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耳东的头像

耳东

网站用户

散文
202208/06
分享
《大埕散志》连载

第九十章 黄锦送黄道周的诗

黄道周与黄锦同在1622年中了进士,入翰林院工作,任过修撰、侍讲、詹事。早年几乎从事一样的工作。南明时期,又在福州再次共事,共同面对严峻的时局。两人又同在历史、诗文、书法上有建树,又一样以不畏权势、忠直的品格处世、做事、为文。是真正的志同道合。

我从前只知道黄道周的书法。最近因为学习黄锦公诗文,又进一步了解了黄道周的生平,心里更生敬意。

1632年,经历了袁崇焕案斗争考验的黄道周以病为由请求归回老家漳州漳浦。就在要离开北京时,他上疏向崇祯帝提出了一些政策和用人的建议。崇祯帝遂以“利用关系肆意保举无真实才干之人,对当下局势胡乱臆测、凭空捏造”的罪名削去黄道周的官籍,将他贬为庶民。

多次学习,我觉得黄锦送黄道周的二首,应该是在这个时候写的。

送黄石斋年兄谪编户归闽 其一

平生负伊吕,此去混樵渔。吾道非耶是,行云卷且舒。

芳兰淹腐井,款段服金车。勿叹升沉隔,庄周一梦蘧。

伊吕是用典,指伊尹和吕尚,泛指辅弼重臣。语出《汉书》的《董仲舒传赞》。全诗大意是:您一生有做辅助国家重臣的志向,这一去啊,却要混迹在砍柴、捕鱼的人群里。该我说呢,也不一定要这么想。您要心里觉得像天上的云,卷起了,伸展了。芳香的兰花淹没在腐臭的井里,行动缓慢的马却要来拉上好的金车。唉!不要感叹升迁与贬职有什么区别、不同,还不都像庄周梦蝶一样。

写这诗的时候,黄道周47岁,黄锦56岁。黄锦本传中记录:四年(1631年),授检讨;五年,兼管诰敕。等于黄此时不仅在崇祯帝身边,而且从事的工作十分重要。但是,他这时,既不年轻,也不轻妄,更不是失意,在一个有能力、变化莫测的最高领导人面前,面对一个失意的乡党、同年,直通肺腑,无所保留。这是十分难得的。几乎有丧命之虞。真是断臂、过命之交。

送黄石斋年兄谪编户归闽 其二

来作朝阳羽,归应纵壑鳞。蛾眉偏见妒,夜月漫生嗔。

安石登山剧,子云载酒频。北窗高卧后,谈笑论天民。

阳羽,是指传说中﹐日中有三足乌,所以是指太阳。纵壑鱼,典出汉代王褒《圣主得贤臣颂》:翼乎如鸿毛遇顺风,沛乎若巨鱼纵大壑。蛾眉,典出《离骚》: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予以善淫。安石是指谢安。谢安有战功之后,也是后遭皇族疑忌。子云就是子云亭的子云。典出汉书。子云是杨雄。杨雄是赋家、经学大师、文字学家。却命运不济,怀才不遇。

夜月,有深意。最后一联:北窗高卧后,谈笑论天民。也有深意。大意好像是:此后,卧榻高枕,面向北京的方向,对于政府、人民,您就以局外的人,当是轻松的话题就好了。没什么的。

但是,为什么要北窗卧呢?

究竟放不下的。

其实,这不也正是黄锦的内心矛盾吗?

那黄道周方面呢?怎么想的?

黄道周在《是晚黄存絅司业蒋若椰宫允冯邺仙给谏小坐限韵各成四章》中写:

其一

小草无安节,长松多怒鳞。驰烟人不悟,招隐客生慎。岸谷四时好,沧桑一夜频。相看尤盛世,石户有遗民。

其二

诗书不可伏,渺论数逢渔。海眼着苔碧,春拳对蕨舒。野人安被发,山叟乐焚车。蝶世捻花尽,真成一梦蘧。

其三

云傲惬天放,山栖慰鹿朋。镜中虚影脱,方外姓名眷。早识官无著,焉知鬼可憎。鹅笼排幻处,千勿寄担簦。

其四

山幽宜蹑屐,白日得青蓑。不敢伺龙睡,何能避虎苛。野旷随张网,庭空别置罗。安危公等在,天步未蹉跎。

这样写,很难想像是在一个有皇帝的时代,古人,特别是知识分子,还是很有骨气和人情味的。

而正是这样的人,若干年后,再次辅助流亡的南明政府。一个避入家乡的小山洞,一个为国捐躯。全全忘记了怒鳞、虎苛。

这该死的朱由检。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