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吴立冉的头像

吴立冉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 09/10
分享
《迎风而上》 连载

第三十八章 阳光总在风雨后

随着时间的推移,灾区的救援工作已经接近尾声。

地震可以摧毁房屋,可以夺去生命,却压不垮青川人民昂扬的斗志和重建家园的决心。

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已经启动,工地上,机器轰鸣,从全国各地支援过来的建筑工人和设备正在紧张而有序地工作着,青川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眼下的工作没有那么忙了,薛娇便找了一个合适的时间,来到陈锋临时办公的地方,打算把在陈家沟发现爷爷遗骨的事情向他做个详细的汇报。

碰巧,齐国民也在这里。虽然他还拄着拐杖,但是气色却好了很多。

齐国民听说发现烈士遗骨的事情,也感到非常惊讶,说道:“我听老一辈人说,63年特大洪水,来势汹汹,很多群众都来不及转移。据统计。那次洪水东江省受灾100多个县,受灾人口2000万,死亡和失踪5000多人。有不少人被滚滚洪流冲走,就再也没有找到。你能找到爷爷的遗骨,看来这也是缘分呀。”

薛娇有些疑虑地说道:“可是,单凭一只手镯来确定身份,我总觉得还是不太踏实。”

齐国民说道:“你是不是想通过技术手段再验证一下?”

薛娇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齐政委,你能提供一点帮助吗?”

齐国民说道:“我可以让刑警队派人协助你,也可以跟民政局去沟通这件事。你需要写个申请材料,那天在发掘现场的群众也要做个询问材料,你通知一下家里,把烈士的证明材料送过来,最好再提供一名能进行DNA检材认定的亲属。”

薛娇说道:“好,我马上准备。”

陈峰说道:“薛娇,齐政委都表态了,你就放心吧。”

陈峰的话音刚落,赵晓娜过来了,跟陈峰报告,说有群众送锦旗和感谢信,还要当面感谢范健。

陈峰等人从帐篷里走出来,看到院里站着父女两人。父亲看样子四十五六岁,一脸的沧桑,手里捧着一面锦旗,上面写着“舍己救人,无私奉献。”女孩的年龄在十八九岁,清秀的面容透着纯真和质朴。女孩的脸色很白,看得出来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

那位父亲对陈峰说道:“领导,感谢你们来灾区帮助我们。尤其是那位范警官,为了救我女儿,不顾个人安危,一次就献血900毫升,自己差点就昏迷过去了。”

陈峰接过锦旗,交给赵晓娜,拉着父女俩的手说道:“我们也是为人民群众服务,这些都是应该做的,咱们进帐篷里面说吧。”

孩子父亲说道:“不用麻烦了。请问,哪位是范警官?”

陈峰说道:“范健献完血身体比较虚弱,我们也不方便照顾他,所以就回济州休养了。”

“啊?已经回去了吗?”小姑娘问道。

孩子父亲说道:“孩子身体刚刚恢复一点,就吵着闹着想来看看救命恩人,当面道谢。既然人已经回去了,我们就不打扰了。”

小姑娘拉着父亲的胳膊,说道:“可是,我真的好想看看那位大哥哥。”

“人家也挺忙,再说人已经回去了。就算了吧。”孩子父亲劝道。

“现在不是可以视频聊天吗?我就看一眼。”小姑娘依然不想放弃。

“警察同志都很忙,不许无理取闹。”孩子父亲批评说道。

小姑娘看父亲生气了,也就不再说话了。

孩子父亲说道:“对不起,小孩子不懂事,既然范警官已经回济州了,我们也不打扰了。”

父亲带着小姑娘离开了。

临走的时候,小姑娘绕着大门口停放的警用摩托车仔细地端详了很久,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 * *

午饭过后,天气很好。

其他队员有临时任务外出了,薛娇和赵晓娜正在擦拭摩托车。

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过来。

“尹剑。”赵晓娜高兴地叫道。

薛娇也停下了手中的活儿,把毛巾搭在车身上,问道:“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还不是因为你的事儿。”尹剑说道。

“我的事儿?”薛娇问道。

“齐政委让我来协助你给烈士遗骨做鉴定。”尹剑说道:“没想到你俩还挺能干的,连夜骑摩托车来到青川,又马不停蹄地去水库下游疏散群众,了不起。”

赵晓娜问道:“你不是在城关派出所吗?”

“过完年,刚刚调到刑警队。”尹剑说道:“听说你们把陈小刚给抓了。”

薛娇说道:“这你也知道了,消息挺灵通呀。”

尹剑说道:“那孩子挺可怜的,当初故意伤人也是情非得已。他有个八十岁的奶奶,孤苦无依,身体也不好。我一直委托老支书陈继才照顾她。”

薛娇说道:“原来是这样啊。”

尹剑看了看手表,说道:“咱们现在就去陈家沟吧,了解了解情况,再把咱爷爷请到队里,暂时先住上几天。”

“事不宜迟,现在就走。”薛娇说着话,插上钥匙,就要发动摩托车。

尹剑拍了拍身后的警车,说道:“我这有车,上车走了。”

薛娇上了车,发现车上还有两位同志。其中一个里面穿警服,外面穿白大褂,看起来像法医;另外一个穿职业的西装,戴党徽,看起来像民政局的。

尹剑把三个人简单做了介绍,开车驶向了陈家沟。

* * *

陈家沟,村委会的会议室。

桌子上放着两个袋子,袋子里面装的是两具遗骨。

法医带上手套,缓缓打开了袋子,两具散落的遗骨展现了出来。

法医仔细看过以后,说道:“初步看来,这两具遗骨符合一男一女的特征,从死亡时间来看,应该在五十年以上。由于死亡时间太长了,而且又没在发现的第一现场,其它的还不好确定,需要带回去仔细检查,并提取DNA。”

“这还有证物呢。”陈继才指着金镶玉的手镯、几乎锈透的铁丝和一个水壶说道:“这个手镯是我们家祖传的信物。当年发大水的时候,我娘就戴着这只手镯。我们发现遗骨的时候,遗骨的手上也是戴的这只手镯。当年我娘不肯走,陈大哥用铁丝把他们缠到一起,我都可以作证。还有就是这个水壶,这个水壶就是地质队当时用的水壶。”

尹剑说道:“老支书,您说的这些证据我们一定会认真参考的。而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就是DNA检测。我们会把遗骨带回,仔细坚定,并采集DNA信息。等DNA检测报告出来了,才能最终认定。”

陈继才说道:“这样也好,现在都流行DNA鉴定,做一个也踏实。”

法医说道:“这两个袋子的骨骼存在交叉的情况,装得有些混乱,需要回去重新整理一下。”

陈继才说道:“当时水库正在泄洪,时间十分紧张,两个人的遗骨又交叉在一起,我们在挖掘的时候也不好分辨,所以难免有些混乱。”

尹剑问道:“最早发现的人是谁?”

陈继才答道:“我们村的陈二喜。”

尹剑问道:“当时在场的人有谁?”

陈继才答道:“我、陈二喜、陈东生和村委会的几个党员干部。”

尹剑说道:“老书记,通知在场的人员一会儿都来村委会,每个人都需要做份材料。”

陈继才说道:“我这就找人去通知。”

尹剑说道:“老书记,一会儿还得辛苦您跑一趟,咱们去现场看看。另外当年发大水时候的情形您还得吗。”

陈继才说道:“当然记得,历历在目,到死都忘不了。”

尹剑说道:“那好,一会结合地形,您把当年事情的经过给我好好讲讲。”

* * *

葫芦沟现场,发现遗骨的暗洞处。

尹剑打开手电筒仔细地往里查看一番,看了看那株灌木,又回过头看看周边的环境。

尹剑问道:“这株灌木在这里生长多久了。”

陈继才说道:“我小气候,这里有一大片灌木丛,后来水位下降,灌木越来越少,现在就剩这么一株了。没修水库时候,正常水位比这个洞口要高,修了水库之后这里水位就很低了,黑龙潭水位也下降很多。老辈人说葫芦沟有一条暗洞和黑龙潭相连,有可能就是这里。”

尹剑思考了一番,说道:“老书记,大概的情况我已经了解了。上游没修青川水库之前,这里水位还比较高,黑龙潭和葫芦沟有一条暗流相通,当年他们被洪水冲走之后,很可能被卷入这股暗流,最终被灌木错综复杂的根系缠绕在这里。水库蓄水后,下游水位下降,他们的遗体就被留在这段峭壁上了。”

* * *

回到陈家沟,做完询问材料,天色已经晚了。

村委会的院子里,尹剑说道:“薛娇,你爸的DNA信息抽空也采一下,和你爷爷做个比对。”

薛娇说道:“我爸的事,一言难尽呀。他是过继来的,所以我们跟我爷爷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

尹剑问道:“那你爷爷还有其他的直系亲属吗?”

薛娇说道:“我爷爷只有一个弟弟还在世。”

尹剑说道:“那也可以。只是这个鉴定结论县里肯定做不了,需要送到市里,弄不好也可能送到省一级的鉴定中心,最快也要十天半月的。有什么情况,咱们再联系,我会尽力办好。”

尹剑和薛娇等人,整理包裹好两具遗骨,小心翼翼地放到车上,赶回了青川县城。

* * *

支援青川的抗震救灾工作结束了。

几经周折,烈士的遗骨终于得到了确认。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春风和煦的日子。

民政局的门口,薛建兴一家四口在安静地等待。

工作人员抱着烈士的灵柩缓缓走了出来。

薛娇看着薛亮从工作人员手中接过爷爷的遗骨,两行热泪已经滑过脸庞,落在衣襟上。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