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第三次汉学家文学翻译国际研讨会 >> 正文
2009年,韩国著名出版社民音社与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达成韩中两国文学作品翻译交流的合作意向。两个机构各自拥有的著名文学期刊《世界的文学》(韩国)和《世界文学》(中国)。中国的《世界文学》是专门译介外国文学的双月刊,韩国的《世界的文学》是主要登载韩国文学作品并译介外国文学的季刊。笔者作为中国文学专家兼韩国文学翻译院理事考虑到这在韩中文学交流史上的象征意义,乐意担任桥梁角色。我们商讨后决定:从2009年秋季号开始每年向对方推荐作品并翻译刊载在各自的期刊上,开始的第一年交流四篇(加上介绍对方当今文学概况的一篇),从2010年开始每年交流一篇。
第一年的四篇中国短篇小说由笔者和笔者的三个博士生各翻译一篇。从第二年开始,由笔者一个人每年翻译一篇。由此,笔者从2009年开始每年翻译一篇,总共翻译五篇,登载于每年出版四期的《世界的文学》秋季号上。翻译作品的目录如下:
1.毕飞宇《相爱的日子》(中文本刊载于《人民文学》2007年5月号,韩译本刊载于韩国《世界文学》2009年秋季号)
2.金仁顺《彼此》(中文本刊载于《收获》2007年第二期,韩译本刊载于韩国《世界文学》2010年秋季号)
3.黄梵《女校先生》(中文本刊载于《花城》2002年第三期,韩译本刊载于韩国《世界文学》2011年秋季号)
4.李浩《一个国王与他的疆土》(中文本刊载于《西湖》2004年第八期,韩译本刊载于韩国《世界文学》2012年秋季号)
5.陈昌平《特务》(中文本刊载于《收获》2003年第二期,韩译本刊载于韩国《世界文学》2013年秋季号)
这五篇短篇小说是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学》编辑部推荐的。虽然不能详细知道按照怎样的标准而且经过怎样的过程推荐这些作品,但是这五篇都确实是进入21世纪以后发表的。看作家们的活动范围,可知他们分别在南京(毕飞宇、黄梵)、长春(金仁顺)、石家庄或者北京(李浩)、大连(陈昌平)等全国主要城市做文学活动。看作家们的年龄,也可以知道六零后(毕飞宇、黄梵、陈昌平)与七零后(金仁顺、李浩)为主,六零后的作品包括三篇,七零后的作品包括两篇。从笔者看来,五位作家的这五篇作品不一定能代表21世纪中国短篇小说界的所有作品,但是起码也可以代表21世纪中国短篇小说界的某些创作倾向与成果。
如果说笔者曾经翻译过的当代短篇小说如张贤亮的《灵与肉》、戴晴的《盼》、铁凝的《意外》和《逃跑》、莫言的《吃事两篇》等,初步让笔者感受到中国当代短篇小说翻译的快乐和一些苦涩,那么可以说这五篇短篇小说的翻译让笔者感触到中国当代短篇小说的另外多样的面貌和多元的风趣,当然翻译上的一些苦味也每每尝到。但是这个苦味如果多多咀嚼,可以变为深奥的味道。
下面谈谈翻译这五篇短篇小说过程中,如何去理解、如何去解读这个问题。解读过程当中对作品的体会与翻译过程中遇到的感受,在此阐述。
一
一般的外国读者理解中国的文学作品,基本上根据自己在本国生活的体验和对中国文化知识的一些认知,然后通过想象去理解。不过,中国因为地大、物博、人众,历史源远流长且方言杂多,尤其是进入现当代之后,政治语境与文化情况非常复杂而且变化深刻多端,所以对中国现当代作品里呈现的政治文化与表达的语言、意象的透彻了解在很多情况下很费力。
对笔者来讲,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参与韩国民主运动的深刻经历,也读过不少有关韩、中近现代历史、思想方面的书,能够发挥想象力,因此对中国现代的启蒙话语、革命斗争、群众运动、抗日战争等历史语境的了解比较容易些。也由于一直生活在市场经济急速成长过程中具有明暗交叉的复杂社会,所以对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市场经济下原始积累中的各种非正常现象、大众价值观念的急剧变化、世俗化欲望的高涨、官僚主义、各种阶级矛盾、民主化的扩大深入进程等的了解也没有特别困难。不过,对当代社会主义社会尤其是文革时期政治文化语境与处于其间的各种人群生活上的心态与内在逻辑的深入了解就有相当的难度。文学作品里所反映的各种复杂的情况与语言、意象更是如此。对改革开放初期“放”与“收”的反复过程当中的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的理解也有些困难。
《相爱的日子》以市场经济扩大时期为背景,主要点出大学毕业的男女青年的求职难情况与性爱婚恋观念的深刻变化。《彼此》也以医疗界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出差变形营业盛行为背景,叙述医生们利用周末出差去小城市做医疗行为的情况与跟这个有关的夫妻的爱情纠葛以及婚外恋问题。《女校先生》以开放时期一个女校的女校长保守的控制政策为背景,描写男老师与女学生的性道德问题与隐藏在里面的复杂的情节发展以及男老师后来的忏悔心态。《一个国王和他的疆土》以古代几个王国征服、被征服的征伐战争为背景,叙写一个国王E屈辱地投降而被封为“肉袒公”之后,受到征服者国王A的欺负和抚弄的情况,而以养鸡来投射自己做王时期的爱憎而终于没落的过程。《特务》就以文革时期人民非要做革命样板戏不可的情况为背景,展开一个对母亲孝顺的儿子受到阶级斗争越来越严重的打击,编造“特务”的借口与收到党中央的“去台湾潜伏”、“执行秘密任务”命令的谎言,以欺骗母亲让她安心地、骄傲地活下去的悲剧性的故事。
上面五篇小说从作品故事的历史背景或者社会文化背景的角度看,我们韩国读者最陌生也不太能了解的就是以为文革背景的陈昌平的《特务》这样的作品。韩国读者一般不太能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复杂情况。从中国文学的角度看,这篇作品虽然取材于文化大革命,但是和过去的伤痕文学的写法完全不同,文学性也相当高。不过,对韩国读者来讲,里里外外透彻了解《特务》这样的作品,难度相当高,翻译也有一点难度。其次是黄梵的《女校先生》这样的作品,韩国读者估计能了解男老师与女学生的性道德或者爱情问题以及男老师后来的忏悔心态,但是对作为其背景的改革开放中“放”与“收”交叉的时期,保守的女校长对老师与女生的管制情况及联防队对男女性问题的叩问等情况比较难以理解。不过,李浩的《一个国王和他的疆土》的故事虽然取材于中国古代征伐战争时候的战胜国王对投降国王的对待与处理问题,也从现代性的维度叙写故事情节并描述深层心态反映,但是了解全面情况并不难。毕飞宇的《相爱的日子》和金仁顺的《彼此》的故事就取材于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深化过程中的男女爱情问题或者婚外恋问题。这些故事当然在中国环境中带有某种中国特色,叙事方式与艺术手法也带些中国特色,但是其中主要呈现的是一般社会普遍存在的男女爱情问题与已婚男女的婚外恋问题。对韩国读者来讲,好像是以前曾经在韩国看到过、听到过的故事,也好像是现在也可以常常看到、听到的故事,因此并不陌生,较容易懂,语言表现也没有特别的难度,翻译起来比较顺畅些。
二
至于作品叙述视角与故事情节的展开问题,我们在下面可以详述。
首先谈谈视点问题。除了《女校先生》采取第一人称主人公视角外,其余四篇基本上都采取全知的作家视角。《女校先生》因为采取第一人称主人公视角,所以对主人公性心理的叙述与对其忏悔心态的描写特别逼真、生动,有独特的可读性。但是其他四篇因为都不同程度地采取全知的作家视角,读起来叙事视角范畴较为全面,但是作品的视角有点传统、单调,所以读者不容易感觉到作家采取某种限知视角追求艺术效果的特殊执念。当然,我们不能要求作家不要采取作家的全知视角,采取作家全知视角在很多情况下也能成为优秀巨作。但是从上面的角度看,一些短篇作品构想的时候对作家视角与叙事展开以及其艺术效果问题好像没有深刻讲究,不过像《特务》这样的作品,看似采取作家全知视角,实际上视点固定在母子生活的一个家里,所以产生作家限知视角的效果来。
无论如何,叙述视角不一定是作品的关键所在,故事情节的展开与人物的刻画算是作品的骨骼与面容。其他作品在这方面都有各自的优点与好处,阅读起来各有各的独特故事情节与登场人物互相配合的微妙描述,阅读的滋味与韵致随之而来。
《相爱的日子》主要登场人物虽然只有未婚的年轻男主人公与女主人公两个人,但是故事情节的描写与安排相当灵活,其中插入的故事中有不寻常的两次转折,能吸引读者。这篇小说故事的发展可分五个段落。第一段落可以说是发端。大学毕业后没有正式找到工作的年轻男女在酒会上偶尔认识,互相知道对方也为了蹭饭而来的,有同病相怜之感,因此亲近起来,借着酒气一起睡觉,晚上很晚醒来,一起到大排档吃些东西后作别。第二段落就对男主人公临时工作的情况进行说明,就叙述他在户部街路菜场接货工作的甘苦与哀欢。第三、第四段落算是发展段落。第三段落,叙写男主人公给女主人公打电话,以女主人公的生病故事为转机,他们两个人一下子就进入了情人关系。第四段落叙写男主人公与女主人公的关系相对地稳定下来,他们一个礼拜见面一次,做两次爱,他们虽然由于经济上的原因不能同居,但是日益亲密起来。第五段落是转换与终结,就叙述女主人公从故乡回来之后,手机里带来两个男人的照片,说明他们的一年收入与家庭情况之后,请他来帮她挑选一个。淡淡的描写收到极大的转折与反讽效果。最后描写她离开之后,他烧掉她留下来的头发,闻闻香味。
这篇故事的情节描写,笔触里带有些紧张感,故事发端的第一段落里已经安排些紧张感,第三段落的故事急速发展与第五段落的情节转折在紧张中给读者提供些阅读的快乐与韵味,算是21世纪中国爱情主题的短篇小说中的名篇之一。
第二段落中有插入的一段,坦白地叙述了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失业问题,反讽地揭露了大学毕业生不如在乡下留下的中学同学的现实:“当初他要是考不上大学反而好了。……当年的中学同学都为人父、为人母了,他一个光棍。回家过年的能力都没有。”读者通过这些叙述可以了解到改革开放深化过程当中显露的中国现实冷酷而复杂的一面。至于韩国的读者,这样的故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现实中早就体验过,估计很有亲切感,但是情节组织与叙事手法方面有独到之处。
《彼此》的故事情节以女医生“黎亚非”和主任医生“周祥生”以及做编辑的黎亚非丈夫“郑昊”等三个主要人物为中心展开,但是也不能没有郑昊的前女友与担任关系角色的醉医“吴强”。叙述视角虽然采取作家全知视角,但是在主要情节中作家的视角较集中于黎亚非的性格、态度与心理的描写以及和周祥生的关系的叙述,当然也有黎亚非与郑昊的关系的叙述。这篇作品的情节可以分五个段落。第一段落叙述大城市的主任医生周祥生带已婚的麻醉医生黎亚非轮流去周围几个小城市的医院动手术赚钱的变形营业情况,也交代黎亚非的家庭情况与喜欢出差的原因。他们一起吃“山珍一锅”,一起去古堡咖啡馆喝咖啡,进一步亲密起来。第二段落叙写黎亚非的丈夫郑昊的性格与日常,郑昊和黎亚非结婚的前一天,郑昊的女友来找黎亚非送礼,这就是温柔地告诉黎亚非昨天自己和郑昊一整天在床上过的事实。在婚后生活中这一直成为黎亚非心中隐形的毒药,作家这样就埋下了故事发展的种子。第三段落描写周生祥与黎亚非感情关系的发展与起伏。他们开车的时候遇上车祸现场,周祥生看了黎亚非救济患者的行动,受到感动,真情告白。第四段落介绍周祥生的家庭情况,交代他老婆十年前成了别人老婆的事实。这段里也插入了雪中黎亚非开车时遇见黄鼠狼路过时细心观察而等待的小情节,让故事顺利发展到周祥生向黎亚非求婚的情节。第五段叙述神父引用《圣经》句子主持婚礼的情况。但是在这段开头插入周祥生在结婚前夜找黎亚非住处的时候看到前夫郑昊进入黎亚非家里很久没有出来的小情节,好像也要预示周和黎的婚姻也可能发生感情问题,因此最后一句说:“他们的嘴唇都是冰凉的。”这篇小说故事题材比较平凡,好像看惯的、听惯的似的。不过,情节好像天衣无缝地展开,婚外恋与离婚、再婚的过程也描写得没有任何裂痕。读后的余韵不那么单纯,相当微妙。这篇小说无疑也可以说是21世纪中国爱情主题短篇小说中的名篇之一了。
外国读者通过这篇小说估计可以了解中国夫妻之间的爱情问题与其处理方式的某些情况。但是很难判断小说里几个当事者中谁是谁非,以后的爱情伦理如何建立的问题,众说纷纭。
《女校先生》的主要登场人物是在女校做先生的“我”和“女校长”、问题女生“洪苓”,还有女学生“蒋惠蓉”与“梁莼”等次要人物以及“联防队员”与我的爱人等关系人物。这篇小说并没有采取作家全知视角,只是采取第一人称主人公视角,所以从第一人称视角叙述情节,加之有推理小说的成分,很难预料故事情节怎样发展。因此对不太懂当时中国校园语境的海外读者也有一定的吸引力。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可分四个段落。第一段从引用智慧的“辞书“里几条词汇的解释开始,叙写四十岁的时候收到女学生的情书而烧掉,不过陷入淫乱思想,想查找情书的主人公搞关系。因此出试题让他们细致地刻画对父亲的感情,对361张答案进行心理分析后,终于找到可疑的五张,最后又压缩为三个人。第二段落描写“我”分别与蒋惠蓉、梁莼、汤苓等三个人见面的过程与内容。第三段落就叙写“我”和汤苓见面,故意绕道清凉山背后的一排石椅,坐着拥抱接吻,但是被开摩托车的联防队员察觉,因此被带回去审问的情况。“我”就不得不认罪罚款而脱离,“我”的情欲终于打上了死结。第四段落叙述校长利用全校期末考试动员大会,利用汤苓供出那个夜晚的案情报告以求保全自己,以保全腹中胎儿父亲的事情。最后叙写“我”认罪离开学校之后引用那本智慧的“辞书”进行忏悔与觉醒。全篇用这个“辞书”来首尾呼应,提高有机性。
由于第一人称主人公视角推动故事情节,“我”对校长的诡计多端与联防队的夜间防犯活动以及汤苓的栽赃嫁祸的手法,都没能事先预知,没料想到最后发生影响“我”命运的反转,这样能提高故事情节的可读性。《女校先生》以女校的男老师与女学生的性问题这个敏感问题为主题展开情节,最后用忏悔心态与“辞书”联系起来终结,也有相当的文学性与可读性,是21世纪中国“校园忏悔录”主题短篇小说的一个典型。
《一个国王和她的疆土》的故事框架里最重要的人物就是“国王E”和“国王A”,一个是征服国王,一个是投降国王,但是被“国王E”取名的二十三只“鸡”是绝不能没有的登场“人物(动物)”,当然还有“厨子”与“太监”等关系角色。这篇小说虽然采取全知的作家视角,但是着墨集中于投降国王“肉袒公”与征服国王的关系,尤其集中描写征服国王对投降国王的态度与措施如何影响投降国王在养鸡上的行动变化,以呈现其精神状态的变化。
这篇小说可分六个段落。第一段落首先叙写国王E成为国王A的阶下囚,被封为“肉袒公”。然后叙写国王E投降的前后饱受不可形容的屈辱,“往事不堪回首”的情况。国王E赞扬国王A已占领很多国家,小心翼翼地要求允许自己养一些鸡。第二段落描写国王E和厨子、太监一起养鸡的情况。国王E蹲在院子里,观看渐渐长大的鸡雏进入鸡舍,鸡群长大后相互争斗。国王A两次训斥国王E,国王E胆怯。这时厨子听闻国王A到处胜利,E国还没投降的Q郡全都被屠杀的消息。第三段落描述国王E生大病,无力照顾鸡群,但恢复一些后就为鸡忙碌,好像真的一心都在鸡的饲养上。第四段落叙写深秋时共有二十三只鸡,国王E把破旧的“肉袒公府”当作他的旧王国,用失掉的疆土如池州等地名,旧臣的名字如赵士之等,王后与嫔妃如邵美人等对鸡取名,然后移入感情,表现爱憎。不过国王A很久没来。第五段落描写下雪的时候国王A带来以前E国臣子献给国王E赞扬的那些竹简,说已经叫人熏瞎了那个臣子的眼睛。国王A让国王E炖国王E喜欢的两只鸡。第六个段落叙写国王A下了一记重锤,国王E被击碎,每过三天要向宫内进献院子里的两只鸡。最后只剩下两只鸡的时候,国王E好像中了魔咒,再也无法站起。
这篇小说通过王朝时代历史题材来非常深刻地解剖人性的残忍一面,心软的读者估计不一定能正面欣赏。首先通过征服国王对投降国王的训斥与压迫等刻画人性极为残忍的一面,也通过对投降国王在养鸡上的行动、心态变化的描写刻画人性,通过养鸡这般小事移入感情等方式活下来,没有希望就摊倒地上无法站起来的一面。
笔者看来,《一个国王和他的疆土》是作家李浩深刻描写人性极为残忍的一面的一篇有深度的小说。在题材的选择、故事情节的组织、人物性格的描写、语言的表达、主题的呈现等诸多层面都有讲究。这篇小说是李浩类似题材的《三个国王和各自的疆土》等一系列作品之一,笔者看来,是难得的短篇小说,是一篇优秀的作品。21世纪中国有些作家继续做这样实验性的创作,如果能这样成功,那么,中国文坛的前途是充满光明的。韩国的读者也很欣赏这样优秀的作品,对这样的实验性作品有很高的评价。
《特务》里直接登场的人物只有两个,就是儿子和母亲。儿子工作单位里面的其他人物或者“特务”几乎都是从母子的对话中或者儿子的口中出现的。《特务》的视角也属于作家全知视角,但是叙述的空间固定在母子生活的家里,作家除了家里母子的对话与活动之外,很少有直接叙述事件或者说明人物。所以从叙事视角的角度讲,这篇小说的作家是用心经营的。由于事件与人物几乎都通过母子的对话或者儿子的讲话呈现,而且儿子在相当一些情况中不说实话,所以读者对故事情节的发展线索不能很清楚地把握。
以文化大革命为历史背景展开的这篇小说的故事情节分六个段落来展开。第一段落首先埋下故事发展的线索:“儿子要写的材料越来越多”。“要写的资料”估计是和单位里的阶级斗争或者自我批判有关的吧。然后叙写“街道又来任务”,就是要搞一台文艺演出,儿子与母亲商量决定演一段革命样板戏。第二段落就叙写儿子和母亲练歌的情况以及母亲眼病严重、老年痴呆的情况。第三段落以母子对话的形式一一检点儿子单位里合适于斗争对象的人物,最后不得不接受斗争对象终于轮到儿子。第四段落开头提到儿子衬衣上有血迹,暗示已经对儿子进行斗争,然后通过儿子揭发工厂里特务出现的闹剧,最后说:“特务没抓着,苦肉计得继续”,暗示儿子可能成为苦肉。第五段落叙写儿子特地买来黄鱼、蛋糕、螃蟹等,祝贺母亲生日,对话中儿子对母亲说明拷问“特务”的几种新的方式。第六段落叙写“抓到特务”以后儿子更担心的样子,儿子为母亲编织最后一个谎言,就是他有幸接受了一项中央直接抓的秘密任务去台湾潜伏做“解放台湾人民”的工作。在阶级斗争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儿子知道自己不久就会离去或者辞别人世,所以告诉母亲即使有人说自己死了,让她内心不要相信,这样母亲会安心地骄傲地活下去。这篇小说让读者一面对儿子为母亲故意编织谎言感到美意与温情,但是一面对令人陷入绝境的文革政治历史感到心酸和愤怒。
海外读者对文革的了解可能不是很透彻。但是对过去读过“伤痕”文学作品的读者,估计不是陌生的题材。不过,当年“伤痕文学”的控诉,可以说是针对阶级斗争和政治运动对人间真实的摧残与给人们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伤痕而发的,那么《特务》可以说其主题也有这样的一面,但是更突出的是在文革那样的黑暗岁月里“亲情对心灵的呵护”。《特务》在文学上布局谋篇匠心独运,可以说是伤痕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突破。不过,还是对韩国读者和翻译者来讲,不可避免有点陌生之感。
三
细看上面五篇作品对汉语的驾驭,每篇都能发现丰富而独特的运用。
对翻译中国文学作品的海外汉学家来讲,几乎每次都会碰见前后脉络上难以把握的地方。词汇与句子等语言本身难以翻译的情况当然也有,不过,很多情况是由于不太能了解中国特殊语境而来。语言和语境是互相有机连接的。真的有难理解中国特殊语境的时候呢,不得不向中国朋友请教或者讨论。有的时候就一目了然,可是有的时候还是有点不明白。所以深入了解中国历史与现实,多掌握有关中国与中国文化的专业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依笔者了解,评价翻译好坏与否的标准之一就是翻译好的外文在那个外语所处的社会文化脉络上的通顺与否。当然翻译好的外文的通顺不一定保障翻译的准确性,或者翻译上没有误译,但是起码能达到翻译的可读性标准。
笔者欣赏中国当代作品的原因之一,就是每每能接触到由于每个作家的创作个性而产生独特的语言运用。有的时候旧瓶装新酒,有的时候新瓶装旧酒,都有独特的味道。还有每每能发现作家面对新的社会文化现象,亲临新的历史语境,灵活发挥,新造出词语,有的时候非常新鲜。笔者一直认为:学中文不简单,外国人一辈子学习中文,也很难达到最高境界,不过从文学表现的角度看,汉字因为是表意文字,五、六万字左右的汉字每个字都含有意义,互相组合非常灵活,所以造词能力也无与伦比,这些特点让中文成为世界上表现能力最强的文学语言之一。真的心爱中文的人,估计已经体会到中文这个特点吧。
上面五篇作品里可以欣赏丰富的文学语言的风味。在此简单提几个例子吧。
有古代和现代的经典基础或者掌握典故,能体会到韵味的表现如下:
“遇上一个白乐”(《相爱的日子》)
“你是雪山,我是飞狐”(《彼此》)
“施出一个怪招”(《女校先生》)
懂俗语或者谚语,能感觉到趣味的表现如下:
“我日你爸爸的!”/“小别胜新婚”(《相爱的日子》)
“探囊取物”/“逆风香百里”(《彼此》)
呈现新的感受或者创造新的意境表现,很有新鲜感或者发人深思,例子如下:
“对他们这些人来说,这个世上什么东西最恐怖?什么东西最无情?眼睛。有些人的眼睛会扒皮,有些人的眼睛会射精。会射精的眼睛太可怕了,一不小心,它就弄得你一身一脸,擦换都来不及。”(《相爱的日子》)
“他的身体非常松弛,像浆汁饱满的果实偎在她的怀里。”(《彼此》)
“---她们为精神眩晕,却在肉体中醒来”(《女校先生》)
具体掌握时事或者流行文化,才能把握意思的表现,也很有趣,例子如下:
“机会又不是安装了GPS的远程导弹,哪能瞄准你的天灵盖,千万别把自己弄成本·拉登”(《相爱的日子》)
“美国的电视剧《绝望的主妇》/《欲望都市》(《彼此》)
“弗洛伊德的力比多”(《女校先生》)
也有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情况与文革等具体的政治运动,可以进一步体会意义的,例子如下:
“体美队”/“联防队员”(《女校先生》)
“街道又来任务,要搞一台文艺演出”/“给特务上老虎凳”(《特务》)
“一段《杜鹃山》第八场里的片段,雷刚、郑老万、李石坚、杜妈妈的四人对唱:怒火烧,热泪淌,我有罪,罪难偿----”(《特务》)
“《永不消逝的电波》”/“《列宁在十月》”/“《沙家滨》”/“《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牛鬼蛇神歌》”(《特务》)
中国21世纪这些小说作品阅读的风味,当然不限于这些表现,笔者提的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四
重新阅读了上面五篇短篇小说之后,也重新感受到中国是故事的王国。
古代的《尚书》、《春秋左传》、《战国策》和《史记》以来的二十五史的历史叙事,很多篇幅都以故事为中心展开。中国现当代短篇小说一面直接受到西方文学的强烈影响,但是一面继承了六朝的“志怪小说”、唐代的“传奇小说”、宋代的“话本小说”以及明清代的“三言两拍”与《聊斋志异》等文言短篇小说的传统。
中国现当代的不少小说与叙事文学作品,也利用古代的这些小说、戏剧等在现当代维度上进行重新创作。2012年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也可以说是当代讲故事的第一把手,创作含有普世道理的中国特色故事的佼佼者。他的讲故事能力,笔者曾经翻译《吃事两篇》的时候早就感受到,希望以后更加发挥让世界读者好好体会到阅读中国故事的趣味。
多讲中国特色的故事,多创造含有普世道理的中国特色的故事,是属于中国当代作家的分内之事,解读中国特色的这些故事,用各种外文给世界各地读者传达就是我们世界各地汉学家的分内之事了。
朴宰雨(Park Jae Woo)
毕业于韩国首尔大学中文系。现任韩国外国语大学中文系教授、院长,国际鲁迅研究会会长,韩国中国语言文化研究会会长,韩国文学翻译院理事等职,著名汉学家。著作丰厚,翻译了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茅盾的《腐蚀》,巴金的《爱情三部曲》,金仁顺的《彼此》,黄帆的《女校先生》等,近期翻译了李浩的《一个国王和她的疆土》、陈昌平的《特务》、王家新与翟永明的诗歌、刘再复的评论文章,组织翻译了铁凝、莫言等作家的短篇小说集《吉祥如意》,《中华作家八人诗选》,《香港文学选集》三卷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