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时间为证 ——鲁迅文学院第三十三届高研班学员结业发言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18年02月06日14:50
我们的“鲁三三”
□姜雪梅
第三十三届鲁院高研班学员就要告别鲁院了,此刻,纵然有万语千言也无法诉说出心中的无限留恋。
忘不了入学时,在一楼大厅班主任老师第一声亲切的呼唤;忘不了开学典礼第一次在教室里见到各位领导的激动和幸福;忘不了第一堂课的欣喜,每一次调座的新鲜;忘不了一堂堂大课,一位位名家大师的点拨,让我们醍醐灌顶、豁然开朗;忘不了每一次文学对话撞击出的思想火花,让弥漫在心头的迷茫与困惑、犹豫与彷徨顷刻间烟消云散。每一次研讨那一句句掏心的话,每一次合影那一张张快乐的脸,两次社会实践,温暖冬日的报告文学沙龙、诗歌沙龙、文艺联欢、趣味运动会、师生包饺子迎新年……那些笑声和存在记忆卡里的照片,都是一辈子难以忘怀的纪念。
作为班长,我是幸福的,我一次次被感动着。感动着杨仲凯同学联系的津彩河北——城市印象与文学纪实采风;感动着郑雄联系促成出版《我的鲁院,我的鲁三三》;感动着李云联系的给全班每位同学赠送的2018全年《诗刊》和《诗歌月刊》;感动着文欢等同学亲手设计制作的签有班级名字的纪念品花瓶;感动着吉建芳任劳任怨编辑的属于我们的公众号;感动着逯春生深情创作的歌曲《永远的鲁院》;感动着魏建军等同学激情澎湃的发言;感动着班干部和热心的同学对班级的无私服务;感动着班主任老师的尽职尽责、乐此不疲;感动着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感动着为我们授课的专家、点评作品的导师;感动着食堂师傅每次用心做出的可口饭菜……
在这四个月里,鲁院打开了我们的文学视野。一节节与文学有关的课像一坛坛老酒,让我们贪饮酣醉。鲁院坚定了我们的文学理想,我们在这里重新归零,认真思考,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用自己燃烧的心灵去点燃人民心中的美好与希望。鲁院让我们学会怎样写好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还有最美的中国故事。鲁院是加油站,是温暖的家,它改变我们旧有的文学理念,去除我们非专业的旧习惯,找到重新起飞的自信和力量。
在这四个月里,同学们在鲁院静心读书,倾心创作,创作出一批精品力作,分别在《人民文学》《诗刊》《中国报告文学》《北京文学》等全国重点刊物上发表,有不少学员作品获得全国文学奖项。还有学员在学习期间出版了个人文学专辑,我们收获知识,更收获着友情。各种活动,让同学们有了多种形式的碰撞接触,或者是语言的火花,瞬间的照耀,或者是一颦一笑,点点滴滴,都留在彼此的心里。鲁院时光即将结束,而另一个时段悄然开启。岁月,固然能磨灭很多事情,但却不能磨灭人与人之间的牵挂。多年之后回望鲁院,我们必定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鲁院不只是我们跋涉文学征程中的一座精神驿站,更是我们生命底色中的一道闪亮光环。踏着十九大的强音,沿着伟人远眺的方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不忘初心,时间作证。
感恩文学
□吉建芳
我们将结束在鲁院的学习,曲终人散。此时此刻,我的心中五味杂陈,一言难尽。
进入鲁院之前,我不过是一个行业媒体的工作者,文学仅仅只是我的业余爱好之一。离开鲁院之后,或者说离开鲁院相当长的时间里,文学仍然只会是我的业余爱好之一,并不可能成为我生命的全部或惟一。但是,我从此将对“文学”二字多了一份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更多的牵挂。
进入鲁院之前,对鲁院学习有过太多期待吗?虚空的或是现实的?好像也很难说得清楚。但进入鲁院之后,收获的全是意外和惊喜。“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众星捧月”的校园氛围,在我眼前打开了一扇大大的窗户,窗外是一个无比广阔的美丽新世界,窗内,是单薄羸弱的我。
我也曾去图书馆借了一些书,但很快就从授课老师的建议中,从同窗朋友圈里晒出的图片中或是各种聊天记录中,从茶余饭后闲谈时捕捉的信息中,开始线上线下地购买并阅读一些书籍。这些书,是在自己以前虽也庞杂但却大多选择性阅读的基础上扩展开来的。阅读是一个人一辈子的事。因而,在阅读的同时,我也会跟大家进行一些必要的交流,而现实中的每个人,其实都是一本活生生的书。
老师们的讲课录音是必须反复聆听的;老师们的谆谆教诲是自己必须反复琢磨的。那些说过的话、讲过的事,那些老师们多年摸索和探索出的丰富经验淬炼的精华,那些未知领域的无穷奥秘,那些已知领域的别样芳华,那些一知半解曾经懵懂的一些事情,在某一日才恍然有了一些豁然之感。
作为一名班级宣传委员,能做的实在有限,在此无需多言。
学习之余,记录和书写那些令自己感动的瞬间,那些看似细微实则意蕴深长的美好。并不是在每一堂精彩的课后都会抒写听课感悟,也不是每一本读过的书和每一部看过的剧都会写一些共鸣思考,更不是每一次观展和每一次遇见之后都会“记录在案”,但总有一些文字,帮我留下了一些什么。
如果一定还要再说些什么的话,那就是通过鲁院四个月的学习,我对曾经计划中的文学书写更多了一份审慎和思考,对即将实施的文学创作将会多一份清醒和沉着,多一份执著和敬畏。
这四个月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长度来说,似乎微不足道,但这段人生经历却永远无法复制,永远都不可能再重来。而思念,在尚未分别时已经开始。
再次感恩文学,感谢鲁院,感谢所有的遇见!
文学的列车没有终点
□陈楫宝
明年的今天,我们会在哪里?明年的今天,我们又会是谁?明年的我们还是我们,明年的我们不是现在的我们。
钟表可以拨到起点,但时间不能回到从前。
开学的第一天,我们憧憬着马尔克斯式经典的开头:“多少年后……”但今天,此时此刻,我们想拥有一个月光宝盒,让时光倒流,穿越到2017年9月7日,让我们重新开始一段美好的文学旅程。
四个月前,我们四方辐辏相聚鲁迅文学院。四个月里,我们说着千姿百态的普通话,用共同的文学语言,彼此毫无保留的批评,满怀赤诚的鼓励,还留下“鲁三三”金句:“你来此作甚”、“请回到文本”、“感动自己,才感动众生”。我们的文学生活精彩纷呈。
鲁迅文学院组织名家授课、文学对话、集体研讨、社会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教学生活,涉及文学、科技、经济、军事国防、外交、音乐、心理学等一系列高质量的课程,让我们在人生盛年,在这段奢侈的时光,贪婪地享受丰盛的文化大餐。这些文化知识、生活点滴、同窗情谊,将逐渐地、潜移默化地融于我们的血液,沉淀于我们的心底,成为我们文学生命的一部分。
从一名文学少年成长为非职业作家,从湖北到北京,由新闻而商业而文学,我跨越了20年。在商场打拼时,做公司、搞投资,周旋于喧嚣的物质生活,但始终有一颗火种在心中闪烁,有一个声音在心里呐喊,那是文学!终于有一天,我拿起笔,不可遏制地写下熟透的商业故事和身处的城市,踏上了文学的圣域。20年后再次出发,一切都并不晚,那些经历都是丰富的创作源泉。如今,我的生活三分之一是日常、三分之一是商业、三分一是文学。但是,在较长的时间里,我的创作是一个“自发”的过程,鲁院的学习萌发了我的“自觉”。
我们学习获得的认知会直接地、积极地影响未来的文学创作。比如,对各种文学手法的大胆尝试和实践;比如,我认识到文学原动力是对正义感的追求,正义感恰是现实主义题材创作的根本需求。我深刻感悟到,对现实保持应有的关注是一个作家的责任和能力,而现实也给我们作家创造了大量无法放弃的题材。鲁院组织的多学科课程,使我们逐步认识到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国土地上最好的文学风景是中国式的现实主义,是中国文学的根脉。深入生活,反映现实,用我们自己的观察、体验、思考、想象和表达,建构一个完整、牢固、可靠的文学世界,不违和、不疏离,直抵内心,让读者乐于阅读欣赏、获得精神愉悦,看到希望和温暖,激发出更大的生活热情。
“不畏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 今天,我们毕业了。时光不可倒流,岁月却可回味。文学之路恰如“买上一张永久的车票,登上一列没有终点的火车”。从鲁院出发,我们开启新的文学旅程。相信我们“鲁三三”,会以“文学”的名义,成长为一个坚实的、不辜负鲁院厚爱的文学集体。
走向晨光闪耀的地平线
□梁晓阳
记忆还停留在2017年9月8号的上午,那时候的天是蓝蓝的,可以照见我们相聚的笑容,那时候的玉兰树、银杏树、海棠树,绿中带黄都在微微冒着太阳的热气。
我和你、你和他、他和我们都来了,共同组成了独一无二的集体——“鲁三三”。
我们怀着一颗感恩与幸福的心,像家人一样相亲相爱,像看到了自己的后半生一样,珍惜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四个月来,我们成了小学生,看到院领导和老师,像孩子看到家长一样欢欣;来了一位慕名已久的作家,我们满怀新奇与盼望早早拿出网购的书本,排队请求签名合影;不放过任何一次讲座,生怕失去一个遇见;在各个专题研讨中,我们像兄弟姐妹,既交锋又体谅。18周57节课。老师们的解说阐释,同学们的提问发言,历历在目。
曾记否?一次次在文学馆参加活动,观看颁奖典礼,受到了鼓励和鞭策;到十月文学院,到单向街书店,到北大、到人大、到联大,给学习加餐,庆幸自己获得感悟;到各大剧院、电影院观看最新话剧、电影,感受了文艺前沿的律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外出考察人文景观,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甚至,拿着相机、手机在花园里、池塘边专注地抓拍,把自己拍成了鲁院的风景。
每天,我们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总结、思考、写日记;我们互赠书籍、共同探讨,从对方身上,学到了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有效的创作方法,同时,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是谁?是谁吵醒了我们?一睁眼,看到了结业典礼;一睁眼,看到了分别;一睁眼,全都成了离家的孩子。
我们是坚强的,一直在控制自己;我们是软弱的,早已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泪水。
让我们回忆一下吧,当男女分桌吃饭渐渐变成了穿插交流,当公寓楼里吹出懒洋洋的暖风,当校园里那口鱼池结了一层薄薄的冰,我们就知道,离别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那些意气风发的讲座,那些妙趣横生的研讨,那些夜晚溢出的欢歌笑语已经随着2017一去不返了。
我们是带着一颗逐梦的心走到一起的,又因为逐梦而分开。为梦,我们结下了这份缘;为缘,我们有了理由继续爱;为爱,我们在漫漫路上求索,碰撞交流,相互砥砺,一起受到新的启发,一起获得新的提升。
我们暗暗决心,要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内写出有尊严、有影响的作品,以此致敬我们宝贵的生命,致敬我们亲爱的鲁院。
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的时刻终究来了。走出这间教室的大门,我们又成了社会人。但是,不管走到哪里,我都要自豪地宣布:我是——鲁院人!不管走到哪里,那高悬的鲁迅先生的古铜色挂像永留心中;那在屋顶明亮光线映照下熠熠生辉的回形公寓永矗心中;作协和院领导的亲切关怀、老师的辛勤奉献、后勤员工的辛苦付出,永记心中。
既然一定要走,那就走吧,前路君莫愁,知己遍天下。不管我们走的是东门还是南门,指向远方的,都是灯塔、是路标,是晨光闪耀的,地平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