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科幻 >> 新闻 >> 《三体》荣获雨果奖 >> 正文
被称为世界科幻文学双奖之一的雨果奖,颁给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不仅仅让科幻这个原本小众的类型文学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也使得另外一个科幻大奖星云奖备受关注,在刘慈欣获得雨果奖之后,人们在不断猜测,何时才能把双奖都揽入手中……
不过,一个人的获奖,对于国内当今式微的科幻文学来说,可能并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大的意义。近日,本报采访著名科幻作家陈楸帆,他说:“今天国 内的科幻文学创作,不论是创作人数还是作品数量,都非常少,刘慈欣只是一个特例,他的获奖固然让人欣喜,但他依然在单打独斗,实际上,所有国内的科幻小说 作者,都处在单打独斗的状态。一个特例的出现并不能说明什么,下一个刘慈欣这般能够获得整个世界认可的中国科幻作家,还需要更好的基础才能够诞生”。
雨果奖和星云奖
刘慈欣获奖,让雨果奖被国人所熟悉,同时进入关注者视野的,还有另外一个世界著名的科幻文学大奖——星云奖。
在科幻文学界,一向把双奖加身当作科幻文学的最高荣耀,刘慈欣本人,也曾获过星云奖提名。而这两个奖究竟有什么关系?为何身兼双奖即为顶尖的作 品。对此,陈楸帆介绍说:“这两个奖都是科幻文学中最重要的大奖,但它们本身之间也有所不同,星云奖的评选者更多是业内资深的研究者、评论家,因此星云奖 评选出来的作品,往往更注重专业性。而雨果奖则更多面向大众读者,只要进入大会会场的人都可以投票,因此会有很多粉丝和爱好者投票。这两个奖就像电影节的 奥斯卡和金球奖,一个注重专业,一个注重大众,所以,假如某一部作品既能获得星云奖、也能获得雨果奖,那就说明它在专业领域和大众之间都获得了认可,都是 顶尖的作品”。
事实上,历来获得双奖的科幻作品并不少见,比如改编成电影的《安德的游戏》,分别于1985年和1986年分别获得星云奖和雨果奖,此外诸如《沙丘》、《环形世界》、《神们自己》、《通向宇宙之门》等等世界知名的科幻作品,也都是双奖作品。
国内科幻文学发展时间不长,一直以来,发展状况也并不太好,爱好者不多,因此,许多人对这两个世界知名的科幻文学大奖也了解很少。不过随着刘慈 欣的获奖,这两个顶级大奖也渐渐被国人熟悉。陈楸帆说:“获得双奖的作品,必然是杰出的、顶尖的、甚至是传世的作品,我们希望国内的科幻文学能够出现更多 获得这两个奖的作品,但这需要基础,也需要时间,需要更好的科幻文学创作和阅读的环境”。
大奖不是凭空得来,《安德的游戏》天下皆闻,《通向宇宙之门》享誉世界,背后是身后的科幻传统和庞大的科幻文学创作和阅读群体。
陈楸帆:中国更新代代表科幻作家之一,以现实主义和新浪潮风格而著称,作品曾多次获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金奖、科幻奇幻翻译奖短篇奖等国内外奖项。著有《丽江的鱼儿们》《鼠年》《霾》《递归之人》《星云IV.深瞳》等。
单打独斗的中国科幻文学
刘慈欣的获奖,对于许多熟悉科幻文学的人来说,意外也不意外,不意外在于,刘慈欣作品的水准早已被人公认,并且在海内外早有大量的粉丝。意外则在于,在当前国内科幻文学发展并不乐观的情况下,刘慈欣能够获奖,并不容易。
作为类型文学的一种,兴起于近代,并且往往被划分为大众文学、或者通俗文学,但在国内,科幻文学远远达不到大众的范围,陈楸帆说:“目前来说, 科幻文学在国内还是比较小众的,就好像星云奖和雨果奖这样的世界大奖,在圈子里有着崇高的荣誉,但在圈外,了解的人却并不多”。
有学者指出,刘慈欣获奖,只是一个孤立事件,并不代表着国内科幻文学的创作已经足够比肩世界,对此,陈楸帆说:“当前的情况是,一方面创作者数 量很少,不论是作品量,还是创作水准,达到平均线以上的,创作又比较稳定的作家,可能不到50个。相对来说,我以前去过美国一家出版社,也就是出版刘慈欣 《三体》的那家出版社,不算重印的,他们每年新出版的奇幻、科幻作品达到四五百部,这还仅仅是一家出版社。这么大的基数下,产生杰出作品的可能性当然就比 较大”。
反观国内,科幻文学还远没成气候,陈楸帆说:“中国科幻文学的塔基还远不够坚实,刘慈欣获奖,是单打独斗。其实不仅刘慈欣,几乎所有的科幻创作者都在单打独斗。”
究竟为什么让科幻文学难以成长?陈楸帆说:“第一个原因,和科幻文学创作的特性有关,科幻是比较难写的,它需要一定的科学素养、逻辑思辨能力, 对科技的发展,甚至是前沿科技有比较好的了解,同时还需要好的文学素养,能够用一个精彩的故事把科学幻想讲出来,相比而言,那些青春、言情、奇幻、玄幻等 等的写作,可能更容易进入一点儿。第二个原因是市场问题,目前国内读科幻的人也不是很多,这直接导致出版的数量、销售量都不理想,作者没办法靠作品生活, 这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创作。我所知道的国内大部分科幻作家,都是兼职创作,另有主业维生,这也会在质量、数量上都造成影响”。
为什么不读科幻
是什么让科幻文学这个原本是大众文学的类型,最终变得小众?科幻文学的读者群为什么许多年难以扩大?
陈楸帆说:“其中的原因,许多人都曾经探索过。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有没有科幻文学发展的土壤。从‘五四’以来,国人提倡德先生、赛先生,赛先生 即是科学,但实际上,百年以来,科学的精神一直都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从儿童的教育、社会环境的培育、科普的力度等等诸多方面,都非常不足。我在美国发现, 许多大科学家,本身都会从事科普的工作,同时,他们也有非常多的科学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等等,从小培养一个人对于科学、对于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但我 们显然还做得不够多”。
近年来,随着网络文学的高速发展,网络文学中的科幻文学也同样发展迅速,如果说以传统方式写作的科幻作家很少的话,那么网络上,不论创作者的数 量,还是作品的数量,都可以用浩如烟海来形容,但数量庞大的同时,批评的声音也同样众多,甚至有许多批评者不认为网络文学中的科幻是真正的科幻。对此,陈 楸帆说:“网络文学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更新,一个作者每天要保证非常大的更新量才能够维系读者群的稳定,这么快的写作速度,有时候必然会在质量上有所妥 协。而科幻文学,本身又需要很多积累的过程,网络上流水线式的作业,自然会有一些它本身的问题。实际上,网络文学中的科幻小说,许多都是披着科幻外衣的轻 小说。看多了实体科幻小说的,可能看不惯网络上的作品,认为是垃圾。冲突有时候确实是挺大的”。
即便如此,网文中的科幻,也并非全无可取之处,陈楸帆说:“作为一种商业性的文字,有市场需求,自然有人去写,而作为类型读物,它本身也会起到 普及的作用。因此,它有它存在的必要,也有它存在的意义。他会让读者对科幻有所了解,如果看那些科幻外衣下的轻小说不满足,自然会去找经典的科幻小说去 读”。
对世界抱有好奇心
尽管科幻在当下中国的状态并不好,但对于未来,陈楸帆还是抱有乐观态度,实际上,科学发展越来越快,科技对于生活的改变越来越彻底,人们的科学精神,对于科学的态度,自然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转变,科幻小说的未来可期。
陈楸帆说:“比如说这一次《三体》获得雨果奖,必然会引起许多原本不关注科幻文学的人进入到这个领域,人们的注意力来了,也会带来社会资金向科 幻文学汇聚,推动科幻文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一个完善的产业链条,也是文学本身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欧美、日本,科幻也好,类型文学也有,都有非常发达的产 业链。从作品的出版,到动漫影视的改编,再到游戏娱乐、周边产品等等的开发,使得作品的价值能够被充分发掘出来,也激励者更多人进入到这个产业链条的各个 环节,让整个产业更加发达,形成良性循环。假如我们能够吸收这些经验,学习他们的操作方式,那么我想,未来的十年,科幻文学的黄金时代可能就会到来,下一 个像刘慈欣这样的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幻作家,诞生的可能也就非常大了”。
不过,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陈楸帆说:“还有一些比较麻烦的事情,从创作者来说,难处在于科技的发展非常快,超过了作者的步伐,你所设想的, 可能科学已经实现,当然也就谈不上科幻了。一般来说,科幻往往走在科学的前面,但是现在要做到这一点,恐怕不容易。此外就是不断地找到新的视角,这对于创 作者的要求就会比较高。而从整个社会的环境来说,科学精神的建立、科学意识的普及也非常重要,它是科幻文学发展的土壤。从小孩子开始,从人本身的好奇心出 发,培养他发现和探索自然、世界、宇宙的精神和兴趣。好奇心,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精神,也是科幻文学重要的精神——对世界永远抱有好奇心”。
北京晨报记者 周怀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