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梁霄飞:报纸拼贴诉纸媒情结

来源:北京晚报 | 宋阳  2018年03月23日07:42

《女记者》

《报人梁衡》

《那年夏天》

前不久,由梁霄飞创作的几幅报纸拼贴画一经展出,就在业内引起不小的反响。凭借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对美学独到的见解,他让报纸拼贴有了“思想”。

今年40岁的梁霄飞,国画专业出身,投身媒体行业15年,曾任某杂志总编,现居昌平区兴寿镇下苑村,过着怡然自得的乡村生活。梁霄飞关于报纸拼贴画的灵感,来自他和朋友前一阵办的一个小型画展。画展前,有朋友建议,将参展画家的肖像绘在特制的明信片上。但尝试过水彩、丙烯综合材料之后,梁霄飞觉得不太满意,开始寻找不同的表达方式。

多年的媒体从业经历,让梁霄飞对报纸有着深深的情结,这一次,他也想将报纸元素运用进来。“艺术的基础属性之一,就是创造未曾有的。”经过一番头脑风暴,梁霄飞想到利用旧报纸,设计拼贴肖像画,既有创意,还能展现出画家们不同的性格。“如今,网络新媒体快速发展,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我也曾在纸媒奋斗了十几年,想用这种方式纪念那段时光。”

从人物形象设计到找报纸、找字样和裁剪,制作一幅拼贴肖像画,至少要用上十几个小时,为了让拼贴出的肖像画更传神、更形象,梁霄飞会反复比对,寻找最佳的表情和最好的状态,呈现出最自然的人物形象。

截至开展前,他一共制作了12幅拼贴肖像画,为参展画家们带来了巨大的惊喜。

“他拼贴的每一个人,都传递着人物的不同性格,而女性画家,在造型上还会更加美化,每一幅作品仿佛都有了‘思想’和内涵。”这些拼贴画一经展出,便得到了众多业内人士的好评,朋友们也纷纷来找梁霄飞定制创意报纸拼贴画。

报纸拼贴画的“走红”,得益于梁霄飞厚实的人生经历。无论是绘画,还是写作,他一直在探索更多元的形式,充分展现内心的思想。“大学毕业后,一直在用别人的眼光证明自己,没有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始终不得果。但其实,不管是为名还是为利,我一直忽略了过程本身。”

梁霄飞形容自己的状态,是“一条腿现实、一条腿理想的走路、摔跤”。根据这样的状态,他又创作了一幅名为《拧巴》的拼贴画作品,用以表达自己十多年的矛盾冲动。

与《拧巴》类似,在梁霄飞家里还挂着一幅有创意的作品《信仰》。他认为,一万个人有一万种信仰,也有一万种对待信仰的态度与方式。一次上网,他看到这句“信仰就像内裤,用不着见人就亮给人看。”于是便创作了一幅创意拼贴画。

在梁霄飞的作品中,还有一幅名叫《污染》的作品,也表达了他对结果的需要不再迫切,而是享受过程的体会,“我们匆忙地活着,连看眼身边风景的习惯都没有。”这两幅作品也在上苑当代艺术馆展出。

正在北京坊文化艺术中心展出的《观·察》,由综合材料制成。2.4米×5米的作品前,不时有一些观众指指点点、评说并合影,那是由梁霄飞、冯毅、黄璐合作的具有多解特性与模糊指向的装置作品。它就像一面镜子,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只属于自己的独特解读。

事实上,我们的作品以及在这里所呈现的文字,都是源自于对自然、生命、文化乃至更多包含所有可感知事物在内的、整体存在的观察与思考。因为这个对象太大,所以几乎不可能在某一时刻、某一地点以某一种形式或语言将它描述清晰。因此我们决定采用这样一种能够尽量纳入更多信息的装置形式,希望将历史与人文、时间与空间等曾与我们每一个人擦肩或共存过的真实生活凝固成触手可及的生动折影。

梁霄飞说,这就像与全世界或某个人共处,虽然大多时间里我们都不曾对其进行过刻意调查,虽然无法进行绝对精确地描述,但与对方共处的感觉却依然是亲切而真实的。这种真实必然是动态和模糊的,是一种身在其中的使然,是包容也是观察。

除了展现自身经历的拼贴画,梁霄飞还有不少得意之作。《猫》、《伞》等带有倒影的作品,都反映了他对当下时代的个人态度,呼吁人们面对困难和未知的世界时,依旧要勇敢地前行,要培养定力,不要迷失在过度“文明”的丛林中。

如今,梁霄飞已在下苑村居住了近10年,他有着自己的小院,种着树和各式各样的花,留下满园清香与翠绿。他家中还收藏着各种小玩意,老式相机、铜锁、小刀,甚至还有早期的手电筒、扬琴、玻璃瓶等老物件,这些都是他的灵感源泉。他说:“穿着棉鞋,骑着三轮车在村里遛弯,这就是我最自然的状态。自在的生活可以涌现出无限的创意,我将继续探索更多的艺术形式,为我的艺术作品赋予‘思想’和‘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