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作家协会隆重推出“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对以长篇小说为主的优质选题提供支持,充分发挥由全国重点文艺出版社、重点文学期刊等成员单位组成的联席会议作用,从作家创作、编辑出版、宣传推广、成果转化、对外译介等多方面统筹协调,形成联动机制,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中国作协创研部、中国作家网联合推出“行进的风景——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作品联展”系列专题,将对计划入选作品逐一展示、阅读、评论、探讨,并以融媒体的形式与大家携手攀登文学高峰。2024年7月总第二十五期,让我们一道走进刘庆邦的《花灯调》。(本期主持人:虞婧 聂梦)

《花灯调》

山顶的竹子在冬天也不落叶,似乎一直在带叶修行。虽说竹子的叶子一年四季都是绿的,可在冬天和春天有所不同。冬天的竹叶是燥色……[详细]

刘庆邦:不违背自己

我从1972年开始写作,写作生涯已超过了半个世纪。随着年事渐高,精力下降,必然会越写越慢,越写越少。这时,我惜时如金,对自己提出的要求是三写三不写。三写是:写自己想写的;写自己能写的;写自己差不多能写好的。三不写是:不想写的不写;不熟悉的不写;不能写好的不写。[详细]

  创作心路

《花灯调》是我创作的理想,还是我人生的理想

《花灯调》是我创作的理想,还是我人生的理想

刘庆邦:从刚记事的时候就在为这部书做准备

刘庆邦1951年出生于河南农村,在三年困难时期最严重的1960年,刘庆邦九岁,“我爷爷饿得双腿浮肿,一摁一个坑……刘庆邦回忆说,幼时小伙伴们谈论理想,期盼的是“天天吃白菜蘸蒜”“要是当了大官,路东边这条路上的粪都归我”。“我跟两个姐姐说我的理想是家里经常有馍,想吃就可以随便拿一个。我说的馍还不是白膜,是杂面做的,一抓就黏手的那种黑馍,但我当时觉得这个馍能随便吃,就很不错了。对于我这个理想,姐姐们并不认可,她们说你把馍都吃了,别人吃什么?”[详细]

  深度对话

《花灯调》我必须写,不写就跟自己过不去

《花灯调》我必须写,不写就跟自己过不去

《花灯调》我必须写,不写就跟自己过不去

由作家出版社今年1月出版的我的第13部长篇小说《花灯调》,是我必须写的一部书,不写就过不去。不是别人跟我过不去,是我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进入新时代以来,对于在中华大地上进行的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全面脱贫、步入小康和乡村振兴所取得的史无前例的伟大功绩,我愿意用一座丰碑和三个千年来概括。所谓丰碑,它不是石碑,是口碑;它不是建在土地上,是建在亿万人民的心中……[详细]

  说吧小说


刘庆邦:脱贫攻坚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丰碑

这座丰碑它不是石碑,是口碑,它不是建在地面,是建在亿万人民的心中。
[详细]
刘庆邦:脱贫攻坚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座丰碑

这座丰碑它不是石碑,是口碑,它不是建在地面,是建在亿万人民的心中。 [详细]



向萍:刘庆邦用一生做准备的现实主义力作

啃过榆树皮柿树皮,所以更能明白消除贫困的迫切需要,也更能体会成果的来之不易。
[详细]
向萍:刘庆邦用一生做准备的现实主义力作

啃过榆树皮柿树皮,所以更能明白消除贫困的迫切需要,也更能体会成果的来之不易。 [详细]

  新闻动态

  特约评论

  相关阅读

  出发!一起向新时代文学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