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九龙枝的头像

九龙枝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 07/16
分享
《续义水浒传》 连载

第八十九章 第八十八回 太清宫命悬一线 李家庄祸发萧墙

话说梁山二十将东京寻人无果,阮鲲正自担心黄天龙下落。却见军师宫诚于座占得一卦,开口大叫一声:“不好!”

众将听来,一时吃惊不小。纷纷询问之时,宫诚却道:“卦象虽险,后事无忧。天机不可泄漏,日后自有应验。”众人无奈,只好听天由命,暂且放下此事。

梁山喜得史万宝、史万岁、徐世荣、凌重威、韩继祖、韩继宗、焦奇、路遥加盟举义,将领已达八十七人。其中凌重威精熟火炮之技,军中不免更添利器。军师宫诚随即拨付人马增设火器营,交由凌重威统领,加急赶制火药火炮。

书到此处,你道黄天龙为何爽约龙泉寺,一身落得个生死不明?

原来,那日相国寺打擂,黄天龙巧施妙手将擂主孟恩攧下献台,不幸被那观擂香客喊破身份。当看贼人兵将扑上前来,涌身跳下擂台,接过焦奇递来那柄冷泉剑,混杀一场得机便走。

不料贼人兵将之中,有一短小精悍之人。自从黄天龙跳下献台,便于人群之中盯住不放。混乱之中,趁其不备偷偷从后刺来一枪!

黄天龙急于脱身,混乱之中难防有人偷施冷枪。枪尖到处,左胁应刃洞开。一声痛叫,登时血流如注。剧痛难忍之下,急呼焦奇来前相助。可恨人头攒动之中,哪里见他一个人影?无奈咬牙按住枪伤,混入人群之中,踉踉跄跄好不容易方才逃出城中。

黄天龙逃出城来,眼看贼人兵马驰突城外,一片声要拿巨贼黄天龙。自思伤重难以强行,勉力赶往龙泉寺,引来贼兵反倒害了史万宝等人。

迫不得已,不免避开大路落荒而走。勉强挣扎出八九里地,耳听杀声大起,早见后面一股贼人兵马追杀上来。仓惶之中,强忍痛疼逃进一片树林。林中走不多远,急寻躲藏之处时,眼前赫然显出道观一座!

黄天龙跌跌撞撞赶至观前,看清山门匾额之上“太清宫”三字,再也捱不得那枪伤之痛。直觉头晕目眩、浑身无力,不由叫声苦,一头扑翻在太清宫门前!

话说这座太清宫中,平日窝藏着近处一伙无赖光棍。为首一个名唤何二狗,手下聚着恨天高、独眼龙,十几个有名恶贼。每日里剪径劫路、偷鸡摸狗,得了利市便来这太清宫中分赃吃酒。

今日何二狗一伙,赶去相国寺看擂。趁乱抢了些物事,背来宫中正待坐地分赃。听到外面声响,以为有人跟来抢夺物事。抢将出来看时,却见一人扑倒在门前地上。

众人正自纳闷,何二狗却抢先一步,捡起那人身边一柄剑。拔出鞘来一看,但见龙纹飞隐、寒光瘆人,知是一件宝物。不由大喜叫道:“想俺何二狗自做强人,不曾有过趁手兵刃。今日天随人愿,教俺得此一件宝物!”

一旁恨天高跟着叫道:“俺看此剑非是一般兵刃,寻常之人难以相配。但不知地上这人是哪里壮士,缘何倒在这太清宫门前?”

说罢,上前翻过身来一看。众恶徒当场不由惊叫一声:“这个不是相国寺中,攧杀擂主孟恩的黄天龙么?”胆怯之下,一时远远躲闪开来。

何二狗看了地上黄天龙,身受重创一动不动。一时不以为然道:“黄天龙又非金刚罗汉,你等怕他则甚?擂台之上许他称雄,如今落到俺何二狗手中,还不是死鬼一个任人宰割。待俺用他这剑结果了他这人,日后江湖之上传开,好倒让人也知俺何二狗大名!”一边说,一边举步近前,挥剑就要砍将下去。

一旁独眼龙见状,急忙一把扯住道:“哥哥且住!我侪虽属不肖之徒,当此国难之时,岂可妄行不义之事?想这黄天龙乃是梁山好汉之后,有名抗金报国义士。劫皇杠、杀国舅,世人无不闻他大名。今日偷下杀手,日后消息传出,江湖之上怎堪立足。况闻人道他与史万宝交结甚厚,那人乃为京师地方第一条好汉,一旦得知实情,岂肯与我辈轻罢干休?”

何二狗一听,不免说道:“你也见得甚是。俺看他凭般摸样,一时也不忍痛下杀手。你可背了他进观,去寻后面邋遢老道,讨些刀伤之药与他止血。”

独眼龙闻言附身近前,却不防何二狗从后一剑劈下!血光一现,眼见一颗人头滴溜溜滚落地上去了。

众恶徒吃这一惊,瞪眼看处,只见何二狗挺着血淋淋宝剑叫道:“这厮胆大包天,竟敢当面顶撞于俺。俺今日要定了这口宝剑,你哪个不服的只管上前!”

众恶徒见此光景,哪个再敢放胆上前。恨天高急忙小心讨好道:“这厮不识趣,难怪哥哥心恨。今日之事,全凭哥哥做主!”

何二狗叫道:“黄天龙,今日俺不杀你,你须也挣不出这太清宫门前。黄泉路上、鬼门关前,你且休生埋怨!”口中说罢,挥手一剑照头劈去!

众恶徒一时不忍看这黄天龙命丧地上,正待转头闭目之时,却见观内抢出一人,拧着身子径去何二狗背后一撞!

何二狗猛然被人一撞,一个趔趄险些扑倒。手上剑锋一偏,早将跟前恨天高卸下一条臂膀。登时疼得他变色大叫乱蹦乱跳,血流不止倒地而死!

何二狗遭此一下,不由当场动火。转身看时,只见面前站定一人。细看那人怎生摸样,有诗为证:“上清道士未升天,南岳中华作散仙。书卖八分通字学,丹烧九转定人年。修行近日形如鹤,导引多时骨似绵。想向诸山寻礼遍,却回还守老君前。”

原来,这太清宫乃是京师地方一处有名道观。太平时节,多有得道真仙在此修行。

鼎盛之时,商贾巨宦车马辐辏,香客信徒遍及远近。后逢鞑虏犯国难逃劫数,几经洗劫观毁人散破败不堪。偌大一座道观,唯一道士携一哑道童尚自留在后殿。

说这道士,道号玉真子。平日不持修饰,专好吃肉噇酒。整日价醉意熏熏,浑然不知修真养性。一身道袍浑似油浸,坦头光脚形如疯癫。时人鄙视为乞丐之流,当面戏呼为“邋遢老道”。

何二狗引领徒伙常来观中胡作非为,素视邋遢老道如无物。两家井水不犯河水,自也互不相干。今日不知这邋遢老道犯了哪门子邪气,无缘无故上前一撞,一时坏了恨天高一命。

何二狗当下不由动怒,骂一声道:“老杂毛!你撒酒疯,何故伤了俺兄弟?今日是你找死,休怨俺下手无情!”抢步上前,一剑刺将过去!

众恶徒与这邋遢老道素无仇怨,正自不忍看他丧命观前,不想剑锋到处,邋遢老道闪身一躲。口中念一声:“救苦救难无量天尊!”袍袖一挥,右手戟指去何二狗胸前一点。只见他怪叫一声,抛了手中宝剑,猛然一头跄倒在地!

众恶徒眼见此景,当场不免又吃一惊。几个与何二狗交情厚的,大怒之下叫骂一声,挺刃上前来杀老道。

不想众人围上前来不及动手,却被邋遢老道手脚并用,不经意间接连放倒几个。众恶徒至此方知面前这邋遢老道,实乃真藏不露之真仙。当场不由变脸失色,叫呼一声,一哄而散。

邋遢老道赶散一伙恶徒,也不管地上死的活的。唤过身后哑道童,背起地上黄天龙,捡了那柄剑,转身返回宫中去了。

再说何二狗手下一伙恶徒,逃离太清宫前。讨得一场无趣,不免各自回家。

内中却有何二狗胞弟何三,内心不甘其兄之死。恨恨不平叫道:“杂毛老道忒也狠毒,轻轻一指便自送了俺哥哥一条性命。此仇不报,日后怎堪为人。俺想那黄天龙劫皇杠、杀国舅,已然犯下十恶不赦之罪。今日又在相国寺内攧翻孟恩、杀死二太子,不免罪上加罪。说不了,待俺赶去官府将他告下,好领兵将前来捉拿。就便结果了邋遢老道,一来得报哥哥之仇,二来可得当朝赏赐。弄得不好,立地飞来一场富贵也不见得!”

何三一时想得热闹,不免大步流星竟奔京城而去。未近城前,一头撞上一股兵马。一声拿下,早将何三按倒在地,杀猪一般捆了个结实。何三急得大喊大叫,一条声叫嚷,自家知晓钦犯黄天龙藏身之处。

说来也巧,这股贼人兵马为首将领非是别个,正是相国寺内刺伤了黄天龙那人。

说到此人,却也大有来历。原来这人姓刘名嵚,乃是刘豫本族宗亲一脉。自幼与其兄刘嵩、刘崇、刘嵬在乡习武,各自怀有一身过人武技。国难以后,兄弟四人借助武力,凌辱官府、称霸乡里。地方父老闻风丧胆,人送绰号“阜城四虎”。

刘豫篡国,四兄弟欲求富贵投来东京。以宗亲之故皆授殿前武卫将军之职,常常跟随二太子刘麒身边护驾。

中元节当日,相国寺内四兄弟护卫不及死了刘麒,害怕回去担责,各引兵将满地里捉拿凶犯。刘嵚为人身材短小,凶狡过于三兄。大乱之中,闻听打擂之人乃是黄天龙,暗地里盯住不放,趁其不备偷偷从后猛刺一枪。欲待上前取他性命时,却被人群当场挤散。恼恨之余知他伤重难逃,当下禀过太子刘麟,兄弟几个急引兵将追出城来。不想杀了众多无辜,却未拿获一个真凶。正愁无法回城交令,不巧侥幸捉住何三。闻听黄天龙藏身太清宫中,急令何三头前带路,自引人马赶来捉人。

话说刘嵚引领人马杀气腾腾扑来太清宫,却见门前寂无人声,地上倒着几个死伤之人。下马操刀率众杀进宫内,四下里找寻几遍,不见钦犯黄天龙人影。但看一个邋遢老道,闭目端坐在后殿蒲团之上。

何三偷偷从旁指认,此道正是窝藏钦犯之贼。刘嵚部下发一声喊,拥上前去刀枪架住,厉声喝问黄天龙人在哪里?

邋遢老道端坐蒲团之上,刀枪临颈不发一语。刘嵚部下一顿棍棒将其打倒,叫骂逼问多时,只至血流满面挣扎不起,口中犹自无言无语。

刘嵚心知此辈难以威赫,恼恨之下,喝令部下寻些柴草推积殿上。放起一把无情之火,连人带殿付之一炬。

刘嵚拿人不获,一时不知何三所言是真是假。盛怒之下,一刀将其挥为两段,方才领了部下回城交令。

话到此处,已知太清宫邋遢老道早将黄天龙救回观中,如何刘嵚到处搜遍,却不见人影一个?

有道是,情有是非曲直,事有来龙去脉。原来哑道童将黄天龙背回太清宫,邋遢老道将出身藏刀伤药为其裹缚了枪伤。喂些汤水,换过身上血衣。于后吩咐哑道童,速速连人带剑送去一个地方。并自再三叮嘱,将人送去休要再回太清宫来。

哑道童领了师尊之命,将黄天龙背出七八里地,来在荒郊野外一处田庄。打门而入,见过庄主李员外。放下黄天龙,着急打过一番哑语。不待李员外弄个明白,掉头出庄径自原路返回。

赶至太清宫前,却见殿堂崩塌、大火正旺。哑道童大哭大叫扑进后殿,冒火背出邋遢老道,伏尸痛哭一场,竟自一头撞死在残壁之上。

太清宫突然走水,近处村坊父老赶来救火。看见邋遢老道师徒死在门前,不免捐资具棺收敛起来,就将二人埋葬于太清宫后面松林之中。

事后,得知邋遢老道师徒,为救抗金志士黄天龙而死。乡人伤感师徒二人一场义举,号其墓为双义冢。

再说那李员外生平信奉黄老之术,素日常去太清宫中烧香。因与邋遢老道相识多年,二人过往甚密私交甚笃。是故哑道童背人到庄,也不着急追问细故,先行待为疗伤养护。

日后,太清宫消息传来,急忙赶去探望。到后方知宫毁人亡,老友已然阴阳两隔。伤心之余,免不了具酒坟前哭拜一场。

事后细问近处村人,方知老友为救抗金志士黄天龙,方才惹来大祸一场。

悲叹之余,急忙辞墓回庄。暗将黄天龙移至后园一处闲房之内,亲为换药喂汤,等闲不放一人入园。就连老妻家人,皆不知哑道童送来这人姓甚名谁。

话说黄天龙身受枪伤流血甚多,一连多日昏迷不醒。多亏了李老员外细心照料,方才保住一条性命。醒来以后,只记得那日逃出京城,一路遭人追杀,体力不支昏倒在一座道观门前。后来之事,浑然不知。

经过李员外一番述说,方知自家鬼门关前走过一遭。不是邋遢老道师徒舍命搭救,此时怕已名登阴薄,一身早赴黄泉去了。于后听到邋遢老道师徒无辜而死,榻上不免感愤一场。

当下谢过李员外救命之恩,不免劳烦央人再去龙泉寺打探史万宝消息。

李员外遣使庄客赶去那里寻找多遍,不见寺中有人等候。唯见近城数十里之内,贼人兵马到处乱窜,满地里悬赏揭榜要拿钦犯黄天龙。

黄天龙不知史万宝一伙下落,难免内心焦灼。无奈身不由己,也只好听天由命。无奈安下心来,先行疗养身体。也亏了李员外信奉黄老之术,居家粗通医道。每日里,小心遣人寻些生药,自家合成方剂,口服外敷为其疗治创伤。饮食之上,且又细心照料。半月下来,黄天龙不觉创伤渐愈体力少复。

在庄月余,知悉李员外夫妇年过半百,世居此间。长子李恩娶妻成家,幼子天赐年方七岁,尚幼其侄保童三龄。只因京师风声渐息,李员外常携一子一孙来园玩耍。其幼子李天赐天资聪颖讨人喜欢,与黄天龙一见如故甚是投缘。李员外看到眼中心中高兴,便让二人叔侄相称。黄天龙强辞不过,也只好由他父子心意而去。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觉时光倥偬而去,又值一年暮春时节。

这日,天气晴和,春光明媚。黄天龙强扶病体,走出房来园中散闷。眼见燕舞碧野、春芳满园,不由情怀大开、满心舒畅。饶有兴趣之处,又见天赐叔侄跑来后园淘气。近前见过黄天龙,便去四下里戏闹玩耍起来。

话说李员外庄后这处小园,一边遍植桃李,一边辟作菜圃,当中隔着一道蚕豆篱笆。

黄天龙走出房来,去园角葡萄架下坐定。透过篱笆,远看二子追逐嬉闹、童趣天真。不由思及重伤在身,一时难以躲过刘豫父子追杀,正不知会与李员外一家引来怎样祸患?

烦闷之间,远远看见天赐叔侄跑去菜圃一角。保童顺手先将一枚球儿抛在井口之上,随后却唤天赐上前去捡。

黄天龙在园多日,虽知灌园井口有那木板遮盖,却也担心两个孩童年幼无知不慎失足。心中一时着急,急忙起身上前呼唤。

天赐闻声,不免停步回顾。一旁保童看见黄天龙现身篱笆之后,许是有些害怕,转身掉头一溜烟跑出园门去了。

黄天龙移步井前,见那球儿正好落在井口当中。再看下面木板饱经雨淋日晒,早已破朽不堪,哪里还能经得住些许重物压在上面?

黄天龙看到眼中,不由一阵心惊肉跳。暗里叫声惭愧,探身捡了球儿,拉了天赐慌忙离开井边。

下来说与李员外,免不了将两个孩儿训斥一番。井口换过木板,后院重新上锁,再不让天赐叔侄偷来园中淘气。

又过几日,园内桃李应春而发。花繁似锦、蜂攒鸟戏,满园春光不由让人赏心悦目。

李员外家居为人平和,村人每年应节来园看花赏景以为习俗。今春为避村人耳目嫌疑,叮嘱黄天龙房中小心躲避。每日直待人散园静,方让再出房中散心解闷。

这日午后,人去园空。黄天龙出房慢步踏青,看见园门半开,知是李员外顾了村人忘了锁门。正待过去上锁,忽听桃林后边传来一阵童语呀呀之声。转头去看,不由大吃一惊。

原来,园后墙边生有一株老柳。枝繁叶茂参天蔽日,每年春上常会引来喜鹊高处做巢。天赐叔侄童真无知,许是早对树上鸟巢心怀惦记。今日却趁园门未锁,偷偷爬上老柳去掏那鸟窝。只见柳梢掩隐之处,保童在上,天赐在下。爬至半腰,忽见保童身子一晃,一脚刚好踏在了下面天赐头上。

天赐小儿年幼无力,头上受不得猛然一踏。一时失手,险些掉下树去。当下吓得哇哇大哭,紧抱树身再也动弹不得。

黄天龙远处看见,不敢出声少有惊动。悄地赶将过去,好言安抚住天赐。自家攀上墙头,接住双脚方才将他扶下树来。顾看墙外,登时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原来,那株老柳枝杈探出墙外,其下乃是数丈深浅一道乱石沟。回头再看园内两个孩儿,一个犹自哭泣不已,一个手脚麻利,早已溜下树来跑回前院去了。

晚来,李员外后园送饭。闲话之时,黄天龙说道:“俺看保童年岁渐长,终日淘气撒野恐惹祸端。员外不妨将他托付于村中学究,教习诗文收他性情。待后时日安定下来,也好考取一场功名。”

李员外听了,灯下叹口气道:“老朽非是溺爱儿孙。只恨一来兵荒马乱,度日尚难何暇虑后。二来意与犬子分门别过,一时无心虑及此事。”

黄天龙一听,不由疑惑道:“天赐年岁尚幼,员外何故有此分家念头?”李员外道:“将军不知,长子李恩原非老朽亲生。”

此言一出,黄天龙不免大感诧异。李员外看他迟疑不语,接着说道:“此子实乃京城人氏。靖康之难金兵破城,双亲逃难路上不幸遇祸。是他孤身一人流落至此,倒卧街头奄奄一息。老朽看他可怜,问及姓名,因念五百年前同为一宗,一时不忍认作义子,不改名姓收留家中。李恩原是大户人家子弟,知书达理、能写会算。老朽夫妇眼前无子,见他勤谨肯干,有心指望他养老送终,不免渐将家财田庄托他代管。日后娶下南庄王公小女为妻,生下保童一家和睦过日。说来惭愧,拙荆年过四旬忽然见喜。怀胎十月,生下天赐。自从此子降生,李恩夫妻渐生怨嫌。老朽看在眼中,思寻与他夫妻分门別过,也好防备日久生变,父子到时反目成仇。只惜李恩来家出力多年,实不忍一旦开口,当面伤了父子之情。”

黄天龙听到此处,心中想起井盖、鹊巢之事。当下不免说道:“员外家事,外人不便过问。只是天赐年幼无知,还需小心多加照看。”

李员外似觉黄天龙话中有话,不免问道:“将军此言何意?”黄天龙道:“俗话道:当断不断,必留后患。员外养家之人,万事自当小心而已。”李员外眼见黄天龙不愿细说,也不便再行追问。二人闲话一番,天晚辞了各自歇息不提。

可叹:未雨绸缪犹未晚,临渴掘井已显迟!

时光流逝,不觉春去夏来。李员外眼看黄天龙创伤已愈身体渐复,心中不免高兴。这日,备些酒肴,拉了天赐来在后园,与黄天龙共坐一处小酌以贺。

二人邂逅于乱世之中,数月相处彼此深敬各自为人,当面颇有一番忘年之谊。

把酒之间,黄天龙说到劫皇杠、杀国舅、相国寺打擂等事。李员外于座听来,正自感叹不已。忽闻庄外人喊马嘶,一片声吵嚷道:“与俺封堵了前后庄门,休教走了钦犯黄天龙!”

正是:谨慎处明枪易躲,大意时暗箭难防!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