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笑中的头像

笑中

网站用户

小说
2021 01/05
分享
《小兵传奇(长篇连载)》 连载

第一章 鬼子来了


阴山脚下敕勒川草原上,有一条弯弯曲曲的河流,人们亲切地叫它额尔德尼河。河水潺潺波荡漾,自西奔流不息,给繁花似锦的大地勾画出一巨龙飞舞的风景线,然后眷恋回眸了许久,才极不情愿地穿过一马土默川平原,汇入波涛汹涌的大黑河。在她的身后,留下许多蒙汉混居的小村屯,犹如散落的佛珠镶嵌在沿河两岸

在这些名不见经传的村屯当中,名声最为显赫的当属位居河流中游的钱家营子屯。说她名声显赫不是因为这里的河面比其他地方宽,也不是的人家比其他屯子多,只是因为这里有个富丽堂皇的钱家大院,里面住着一户腰缠万贯的大财主。要说这钱家的钱财有多少谁也没见过,可钱家的土地得一眼望不到边,却是童叟皆知。有人为此打过赌,骑匹快马从钱家出发,任意朝某个方向疾驶狂奔,人累了,马乏了,停下来一打听,东家还是钱家老爷。

钱家大院落在屯子西头,穿过靠近河边的一片柳树趟子,老远就会看见一处高墙大院,间正房红砖绿瓦,东西两方厢房耸立,形成日字两进院格局。房后的院落很大,中间挖了个鱼塘,呈宝葫芦状,沿着鱼塘四外圈用怪石修造了几处假山。这都是钱家老爷按照王爷府的样子建造的,说是应了依山近水,富贵连绵的风水。院子里东西两侧挨着围墙各有一杂房,房间多得数不过来。囤粮的用去几间,垛柴的用去几间,养马的用去几间,下人们居住又用去几间,还剩下几间暂且空着,有时过往商客休息打尖正好派上用场。正门冲南,偌大的门楼上铺着耀眼的琉璃瓦,在阳光的映照下闪闪发光。门楼正中间赫然镶就着钱府两个大字,对开的大铁门成黑褐色,门口两侧分别蹲坐着头怒目而视汉白玉石狮,远远望去仿佛是座威严肃立的衙门,让人望而生畏,惧而远之。

相传这里从前叫东沟营子屯,后来钱家搬过来了,修建了钱家大院,渐渐地聚敛财富财大气粗了,便以自家钱姓取代了东沟,将东沟营子改为钱家营子。究竟什么时候改的如今已无从考证,据上了岁数的老人们说,自打清王朝的光绪年间就这么叫了。

放羊娃铁蛋就出生在这个全屯子只有一户钱姓人家的钱家营子屯。这个蒙古族孩子生就一副摔跤手的身材。宽阔的肩膀,凸显结实有力的浑厚;瘦瘦的脸庞,透着棱角分明的冷俊尤其是那双乌黑深邃的眼眸,在长长的睫毛下机灵地闪动着,在精明之中夹杂着几分顽皮,显得格外天真而可爱。铁蛋自打岁起给钱家放羊至今已经是第四个年头了。

1938年初冬的一天傍晚,原本风和日丽的草原上突然乌云滚滚,狂风四起,风沙夹裹着枯草肆虐般旋转着,仿佛要把苍茫的田野撕碎似的,紧接着片片雪花随风飘来,天色骤然昏暗了许多正在放羊的铁蛋知道暴风雪就要来了,急忙把散乱的羊群归拢好,准备趁着雪还没有下大之前赶回钱家营子。

铁蛋挥动着鞭子,羊群跑动起来。眼瞅着就到屯子边上的南甸子了,突然,远处传来几声马嘶声,铁蛋定睛一看,从阴云笼罩路上急匆匆驶来两匹高头大马。骑在马上的人,一个戴着大盖帽,两个耳朵被两块毛茸茸的耳包裹得严严实实,与满脸的连腮胡子混在一起,黑乎乎的,跟座下那匹大青马的颜色差不多;另一个骑的是匹枣红马,挎着大洋刀(日本军官佩戴的军刀),戴着金丝镜,脸白得发面馒头似的,可胡子留得太绝了,四外圈剃得溜溜光,偏偏在鼻子底下正中间留着那么一小撮,冷丁一瞅活像趴着一只屎壳郎。马屁股后面紧紧跟着几个连跑带颠的日本兵。看来路途不近乎,一个个帽子上沾满白色的冰霜。领头的那个抢刺上挑着一面膏药旗,手里还牵着一条伸着舌头喘着粗气的大狼狗。踏碎尘土在狂风中四处飞扬,似平地里刮起一股邪风。

不好!我的赶紧告诉乡亲们去!铁蛋正要拔腿跑开,忽然发现这两匹马正踏着细碎的小步直奔钱家大院而去铁蛋停下来看个仔细,只见离鬼子兵不远还有一支百十号人的队伍,正气喘吁吁地跟在后面原本是两列纵队跑步前进如今早已没了队形。跑在前面的都蚂蚁翻蛋似的挤在一起,后面的就羊拉粑粑蛋一般哩哩拉拉地甩出八丈远。从穿着打扮和行进的姿态上看,不像是日本人。那是什么人呢?

铁蛋把目光又投向前面那个戴大盖帽的,此刻大盖帽弯腰弓背地跟那个跨洋刀的屎壳郎胡说着什么。铁蛋认出来了,这个大盖帽不是别人,正是钱家的少爷钱连升。嗯?他不是抗日救国军的司令吗?咋像个太监似的日本人往自己家里领呢?

铁蛋早就听说这小日本最不是物了,啥坏事都干,啥粑粑都拉,见到牛羊就抢,见到姑娘媳妇就祸害……钱连升为啥跟这些个不是人的玩意搅和在一块了呢?铁蛋心里画了个大大的问号。

在铁蛋的记忆里,钱连升是“九一八事变”那年的重阳节那天回到钱家营子的,同他一起回来的还有个散兵。那时他虽然还小,但屯子里突然多了几个身穿军装扛着汉阳造(一种国产的步枪)的陌生人,不能不让他感到很奇。他和黑小子、小不点儿几个小伙伴瞪着好奇惊恐的眼睛在人前背后释放着疑惑,最后终于在一些大人们的只言片语中找到了答案。

原来是918日那天,日本人突然袭击了东北军的北大营后,在奉天城外与钱连升所在的部队交上火。一场混战下来,连日本人长得啥模样都没看清,连长就被打死了,他这个副连长带着全连撒丫子就蹽。等摆脱了追击的鬼子,一看身边只剩下个弟兄。

钱连升琢磨了好一阵子回去吧,不知道日本人撤没撤。没撤,回去不是送死吗;撤了,上司能轻饶了他吗?弄不好还不得办他个临阵脱逃罪啊。所以说不管日本人撤没撤,都不能回去,还是先找个地方避避风头再说吧。

他把这个想法说出来,个弟兄都点头称是,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个难兄难弟学着古人“桃园结义”的样子跪在地上拜了把子。钱连升年龄最大尊为大哥,剩下的三人按岁数大小列,梁占魁老二,姜来顺老三,冯立春老四。

个把兄弟齐声说,大哥你说吧,咱们上哪去?从今往后我们都听大哥的。可是,兵荒马乱的上哪嘎哒去呢?钱连升说,上我家去。我家那个地方属于三省交界,天高皇帝远,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外人,安全着呢。就这样,钱连升一行人几经辗转回到钱家营子

铁蛋清楚地记得,钱连升回来的第二天,钱家大院门前敲锣打鼓放鞭炮,说是抗日救国军成立了,钱连升自任司令。全屯子的人都去看热闹,附近的几个村屯也来了不少人。

乡亲们!连升慷慨激昂地讲了话,日本鬼子打到咱们家门口了,咱们怎么办?咱们得武装起来把他们阻挡在家门之外,决不能让小日本打进来

乡亲们热血沸腾,跟着钱连升喊起口号来

武装起来保卫家乡!

决不能让小日本打进来

老少爷们儿们!钱家老爷钱守财在一旁趁热打铁鼓动要想不让日本人打进来就要成立队伍,拿起枪跟他们干!今儿个犬子连升拉起了队伍,成立了抗日救国军,这队伍是有了,可是缺枪没钱人太少啊!还望各位乡亲鼎力相助,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能扛枪的马上报名啊!

钱家父子的话引起大家的共鸣,当场就有十多个壮小伙子报名。更多的乡亲你一筐我一担的筹集了不少粮食,还有的穷苦人家把正下蛋的老母鸡都抱来了。

钱家大院里里外外热闹了好一阵子。可是,没过多久,有消息传来,日本人已经开进了厚和浩特,钱连升的抗日救国军一夜之间却没影了。紧接着,日本人没费一枪一弹便占领了整个内蒙古草原,也没见抗日救国军有一点儿动静。七七事变后,日本人一下子占领了大半个中国,钱连升的队伍连人带枪如同土遁了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有人说他是去张家口找冯玉祥将军抗日去了;也有人说他带着那些人拉起骆驼帮干起了贩盐的买卖;还有人说他跑到阿古拉山当上了打家劫舍的山大王……反正说啥的都有,哪个也没个准话。倒是钱家老爷不着急不上火,天天大鱼大肉日子过得挺红火。

现如今钱连升回来是回来了,却把日本人带来了。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