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七月,生命应该燃烧起火焰
编者的话
七月初,董晓回忆父亲董健的文章《尴尬一代的读书人》引起了一些讨论,有人认为这是难得的亲属回忆录,也有人对代父自省表示怀疑。文中主要言及的“尴尬”,伴随了一代人从少年到老年,从学识到情感。一方面是基于对历史的反省而痛恨极左思潮,对现实有着强烈的批判意识;另一方面则是极左思潮在父辈身上留下烙印之深,乃成习惯。回到读者的讨论,如果搁置传记文学写作伦理问题,更关键之处恐怕是,子一代如何能避免父一代的“尴尬”以及“狼狈”?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读者维度的建构》(赵普光)一文涉及常被忽视的重要问题:中国新文学是通过“普通读者”的力量撬动旧文学并最终确立自身合法性的。如果以读者维度寻求某种文学史的理解,或会发现,相比于被反复“发现”的二、三流作者,读者才更符合“文学史失踪者”这一定位。从读者层面对文学的社会存在进行历时性反思,不仅可以激活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潜能,亦可从思维整体上拓宽关于创作、批评、文学制度之间关系的文学空间。异曲同工的另一篇文章是《“通心”:社会主义文学的开会书写》(高强),研读开会书写正是重估社会主义文学“遗产”的重要切口。
本月,我们选载的经典作家研究两篇好文,均来自《丛刊》。《君子豹变:论1943年叶圣陶五十初度》(邱雪松)通过叶圣陶的对“祝寿”态度的嬗变,发见公共仪式试图构建的政治认同与价值在个体身上曲折的心理过程,以及以叶圣陶为代表的“同路人”在1940年代中后期“君子豹变”的政治抉择;《走向人群:废名1930—1940年代文学实践中的<论语>资源》(崔文骏)聚焦废名这一时期对《论语》的接受,分析这种接受为何帮助废名完成了走向人群的精神转轨,废名的创作提供了传统与20世纪中国文学关系之富有意味的样本。
2024年7月是中国作协成立75周年,前辈束沛德在文章中总结他从事文学组织工作的体会:要按照文学的特点、文学生产的特殊规律来开展工作;要与时俱进,勇于改革创新;要加强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做一个称职的文学组织工作者》)深挚、奉献、勤读写、善交友,前辈的宝贵经验当常记年轻人心头。
7月27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乐黛云逝世。乐黛云先生是中国新时期比较文学学科的拓荒者,也是当代中文学人里的“浪漫儒家”。她不仅着眼于知识与学术视野上的拨云开雾,更因人格的涵养,建立起“精神共同体”。她说,“生命应该燃烧起火焰,而不只是冒烟!”31日告别式上悬挂的挽联“我就是我,风云时代奇女子;道可以道,比较文学大先生”,可谓乐先生一生写照。我们将持续选发纪念文章。
本月中旬,首届国际青春诗会在杭州、北京举行。去到长城的那一天,来自金砖各国的诗人们都很激动,感叹“谁知道,我竟能在这里吟诵我的诗篇!”常言不到长城非好汉,外国友人来长城感受中华文化,频频留下交流史上的盛举,《外国“好汉”爱长城》(贾晓燕)一文就记叙了许多长城上的“朋友圈”故事。本月末,巴黎奥运会开幕。早在88年前,就有一位中国运动员首次得到了“奥运奖牌”,《1936年:上海“神行太保”奥运行》(袁念琪)可让我们在观看比赛的间歇,重温国人百年来的奥运情缘。
中国作家网文史频道编辑陈泽宇
2024年8月1日
崔文骏 | 走向人群:废名1930—1940年代文学实践中的《论语》资源
2023年7月起,文史频道常设“温故”专栏,在每月最后一天重温当月选载佳作及独家文章。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阶段性地温故知新,并在互联网时代有限地保留一点文学记忆与智识。本月还设立固定栏目“频道头条”,将每日更新中重点推介的好文归档,集腋成裘、寸积铢累、聚沙成塔,以便读者查阅。
【温故】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