的放牧生活,虽然原始,却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一种洁净的生活方式,没有奢华没有浪费。他们根据季节变换,游牧转场,使不同的草场在一年中的不同时段得到充分的利用,并使之得到适时的休养生息,保证了自然生态的平衡和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他们放牧牛羊,牛羊给他们提供了帐篷、皮袄、绳索、毛线等生活用品的原料和肉食、牛奶、酥油、奶酪等食物。特别是以牛粪作为能源,既解决了在广阔高原上的游牧生活中随时随地的烧茶、做饭和取暖的能源问题,又使来自于自然界并经过吸收、合成、利用、分解等化学过程的自然元素又重回大自然中去。来自大地的矿物元素,则又回归大地,多么完整而又无污染的一个自然循环。同时,这些重新回归自然的元素也获得了再一次被绿色植物吸收利用的机会。这种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是人类早期及现代游牧民族长期适应自然的结果,我们一直在说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实三江源藏民早已为人们提供了极好的榜样。
苍茫草原上,三步一个五步一对的黑色草帽似的大堆无名物,便是牦牛粪。捡拾牛粪是牧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是三江源区的主要能源,它的带着芳香的火光伴随着高原上的人们,度过漫漫寒夜。可以这样说,这雪域高原的历史是大山与冰雪孕育的,也是牦牛粪的火光照亮的。
倘若没有牛粪,在三江源漫长的冬日里,哪来滚烫的酥油茶和香甜的青稞炒面呢?就在牛粪燃烧的时刻,有了奔放的歌喉与舞蹈,听说唱艺人唱《格萨尔王传》,孩子们会进入梦乡。多少这样的夜晚啊,即便在火光熄灭之后那灰烬依旧是一种如火如雪的梦想。梦想着吉祥平安,梦想着来世。
如果说转场是为了牛羊的生长、草地的轮休,转山就是为了人的心灵了。“羊年转湖、马年转山”,这是藏传佛教的信徒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规律。据说,马年如果能够转神山一周,就会人畜两旺,无病无灾。马年转神山一周胜过平时转神山好多次。怀着真诚愿望的人们用“转山”这种方式来崇拜自然,表达对自然至高无上的敬意。
青藏高原腹地的三江源地区有不少神山。
阿尼玛卿山是安多藏区最大的神山,这座神山被视为英雄史诗中雄狮大王格萨尔的寄魂山,非同小可。还有气势不凡的格拉丹冬神山、爱民如子的年波叶什则神山以及无数护佑一方的大大小小的神山。
虔诚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心中的圣山脚下,用赤诚之心和虔诚之躯绕山而拜。围绕庞大的神山转一周快则六七天,慢则十来天。磕长头转山的青壮年和单身者要经过五六十天左右才能完成。他们在这虔诚的朝拜路途中,洗尽尘世间的污浊,换得心中的宁静,同时祈祷幸福的生活。
这种朝拜会整整持续一年。
乾隆皇帝也曾经派遣御使,前往阿尼玛卿雪山进行祭拜,留存至今的这座金碧辉煌的祭坛,据说就是当年乾隆皇帝的御使祭祀阿尼玛卿雪山的地方。
转山的人中有单身的,有结伴而行的,也有扶老携幼全家出动的。这一项计划了又计划、准备了再准备的神圣的活动,在择日起程的日子里似乎没有了平时的喧闹和躁动。马上骑着老人、小孩,牦牛背上驮着简易帐房、被褥、锅、壶以及炒面和祭祀的用品等,神山之行就像一次“搬家”——从凡界迁往天界。
当人们跋山涉水不约而同地集中到转山的起点,也就是祭神的煨桑台时,充满激情的祈祷声犹如海浪般涌起,煨桑台在清晨万丈光芒的照射下,把人们的精神带入一片奇异的境界。
人们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祭神之物,柴草燃起来了,祭神的柏树枝冒起了袅袅香烟,炒面在燃烧的柴草、柏枝上堆起“小山”,青稞酒洒向冲腾的火中,洒向煨桑台,洒向神圣的雪山……放飞的“风马”随风而起,随着美好的愿望飘向远方,人们充分表达着对神、对自然的敬意。
人们绕煨桑台三周后,按顺时针方向真正开始了神山之行——转山了。人们虔诚备至地踏上坎坷不平、但充满亲切感和神秘感的山路。沿途一块形状奇异的岩石,一个可以通过人的冰洞或石洞,一泓清凉的泉水,一条乳白色的溪流,一棵上了年龄的树木,一块花草齐生的草地,都会成为转山者心灵深处的圣物或圣地。而一阵突然降临的细雨或一场小雪,甚至从神山峡谷中升起的一片云或吹来的一阵风,都会被转山的虔诚者视为神奇无比的现象,使得人们兴奋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