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ZUO JIA YIN XIANG

01银月光华:战啊,做写作的“孤勇者”

他曾为了承担起现实和家庭的责任,搁置心中的热爱整整12年;他曾将卑微梦想低语喑哑,孤独与徘徊中的火苗燃起又熄灭。终于,他决定对峙绝望,对弈平凡……

01
银月光华:战啊,做写作的“孤勇者”

银月光华是鲁迅文学院第十六期网络文学作家培训班学员,湖南省网络作协会员,沈阳市作家协会会员,七猫中文网签约作家。他于2003年在部队中开始创作军事小说……

虞婧 银月光华 中国作家网
02姑苏小七:借我生猛与莽撞不问明天

她并不抵触别人说她写的是“小白文”,实际上也不只是。她坦然承认生活的压力,执着坚守“再长的文也要打磨”的写法……

02
姑苏小七:借我生猛与莽撞不问明天

我的小说节奏虽然快,但情节和内容是用很多时间打磨出来的。表面看起来行文比较直白,但里面其实包含了很多东西,有很多精心的构思。情节快,不意味着写的时候就快,相反,想要把简单直白的文章写好,也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构思,不然无法吸引读者……

姑苏小七 虞婧 中国作家网
03赖尔:《赛博正义》的科幻与现实

“守序”的一面,是坚持光明与正义,坚持“文以载道”,用文学去弘扬真善美。在开每一本新书的时候,我都会进行思考和全局构架:首先,选定作品的题材,确定作品的立意;其次,在构建好主风格之后,同步进行故事主梗的构想以及人物设计……

03
赖尔:《赛博正义》的科幻与现实

我是一个有点“疯”的作者,“守序”与“混乱”两种模式,都在我的创作中出现,针对不同的作品,我会采取不同的思路与导向……

中国作家网
04棠花落:我希望落过的笔一路生花

棠花落在古代言情小说、现代言情小说、现实题材创作方面都做了尝试,被称为“全能型作家”。但直到今天,她还是担心自己“写不好”,喜欢把已经取得的成绩都归为“好运气”……

04
棠花落:我希望落过的笔一路生花

写作路上的艰辛和执着,所有的被质疑和自我怀疑,只有自己知道。如果落过的笔能一路生花,就能护她最初的梦想抵御住所有的风沙……

虞婧 棠花落 中国作家网
网络文学研究的反思与突破

网络文学研究作为新兴的学术领域,在一批学人的介入与耕耘下,经过学术化、学理性的梳理已经渐成气象,但不容忽视的是,潜藏其中的问题与局限也颇为明显。通过对网络文学研究既有成果的检视与反思,本文认为在三个方面有待改进……

来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 黄发有2022/7/6
跨次元IP的新案例

随着时代发展,短视频、直播、社交媒体、元宇宙、区块链等更多媒介形式也开始出现。IP产业链发展到今天,也已初具产业规模,并大大繁荣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与社会生活……

来源:文艺报 | 王伊千2022/6/28
从“作品”到“说话”:建构数字时代的大文艺观

新媒介对文艺评论造成了剧烈冲击,学院评论不再一家独大,大众文艺评论崛起。尽管在符号资本上大众文艺评论与前者不可同日而语,但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对日常生活的深刻影响,其力量不容小视,突出表现就是弹幕文化的兴起……

来源:《中州学刊》 | 黎杨全 2022/6/23
南方赤火《女商》: 显微镜下的“晚清”

当我们撇开文学网站所使用的简易标签的干扰,解读《女商》,会发现《女商》的格局远不止于对“言情”与“权力”的反拨,而是落脚于人民史观……

来源:《青春》 | 扬子江网络文学评论中心2022/6/21
网络现实题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时代精神

提高网络文学的整体水平,除了在语言表达、故事逻辑和叙事方法上需要讲求基本的文学规范外,更要走内涵发展之路……

来源:文艺报 | 桫椤2022/6/14
互联网时代文学发展新生态:阅读、评论、创作的全民化

诵读《送东阳马生序》,时人仍为明代文学家宋濂求学时家境贫寒、只能冒着寒冬、借他人之书抄录的不易而动容,感于其求学环境之艰、求学心志之坚……

来源:文旅中国 | 牟榕 吴道天2022/6/8
禹建湘:网络文学的别现代审美特征

在叙事上,网络文学构建了一个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同时共存、文明博弈的时空,不同文明既“对立冲突”又“和谐共谋”,体现出时间空间化的特点。在人物塑造上呈现英雄化倾向,且英雄形象体现出多样化、凡俗化的特点,体现出一种后现代娱乐性价值追求……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 禹建湘 欧阳友权2022/5/19
周冰:网络文学的“方言”书写、言语社区与修辞幻象

当前的网络文学是以关键词聚类为特征的类型“方言”与“行话”书写。类型之下的社区化发展,不仅使“方言”社区成为网络文学的新现实,也使文学的审美、消遣特性逐步让位于“以言会友”的交往更生,促使网络文学走向言语社区的建构……

来源:《语言战略研究》 | 周冰 2022/5/18
网络文学“现实”的多重变异、未来性与大众美学

“现实主义”这个词,几乎和“文化”“自然”这些很难定于一格的词汇放到同一层面,可以在其中置入丰富的内涵,如此边界也就常被移动。但无论如何,“现实主义”还是有特殊情境和所指的,比如在文学史中谈到现实主义,势必会加入各种限定……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张春梅2022/5/9
网络文学短剧改编,刚上路别迷路

网络短剧成为市场热门,与网络文学的免费阅读机制关系密切……

来源:《光明日报》 | 吴长青 2022/4/27
网络文学批评聚焦的五个问题

大体上说,网络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免费阅读到付费阅读,再回到免费阅读的传播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涌现出海量作品,网络文学也成为最受大众欢迎的文化消费品之一……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禹建湘2022/4/27
张春梅:中国网络文学批评理论建构

关于“理论化”的探讨早在20世纪已经引起关注,根据乔纳森·卡勒的说法,自1960年代起,一种被称为“理论”的东西开始兴起:“从事文学研究的人已经开始研究文学研究领域之外的著作……

来源:《创作评谭》2022/4/22
副本模式、游牧身体与生命政治新范式

后人类境况”的产生引发了当代科幻文艺生命伦理和审美范式的变革。网络科幻小说的叙事实践则是这种变革的话语表征……

来源:《内蒙古社会科学》 | 鲍远福2022/04/15
乔焕江:网生文化与网络文学的早期生态

网络文学的起点到底应该是什么?是1998年痞子蔡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还是1997年开始连载的罗森的《风姿物语》?

来源:《天涯》 | 乔焕江202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