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散文 >> 作品展示 >> 正文

《大美唐布拉》(54)

//m.zimplifyit.com 2014年03月17日16:51 来源:中国作家网 鹏鸣

  维吾尔族约1500余行的民间叙事长诗《艾里甫与赛乃姆》在民间长期流传,作品歌颂了纯洁的爱情,反映了维吾尔族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在维吾尔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英雄史诗《乌古斯可汗传》在维吾尔族民间广为流传,它对研究古代维吾尔族的历史、文学和语言都具有重要价值。劳动人民的口头文学丰富多彩,流传极广的“阿凡提的故事”至今为人们喜闻乐见。

  五

  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民族乐器有几十种之多,其中都塔尔和热瓦甫是最常用的独奏、合奏乐器。达甫鼓是用手指敲击的一种羊皮鼓,用于舞蹈和音乐合奏的伴奏。维吾尔族舞蹈的群众性很强,以轻巧、优美的舞姿和快速旋转、多变的艺术特点而著称。

  赛乃姆(集体舞)是最普遍的民间舞蹈形式,即兴表演,有时独舞,有时二人对舞,三五人或十几人同舞也很常见。大型活动时,还会出现百人共舞的壮观场景。舞蹈者情绪热烈,观众拍手、呐喊助威。在农村、乡镇,每逢节日、婚礼、欢送宾客等喜庆场合,都要唱歌跳舞。

  木卡姆是维吾尔族的一种综合艺术形式,包含有器乐演奏、歌舞和说唱等内容。在维吾尔族民间生活中,还有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传统的娱乐形式麦西莱甫,将歌舞和民间游戏很好地结合起来,深受维吾尔族群众的欢迎。在农村中,结婚、节日、欢迎贵客以及一切喜庆的日子,男女老幼载歌载舞。传统的舞蹈有顶碗舞、大鼓舞、铁环舞、普塔舞等多种。盛行于南部地区的夏地亚纳是一种欢乐的民间集体舞。

  古代西域维吾尔地区的龟兹乐久负盛名。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卷一中记载:“屈友国(即龟兹)管弦伎乐,特善诸国。”可以想象维吾尔族的先民们在公元4世纪时就创造出了灿烂的音乐文化并闻名世界。如果说“特善诸国”的龟兹乐是古代维吾尔音乐的典范,那么现今流传在新疆地区并与龟兹乐有渊源关系的维吾尔木卡姆则是今日的艺术瑰宝。

  木卡姆形成于15到16世纪。维吾尔木卡姆按流行地区和风格特色,可分为南疆木卡姆、北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等多种。每一种木卡姆有6至12套。

  人们常说的十二木卡姆是指南疆木卡姆,由12部大型古典套曲组成,每一部套曲又包括穷乃合曼、达斯坦和麦西莱甫这3个大部分。十二木卡姆共有歌曲、乐曲260首,全部演唱一遍需要20多个小时。伴奏乐器有萨它尔(主唱者自拉自唱)、弹布林、热瓦甫、都塔尔、丈介克、卡龙、小手鼓等等。木卡姆唱词多为古代名人诗作,主要表现人民热爱生活,批判黑暗,向往幸福;另一类唱词来自民间艺人,内容多反映爱情和生活。

  刀郎舞是一种礼俗性舞蹈,逢节日喜庆,人们都要跳刀郎舞。跳刀郎舞的时候,人们先要围圈席地而坐,一男一女相对起舞,动作粗犷、豪迈。音乐由慢变快,舞蹈由两人对跳变为集体舞。随后出现双人竞技性旋转表演。刀郎舞的唱词有表现狩猎、打仗和生产劳动的,也有反映爱情生活的。

  维吾尔族民歌和木卡姆有近似的情况。伊犁民歌多抒情;哈密民歌多简短明快;喀什民歌多奔放粗犷。维吾尔歌手演唱常有乐器伴奏。

  维吾尔族说唱音乐形式多样,十分活泼,在人民生活中影响广泛。它主要有达斯坦、柯夏克等。达斯坦有两种类型,分别为长篇和短篇。长篇多说唱带故事情节,演唱者可根据唱词内容灵活压缩或扩展乐句,比较自由。短篇达斯坦通常反映新鲜事物或爱情,有的唱腔直接采用民歌,歌词七词一句,四句一首。伴奏乐器南疆用热瓦甫,北疆、东疆用都塔尔。柯夏克是由艺人自弹自唱的一种民间弹唱形式。

  维吾尔族的乐器形式丰富多彩,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音乐生活现场,有不同的乐器与乐器组合演奏形式,表现力丰富。大乐器往往制作精美,随着演奏技巧高度发展,乐器都具有独奏性能和丰富的独奏曲目,这显示出维吾尔族器乐的发展水平。同时,维吾尔族乐器吹、拉、弹、打各种形式俱全,打击乐器在音乐和歌舞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维吾尔族热情好客,性格豪爽。我们与吾尔开西舅舅一家人盘腿坐在一起,谈笑风生,和睦相处,没有任何隔阂。

  我国各民族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发展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在这个大家庭里,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民族之间都相互离不开。

  我耳边响起刀郎一首歌的动听旋律:

  家是一个家,

  国是大中国。

  都是一家人,

  不分你和我。

  相扶风雨中,

  危难见真情。

  疾风知劲草,

  烈火炼真金。

  你我一家人,

  爱才那样深。

  ……

  锡伯族——一个英雄的民族

  锡伯族是我国的一支少数民族,与古代的鲜卑和近代的满族有一定的关系。锡伯族属东海女真锡伯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是中国唯一的锡伯族自治县。我国东北地区的锡伯族已经失去了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淡化了自己的风俗习惯,而新疆察布查尔地区的锡伯族,至今还完整地保留着自己的语言文字及浓厚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并经过与兄弟民族的长期交往,取长补短,丰富了自己、发展了自己。

  在16世纪之前,锡伯族先民世代生活在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上。清政府为在新疆伊犁一带驻防,增强大西北的防务,抽调锡伯族官兵及其家眷3000多人踏上了西迁的漫漫征程。

  这是一支多么壮观的队伍啊!3000多人,一个民族,男女老少,扶老携幼,锅碗瓢盆,能带的都带上。大家都知道,这是从富饶的盛京,行程一万多里地,到一个不了解到底是什么情况的地方去安家生存。西行队伍中,有的骑马,有的骑骆驼。妇女老幼虽然坐着木轮牛车,但是免不了颠簸之苦;而兵丁们只能靠两条腿长途跋涉,更是苦不堪言。这支队伍浩浩荡荡,朝着西北大戈壁行进。途中,他们历经风霜雨雪,走过浩瀚的大漠,穿越严酷的戈壁,风餐露宿,迎着朝霞,伴着落日,启明星指引道路,北斗星辨别方向。每到一地,顾不得人困马乏,就忙着饮牲口,野外宿营,搭灶做饭,挤奶子,喂孩子。有些人在途中就失去了生命。可喜的是,一路上,这支队伍还生下了300个孩子!经过1年零5个月的艰苦跋涉,行程一万余里,他们终于到达新疆的伊犁地区。这次行动名为“西迁”,实在是一次伟大的“西征”!

  200多年过去了,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这一天,伊犁的锡伯族都将隆重开展各种纪念活动,并把这一天定为自己的传统节日。“西迁节”是新疆锡伯族人民不可忘记的民族传统节日。

  西迁的锡伯人先到达伊犁的芦草沟,不久被当时的伊犁将军安置在伊犁河南岸,也就是现在的察布查尔县。他们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开始履行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

  嘉庆七年(1802),锡伯族西迁到伊犁以后的第37年,农历十月,在锡伯总管图伯特的带领下,关系到锡伯人生存的察布查尔大渠正式兴工开挖,用了6年时间,挖成了深一丈,渠底宽一丈二寸,渠面宽三丈,东西长达200余里的大渠。察布查尔大渠一经建成,锡伯人很快就开垦出了78704亩土地,以后又逐年增多。这时,沿伊犁河南岸居住的几个牛录,也先后迁至察布查尔大渠南北两岸,修筑城堡定居下来。从此,在一片荒无人烟的原野上,出现了村落相望、阡陌相连、欣欣向荣的景象。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