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散文 >> 作品展示 >> 正文
飞梦到神州!
志锐于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秋抵达伊犁,这是他第一次到新疆。按清朝体制,领队大臣只管带兵,对朝中大事及地方政务均无权过问,也不得单独向朝廷递送奏折。一向关注时事的志锐在伊犁任职期间深居简出,寡于言语,终日饮酒作诗排遣内心郁闷。但身处逆境中的志锐坚信“不久当有边事,为朝廷忧,会得当以报,犹吾志也”。他假借外出行猎之事,用心审视伊犁各地卡伦、鄂博,将各处山川隘口和险地要塞烂熟于心。
1904年4月,志锐被派赴喀什噶尔清理伊犁、喀什噶尔中俄边民纠纷积案。新疆自光绪十年建省以来,南疆中俄边民互控积案从未审理,历年既久,文牍愈繁,审理结案有极大难度。然而志锐在不到半年时间内,将所有积案迅速清理完毕,共结案1968起,而且基本照顾到争执互控双方利益。为此他获得中外边民的交口称赞,也使得企图借此大做文章的俄方官员无隙可乘。志锐高效干练的断事能力,给朝廷留下深刻印象,成为日后东山再起的重要资本。
志锐在会办中俄伊犁积案时,也奉命与俄官员商议选派留学生事宜。1903年,新任伊犁将军马亮奏请在伊犁开设学堂,堂名为“养正”,由志锐兼任总理学堂事务。获准后即在伊犁挑选满蒙幼童10名、青年学生2名,派佐领一人管理,由志锐带领到俄国七河省会阿拉木图安置学习。第二年志锐赴喀什办案取道俄境时,还专门考察了留学生情况。伊犁养正学堂于1904年春开学,分为满、汉、蒙、俄4种语言班授课。志锐离任时,各班学习大有进步,赴俄留学生也成效可观。
志锐戍守边塞,空存大志,始终没有施展宏图的用武之地,但他从未中止过对国事的忧心,不断提出一些很有见地的策论举措。
例如,志锐多次上疏直言消除满汉隔阂,恳请朝廷实行“融合汉满”,他说,因为对汉人和满人“一切功名,享权利、沐恩泽之举”不平等,以至于汉人“积忿难平,争心更炽”,这对朝廷实在不是好事情。再如,志锐曾5次上疏纵论西北边务,提出“弭边患、御外侮、筹饷练兵以救危局”的主张,对于外敌,他力主迎战,并请缨领军。伊犁孤悬西域,紧邻沙俄,地广兵单。志锐所辖索伦营负责伊犁河北岸沿边防务,关系紧要。他虽是被降职使用,又无上奏之权,但依然关注边防,披览舆图,考察山川,呼吁警惕沙俄的侵略。
1903年夏,俄国与日本为争夺在我国东北的势力范围,剑拔弩张,伊犁人心惶恐。为加强边防,安定民心,他陪同马亮出惠远城,过伊犁河,抵格登山,归途翻越乌孙山,巡查锡伯营各牛录营地。俄国与日本交战失败后,摊派过重,人心悲怨,伊犁近边一带十分紧张,志锐巡阅索伦边界卡伦,并以狩猎之名亲访边地情况,“伏思邻邦多故,边防宜严”。
还有,他多次陈述外国人士到新疆“游历”弊端。当时在新疆“游历”的外国人,或者借传教办学为名,传播“泛伊斯兰主义”“泛突厥主义”思潮,或者利用各种形式的探险旅行、考察,进行文化侵略、资源掠夺,甚至间谍活动。这些行为给新疆留下诸多遗患,造成巨大损失。
1906年春,志锐调为宁夏副都统。1908年冬,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相继病死,光绪之弟醇亲王载沣摄政,特旨召志锐进京,此时距1894年出京已过15年,8个月后授杭州将军。
辛亥革命前,新疆革命党人积极活动,力图推翻清王朝在新疆的统治。为稳定边陲,宣统三年(1911年),清政府决定起用时任杭州将军的志锐。58岁的志锐十分清楚自己即将面对的形势有多么严峻和凶险,也预感到清王朝的灭亡只是旦夕之事,但他没有丝毫犹疑,慷慨赴命。
入京觐见时,志锐再次条陈自己“弭边患、御外侮、筹饷练兵以救危局”主张,认为只有强大的军队才能够挽救清廷。同时还奏称“边防危急,财政艰难,责任虽专,事权不一,欲期整顿,必须变通”,促使清政府对伊犁将军职限进行了新疆建省以来的再次调整。他久在边疆任职,最关心的是筹饷练兵,但国库空虚,根本无法支付饷银。为此叹息“今日之事不可为,世受国恩,唯欠一死”。
1911年8月,志锐冒着酷暑西行。出关前,遍写家书以告亲朋,表示世受国恩,入仕30年来,又屡遭贬谪,报国之心始终未酬,值此国家危难时刻,只有以死相报,“以身许国,不作生入玉门关想”。
按清政府规定,任职伊犁的官员到职时限是8个月,当时许多官员视西北新疆为畏途,常迟滞拖延甚至借口种种拒不到任,而志锐却日夜兼程,整个行程只用了3个月时间。
10月志锐进入新疆时,传来武昌起义爆发的消息,有人劝其少留,以观形势发展,但志锐不为所动。到达乌鲁木齐后,出于对伊犁新军的不信任,志锐立即着手组建自己的卫队,并企图以此作为基本力量。
11月,志锐到达伊犁惠远城,就任伊犁将军职。当时长江流域革命形势高涨,各地纷纷响应武昌起义,消息传到伊犁,“人心浮动,风声紧急”。为遏止革命之火在伊犁的蔓延,志锐在极短时间内,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当时《伊犁白话报》为革命党人控制,是向各族人民宣传革命的舆论阵地,志锐下令停办。因各地响应革命的多为新军,志锐对伊犁新军心存疑惧。他借新军士兵与武备学堂学生殴斗事件,撤销武备学堂,并将新军弹药全部收缴入库,并迫使伊犁陆军协统领杨瓒绪辞职,还以避免冲突为由下令撤销伊犁陆军混成协建制,强行遣散士兵和官佐。志锐还召集旗人保卫惠远城,并调集蒙古官兵千余人屯驻伊犁河南岸。
由于这些措施操之过急,又缺少善后措施,致使当地形势迅速激化,造成了兵怒民愤局面,反而促使革命党人加快起义步伐。比如,对于遣返的官兵,志锐不仅不发盘缠及安家费用,还要求将所穿皮衣皮裤全部缴回存库。在杨瓒绪及各方苦求下,志锐表面收回成命,事实上却在官兵返家途中设卡,以武力强迫他们脱下冬装,致使部分官兵冻死于荒郊野外,而大部分官兵因无冬装只能坐困军营。在此情况下,所有官兵当然怨恨至极。同时,志锐又向军民强行高价出售毡帽,可能是为了紧急筹措军饷,但这种高利盘剥和敲诈勒索,无异于白日抢劫,民间也怨恨不满,并同情裁撤官兵的处境。杨瓒绪趁机派革命党人积极活动,将管理南仓军火库的黄立中拉入革命队伍,并取得宗教界、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同情,伊犁革命运动至此基本酝酿成熟。
1912年1月7日,伊犁革命党人在惠远南门外炮营开会,公推杨瓒绪为总司令,决定当天夜晚12时发动起义,不料会场中有两名士兵逃走,革命党人恐事泄露,改为9时起事。
在革命党人准备起义之前,志锐已接告密。但志锐以为,城内外都有满蒙兵驻守,又有军标50余,兵力不下数万,震慑有余,且新军弹药已被收缴,故态度镇静,未加防范,直到接到会场潜逃的锡伯士兵密告后,才意识到局面严重性,仓促防范。他一面急令满、蒙驻防各盟旗练军入城防护,同时向城内各旗兵发枪,许以“厚发薪饷”,试图阻止起义。
但为时已晚,调遣军队命令尚未发出,革命军已提前发动起义,先是占领南军械库,从库中领取充足的弹药、武器,军威大振,以此攻取了各个战略要地。入城各军先攻将军署,志锐亲兵仓猝应战,先在署前房上与革命军死战,后不支,将署门紧闭,由墙隙射击抵抗。革命军冒险绕攻,纵火攻入将军署。
志锐见大势已去,由后花园越墙逃到一个协领府内。那协领恐受牵连,向起义军告密。1月8日晨,起义军将志锐捕获。革命党人先是推举志锐为都督,志锐坚决拒绝,又迫令他赴商会,也被拒绝。革命党人就将他拖至钟鼓楼东侧钱局前枪决示众。清廷闻知后,追谥志锐为文贞,追赠太子少保,遗骨运回北京,葬在沙沟村。志锐的死,标志着清朝伊犁将军军府制统治一个半世纪历史的终结。
志锐作为满族官僚贵族,反对辛亥革命,生命也随着清王朝的灭亡而终结,这并不足惜,但他支持光绪帝亲政,尽心为国守边,关心国事,敢于直言,应该适当肯定。
志锐是清代重要的竹枝词作家,其创作的《廓轩竹枝词》百首具有重要的价值。就史料价值而言,它作为研究清代蒙古地区政治、经济、文化资料,补正史之不足;从文学角度来说,它是清代文人边疆竹枝词的代表,其诗性功能远超过一般文人竹枝词,展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凸显其人作品魅力。
志锐竹枝词既继承了清代文人边疆竹枝词的传统,又有其独到之处。形式上,志锐的竹枝词通俗清新、轻快活泼,读来朴素自然,婉转流畅,其中大量采用民间口语、俗语、俚语,甚至少数民族语,更为当地人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