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2014闽派文艺理论家批评家高峰论坛 >> 正文

黄发有:直面挑战的理论创新

//m.zimplifyit.com 2014年11月03日17:02 来源:黄发有

  作为闽派批评的一个后辈,前辈开创性的探索让我受益匪浅。我的博士生导师潘旭澜教授是南安人,叶子铭教授是我目前所在的学科——南京大学中国现代文学学科重要的开创者。

  闽派批评家重视理论的兼收并蓄,视野开阔。我本人本科时期主修经济学,后来因为喜欢文学,用我硕士导师李新宇教授的话说——“明珠暗投”。我也是从作家作品研究入手,开始自己的批评实践。我的硕士论文研究的是张承志,后来扩充成专著《诗性的燃烧——张承志论》;博士论文研究的是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小说,成书后的题目为《准个体时代的写作——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研究》。博士毕业以后,我的研究慢慢转向跨学科研究,最近十几年一直把研究重点集中于文学传媒研究和文学制度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将文化研究和审美研究、史料发掘和逻辑建构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时还会采用统计分析等手段。跨学科的研究思路,在前辈的闽派批评家的理论实践中有很成功的先例。我的博士导师潘旭澜教授在我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跟我说读博期间的目标是“博而能一”,也就是说,一方面不能把视野局限在当代文学领域,要广泛涉猎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另一方面不能没有自己的根据地,不能只追求广度,必须有深度。林兴宅教授对文艺研究方法论的探索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南帆教授的《双重视域》对我有更直接的启发。

  90年代以来,文学逐渐边缘化,文学批评在文学文体中也处于边缘地位。也就是说,文学批评正处于双重边缘化的进程之中。80年代,在文联和作协系统有一批活跃的批评家,进入90年代以后,这批批评家的相当一部分进入学院,学院批评成为主流。学院批评强调学术规范,但是,对量化指标、发表论文的期刊等级的重视,也会抑制文学批评的活力。过度概念化的学术行话使得文体刻板,语言晦涩,普通读者只好敬而远之,批评的有效性被人为地削弱。新世纪以来,随着网络的崛起,网络文学吸引了大量的读者,但是,文学批评家往往对网络文学熟视无睹,甚至先入为主地视之为垃圾工厂,在某种程度上,这导致了文学批评和文学生产的脱节。另一方面,活跃于网络平台的自发的文学评论,尽管篇幅短小,有一些更是三言两语,但是往往能够击中要害。像余华的《第七天》,有网友形象地将其特性概括为“新闻串烧”,这就敏锐地把握了作品的核心元素。我想,闽派批评要再塑辉煌,必须直面新的文学生态,应对新的理论挑战。

  闽派批评之所以在上世纪80年代能够在批评界确立其重要地位,依靠的就是批评主体大胆的创新。谢冕、孙绍振为朦胧诗“崛起”的鼓与呼,刘再复的“性格组合论”,林兴宅对批评新方法的探索,这种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意识,是闽派批评的灵魂。在新世纪的文化格局中,批评主体只有扩展视野,打破批评的理论成规和学科边界,大胆创新,才能走出批评的困局,获得新的突破。

  在80年代闽派批评的批评实践中,外地的闽籍批评家的声音与福建本土批评家的呼应、互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景观。谢冕教授和孙绍振教授的南北呼应,就是一个典型的样本。在新的形势下,闽派批评也应当围绕着一些具有特色的研究领域,凝聚力量,推动文学批评和文学创作的深入发展。

(黄发有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