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散文 >> 作品展示 >> 正文

《大美唐布拉》(33)

//m.zimplifyit.com 2014年03月17日16:51 来源:中国作家网 鹏鸣

  几十年的军营生活,磨炼了图伯特,使他以政治家的敏锐眼光,观察到了当时的形势。他以科学的态度,分析和研究了伊犁河以南的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当时,察布查尔地区的情况是,除了依靠仅有的几十眼泉水和夏季的山洪之外,再没有别的水源可以利用来灌田。泉水和山洪水,都满足不了生产的需要。从这个实际情况出发,图伯特首先倾听了人民的意见,他踏遍伊犁河以南的所有地方,比试过各种各样的土壤,以选择修渠的路线,最后才下定决心,开挖新渠,扩大种植面积,以造福后代。

  图伯特的前任过去也曾多次试开过渠道,由于地形选择不当,计划组织得不周密,特别是由于内部的意见不一致,结果都遭到了失败。听说图伯特又要开挖新渠的消息,副总管索尔岱和有些官员就急忙联合起来反对,并上书伊犁将军,凭空说了总管图伯特的许多不是。

  但是,图伯特有人民群众的支持,而且他经过了细致的实地勘测了解,对开挖新渠早已经心中有底,因此就有了必胜的把握。图伯特首先理直气壮地向伊犁将军松筠申诉了开挖新渠、扩大种植面积对巩固边防与改善人民生活的重大意义,然后详尽地介绍了他实地勘测的情况,分析了挖渠工程的可行性。最后,他还以“渠不成则灭吾九族”来表示决心,保证7年之内完工。伊犁将军松筠是一个很有见识高级官员,他听了图伯特的陈述,表示同意并且支持的壮举。

  嘉庆七年(1802年),即锡伯族西迁到伊犁以后的第37年,农历十月,大渠正式兴工开挖。工程首先在察布查尔山口开凿,南引伊犁河水。工程艰巨,劳动力不足,图伯特将有关渠工、资费、工具、用工方式等均做了周密安排。他决定每牛录抽100名青壮年,8牛录共800劳动力,分编成两个大队,春秋两季分期换工,轮班劳作,采取边挖渠放水、边开荒种地的办法,力求当年动工,当年受益。这样不但解决了渠道的试水问题,而且解决了劳动力的口粮问题。

  图伯特在开工前带头捐款,募集款项作为劳工资费。挖渠工程开始之后,图伯特总是每日亲自来到工地上,起早贪黑地忙碌,及时解决出现的各种难题。他白天指挥劳动,夜晚则率领部分办事人用香火测量地形,标明第二天开挖渠道的路线,不分昼夜、不知疲劳地和大家共同战斗。群众目睹图伯特如此公而忘私,不辞辛苦,干劲也就更足了。

  锡伯族军民在图伯特的率领下,众志成城,经过辛勤的劳动,终于在1808年,用了6年时间挖成了深1丈,渠底宽1丈多,渠面宽3丈,东西长达200余里的大渠,比原计划提前一年完工。这条大渠最初称“锡伯渠”,后来因大渠龙口的山崖名叫察布查尔,和锡伯语“粮仓”一语相近,以此就叫“察布查尔大渠”。锡伯营驻地在民国年间曾称河南县、宁西县,1954年3月17日成立锡伯族自治县时,按照锡伯族人民的意愿,以他们最喜爱、最引以自豪的“察布查尔”大渠的名字作为自治县的县名。

  察布查尔大渠一经建成,人民欢欣鼓舞,生产积极性十分高涨,很快就开垦出了78704亩土地,以后又逐年增多,至今已开垦了20余万亩农田。这时,沿伊犁河南岸居住的几个牛录,也先后迁至察布查尔大渠南北两岸,修筑城堡定居下来。从此,在一片荒无人烟的原野上,出现了村落相望、阡陌相连、欣欣向荣的景象。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庄稼年年丰收,锡伯族军民的生活大为改善。

  图伯特的功绩,不仅为锡伯营军民肯定和赞扬,还被清廷所表彰。1806年春,他因功被授命赴西藏熬茶礼佛,于次年秋返回,收留两个藏族孤儿为义子,带回家乡抚养成人。伊犁将军松筠将图伯特的开渠功劳奏报后,嘉庆皇帝非常欣赏,下旨令图伯特进京朝觐,亲自接见嘉奖,并将图伯特的画像挂在紫光阁里叫作“绘图紫光阁”,这可是极大的荣耀。图伯特进京时,特意带上察布查尔地区的十多种土壤,向嘉庆帝一一介绍各种土壤的性质用途,以及发展锡伯营农业生产的远景规划。

  朝觐之后,图伯特遵旨去东北故乡省亲,向乡亲们汇报在伊犁驻屯的情况。在返回伊犁途中,他被授为塔尔巴哈台(今塔城)领队大臣,在任5年,依然注重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后因积劳成疾,患了关节炎症,行动不便,1814年卸任回乡。1820年又奉命去惠远城参加城南河堤的加固工程,1823年在家中逝世,终年69岁。

  察布查尔大渠能够在当时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开凿成功,与图伯特的大力倡导和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锡伯族人民把察布查尔大渠视为母亲河,将图伯特视为民族英雄和恩人,世代传颂推崇。他生前,人民就在大渠龙口为他建造“图公生祠”,绘有图公彩像,门额木匾上书“政声神明”,对联为“仁政堪比古贤瑞麦呈吉祥,懿行垂范后昆恩泽布四方”。锡伯族群众每逢春秋两季在这里举行祭祀活动。20世纪90年代初,锡伯族人民捐资在今察布查尔七牛录村重修了图伯特纪念馆,此馆成了人民缅怀他的重要场所。

  人们对图伯特的颂辞已发现4部:有1821年(道光元年)正黄旗佐领德克精阿等人的《献图公匾额及颂辞》;有1830年(道光十年)锡伯营总管和特恒额等人的《铭刻图公碑文》;有1874年(同治十三年)署锡伯营领队大臣喀尔莽阿的《祭图公文及颂辞》;有1933年锡伯营副总管正蓝旗牛录章京巴达兰的《献图公颂辞》。这些颂辞对图伯特的为官德政和历史功绩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察布查尔大渠是图伯特功德的代表,更是锡伯族民族精神的代表。锡伯族人民不但是勤劳的人民,也是勇敢的人民。作为清朝的边防军,他们长期守卫着伊犁河南的6处卡伦(即边卡),北至塔城,南到喀什,都有锡伯兵驻守。他们骁勇善战,为保卫祖国边疆立下了功劳。如1828年,千余人的锡伯族部队参加了清军征剿大小和卓后裔张格尔的战斗,锡伯马甲讷松阿、舒兴阿和总兵胡超、都司段永福等在喀尔铁盖山活捉了负隅顽抗的张格尔,受到朝廷的表彰和人民的赞扬。1871年,锡伯军民与各族人民并肩作战,抗击沙俄入侵伊犁。如今,锡伯族人民仍然保留尚武传统,喜爱射箭,被称为“箭乡”。

  最后的伊犁将军

  乾隆皇帝平定新疆的叛乱之后,觉得伊犁在新疆的军事和经济地位十分重要,为了加强对新疆的管理,乾隆决定设立“总统伊犁等处将军”。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清政府在伊犁河北岸惠远城设伊犁将军府开始,至民国元年(1912年)伊犁革命党人起义胜利为止,历时150年,其间共有34人、48次担任过伊犁将军之职。

  志锐是末任伊犁将军。

  志锐(1853—1912年),字廓轩,清代重要的竹枝词作家,也是著名的珍妃的堂兄。他1880年(光绪六年)中进士,入翰林院,授编修,加入京师官员中的清流派,因敢于直言,仕途多坎坷,1894年(光绪二十年)授礼部侍郎。

  当时,在激烈的皇帝与太后的党争中,志锐坚定地站在光绪帝一边,对外反对列强侵略,对内主张整饬纪纲。这与他和光绪帝在感情上的接近也有关系,他的叔父长叙(官至礼部侍郎)的两个女儿同时被光绪帝纳为妃,就是瑾妃和珍妃。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志锐上奏慷慨陈词。光绪帝看到他的奏章十分感动,在便殿召见他,和他谈论天下大事,他鼻涕一把泪一把地向光绪毫无保留地陈述他对时政的见解。因此,光绪对他更加重视了,特别派他去热河练兵。但是,还不到一个月,慈禧太后便以“干预朝政”的罪名,将瑾、珍二妃降为贵人。

  志锐坚决支持光绪帝抗战拒和,也被慈禧忌恨,慈禧把他降职为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京中有人幸灾乐祸作打油诗嘲讽:“一自二妃失宠来,伯愚乌里雅苏台。”乌里雅苏台清代为乌里雅苏台将军和参赞大臣的驻所。志锐在那里干了5个年头,竟又被降职为伊犁索伦领队大臣。

  志锐去伊犁上任途经科布多,受到参赞大臣瑞洵的热情款待,先前瑞洵曾奏请留志锐助办蒙田、襄办防务,得到的批示是“著不准留”。志锐百感交集,赋诗说:

  持节少深谋,

  笳声静戍楼。

  关山孤雁影,

  时序几羊裘。

  对酒怀深感,

  论兵足胜筹。

  中原正鼙鼓,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