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散文 >> 作品展示 >> 正文

《荒门》(49)

//m.zimplifyit.com 2013年07月04日15:43 来源:中国作家网 徐刚

  我们可以从诸多方面去理解龙,但与天象联系的龙,显然是格外动人的龙。对苍龙七宿的观测在《周易·乾卦》中,已经跃跃欲试了:潜龙勿用,龙跃在渊,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群龙无首……

  通天的龙啊通天的墓主!

  冯时还认为,M45号墓提示的天文知识,将中国传统天文学确证可考的历史提前了3000年。6000多年前,中国有天文学吗?明代大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天’,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

  在那遥远的年代里,濮阳有观星者,华夏有星空图。

  让我们再来说龙,在上古音读中,风、雷、龙三字同源。在不同民族融合为华夏民族的过程中,随着复辅音的渐次消失,读音也有所变化,如风——丰隆。而《离骚》有句曰:“我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丰隆,汉族神话中的雷师,雷之象声词。以此类推,华胥氏始娠之雷泽就是龙泽,又有《周易》的“帝出乎震”,“震为龙”作例证。风、雷、震、闪电游走如龙,一目了然。曹植《女娲赞》说“或云二皇,人首蛇形”,二皇即指伏羲、女娲,传说中的圣人的人首共体并且两相交尾,其实是先民极而言之的崇拜和敬仰,绝非亵渎。《山海经》所载神灵计约454位,其中龙首、龙身、蛇身者达138位。或者还可以从中发现某种隐喻:伏羲部族最早是以蛇为图腾的,后来由蛇而成为龙图腾,小龙成为大龙。

  以龙为图腾的伏羲时代,以龙纪官是龙图腾之下,华夏夷狄各部族合力开启中华文明之光伟大历程的浓缩。

  三皇五帝中,只有伏羲的形象是龙身而人首,华夏龙祖也。伏羲而下,炎帝神农、句芒、蚩尤、共工、颛顼、祝融、轩辕黄帝等远古帝王,无不继续龙图腾,三皇五帝一脉相承,龙的足迹龙子龙孙由黄土高原而中原而山东而江浙而四川而云贵高原……

  华夏龙腾,源自上古。

  闻一多先生在《伏羲考》有如下论述:“现在所谓龙便是因原始龙(一种蛇)图腾兼并了许多旁的图腾,而形成的一种综合式的虚构的生物。这综合式的龙图腾团族所包括的单位,大概就是古代所谓‘诸夏’,和至少与他们同姓的若干夷狄。他们起初都在黄河流域的上游,即古代中原的西部,后来也许因受东方一个以鸟为图腾的商民族的压迫,一部分向北迁移,即后来的匈奴;一部分向南迁移的,即周初南方荆楚吴越各蛮族,现在的苗族即是其中一部分的后裔。留在原地的一部分,虽一度被商人征服,政治势力暂时衰落,但其文化势力不但始终屹然未动,并且做了我国四千年文化的核心。东方商民族对我国古代文化的贡献虽大,但我们的文化究以龙图腾团族(以下简称龙族)的诸夏为基础。龙族的诸夏文化才是我们真正的本位文化,所以数千年来我们自称为华夏,历代帝王都说是龙的化身……总之,龙是我们立国的象征。”

  宛丘陈风

  伏羲部落从天水清水河谷大地湾出发的迁徙,其大致路线图是这样的:惜别大地湾,渐行渐远中沿黄河上中游谷地,进关中、出潼关,沿黄河干流傍崤山、王屋山、太行山东迁,再折而东南,至黄河中下游建都“陈”——今河南周口的淮阳。伏羲氏族的迁徙方向与顾颉刚先生在《中国史学入门》中总结的黄河流域原始部落的迁徙规律正相一致:“黄河中下游一带地方,土质好,雨量好,气候好。所以,有的古老氏族部落就从西边沿着黄河向东部发展,到了山西、河南、河北这些地区。”

  自此,一个拥有彩陶、能织网、能盖大房子、夜观天象、有龙图腾、掌握了农耕技术、以八卦治天下的先进而强大的部落,入主中原,成为逐鹿中原的最早得风气之先者,但没有战争,至少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在众望所归的龙图腾之下,中原文明史、华夏文明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伏羲建都于“陈”,典籍有各种记载,《左传·昭公十七年》说:“陈,太昊之虚也。”《帝王世纪》称:“庖牺氏都陈。”《竹书记年》记太昊伏羲氏“以木德王,为风姓,都宛丘”。何为宛丘?宛丘与“陈”即今之淮阳是什么关系呢?《尔雅》说:“陈有宛丘。”《诗经·陈风》有诗道:“东门之枌,宛丘之栩。”

  “陈”为伏羲的定都之地,史籍所载均无异议,河南淮阳,“陈国”之地也,简称“陈”。“陈”有宛丘,宛丘在“陈”,“陈”和宛丘无论在地域历史或文化意义上,均不可分割。

  淮阳大地宽阔地敞开,却彰而不显,但又有脉络可寻。《左传·昭公十七年》说“陈”为太皞之虚;虚,即墟。《诗经》:“升彼虚矣”,虚为土山;《说文解字》:“虚,大丘也”;虚,帝都也。《竹世纪年·前编》:太昊包牺氏“以木德王,为风姓,元年即位,都宛丘”。宛丘何在?《水经注》说“宛丘在‘陈’城南道东”,《天平寰宇记》说“宛丘在县东南”。丘,《说文解字》:“四方高,中央下,为丘。”《尔雅·释丘》:“丘上又丘,为宛丘,陈有宛丘。”按照典籍所指的方位,河南与周口的文物工作者,在一次次踏访之后,于1979、1980年,在淮阳城东南4公里处的大朱庄西南,找到了一处广约百亩的土堆高台,当地农民称之为平粮台,也称平粮冢。民间相传,这里是包公陈州开仓放赈,从米中筛出的沙子堆积而成的一个高台。包公放粮、米仓重地,理应是县治之所在,平粮台就是宛丘故地吗?

  一切需要考古文化作证。2007年早春,我赶往淮阳平粮台。

  可以清晰地见到平粮台的遗址文化层相互叠压,第十层出土的陶器早于龙山文化,平粮台古城的夯土城墙叠压在大汶口晚期文化层之上,同时又为龙山文化、二里沟文化叠压。出土的陶片以棕陶为主,青灰陶次之,素器居多,蓝纹彩陶饰于陶器的腹部,品种有鼎、罐、壶、圈足碗、圈足碟等,距今4600年前。

  发掘之初,有《中华遗产》的记者闻讯赶到平粮台遗址采访,在平粮台杂树丛生的黄土堆上,意外地拾得一枚陶纺轮残片。上有刻画符号,后经李学勤先生辨认,这个符号为八卦中的“离”字。这一残片和那些散落在平粮台的陶片一起,默默地见证着伏羲都宛丘以八卦治天下的历史。

  平粮台古城平面为正方形,有南北二门,南门有两间朝向相对的门卫房。古城已发掘的面积为50000多平方米,南北、东西各长185米,城墙底部宽17米,上部宽8至10米,残高3.65米。城墙用小筑板堆筑法建成,北墙有高台。两间门卫房相对的中间是宽1.7米的路土,路下0.3米处是上宽下窄、北高南低的沟槽。沟底铺有陶质排水管,其上再铺两条管道,陶管上饰有蓝色纹、网状纹及方格网状纹。一端有榫口,节节套合;一端稍细为0.23至0.26米,一端稍粗为0.27至0.32米;每节0.35至0.45米,小口朝南,套进另一节的大口内;管道周围有料礓石充填,上覆泥土为路面。

  已经发掘揭露出的房基遗址有29处,长方形排房平地起建,用土坯做建筑材料。遗址的东南部与南部,有三座建于夯土台上的高台建筑,先以小筑板法夯出一个长方形高台,高台残长15米,宽7.7米,残高0.72米。台上再用土坯砌墙,南北墙宽均为0.34米,残高0.16米。土坯又称“干砖”,土坯的出现,被称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大进步,也是烧制砖块的前奏。

  不知道这三排建在坯土台上的高台土坯建筑,是古城的祭祀之地呢?还是伏羲的住所?

  古城东北部有陶窑、墓葬,灰坑位于房基附近,在一处灰坑中还清理出了一块铜碴。

  我从天水一路踏访而来,不能不想起大地湾的深穴窝棚、半地穴式茅棚,从2平方米、6平方米、20多平方米到4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壕沟与广场;从聚落式居住到面积达5万平方米的一个古城的出现,大约经过了3000多年的时间,这是3000年的摸索、奋斗与创造,是物质与精神涓滴积聚、层累叠加的过程。我不能妄加评论说,这3000年是太过漫长,或者太过迅捷。无论如何,历史风雨兼程走到了这样一个时刻:古文化、古城、古国的面貌,已经清晰地展现在淮阳大地上了。

  一个时代,一条道路。伏羲时代风云激荡的道路,现在浓缩于宛丘古城之中,铺展于陶质的排水管道上。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