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2014闽派文艺理论家批评家高峰论坛 >> 正文

刘登翰:三点想法

//m.zimplifyit.com 2014年11月03日16:15 来源:刘登翰

  相对于中原,福建无论地理、还是政治、文化,都处于边缘位置,它影响了福建人普遍的一种边缘心态。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只有两个时期,福建对全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产生影响,一是南宋,朱熹理学的出现,对正趋垂落的封建社会起了维护、稳定的作用;二是近代,以林则徐、沈葆桢、严復、林抒(包括在闽的张之洞)等一批开眼看世界的现代知识分子和实业家,推动了中国最初的现代化。它形成了福建文化的两个特征,一是议论与践行並重;二是超赿福建地域和地域文化的局限。几乎有作为的闽籍知识者,都走出福建,要么北上进入中原文化中心,要么南下远逸海外,吸收异域的新文化,再反瞆回到中心。无论文化无论实业,有成者皆大致如此。俗话形容闽字,门里一条虫,出门一条龙,是对闽人发展多少带有一点戏谑意味的的一种民俗文化学的总结。

  这一传统也一定程度地影响了今日福建。说闽人好论,历史上的珠𢇁馬迹且不去说它,可证的是当下中国文坛闽藉理论批评家的活跃。虽还说不上有什么大思想家出现,但这一存在被许多人认同。怎样来给这么多的一群人命名呢?王䝉在八十年代中期著文称为"闽派",而且与"京派"、海派"三足鼎立。王䝉是个感性的小说家,是针对八十年代初期文坛的一时感慨,相信并无慎密的科学论证。而且文坛若只余这"三派",恐怕也会引起众多不服。如果我们回顾一下历史,在被称为"新时期"的近三十多年当代文学论争的众多"学案"中,除了朦胧诗论争和方法论、主体性讨论中,缘起福建或由闽藉批评家起了主导作用,其余恐怕就难说了。不知今日王䝉,面对纷繁万象、议论叢生的文坛,是否还坚持这"三派"之说?今天我们讨论"闽派"批评,我同意上午张帆同志的发言,只把它作为一个对话平台,来关注活跃在当代文坛上这一群闽藉批评家的特殊现象,他们的存在和发展,他们的文化根抵,他们的共同性和殊殊性,以及他们的批评与福建的关系,等等。

  闽藉批评家究竟称"派"还是称"軍"?我以为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存在。"派"(学派)是一个学术概念,而"军"(群体)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我想大家在说它的时候都心知肚明,只是一个姑妄言之或约定俗成的说法。需要深究的是这个文学批评群体作为一种现象出现的文化背景,它深层的文化可能性和偶遇的文化机缘。

  所谓"闽派批评"这个提法,"闽"是一个地域概念,而将地域概念转化为文化概念,这就需要论证。其中最值得分析的是地域文化怎样影和响培育了批评家的共同文化性格(如果有的话)?八闽文化是一种碎裂型的文化,山阻水隔,中原文化进入闽北、闽中、闽南和闽西,在其移入的本土化进程中,差异极大,影响了闽藉文人迥然有别文化性格。在谢冕身上,我们显然可以看到闽藉(主要是作为闽文化中心的福州地区)文化人的一些典型特征;然而同样从福州走向北京的张迥(虽然他祖籍闽东),他们中学同班,部队复员后也一起考入北大,又同窗五年,有许多相似经历,但他们无论学术思想还是行文风格,却迥然不同;更何况其他如陈晓明,来自闽北,是中原移民和文化南徙福建的最初积淀之地;而谢有顺来自闽西,是稍后进入福建边垂并自许秉承中原文化正宗的客家;他们从童年的启䝉开始,其文化背景就不一样。而如孙绍振,他的文化养成主要在上海,在他身上我感受到更多的是海派的文化性格。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在活跃在当代的闽藉批评家,他们文化性格的最后养成,主要在走出福建以后,特别是在北京,文化中心的特殊地位和生态环境,形成了他们开阔的视野和思维特征。"闽"只是他们身份的符号之一,且不是最本质性的符号。这也如我前面所说,闽人只有超赿闽域的文化视野,才能大有所成。例外的似乎只有南㠶,他一直在福建,但他的视野和思考,却始终在整个当代文坛,并且广泛参与当代文坛的活动和论争。细读他的l多种著作,除了散文,他几乎很少论及福建,即使论及,也是在当代文学的大背景下来谈。

  闽藉文学批评的繁荣,是相对于闽藉文学创作的滞后而言。肯定闽藉批评,乃至于礼赞闽派批评,我以为应有一个度。我们怎样来自我审视、自我命名和自我形塑,这需要一种科学的态度。回望昨天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在热议之后,更需要泠静地沉下心来思考和分析,怎样更好地发展今天,莫使闽派批评只成为昨日的记忆和光荣。这是我的第一点想法。

  其次,想问一下,所谓的"闽藉批评"或"闽派批评",是单指当下文坛的文学批评,还是应有更大的包容?其一个方面是文学理论和文学研究,另一个方面是文学以外的诸如戏剧、美术、音乐等领域的艺术理论、批评和研究。这是一个广义的文论的概念。实际上,包括了艺术领域的闽藉的理论批评,远远地超过单指的当下文学批评。怎样介定,宽一点或窄一点,都有各自道理。但首先,文学批评不应该舍弃或忽略文学理论。实际上在王䝉最初提出的闽派批评概念中,就包括了文学理论,如当时的方法论、主体性讨论所引起的关注和产生的影响,并不次于𣋡胧诗论争。比起一般的文学批评,理论更专业化也更具学术性;而没有理论的批评,一定不可能走得很远,这是大家知道的。如果不把理论包括在闽派批评的范畴里,那么我们就会丢失许多闽人的重要研究成果,诸如杨春时的文学间性理论,周宁的中国形象研究,俞元桂一姚春树一汪文顶等福建师大相承有序的散文研究,以及海内外都公认稍居领先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从繁荣整个福建文学艺术着眼,闽派的理论批评,不应仅局限于文学一一尤其只是当下文学批评一域,而应当扩大视野,同时关注文学理论,关注戏剧、美术、音乐、舞蹈、书法等艺术评论和研究。福建是戏剧大省,戏剧创作的全国影响,远在文学之上;而在现代美术,民间有句笑话说,中国有世界影响的现代美术家都讲闽南话,这是指蔡国强、邱志杰、黄永?等一批已经走向世界的闽南籍艺术家而言;而在美术理论,执掌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南北两大美院牛耳的范迪安和许江,都是闽人,他们都是中国现代美术的重要推动者、实践者和理论家。在音乐、舞蹈、书法,也都有重要的理论建树。闽人在文学艺术方面,无论理论研究还是批评实践,其突出表现是全方位的。谈闽派文论,忘了他们是一种缺撼。

  第三,我想谈点文学生态问题。首先,福建的文学生态现状是不平衡的。从文学的内生态看,理论活跃,创作相对滞后;而在创作内部,习惯的看法是诗歌、散文尚可,而小说很难走出福建。不过,现在事情正在发生变化,小说稍有起色,诗和散文随着几位名家的谢世或淡出,也在变得平淡。这可能是闽藉批评家不大关注也很少论及本省文坛的原因之一。从文学的外生态看,没能给文学提供更好的生长土壤和发展空间。就说刋物,福建仅余一本可供发表作品的“福建文学”,曾经有过的大型文学刋物“海峡”、理论刊物“当代文艺探索”、散文刊物“散文天地”等,都已因各种原因停刊多年。相对活跃的倒是有几家民刊,但它们自身的局限很难承担起引领、发展文学的重任。一个让人倍感不解的現象是,福建的理论批评活跃,但在福建却很难找到可以发表理论枇评文章的地方。文学刊物不发,依附于大学和研究单位的综合性理论刋物,留给文学的也只有很少一点版面,甚至很难发表有关当代的文学批评。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文学刋物不发理论文章,或者只发一点作品的简短评论作为点缀。我很欣尝上世纪五十年代,那时的“人民文学”都在最重要的位置刊发理论作品,如秦兆阳的现实主义理论,蒋和森的红楼夢人物论,等。闽藉理论批评的活跃,並不活跃在福建,而是活跃在北京,在外地。这种文学生态,此后恐怕很难再有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朦胧诗讨论,由福建发动,以福建为论争的主战㘯。迄今福建无论在文化或在文学上的边缘地位依然。闽藉批评家如不走出福建,其努力必然亊倍功半,甚至可能消音。张爱玲曾劝人成名要早,但对闽藉批评家来说,成名在外或许更加现实。文学创作又何尝不是如此!你搞创作,无论写的是诗,是散文,还是小说,你都得到外面去露露脸,否则谁也不知道你。难道是福建的水不养鱼、或者养不了大鱼?其深层的原因值得探究。这样文学生态和文学生存环境,如果不改善,就很难谈到文学的繁荣。

(刘登翰 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