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小蕙:说初唐侍御史王义方
王义方(615年—669年)在世的55年,是唐初李渊、李世民、李治祖孙治下的三朝,相比较许多昏庸和荒淫帝王,这3位皇帝还算听得进谏言,也还有肚量招揽人才,任用贤臣与清官。
-
炮火中消失的“上海动物园”
位于上海老南市文庙的这家动物园,作为中国人自行创办的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大型动物园,可谓生不逢时。“八一三”淞沪战事爆发,在炮火肆虐下,它与国人一起遭逢动荡与磨难。
ZUO JIA YIN XIANG
01【温故】七月,生命应该燃烧起火焰
一方面是基于对历史的反省而痛恨极左思潮,对现实有着强烈的批判意识;另一方面则是极左思潮在父辈身上留下烙印之深,乃成习惯。回到读者的讨论,如果搁置传记文学写作伦理问题,更关键之处恐怕是,子一代如何能避免父一代的“尴尬”以及“狼狈”?
02自由的真与伪:鲁迅1933年杂文里的萧伯纳间奏
在萧伯纳1933年“环球旅行”行程和他漫长一生的文学与社会政治生涯中,中国之行只是一个短暂的、多少有些偶然的(甚至不情愿的)停留。而在鲁迅整个人生和文学历程中,萧伯纳同样是一次偶然的、交臂而过的相遇。
03张建智: 一株“老梅”喻金庸
金庸这个名字,因曾被当代文学家王蒙评价:“在以后一百年中,于武侠小说天地中,再无人可超越过他了!”此说一出,金庸在新武侠小说创建的群体里,似乎成为一个超人。加上各大报刊以及电视媒体等加入,金庸这名字,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为大众无条件地所崇拜……
04纪念 | 乐黛云先生学术年表
2023年,11 月,乐黛云《人生由我:做勇敢和浪漫的自己》、汤一介《人生的智慧:顺乎自然,热爱生活》,以及汤一介、乐黛云的《汤一介 乐黛云:给大家的国文课》(戴锦华作序《写在前面》)系列作品由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启动《乐黛云文集》十卷本,预计2024 年出版。
长生殿前的七夕
谈到七夕的爱情主题,除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以外,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当属唐玄宗与杨贵妃于长生殿乞巧的故事了。这段故事于史无征,始见于白居易的《长恨歌》以及陈鸿的《长恨歌传》。陈鸿在《长恨歌传》中,写到已经成为蓬莱神仙的玉妃,回忆起天宝十载骊山宫中的七夕密誓……
来源:光明日报 | 邢乐萌 2024/08/09
梁实秋的国文老师
有一天,徐先生上作文课,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作文题目怎样讲呀?”徐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
来源:人民政协报 | 崔鹤同 2024/08/08
她和他和她——浅谈王世襄
收藏家、芸廷艺术空间发起人王帅陆续以文字记录了收藏近现代文人手札墨迹的心境与琐事,本文所记为“中国第一玩家”的王世襄,更多讲述了对其影响至深的两位女性。
来源:澎湃新闻 | 王帅 2024/08/07
戴燕:“反正我们是女人吧” ——读《钱锺书杨绛亲友书札》
所以,有一次她听杨绛说道:“反正我们是女人吧!”一面体会到其中包含有杨绛几十年来经历过的种种甘苦,一面也得到深深的安慰。在上个世纪,不管中国还是日本,女性学者的人数都非常少,每一个人都仿佛自己领域中的孤岛……
来源:文汇网 | 戴燕 2024/08/06
陈曾寿与中国近现代围棋史上的“遗民时刻”
陈曾寿(1878—1949),字仁先,自号耐寂、复志、焦庵、苍虬等,湖北蕲水(今浠水)巴河人。著有《苍虬阁诗集》《苍虬阁诗续集》《旧月簃词》等,编有《旧月簃词选》等,诗词成就为世所称。鲜为人知的是,陈曾寿也是近现代中国围棋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其存世数十万字日记可作见证。
来源:澎湃新闻 | 尧育飞 2024/08/05
抹茶文化漫谈
抹茶,是一种既古老又新潮的饮品,以其独特的粉末状态和丰富的茶氨酸、咖啡因含量闻名于世。它既有着上千年的茶文化历史积淀,又在当下不少网红饮品中身影频现。
来源:光明日报 | 张旖华 2024/08/03
给焦晃送过的一册旧书
焦晃先生爱书,家里有许多书,密密麻麻地摆满了两面墙。其中,莎士比亚、果戈里、契诃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书籍自不多言,还有琳琅满目的历史文化,乃至佛教、禅宗、道教、基督教等形而上的著述……
来源:北京日报 | 杨思思 2024/07/26
动物世界里的仁兽
“仁兽”其实并非一个很精确的词语,原因是当我们提及“仁”时,它理应是在“人与人”之间才会出现的概念。然而,将某些动物称为“仁兽”却是自古有之的现象。究竟有哪些动物符合“仁兽”的标准? 以下是其中的两种。
来源:中华读书报 | 潘铭基 2024/07/25
今天我们为何还要读孔子?
一百年过去了,我们如何评价新文化运动?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当年所提倡的“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今天俨然已经成为国人信奉的普适价值,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随着“国学热”和大陆新儒家的复兴似乎已经过时。
来源:中华读书报 | 李彬 2024/07/24
吴学昭:关于《吴宓文集》
我父亲吴宓(字雨僧,又字雨生)生于1894年,为庆贺和纪念他的130岁诞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吴宓家人不断努力搜集、整理、编辑和友好帮助校译的基础上,经三年精细校对审阅,终于将《吴宓文集》出版发行。
来源:文汇报 | 吴学昭 2024/07/23
谢泳:新见陈寅恪旧诗二首
凌默写陈诗,个别字句与原诗差异,应属正常,但句句差异,显然不属记忆问题,观察凌记其他陈诗甚少失误,可判断这是一首新见陈诗,意义非常。
来源:澎湃新闻 | 谢泳 2024/07/22
段崇轩:《五月》之风——怀田中禾先生
从事文学编辑、批评写作数十年,在文坛上识人颇多,交友不少。有的人曾经过从甚密、朝夕相处,但后来渐行渐远;有的人只是偶尔相识或几面之缘,却心灵相通,成为师生、知交。我与田中禾先生就属于后一种。
来源:光明日报 | 段崇轩 2024/07/19
时代的魏明伦与魏明伦的时代
“巴蜀鬼才”、著名剧作家魏明伦近日病逝。据说他生前未完成的最后一部手稿《麻将》,是为重庆川剧名家沈铁梅量身打造的。
来源:北京青年报 | 解三酲 2024/06/14
董树人:偶遇作家曲波
我唐突地打断他谈出国访问的兴致,问道:“曲波同志,请您谈谈文学创作可以吗?”他对我的冒失之举毫不介意,答应了我的请求。
来源:北京晚报 | 董树人 2024/06/17
旅行书写与“想象”生产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有着“抗战圣地”和“民主圣地”美称的延安,逐渐成为另一政治文化中心,受到海内外瞩目。来自全国各地的进步青年乃至国内外记者、旅行家都对它心生向往,不惜跋山涉水、历尽艰辛也要一探真容。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李跃力 2024/06/18
鲁迅在黄埔军校演讲
今年6月16日是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1927年4月8日,鲁迅应友人邀请,来到黄埔军校(广州黄埔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为近千名学生作了《革命时代的文学》演讲……
来源:人民政协报 | 周惠斌 2024/06/19
郑振铎“俗文学”观的学术史意义
郑振铎是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一位多面手,在短短60年的生命历程中,他在民族文化遗产整理、世界文学译介、文学创作、文学研究、文学刊物编辑、文学社团组织以及美术、考古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光辉的成就,被称为“中国文化界最值得尊敬的人”。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 车振华 2024/06/20
高洪波:乐为他人做嫁衣——一个老编辑的人生感悟
十年之后,就回到刚才主持人说的《文艺报》十年的正式编辑生活。我曾经在一次演讲中谈到过《文艺报》特殊的编辑岗位,给我的人生留下特别深刻的一种痕迹,以至于现在跟大家谈一些编辑趣闻的时候,都离不开《文艺报》的十年生涯。
来源:中国作家(微信公众号) | 高洪波 2024/06/21
- 从这里,阅读文史频道
2023年7月起,我们设立固定栏目“频道头条”,将每日更新中重点推介的好文归档,集腋成裘、寸积铢累、聚沙成塔,以便读者查阅。
【经典作家专刊】经典的魅力在于伟大作家们的创作实践、人生历程、理念哲思和学术思想,蕴含着丰赡而持久的阐释可能与意义空间。
郭沫若、曲波、周立波、唐弢、林斤澜、草明、钟敬文、金庸、马识途……重读《杜晚香》:“遗托邦”状况
“不过,昨天,今天,我反复思量,我以为我还是应该坚持写《杜晚香》而不是写《“牛棚”小品》。自然,这里并没有绝对相反的东西,但我自己还是比较喜欢《杜晚香》。是不是由于我太爱杜晚香,人民更需要杜晚香的这种精神呢?”
来源:《文艺研究》 | 马春花2024/08/09重读《棋王》:泛文学的当代接受
《棋王》是一篇幸运的作品,发表后不久,即在“文化热”和迅速迭代更新的文学浪潮中被逐渐经典化,作为“寻根文学”的代表作之一进入到文学史叙述之中,并且不断地被重读。
来源:《小说评论》 | 刘大先2024/07/26文史特辑 |【龙年说龙】来源:中国作家网 | 陈泽宇2024/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