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十月,纵浪大化中,做一支有思想的芦苇
编者的话
2023年10月,在刚刚结束的又一次“作家活动周”上,鲐背之年的束沛德先生向新入会的会员朋友们讲述中国作家协会的历史与故事。束沛德先生1952年跨入中国作协大门,从此一生精力奉献给文学事业,在文学组织、评论、儿童文学研究等领域皆有建树。我们本月发布束老《弘扬作协好传统、好风气》一文,这是他写在全国文协改组为中国作协70周年之际的回顾性文章。在文末,束老殷切寄语后来人,“为精品力作鼓与呼,为扎根人民鼓与呼,为文学新人鼓与呼,这是中国作协和文学前辈长期以来一贯坚持和发扬的好传统、好风气。”
本月的纪念文章中,陈观旭《长虹耀云巅 牵风驾鹤行》一文最引人注目。作为徐怀中先生的好友,陈观旭对先生生活与创作的点滴铭记在心,如他所说,“怀中先生对信仰的初念、对人民的深情、对真爱的憧憬、对艺术的倾心,均肇始并升华于雪线之上。”徐怀中先生历经风雨,仍能在晚年铺就斑斓长卷,可谓臻至纵浪大化的境界。雷颐以帕斯卡语“思想的芦苇”描述何先生(《做有思想的芦苇:漫话何兆武》),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典例:在时代狂飙中,个人如风中芦苇,只能被狂风裹挟,随风飘荡,但这并不妨碍每个知识人都可以从思想中坚持自我,并获寻安慰。近年来,散文家吴佳骏对南星散佚的作品考辨辑佚,终于在最近编订南星作品全集问世。我们选发了这本书的后记《寻找南星》,吴佳骏记录了他与这个“寂寞的灵魂”的神交诸事,从吴佳骏的文字中,一位颇负盛名却为现代文学史所遗落的诗人、散文家、翻译家逐渐显露出他清晰的身影。还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家王安忆写父亲王啸平的文章,王安忆历数父亲南洋时期的种种遭际,写下一个戏剧艺术工作者与革命者的形象。其中写到游子近乡情怯的部分,让人动容。正如王安忆引述的歌词那样,“海水到处有华人,华人到处有花踪”。文章不长,行文朴素,贵在情真。在这篇文末还附有王啸平剧评佚文,亦可供有心的读者细寻文学踪迹。
关于经典作家的研究,除文艺报上中国现代文学馆组织的“经典作家专刊”之林斤澜篇外,本月我们还选取邱焕星《“六个瞬间”:阿Q的本能革命意义与中国世纪难题》、夏晓虹《梁启超:女学为第一义》、王建伟《胡适:从“前锋”移到“后卫”?》、张中良《老舍的抗战书写:国家至上》、阎晶明《“那钱上还带着体温”》等文章,皆可详览。
中国作家网文史频道编辑陈泽宇
2023年10月31日
陈观旭丨长虹耀云巅 牵风驾鹤行——徐怀中先生其人、其文、其事散记
阎晶明丨“那钱上还带着体温”——《呐喊》《彷徨》里的金钱描写
【温故】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