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作家研修班的12天
▲7月12日,研修班结业仪式上,作家学员们拿到了结业证书,这一段美妙的学习经历也将成为他们未来创作的起点。
2024年7月1日上午10点,北京鲁迅文学院内,一场特别的作家研修班正在举行开营仪式。按照既定程序,全体成员要起立唱国歌。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徐可是仪式的主持人,站起来环视了一圈,看到了不曾想到的一幕:全班38名学员,近1/3的人没有站起来。
轮椅上的学员们庄重肃穆。徐可马上明白了,在音乐停下之后,偷偷用手抹去了眼角的湿润,坐下后正式宣布:“鲁迅文学院残疾人作家研修班开班!”
1、一群摇摇晃晃的“文字”
2019年,中国残联与中国作协首次共同举办鲁迅文学院残疾人作家研修班,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37名学员在鲁迅文学院学习深造、顺利结业。今年的研修班是两家单位时隔5年后的再度携手。
这一次,38名作家在12天内参加了9次讲座、两次分组讨论、3次改稿会,参观了中国现代文学馆,组织开展了多场文化沙龙。他们中既有中国作协和省、市级作协会员,也有网络作家、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等,已在文学创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是一个拥有充沛文学热情和巨大创作潜质的作家群体。
患有先天性脊髓肌萎缩症的河北姑娘刘厦,就是坐轮椅的学员。她蜷着身体,脊柱歪向一侧,头歪向另一侧,这是她的“正常”体态。她看的每一本书,都要靠父母来翻页,这次也是被父亲推到北京的。
看着班上其他37位同学,她仿佛看到了放大的自己,“这个巨大的自己,让我看到了我们的生之艰难,很多时候连生存的基本需求都保障不了,但我同样看到了我们的梦之强烈,无论我们身处什么困境,也没有放弃信仰一般的梦想。”而刘厦最切实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作家,如今她已经出版了30万字的散文和诗歌作品,并加入中国作协。
她在诗里写自己是一棵草:“这棵草的梦是巨大的,不然它就不会在知道了自己是一棵草后,依然努力生长。”一样努力生长的,还包括班上最小的学员、只有20岁的青海女孩纳木措,患有脑瘫的她说起话来嘴角微斜,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像一根摇摆的水草。
纳木措擅长写诗,人生第一首诗的灵感源自风。她从风中听到了一种特别的声音,于是写下《海西的风》,那年她8岁。她到现在还记得,那是旷野的风、自由的风、不受任何限制的风,“我不屑于人们异样的眼光,我是绝对地脱离了我的这副躯体。”
▲残疾人作家来自天南地北,他们克服了各种障碍聚首北京并成为朋友,在鲁迅文学院以文会友。
这股年轻的风让人心旷神怡,与2019年那次残疾人作家研修班相比,中青代作家的身影多了。“向中青年倾斜”的想法,从中国残联向全国招募学员时就确定下来,希望能给更多年轻作家来到文学殿堂学习的机会,激发他们更强的创作欲望。
为办好本期研修班,中国残联有关部门与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进行多次协商、细致沟通,自学员抵京就在后勤保障和日常生活上做了尽可能周到的安排,从残疾类别、生活注意事项、交通接驳、无障碍坡道设置、陪护人员床位落实到饮食、外出、参观等细节上尽可能细致入微,悉心营造学员安心学习的整体环境。
▲课上,聋人作家依靠手机中的音频转译工具学习。
旁听一次培训班,就会发现这些学员没有一个人把“残疾”当作学习的障碍:聋人的手机上有声音转文字的软件,他们低头看字抄抄写写;肢残的学员把拐杖靠在桌边,两耳不闻窗外事,沉浸在课堂中;盲人要么手臂交叉默默聆听,要么直接拿出盲文书写工具,在桌上留下敲敲点点的钝响……
在这有声和无声的学习之外,一名负责住宿的工作人员满面疑惑:“这一个个不同的身体状况,为什么还这么热爱文学和写作?”如果他读过蒋勋的书,就会赞同,“文学不是励志的格言,不是非黑即白的答案,文学是对生命现象的真实理解、包容。”
通过翻看作家们的作品名录,也可以得到一些启示。或许是病痛、残疾激发了他们的艺术灵感,《向光奔跑》《破茧成蝶》《爱,赐给我站的力量》《生命·重新启航》《坚信爱会赢》《废疾者记》……一次次的书写,汇聚成生命的咏叹。
正如中国残联主席程凯在研修班结业典礼上讲的,赓续残疾人文学的发展是“残疾人实现‘平等、融合、共享’的基础和重要途径,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促进残疾人共同富裕的重要任务,也是残疾人参与文学创作的重要使命”。
2、“十三太保”来摸“像”
看过课程表的学员们,都被培训班“最高配”的讲师团队震撼到了。中国作协副主席、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陈彦,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教授、著名诗人西川,《人民文学》副主编、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徐则臣,百花文艺出版社总编辑、《小说月报》《散文》主编汪惠仁……这些平日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作家、诗人,一个个登台授课,还有《人民文学》《诗刊》《十月》《文艺报》等刊物编辑现场为大家改稿……
▲在学习间隙,两家主办单位安排作家学员前往中国现代文学馆参观。
▲在资深解说员的介绍下,学员们充分了解现代中国文学发展脉络,从中汲取创作养分。
中国残联高度重视此次培训,在与中国作协进行多次协商、细致沟通后,共同设计了涵盖党史、党的创新理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文学创作、传统文化、艺术欣赏等多方面内容。在文学之外,他们还请来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的副教授现场演奏,奉献了精彩的琵琶欣赏课。音乐联通了残疾人作家的“思维云宇宙”,“我终于知道了‘大珠小珠落玉盘’是什么意思了,这美妙的音乐和我的阅读经历实现了合二为一!”得益于敏锐的听力,盲人作家率先感受到“脑电波”。
这次研修班近三分之一的学员是盲人作家,为此中国盲协主席李庆忠和副主席何川主动来到鲁院和他们交流。“借大家的光,这是我第一次来鲁院。这里是文学的圣地,知名作家莫言、迟子建等都在这里‘过过筛子’”,何川的这番话也让李庆忠主席感叹:“难怪大家争相来这里学习,原来是‘鲤鱼跃龙门’。”因为恰好13个人,盲人作家自称为“十三太保”。
鲁迅文学院在所有中国作家心中,是一个“镶金边”的文学摇篮。这次每个学员都收到一个印有院名的徽章和帆布袋,平时戴在身上、背在肩上最多的,就属盲人作家学员了,“因为我们只能靠摸,摸到了就满意了。”来自新疆的马序坤擅写童话小说,每次说到这两件物品,就像孩子得到嘉奖一样笑个不停。
还有来自四川的郭梦漪,她是从事网络文学创作的作家,小姑娘举着盲杖,好像一个闯进传统文学世界的文字精灵,袋子里的道具是玄幻、穿越、武侠和甜宠……每天需要在线更新几万字的她可能要比一些传统作家更努力,才能获得好的点击率和收入。为了参加培训,她甚至提前写好了多天的内容。
也有学员是为了某个老师而来。“几年前为了听西川老师讲话,我参加一个诗人节,结果西川老师有事没去,那次错过十分惋惜,没想到这次导师就有西川,可以说是圆梦了。”福建的吴可彦在2018年就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目前是漳浦县医院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除了见老师,他还在这收获了新的友谊,来自厦门的同学常光军也喜欢喝茶,吴可彦有一个便携式茶壶,这个茶壶就在他们两个房间送来送去,“时间充足的晚上,我们一起边泡茶边讨论文学,是非常美好的回忆。”
刘芳是这群盲人作家中成名较早的一位,她是贵阳市白云区第三中学的“明星教师”。她的学习感受很具代表性,“我们是用听觉和触觉阅读的视障者,我们是扎盲文的写作者。鲁院是一个大师云集的地方。能与大师们面对面零距离交流,聆听教诲,三生有幸。”
这种幸运和幸福,只有盲人才有切身体会。何川说:“30年前盲人无法实现独立阅读,最早我读书要找志愿者帮我念,之后才有读屏软件;另外一个问题是写作的不自由,要写成盲文再翻译成普通文字。”而如今,在技术的发展下,盲人既可以任意阅读,也可以与明眼人使用相同的文字疏解胸臆。
▲在学习期间,中国盲协主席李庆忠(右二)来到鲁迅文学院,看望在这里学习的盲人作家们。
视野的开放,更促进了表达的多样,李庆忠主席对此深以为然:“对于我们这个群体而言,残疾这个标签意味着我们仍然有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我们经常提到残疾人作家,这样的定义可能容易引起偏见,但这是我们的特点。我们虽然没有视力,但是不能没有眼光。要学会用深刻、独到的眼光观察社会,用头脑思考人生。用勤奋的笔触去表达思想和带给社会正能量。”
两位领导临走时,盲人作家争相送到一层。那里有一座鲁迅的半身雕像,李庆忠主席用手摸到了鲁迅的眼睛、鼻子、胡子,同时鼓励大家要好好学习鲁迅的奋斗精神。于是一群人也把手放在鲁迅像上抚摸,将鲁迅的样子刻在心上。
经过研修班的历练,正是让文字能“从心”出发。中国残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理事长周长奎在开营仪式上鼓励作家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思考生活,写出属于残疾人视角的中国故事。”
▲在12天的学习中,残疾人作家不仅领略了大师的讲坛风采,彼此间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3、如豆的灯光,有打不倒的价值
徐可回忆起2019年那次研修班,谈到了一件趣事,“同期鲁院还举办了一个国际写作计划班,10多位欧美、拉美和亚洲的外国作家在这学习。外国作家发现残疾人出现在校园里,很奇怪地询问原因。”徐可耐心地给这群国际友人讲起了中国残联和中国作协办培训班的事情,学员免费学习,还管吃住,“这些作家很感动,他们回去写了不少文章记录这段经历。”徐可说,这次无意的“宣传”,更能让外国人理解中国政府对残疾人的关心关爱是体现在多方面的。
▲除了结业证书,每一名残疾人作家都会得到一张鲁迅文学院的校友卡,鲁迅文学院欢迎他们未来还有机会回到这里。
研修班结业典礼后,学员们决定在鲁院大门口合影。盛夏的太阳炙烤着地面,走得快、已经站好队的没有埋怨走得慢的,一个个的头上都在往下淌汗,但脸上都挂着笑容。这一次合影之后,大家又将奔赴天南海北,带着文学的火种,去燃烧创作的大地。很多人没有注意到,在他们身后的墙壁上,一只蜗牛正努力地爬过墙上的鲁迅头像,不知道爬了多久。
“我常常想,是什么无形力量驱使着我们走进鲁迅文学院?是什么动力源泉支撑着我们认真听完每一节课程?”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有中国作协会员、广东聋人作家徐颂翔一样恍如隔世的感受,“直到有一天,我终于有了满意的答案。那是一个曼妙的黄昏,我走出鲁迅文学院八里庄校区的大门,学校沐浴在余晖的彩霞中,蓦然回首,我发现头顶那五个金色的大字‘鲁迅文学院’特别亮堂,闪烁着一缕光芒,熠熠生辉。正如中国作协主席、作家铁凝在其文章《文学是灯》中所写的:文学是灯,或许它的光亮并不耀眼,但即使灯光如豆,若能照亮人心,照亮思想的表情,它就永远具备着打不倒的价值。”
▲本次残疾人作家研修班的38名作家参加了9次讲座、两次分组讨论、3次改稿会,参观了中国现代文学馆,组织开展了多场文化沙龙。
摄影|《三月风》记者 白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