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文史 >> 文史钩沉 >> 正文

黑泽明看《秋菊打官司》不到两分钟便赞好(2)

//m.zimplifyit.com 2013年11月18日10:02 来源:东方早报 支菲娜

  黑泽:他不是一个很喜欢旅行的人,去国外都是为了参加电影节。不过父亲经常吃中药,也会经常到中医按摩院去接受按摩。他是那种很简单的人,别人说什么好,他就信。所以有人跟他说中医好,他就一直信中医。

  早报:《德尔苏·乌扎拉》这部影片让他吃了很多苦,可是拍出来之后,国内外一片批评之声。香港文汇报当时有文章指出“《德尔苏·乌扎拉》是彻头彻尾的反华电影、苏修电影”,而日本的《亚洲经济旬报》也系统地组文声讨黑泽明被苏联收买,这个事情当时黑泽明是什么态度?

  黑泽:其实经常有人撰写各种文章讨论父亲的电影。父亲一开始也有些反应,说那些观点他根本就没有,怎么就强加于他身上呢?后来因为拍的电影多了,讨论父亲电影的人也多了,父亲说,就随他们写吧,大家都要混碗饭吃。所以后来都不在乎了,我甚至跟我儿子说,咱们家得找个人专门写本书,来分析哪些黑泽明相关言论是对的,哪些是错的。

《七武士》《七武士》
《大镖客》《大镖客》
《梦》《梦》

  《七武士》(上一)和《大镖客》(中)很受西方电影界的欢迎;女儿黑泽和子在《梦》(下)剧组担任时装设计  专访东京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大系黑泽明》编者滨野保树

  《罗生门》令电影在日本上升到艺术层面

  黑泽明身为世界级的电影大师,是许多学者研究的对象。在关于黑泽明生平的著作中,除了他本人撰写的自传《蛤蟆的油》,东京大学教授滨野保树的《大系黑泽明》也是权威著作。滨野保树曾经给黑泽明的《电车狂》和《乱》担任过制作助理,他在书中披露,在1971年,黑泽明用剃须刀在脖子和手腕上划下重重的21道伤痕,企图自杀。这位承担着改变日本电影地位重任的导演,也承受着他人难以想象的压力。

  一生中自杀过三次

  早报:黑泽明说靠画画吃饭是很困难的?

  滨野:黑泽明早年间就显露出画画的天赋,他17岁的时候的作品入选二科会,二科会是日本培养新人画家的主要画展。他后来还参与了无产阶级美术家同盟的工作,但最后退出了左翼组织,因为他的父亲比较担心,而且他家中境况不好,必须找份工作。

  早报:黑泽明的哥哥丙午对他的影响比较深远?

  滨野:黑泽明是家中四男四女的老幺。丙午跟他年纪相仿,又是百里挑一的秀才,却因为考试失利,转行当上了辩士(无声电影时期,在日本电影里当场为观众讲解剧情的人)。跟电影有关的行当在当时可不是什么体面的事情。黑泽丙午本身是一个神经纤细的人,不断地说自己要在30岁之前死掉,最后和情人一起在伊豆的旅馆里自杀了。黑泽明一直以这个哥哥为崇拜对象,觉得自己的资质差哥哥很远。之所以走上电影道路,也是因为哥哥的引导。包括黑泽明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喜爱,对早期无声电影艺术的吸收,都是受到哥哥影响。

  早报:黑泽明的自杀事件和他的癫痫病有关吗?

  滨野:黑泽明脑中有一根血管和普通人长得不太一样,被确诊为“真性癫痫症”。不过艺术家当中很多人都有癫痫,比如写了《白痴》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艺术家会做出异于常人的举动。其实他一共有三次自杀事件,第一次是中学时代,他在自传中写过。坐着电车突然感到很热,就想跳车,还好旁边的大学生发现他不对劲抓住了他的胳膊;第二次是20来岁当副导演的时期,这个不为人所知;第三次就是世人皆知的1971年12月的自杀事件。那是因为五六十岁正是人生经验最为丰富、创作欲望最为强烈的时期,却被高高架空,无奈之下选择自杀。他用剃须刀在脖子和手腕上划下重重的21道伤痕。幸好被家人和佣人发现,没有伤及性命。

  他承担起了改变

  

  日本电影地位的重任

  早报:虽然之前日本电影史上就有《五个侦察兵》在威尼斯电影节上获“群众文化部部长奖”,但真正让日本电影蜚声海外的还是《罗生门》。那么日本国内怎么看待《罗生门》?

  滨野:从前电影是一个很低下的东西。看电影的是不良少年,搞电影的也不像是什么好人,所以黑泽明的父亲带着他去电影院,在当时是比较特立独行的。正是因为有了《罗生门》,电影在日本才上升到真正的艺术层面,大家才认识到“啊,原来电影也能代表国家”,电影艺术家开始受到广泛尊重。自从黑泽明出道起,就很受关注,《罗生门》在获奖之前,国内就有一些批评家对这部电影很有兴趣。自从这部电影以后,黑泽明真正承担起了日本电影发展的重任。

  专访黑泽事务所经理、前黑泽明秘书熊田将彦

  

  他说《秋菊打官司》是部好电影

  在黑泽明晚年,他的事务所的经理、秘书熊田将彦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他告诉记者,黑泽明看了张艺谋执导的《秋菊打官司》不到两分钟,就认定它是一部好电影。

  晚年的黑泽明很宽容

  早报:您什么时候开始和黑泽明一起工作的?

  熊田:1980年,我因为《乱》才进入黑泽明的“黑组”。当时我做制片,最初是黑泽明夫人在成城学园那个地方租了一间房来着手做准备,我经人介绍就去了,从此就跟着黑泽明。一开始打算用法国的资金来拍《乱》,但资金不到位,剧组就解散了。这期间,黑泽明准备拍电视专题片《能的美》,也因为资金停滞而放弃。后来的十个月内,日本赫拉尔德公司的资金到位,于是开始重新做准备。

  早报:黑泽明的出现对于日本电影界有什么影响?

  熊田:从小的方面而言,他改变了很多细节。比如从前,拍摄现场都要叫导演“老师”,他来了之后,就让别人直接叫他“阿黑”;此外,从前都是剪辑师剪辑,从他开始,导演亲自看所有素材,操刀剪辑;还有,采用三台摄影机拍摄等等。从大的方面来看,他承担起了整个日本电影。

  早报:听说黑泽明在现场非常严厉,经常吼人,所以才得了个“黑泽天皇”的外号?

  熊田:他真的很严格。我也和其他导演合作过,完全不一样。他吼起人来太吓人了。大家都说他在现场脾气很坏,很自我,被称为“黑泽天皇”什么的。黑泽明本人也常常说,要是想拍个好东西肯定得凶一点。然而,为什么大家还是愿意跟着他呢?因为他拍出来的都是好东西。在现场拍不好的话,他脸色很难看,要是拍好了就微笑起来。他很单纯的,晚上就和大家一起喝酒。

  当然,为了拍片子拆人家房子,为了个晴天要等三个月的事情,也不是没有,那都是年轻时的事情了。我跟着黑泽明的时候,他已经是晚年了,很了解电影,知道有些事情不能过于勉强,所以他也有很宽容的一面。比如《乱》的开头,野猪的镜头怎么也拍不好,拍了好多次。毕竟野兽嘛,所以最后干脆不拍了,然而后来进剪辑室,剪出来一看,流畅得令人吃惊。拍《梦》的时候,有一个镜头是在国道上拍的,得拦着车。拍之前,黑泽明问我:“车是不是很多?”我说是。他点点头,拍的时候,他让彩排了一次,就开拍。

  三船敏郎

  

  只敢称他“黑泽老师”

  早报:您最喜欢的黑泽明的电影是哪一部?为什么?

  熊田:黑泽明的30部作品,部部都是经典;也涵盖了很多种类型,比如古装片、现代题材等等,所以不好横向比较。我个人最喜欢的还是《白痴》。因为《白痴》是一部很难被拍成电影的小说,但是黑泽明做到了,原片长将近四个半小时。拍完后,松竹公司的城户四郎先生却要求大幅删减,黑泽十分悲愤,甚至喊出“要剪就竖着剪!”最后成片是两小时四十六分,竟没有人见过全本,真是很可惜。当然,在国外,喜欢《七武士》的人比较多。而且每个国家的观众,喜欢《七武士》中的人物都不一样。比如意大利人比较喜欢菊千代,德国人就喜欢志村乔扮演的勘兵卫。

  早报:中国人特别喜欢三船敏郎这个演员。

  熊田:黑泽明前期一直和三船敏郎合作。黑泽常说,别人用十分力,三船只要用一分力,但是后期二人分开了。因为三船也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需要经营的。黑泽明说,是因为能和三船合作的片子都已经合作过了,所以没必要再合作下去。两人分开以后曾有一次去参加某位电影界人士的葬礼,三船敏郎看到黑泽过去,只敢称“黑泽老师”,然后垂手站在一边,十分恭敬。

  早报:黑泽明看过什么中国电影吗?

  熊田:我陪在他身边时,我们曾经看过《秋菊打官司》。那时候,有人拿录像带来说:“这是部很有意思的电影”,我就陪他一起看了。当时还不知道导演是谁。黑泽明是那种觉得不好就马上关掉的人,但是才开片两分钟,他就说:“这是一部好电影。”我问他好在哪儿,他说,一开片所有的神经就全部调动起来了。一直看到完,觉得那个故事真是很有意思。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