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2014闽派文艺理论家批评家高峰论坛 >> 正文
本来时间太紧了,我没打算发言,但是我感觉没有女批评家发言好像有点遗憾,因此也说一点我的体会,权且代女批评家发出一点声音吧。我也是当年《当代文艺探索》的一个论文作者,那一期我研究海德格尔和庄子美学思想比较的论文题目还上了封面,可以说是一篇重点论文。为此我激动了好一阵子,因为当年的《当代文艺探索》是一本深受人文学者青睐的杂志。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正在武汉大学攻读文艺理论硕士课程,当时正赶上文艺界思想观念的改革开放和理论的转型创新,1985年、86年、87年被人们称为文艺理论创新的观念年、方法年和体系年,谢冕老师、孙绍振老师、林兴宅老师等文艺理论家的著作和文章我们都非常喜欢读,福建的《当代文艺探索》和甘肃的《当代文艺思潮》也被认为是最富有理论前沿意识的两本杂志,很受大学生的欢迎,当时真的十分抢手,可以说是洛阳纸贵,所以能在上面发表论文当然是非常开心了。但是没想到我发表文章的这一期杂志竟成绝唱,后来就没有后来了,《当代文艺探索》竟然被停掉了,让我觉得十分遗憾。
另外,关于“文艺批评的变革与创新”这个议题,我也谈谈三点看法。第一点是我们要重视女性批评家的声音,女性批评家的声音常常被忽略,就如今天我也是最后一个得到发言机会的,这就导致女性批评家的声音越来越弱。而且要重视培养女性批评家,女性有不同于男性的独特发现和感悟,值得我们关注。但现在女性批评家比男性少很多,如今天会议上女性理论家就非常少。我同时也是泉州市作家协会主席,作家开会的时候女作家就很多,女性的信心一下子就增强了。第二点是我们需要拓展批评的对象,刚才谭老师讲到了要重视戏剧批评、电影批评和其他新媒体批评,我也非常同意。我补充一点就是我们还应该注意正在成长中的青年作家作品的批评,我想我们的批评对他们的成长是大有裨益的,这也是中国文坛的未来所在,所以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第三点是我们还应该重视民间文学的批评。上午有人讲到泉州获得了东亚文化之都的事,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因为泉州是在跟苏州、西安这样具有很强实力的著名城市的竞争中胜出的,和韩国的光州、日本的横滨一样成为中国唯一的东亚文化之都。泉州的胜出跟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文化建设有关,泉州的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就包括民间文学。民间文学体现了底层民众的心理经验和生命诉求,是一个族群文化精神的载体,但是却很少受到批评家的关注。2012年我出了一本专著叫《想象的狂欢》,把闽南民间故事作为一种文化镜像来进行研究,认为闽南民间故事是闽南民众丰富的文化想象的结晶,生动地记载着闽南先民在闽南地区长期繁衍发展过程中的生命轨迹和心理经验,烙印下了闽南族群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精神,是闽南文化的重要载体。我是做文艺理论的,我用现代理论的方法去研究去诠释民间故事,就得出了不一样的结论。其实民间故事也是文学的一种类型,从文艺理论的角度来说,民间故事中那些脍炙人口、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具有隽永的隐喻特征和象征意义,是一个地域独特的文化符号,是很值得当下的批评家去关注的。其它的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不再谈了,谢谢。
(戴冠青 泉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