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红棉文学奖”征文活动正式启动
丝绸之路的文学想象
北京师范大学与鲁迅文学院合作培养研究生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郝建国 刘江滨:作家的门槛
我的亲娘
古调传雅韵 秦音演正声
邹凡凡《兰园》创作谈:小巷 家乡 世界
第七届红岩文学奖获奖名单揭晓
“意大利之源——古罗马文明展”举办
香港,大湾区的文学驿站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奖掖年度论文佳作
第七届“啄木鸟杯”中国文艺评论年度推优活动开始
张新颖:让“晨曦时刻的儿女”烛照我们内心
程永新《若只初见》:八十年代造好的船,开启“时间的探险”
四川作协在少数民族地区成立第一个文学志愿者服务队
【十号会议室】华清《镜中记》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
网络文学名家谈写作
张新颖:让“晨曦时刻的儿女”烛照我们内心
张新颖对黄永玉、沈从文的解读,以及对那些“晨曦时刻的儿女”的写作源泉的追溯,之于当代文学创作有着重要意义,也滋养着当下的读者。
“抗战话剧”八十五年祭:雾霭中的闪电
话剧从进行文学探索的小众艺术,“下沉”并成为的“艺术的武器”。
带着生命情感做学问——略谈聂石樵先生的学术
谭然:疫中检书记
陈广宏:流派研究如何再出发
可否换一种思路读《清明》?
茅盾藏书研究:形成轨迹、痕迹留存、概念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