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盛景

[以新气象新作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努力铸就新时代文艺高峰]

铁凝:歌以咏志 星汉灿烂

从扬帆起航到乘风破浪,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的这十年,在习近平总书记坚强有力的指引下,文化被注入全新的能量,绽放出巨大的活力,正在为这个阔步走向民族复兴的伟大民族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与凝聚力……[详细]

张宏森:绘就新时代文学的光辉图景

中国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人民的创造远远大于文学的想象。只有依靠人民,服务人民,心怀“国之大者”,努力回答好时代命题,才能实现新时代文学的高质量发展。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伟大智慧……[详细]

新闻动态

更多>>
人民日报专栏

坚持“两创” 关注新时代文艺

更多>>
  • 合力铸就新时代文学高峰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新时代文学与新时代洪波奔涌的生动实践、丰富多彩的人民生活相伴同行,呈现异彩纷呈的景象。创作生产更多与伟大时代相匹配、满足人民群众更高审美需求的高质量文学作品,是时代的热切期盼……[详细]

  • 在文化强国建设中贡献文学力量

    攀登文学高峰,需要创新艺术表达。讲好新故事需要新话语,想通新命题需要新观念。社会发展和生活变化带来的新内容、新感受、新想象,呼唤着与之相匹配的新的美学风格和新的艺术语言。文学需要在学习与继承的基础上,不断突破旧框架、探索新手法、创立新风格。今天文学领域观念更新的频率、艺术迭代的速度需要加快,艺术创新的空间依然很大、需求依然很强。文学实现有效创新,要把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新时代文学的观念、手法、经验都贯通起来,把总体视野和微观思考结合起来,聚力创造出与新时代相适配的新的形式结构和话语方式……[详细]

  • 倾情书写新时代新征程文艺答卷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文艺指明了前进方向。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坚守艺术理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自觉担负历史赋予的崭新使命,热忱描绘新时代的恢弘气象,真情反映人民奋进的伟大实践,以守正创新、自信自强的昂扬姿态,抒写我国文艺事业繁花竞放、蓬勃向上的生动景象……[详细]

  • 新时代文学的根扎向广阔大地

    行业写作是中国文学的优良传统。煤矿、公安、电力、铁路、林业等各条战线上的作家,以生动、鲜活、真切的行业经验为时代赋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我国的社会职业构成发生变化,新业态新职业不断出现。快递就是当代社会的新事物,人们日常与快递员群体打交道,但对他们的工作生活了解甚少。胡安焉是从业者、亲历者,也是观察者、记录者,他将日常的点滴和工作的甘苦化作真诚的自述,让人们通过“工作”这个透镜去感知时代生活。有读者评价,在网购如此普及频繁的今天,《我在北京送快递》应该加入市民生活必读书,让更多人了解社会运转背后各行各业的力量……[详细]

  • 科幻影视向世界展示中国式想象

    新时代科幻影视,在艺术品质和制作技术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流浪地球》是其中的标志性作品,它达到了科幻影视的崭新高度。如果说之前的科幻电影,避开了高难度的工业特效,选择轻型的软科幻,《流浪地球》则选择正面强攻重工业气质的硬科幻,以精湛的技术和逼真的视效,展现出足可比肩国际一流的影视工业水准。中国角色成为故事主角,无论是众志成城应对危机的解决方式,还是不离不弃的乡土情怀,都呈现出中国人独特的价值观,传达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应该说,《流浪地球》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极大提振了中国科幻创作者的信心,鼓舞更多人投入科幻影视创作……[详细]

  • 青年写作,引人注目的文学风景

    除了发表、出版的传统阵地,如今,影视改编带来文学跨界、网络传播使得作品出圈等,也将一些青年作家推向台前,与更广泛的读者见面。比如,青年作家双雪涛、班宇的成长,就既得益于文学刊物及各类文学奖项的推举,也借由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而受到瞩目。90后作家陈春成《夜晚的潜水艇》里的短篇小说,最初在豆瓣网站、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慢慢收获大量读者,随后被出版方发现,转为纸质出版并斩获多个奖项。可以看到,青年作家创作、发表的条件更加便捷,文学传播、接受的方式更为多样,青年写作与青年文化、大众文化的联系也更为紧密……[详细]

  • 在传承创新中让经典历久弥新、永葆光彩

    古代文学经典一向静水流深,以“票房”为视角,人们发现传统经典竟如此强有力地参与到当代文艺创作和文化产品生产中来。正如有的网友感慨:“《西游记》简直承包了我的童年。”不只《西游记》,动画片《大闹天宫》(1961)、电视剧《西游记》(1986)、《红楼梦》(1987)、《三国演义》(1994)和《水浒传》(1998)等作品,都是源自传统经典的影视再创作,经过时间的检验,已经成为公认的时代精品,构成一代代观众的文化记忆。这是经典绵延传承的力量,也是文化创新创造的力量……[详细]

  • 繁荣文艺创作 推动文艺创新

    科艺融合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表现尤为突出。河南卫视舞蹈作品《龙门金刚》,用增强现实、三维建模、电脑着色等技术手段,让观众看到彩色石窟造像,舞姿与文物辉映;动画电影《深海》将传统水墨元素与三维动画技术结合,用充满流动感的粒子水墨,探索写意与写实兼备的中国动画风格……这些制作精良的作品,无一不来自技术创新,无一不来自多工种通力协作。借助虚拟拍摄、增强现实、数字特效等新技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颖传神的形象和场景,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审美享受……[详细]

  • 网络文学的高质量发展和国际化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进入网络时代以来,中国网络文学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最近10年,其海外传播影响力持续上升。这一成就的取得,与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密不可分,同时也基于独特的行业经验。放眼全球网络文艺发展的整体格局,深入总结并创造性发挥中国网络文学的成功经验,有助于推动中国网络文学持续发展,进一步扬帆远航、扩大影响……[详细]

  • 推出更多军旅文学精品力作

    新时代军旅文学拥有一支年龄层次分明、风格鲜明多样而又迭代有序的队伍,经过多年的创作实践厚积薄发,各显其长,构筑起醒目的文学景观。2018年,两位军旅作家徐怀中、彭荆风不约而同地在各自90岁高龄之时,捧出力作。徐怀中的长篇小说《牵风记》,以繁华落尽见真淳的方式,劈开庞大繁复的战争记忆,织就激越浩荡的生命气象,作品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彭荆风的长篇小说《太阳升起》则以纯净美好、高度艺术化的笔触,再现一段波澜壮阔的民族志、战争史。两部作品体现出老一辈军旅作家矢志不渝的创作精神和艺术定力。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批深耕军旅、沉稳掘进的作家……[详细]

  • 儿童文学的新气象

    主题创作出版丰富多彩、昂扬向上。聚焦当代生活和时代新风的写作,使主题性、文学性和儿童性有了更好的交融,儿童文学题材更加丰富和广博。儿童文学主题创作和主题出版,主要在传承红色基因和讴歌新时代两个维度展开。例如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徐鲁的《远山灯火》以一代代共产党员的接续奋斗呈现党的发展历程,把目光对准革命先驱的奉献与牺牲,引导当代儿童铭记珍贵的红色历史。在聚焦时代变革、谱写时代新曲方面,阮梅的《一个女孩朝前走》书写时代楷模的成长历程;曾平标、廖子馨的《中国的孩子》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社会发展变化;舒辉波的《逐光的孩子》是对新时代乡村教育振兴图景的刻写……[详细]

  • 青春与时代同向同行

    当然,在追求鲜活的同时,也不能忽略现实生活的复杂性。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来不及形成定论,然而我们又必须对新的、变化的、未及定论的生活给出自己的分析、梳理乃至于判断。如果说捕捉人物形象考验的是作家的敏锐,那么分析现实考验的就是作家的思考能力。仅从文学创作的角度而言,我们也许不能保证所想的一定周全,但要想在读者前面,尽量避免个人的自怨自艾。小说《逍遥仙儿》的故事发生在北京中关村,这里有高知人群也有城郊农民,有本地人也有外来者,生活认知的差异会产生矛盾,但是每一个群体都有他们的不易、善良和操守,这正是他们在日后消除矛盾、和谐相处的基础……[详细]

  • 把握机遇,科幻创作天地宽

    人们会问,科幻诞生200年来,无数作品对未来进行了种种设想,科幻的创意会不会枯竭?在我看来,科幻小说的创意是无穷的。一些传统题材也可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就看你如何去表现它。比如世界科幻短篇经典《追赶太阳》,讲述劫后余生的登月宇航员为了求生,背着太阳能电池板,利用月球表面重力,跳跃着追赶太阳。这是传统的登月题材,故事也很简单,但写得令人震撼。再比如,我国航天技术不断进步,如果用“微写实”的方法来处理这一题材,写一个工程队在月球上如何建设台风电站和人类月球基地,我想一定大受欢迎……[详细]

  • 西海固农民作家群——用劳动的手写下劳动的诗篇

    山乡历经蝶变,生活苦尽甘来。恰是在西海固,近年来涌现出一批批农民作家,他们既拿锄也拿笔,耕农家的田也耕文学的田,用劳动的手写下劳动的诗篇。在这里,诞生了中国首个“文学之乡”和首个县级文学馆。仅以西吉县为例,目前全县有1600余人从事文学创作,其中,中国作协会员20余人,宁夏作协会员70余人,西吉籍作家先后获得“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等国家级奖项6次,获得人民文学奖、冰心散文奖等全国性文学奖项近40次,已有60余人出版文集……[详细]

  • 架起文学与影视沟通的桥梁

    近年来,文学的影视改编日渐火热。作为编剧,我们常常思考,文学改编剧本和原创剧本相比到底有什么不同?珠玉在前,编剧前辈刘和平的观点启发了我们。他认为,影视改编要有“边界感”,人物的边界、情节的边界都在文学原著中得以呈现,编剧要做的,就是在这个框架里填充丰富的内容。怎么填充?方法是沉入影视艺术的基本要素中,把原著意蕴悠长、需要用想象“脑补”的文学语言翻译成视听表达。通俗地说,就是把人物的感觉、思想、情感等内容,转译为人物的行为、对话、生活经历,而那些无法外化的部分,则需要适当删减……[详细]

文艺报专栏

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十周年

更多>>
  • 新质生产力赋能新时代儿童文学新发展

    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创新,新质生产力正从各个方面和各种意义上赋能新时代文学,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应运而生。新时代儿童文学正在出现一个协同创新、多向发力的儿童文学新质生产力景观,有效地促进了儿童文学的蓬勃发展。这一景观突出体现在主题写作、现场写作、文化写作、科学写作、跨界写作等五个方面……[详细]

  • 在时代的深度和广度中生成创造性力量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文艺发展举旗定向。十年来,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在讲话精神指引下,勇担新的文化使命,于人民的伟大创造中实践杰出的艺术创造。以中篇小说为样本,可以清晰地看到,新时代文学正在以一系列代表性作品、标志性现象和时代性特征,构筑新时代文艺的独特景观,彰显新时代中国的文化力量……[详细]

  • 在书写时代、引领时代中更好履行文艺的时代使命

    文艺与时代的关系包含了两个层面上的问题:一个是在宏观上,将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现象的文艺置于与时代生活的关系中加以对待,并从这种关系中思考文艺的各种实践和理论问题,这从根本上涉及到文艺工作和文艺研究的思想认识方法问题;一个是在文艺理论话语知识体系建构中,将文艺与时代的关系作为与其他理论问题并列存在的一个问题来研究,其中包含文艺如何在时代生活中生成与发展,以及它对于时代生活所具有的价值和作用等问题……[详细]

  • 科幻文学的“十年树木”和“百年树文”

    稍稍有点遗憾的是,在过去的百余年里,国人对科幻这一文类的认知一直是处于起伏变化中的。这种起伏和变化时而给文类开放出有效的天空,时而又会封闭起一些区域。因此可以说,全方位开放的科幻发展势态,始终尚未成功地建立起来。最近的10年,厚积薄发的科幻文学在良好的社会和文化环境氛围之下发生了质的变化,以刘慈欣、韩松、王晋康、陈楸帆、郝景芳、海漄等为代表的老中青三代作者……[详细]

  • 潜心写好新时代官兵的强军故事

    回顾十年来的创作,我尽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写出富有新意、深意的作品。我创作了长篇小说《从军记》,中短篇小说《花似人心向好处牵》《她从云上来》《二十一分三十五秒》《耳中刀》等,聚焦官兵在奋斗强军征程中的感人故事,获得了百花文学奖和《小说选刊》年度奖等。长篇小说《从军记》出版后,深受许多读者喜爱……[详细]

  • “我之小者”与“国之大者”

    这年4月,我发表了后来获鲁迅文学奖的短篇报告文学《朋友——习近平与贾大山交往纪事》。在这篇作品的采写过程中,我从两位主人公身上深深感受到了一种“大”的震撼。他们的“大”,不仅仅在于心胸、视野的宏大与开阔,更在于一种“大”的使命感。虽然他们当时身处基层,但对于文化,对于时代,对于这个民族,对于这个国家,都有一种无限“大”的热爱、融入和服务。由此,他们都走向了各自人生的“大”……[详细]

  • 新时代报告文学:新书写、新特质、新发展

    十年来,报告文学新力量的涌现,是作家们身处的新时代的召唤,也是他们对文学、对报告文学的热爱使然。此外,也是各级作协重视培养扶持青年作家的结果。中国报告文学学会重视青年报告文学作家的组织发展,专门举办青年报告文学作家研讨班和创作研讨会,为新一代报告文学作家的发展创设了良好的条件和氛围。山海星辰,春华秋实。时代开新,迎面而来新的风景。报告文学的未来可期……[详细]

  •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进入新时代,特别是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随着国家的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十分繁荣,《民族文学》和各地的文学刊物刊发了大量优秀的少数民族作家作品,出版数量也逐年增多。10年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背景下,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也发生了重大的话语转向,呈现出多元性与现代性同在、中国性与世界性并存的特征。究其发展脉络,这种转向大概可以分为社会历史题材的书写、少数民族乡村振兴题材的书写、全球化时代民族地区生态的书写等方面,彰显了中国多民族文学共同繁荣发展的面貌……[详细]

  • 根本在于“写什么”与“怎么写”

    考察与评价任何一种文学文体的创作状态,如果将研究视域放到一定的时间长度和空间宽度,如果是切实立足于文本实际而非理念先行,如果不是只用一种理念套用本为十分丰富的创作实践,如果切实尊重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而非教条机械地迎合某种倡导或时尚,我们将会发现,任何一种文学文体的创作总是必然存在着“变”与“不变”的两种基本分野。比如,写作永远都需要解决“写什么”与“怎么写”和谐统一的问题(似乎还不是一句简单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所能囊括的),这就是不变,且不是一时不变,而是永远不变,变了就一定只能是跛足的文学,更遑论优秀?至于文学所表现的内容以及艺术表现方式等则永远处于不断地摸索、创造和变化之中……[详细]

  • 新时代网络文学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2014年是网络文学从生长期向成熟期过渡的重要时间节点。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态,网络文学依托互联网这一新兴技术,激活了潜在文学爱好者的才华,呈现了高度的自主性、个性化写作,建立了文学原生态的民间性、无门槛的社会大众接受模式。网络文学以玄幻、仙侠、游戏、科幻、言情等类型小说,活化中国神话、民间故事和历史资料等传统资源,接续通俗小说叙述手法,注重故事结构和节奏,讲究阅读瞬时的愉悦感。在书写、传播和互动等诸多方面,拓展了既有的文学范式,极大地参与了大众文化特别是互联网文化的新形式和新内容的构建,也显现了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和向好可能……[详细]

  • 文学资源的转向与近十年小说发展新态势

    近十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文学创作也出现了崭新的气象。这种崭新气象的出现,是和文学创作资源的转换分不开的。文学创作资源是文学工作者面临的首要问题,以不同的资源观照现实社会生活,以不同的文学资源表达作家对于社会生活的思考,肯定会呈现出不一样的文学面貌……[详细]

  • 书写时代的血肉、筋骨和结构

    写不出对时代和历史的独特洞察,小说便缺乏论世断史的认识论深度;描不出心灵世界内在的张力,小说便缺乏直抵人心的力量。好的写作,都是既能观世势,也能入人心 文学要表现时代,要与时代同行,人所共知。问题是,文学要表现哪个层面的时代性?又如何表现?这是值得深思的。时代性是一个很容易被泛化的概念,时代性最直观的层面是指某时代基于特定技术条件而在器物、日常上体现出来的生活面貌。现代社会由于技术发展迅猛,尤其是中国40多年来的城市化进程,时代的变化投影在建筑、器物、衣着等方方面面。这种器物层面的时代性,并非时代性最核心的要素,尤其是对于文学来说……[详细]

  • 新时代文学的世界意识、时代主体与未来想象

    在这其中,“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因而,“人民需要文艺”与“文艺需要人民”是一体两面不可分割的,也意味着“文艺要热爱人民”。潘向黎的小说《兰亭惠》写的是最广泛的城市人民的生活现场,具体说是一个请客吃饭的故事,老夫妇二人宴请前准儿媳,聚叙旧情,做足告别和分离的礼数,也为儿子接下来的情感和婚姻铺平道路。在他们身上可以体现出上海市民社会的观念形态、生活现场和情感模式。当代中国数十年来的城市化进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形成的价值取向,构筑了一代人特有的伦理观念和生活信念……[详细]

  • 新时代、人民史诗与“新红色经典”

    关于“史诗”,《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中的词条解释比较长,我摘要如下:史诗一般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描写的多为对本民族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这些事件有口皆碑,世代相传,因而史诗具有很深的民族根源。由于史诗的广泛叙事性质和它所包含的深刻社会意义,现在人们常常把比较全面反映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生活的结构复杂、画面广阔、内容丰富、意义深刻的优秀长篇叙事作品,如优秀长篇小说等,称作史诗或史诗式的作品。参考上述关于“史诗”的解释……[详细]

  • 人民永远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不能以自己的个人感受代替人民的感受,而是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重新步入乡村,沉下心来到乡村生活,是一次重温,也是一种进入。我再次认识到,曾经熟悉的乡村,已经成为过往,风物犹存,而人们的现实生活方式、质地,特别是心灵、精神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判断,都跃进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是人类历史和文明进程的必然……[详细]

  • 文学批评的对话意识与说书传统

    在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学批评的论述中,“真理越辩越明”这句话虽然言简意赅,但它既是评论界改变批评困境的指导性思想,同时也是一种可以付诸实践的方法论武器。前者无需多言,批评若不能追求真理,仅仅止步于“表扬和自我表扬、吹捧和自我吹捧、造势和自我造势相结合,那就不是文艺批评了”。而追求真理的方法正是辩论,辩论即对话。更具体地说,批评家为明辨是非、激浊扬清,就必须以对话一方的身份,谋求与不同对象之间的深度交流。这些对象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作家与读者,也包括常见的创作定式和思想偏见。简言之,批评家在批评实践中最忌无的放矢。可是在当代批评史上……[详细]

  • 以新视野开拓文艺新境界

    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精品论的指导下,一大批文艺家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以志存高远的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将精品意识贯穿于创作的全过程,推出了一大批优秀作品,“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其中,笔者关注到的作品有:梁晓声历经数年完成的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描写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50余年中国社会巨大变迁与百姓日常生活状态的长篇小说《人世间》……[详细]

  • 文学·时代·时代精神

    中国现当代文学百余年发展的历史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无论是“鲁郭茅、巴老曹”笔下对吃人封建社会的批判与控诉,还是“三红一创”对建立和建设新中国奋斗的文学书写,莫不如此。至于自1978年开启的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更是从各个不同视角、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方式,将改革开放45年来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和深刻变革给展现得淋漓尽致、琳琅满目……[详细]

  • 万紫千红总是春

    一是对于文艺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得到了高度增强。在《讲话》第一个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论述中,习近平总书记引述了大量的中外文艺名家大师以经典文艺作品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实例,生动地阐明了民族进步与文化发展的密切联系。在此基础上,他从民族复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支撑、文化繁荣需要优秀文艺作为引擎的高度,论述了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前进动力,得出了“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的重要结论。这样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的论述,深入揭示了精神的力量与文化的作用,突出地彰显了文艺的地位与作用……[详细]

  • 文学何以现代

    现代化可以视为一个历史悠久的主题,尽管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民族国家或者文化圈曾经分别给予不同的表述。很大程度上,一个社会现代化追求的内容即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经济产值、社会制度、军事国防、医疗卫生、科学与技术的发达程度以及文化艺术的水准,现代化可以分解为各个层面成文或者不成文的指标体系。通常情况下,工业社会被视为现代化的必要前提。从物质财富的生产、交通运输体系、从事文化传播的大众传媒以及四通八达的商业网络,工业社会的巨大生产力不仅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财富,也深刻地改变了传统的社会关系。由于大规模生产体系形成的生产组织……[详细]

理论评论文章

更多>>
  • 认识把握新时代文艺的突出特征

    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胜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文艺领域出现了许多新面貌、新气象、新形态,出现了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艺特征……[详细]

  • 文艺之花在时代沃土中绚烂绽放

    从使命任务看,新在聚焦民族复兴时代主题。两千多年来,中国的文艺作品始终“合为时而著”,生动反映时代变迁的脉动,记录民族前进的足迹。当国家踏上新时代新征程,一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图徐徐展开,中国的文艺家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聚焦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火热实践,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用优秀作品为民族复兴凝聚磅礴的精神力量。比如,电视剧《江山如此多娇》《山海情》像是土里长出来一样……[详细]

  • 长篇小说:奋楫新时代 开拓新境界

    新时代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征程,也确立了当代中国文艺的历史方位。一直高度关注文艺事业和文化建设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就当前文艺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要问题阐发了新观点与新论断,提出了党对文艺工作的新希望与新要求,对于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新时代充分认识历史使命,坚持正确方向,增强文化自信,焕发创作活力,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与极大的激励作用……[详细]

  • 新局面、新气象、新收获:网络文学这十年

    在各级组织的推动下,网络文学创作、研究交流活动制度化,比较有影响的活动有:自2015年,中国作协相继在上海、广东、江苏、浙江、内蒙古、河北等地举办“中国网络文学论坛”;自2018年,由中国作协和浙江省人民政府举办“中国网络文学周”,后升级为“中国国际网络文学周”;自2017年,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主办的中国“网络文学+”大会,已举办七届;自2014年,中国作协在北戴河、杭州等地组织召开“全国网络文学理论研讨会”。这些会议都是逾百人的大会,是网络文学界的盛会,为网络文学主管部门、企业、网络作家、研究者、读者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详细]

  • “网文出海”:谱写“中国故事”新篇章

    众所周知,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伴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兴起,我国网络文学在众多驱动力的共同作用下应运而生,并迅速在作家们的创新创作、作品的多渠道传播、网站运营模式的优化、产业链条的紧密构建、读者需求的深度满足以及社会服务功能的广泛拓展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与繁荣。这股文学潮流持续展现出勃勃生机,不断探索与前行,已牢固确立为中国当代文学领域中最具生机与活力的组成部分之一。新时代以来,中国网络文学凭借其独树一帜的叙事技巧、无限延展的创意想象及深远的国际影响力,稳步在全球文化版图中确立了自身地位。特别是近十年来,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蓬勃开展与国家层面对文化国际化战略的鼎力支持,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显著提速……[详细]

  • 报告文学:为时代放歌,为人民立传

    时代迎面而来,历史如风而逝。实录与存活是报告文学的文体之本,“史记”式写作是报告文学作家的理想。新时代的现实生活不仅是文学书写的第一资源,也是对报告文学作家创作动能的一种激活。报告文学作家心怀“国之大者”,锐敏于现实的新变,感奋于时代前行铿锵的步履,站在新时代的全局,把握今日中国发展的主题与逻辑,以兼具文学“轻骑兵”与“重器”功能于一体的报告文学的方式,通过“现场直播”向人民报告具有新时代特质的中国故事,告诉世界一个正在砥砺奋进的中国风景……[详细]

  • 表征未来:网络文艺的审美现代性意义和价值意蕴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大潮中,社会主义文化语境中的文艺高质量发展无疑是一个重大课题。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中,“文艺”因掌握世界方式的特殊性和意识形态的审美性而占据显著位置,并展现高远深邃、明体达用的美学境界。那么,面对形态多样的文艺实践、纷繁复杂的文艺现实,我们如何寻得一条切入文艺高质量发展和功能发挥的思想言路?在具体与抽象、逻辑与历史的辩证统一中,作为互联网时代充满活力的新兴文艺形态,“网络文艺”可视为审美观照的支点,而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张力结构中,“审美现代性”可视为纲举目张的关捩。概言之,透过审美现代性的三棱镜……[详细]

  • 守正创新 服务人民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文艺工作,关切文艺事业发展。以杂技为例,延安时期,出身吴桥杂技之乡的马列主义学院炊事员张金奎在一次联欢会上表演了几个幼时练过的杂技功夫,受到群众的欢迎,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知道后非常重视,亲自加以考察并成立了延安业余杂技团。毛泽东对张金奎说,给你几个小鬼,你来训练他们,不许打不许骂,这是革命工作。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开展新中国外交工作,北京成立了汇聚优秀艺人的中国杂技团,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亲自审看出国访演节目,给予鼓励和肯定。党中央对杂技艺术的重视和指导,为杂技事业的繁荣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详细]

  • 展现说唱魅力 繁荣首都文艺——写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十周年之际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发展北京曲艺的理念不断深化,成为新时代北京曲艺人的普遍共识。北京曲协历时五年精心组织编纂的《北京相声史话》一书于2019年正式出版。该书通过系统研究相声的起源、发展、传承、技巧等多方面的内容,尤其是重点介绍了北京相声发展历程中涌现出的一大批代表性人物和重要团体,以及为北京相声的发展作出过一定贡献但已久不为人所知的相声人,对具有清新雅致之总体风格的京味相声予以整体的观照与总结,以期达到“正本清源,致敬先贤”的编纂初衷……[详细]

  • 文艺评论正当时

    当前重温这部重要文艺文献中有关文艺评论或文艺批评的指示精神,深感对于北京文艺精品创作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指出“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这里规定“文艺批评”对于文艺创作有着“镜子”和“良药”等重要功能,并且同“多出精品”紧密相连,强调它是生产更多的文艺精品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文艺评论应当发挥其应有的“批评”功能:“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不能都是表扬甚至庸俗吹捧……[详细]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导向,繁荣首都戏剧创作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思想,并指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可以发现,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的内涵有了全新的阐释:人民指的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人民,不只是一种整体的符号,更是具体的、有血有肉的一个个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奋斗的劳动者……[详细]

  • 中国电影这十年:光影礼赞时代,精品奉献人民

    十年来,中国新主流电影紧扣时代主题和国家脉搏,经历跨越式发展,成为中国电影市场主要力量。一批新主流电影更加注重体现文化自信。例如,《战狼》系列通过紧张刺激的战斗场面和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怀,展现中国军人的英勇形象和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湄公河行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展现中国警方跨国执法的能力和决心,彰显法治精神和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责任感和影响力。《红海行动》以中国海军的海外撤侨行动为背景,刻画中国军队的国际主义精神和专业救援能力,传递和平与正义价值观。《我和我的祖国》通过七个短片串联起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要历史时刻,反映普通人与国家之间的深厚情感和对国家发展的自豪。这些影片通过各自独特的叙事和艺术表现……[详细]

  • 承古开新:谱写新时代北京书法事业发展新篇章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要论断。2023年10月,习近平文化思想首次提出。那么,新时代北京书法事业发展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又需要采取哪些新的举措?这是摆在北京书法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要谱写好新时代北京书法事业发展的新篇章,必须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全国教育大会、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上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明确新时代文艺与教育发展的理念。文艺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对于新时代北京书法的发展,应从以下两方面加以思考……[详细]

  • 以更多高质量影片供给适配观影需求升级

    过去十年,国产电影票房全面超越以好莱坞大片为主的分账电影。2014年,国产电影与进口电影的市场份额几乎还是平分秋色,全年70部进口片,票房合计134.8亿元,占比达到45.5%。但在随后的一年,国产电影便迎来了爆发:代表国产电影工业制作水准的《捉妖记》《寻龙诀》,喜剧类型的融合创新作品《港囧》《唐人街探案》,国产动漫的崛起之作《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及彼时还是新导演们的第一部作品《煎饼侠》《夏洛特烦恼》《战狼》《左耳》等,这些影片类型明确、制作精良,不仅拿下当年票房前十中的七席,《捉妖记》更是打破了《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创下的最高票房纪录,成为当年中国影史票房冠军……[详细]

  • 首都文化艺术产业十年发展的路径创新

    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文化内容是文化艺术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十年来,北京的文化精品项目和重点项目不断涌现,社会效益更加显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文化主题、创意形式和承载媒介等方面都表现出丰富性和多样性的时代特征和首都风范。北京文化机构推出的作品涵盖了戏剧、影视、音乐、非遗、数字文创、动漫等不同门类,其中既有经典的视觉艺术和表演艺术,也有现代的影像艺术,更有新兴的数字艺术,彰显了文化内容生产的时代印记……[详细]

  •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网络文学”一词在不同阶段拥有不同的面貌。曾经提起网络文学,人们想象它是类似电子游戏的数码实验,又或者是文学爱好者创作的爱情故事。早期自发创作的网文大多围绕现实生活,在我国网络文学发展的第一个十年间,自发的网络写作基本可以分为青春情感题材、都市生活和家庭职场题材以及印刷作品较少涉及的边缘性话题等,部分作品因题材新颖,曾获得政府部门主导的奖项和推荐。随着网络文学通俗化、产业性的增强,现实题材写作潮流日渐式微,并被类型小说替代,甚至有蜷缩进虚空世界的趋势。2015年以后,在文化管理部门的一再提倡和多重鼓励之下,现实题材网文逐渐复苏,到2018、2019年迎来新高潮,网络文学重新“面向现实”,不仅涌现诸多佳作……[详细]

  • 新时代经典文艺形象的文化逻辑

    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相结合的审美理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对经典文艺形象的美学规定是中国传统关于形式与情感、道德与生命、艺术与人生、审美与自由等美学思想的当代表达,其核心要义是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相结合的审美理想。中华美学精神根植于古代中国“气化流行”“天人同构”的宇宙观和礼乐文明传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文化形态中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是异彩纷呈、灿烂夺目的中华各门类艺术的原动力。在历史的长河中,儒道释兼容并蓄……[详细]

  • 展时代恢弘气象,树大国文明新风——中国电视剧十年发展述评

    十年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时代化表达,为当代中国注入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近年来,每年都有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诞生,特别是建党百年前后,集中出现一批生动还原风云变幻的历史真实、展现革命先烈英勇事迹和爱国情操的优秀电视剧,如《秋收起义》《海棠依旧》《换了人间》《伟大的转折》《数风流人物》《大决战》《觉醒年代》《功勋》《香山叶正红》《跨过鸭绿江》等。特别是《觉醒年代》,描绘了一群可敬、可爱的革命知识分子形象,用年轻化的表达传递跨越百年的理想信念与革命激情,感染激荡着当代青年的青春与热血。《跨过鸭绿江》则具有大气磅礴、雄浑悲壮的审美特征……[详细]

  • “继承基础上的创新”的光辉典范

    实践充分证明:两个讲话一脉相承,是引领中国特色的人民文艺繁荣发展的理论指南和行动准则。当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之后,曾委派胡乔木征求过郭沫若等文艺大家的意见,郭沫若给予了“有经有权”的高度评价。毛泽东十分认可这个评价。所谓“有经”,就是指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联系,就文艺与人民、文艺与生活、文艺与时代、普及与提高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了经典性的科学论断,这些论断是永恒的真理,而永恒的真理是需要我们长期坚持的。所谓“有权”,是指在抗日战争的特殊的环境里,必须提出的一些具有历史真理性的权宜之计的论断。根据这个“有经有权”的科学判断,我们重新学习两个重要讲话,感触颇深,受益匪浅,倍增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