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海的头像

李海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08/23
分享
《功建里往事》连载

第一十三章

一连几日,我表叔都处于兴奋状态,他不时来我家告诉筹划集资进度。

这天刚过晌午,他兴冲冲地来到我家,笑嘻嘻说:“舅舅妗母表哥表嫂,婚事办妥了。”

随后他们进到后堂,与我奶奶、我母亲交谈。我才得知,受我父亲之托我表叔和我表婶当了回媒人,去了趟安贤里为我大哥做媒,向他表弟提亲,郑威很爽快应下了。

我父亲说:“时局不稳,还得辛苦表弟再走一遭,把日期定了呗!”

我表叔说:“郑威表哥也有此担忧,我擅自主张选在中秋作为吉日迎娶,不知可否?”

我父亲说:“好,不算快。”

我爷爷说:“明日黄道吉日,就去挂脰吧,要隆重些。”

我们听后异常高兴。我母亲忙吩咐阿春去“顺茂”糕饼铺定下了蓼花石榴包白糕红糰。于是,一系列隆重的婚俗开始了。

翌日,阿贵赶着牛车载着我父亲、我表叔我表婶、一些亲近的女眷,还有八个用红锦袋装的、八大盘蓼花石榴包白糕红糰,去了安贤里定亲。傍晚,他们载回了鸡蛋、线面、稻谷诸多回盘。

很快,古镇上下男女老少,都知道“新生堂”的大少爷定聘了。

我的族人忙起来了。长辈中有的自愿当起了主事,有的在空地垒起大灶,有的跑腿发帖通知人,有的忙着筹备酒宴所需桌椅。

八月十三,七八个健壮的本族后生挑着红糰白糕猪脚线面髻饼年糕炮烛聘金,又从我家出发去催妆了。

每天我家里尽管闹哄哄的,但一切井然有序。

迎亲的日子到了。前一天,即八月十四,我家后厅堂设醮,道士们诵道经、敲锣鼓。我大哥在长辈引领下敬拜苍天、祭祀祖宗。凌晨他就被叫去沐浴,当更衣出来时,两个年长的女亲眷,一个替他剪发剃脸,一个拿顶中间镶嵌一圈红髻线上插两朵红花的礼帽替他戴好。我大哥在她们的帮衬下,戴着礼帽,身穿长衫马褂,春风得意地在前后厅堂穿梭。

我姐姐揶揄道:“看你急吼吼的,嫂子还没到呢!”

我们都哈哈大笑,我大哥脸“唰”染成了红纸。他瞥见孙古楠带着孙庆蓝从门儿到来,报仇似的凑到她耳边,应道:“你翁和小姑来了,担心我告状哟……”

我姐姐红着脸白他一眼,找借口忙去了。

十乡八里的乡人,仿佛自家办喜事,早都穿着逢年过节才舍得穿的衣裳,兴高采烈地云集在“新生堂”药铺。男人们争着抬花轿子,女人和小孩抢着打彩旗,更有好事者,带来琵琶三弦笙箫横笛老胡二胡轧筝拍板云锣组成的文十番,横笛板胡四胡二胡尺胡中胡贡胡三弦八角琴云锣组成的武十番,还有吹着唢呐打着大小锣敲着大小钹击着大鼓的八乐队,一路上吹吹打打,浩浩荡荡走出了东门。

未到晌午,身披红衣、头戴凤巾的新娘子—郑韵被迎过门了。临近我家,早候在外的热心婆姨迈着小脚颠进来,“快、快,请翁婆姑嫂回避。”此俗曰“亲人不犯轿头冲”。又有人奔到我家厨房熄灭了灶膛里的柴火。此俗曰“新娘入门无火气”,寄予以后全家和睦相处。

郑韵下了轿,由我表婶和两个小孩引导,迈着小步沿西廊过道缓缓上了厅堂,围着的七姑八姨小媳妇早都啧啧夸好。她们期待着新郎早点出来与新娘交拜,比自己出嫁时还喜悦。

我表婶认认真真地当起媒婆,依着礼俗她第一次用新娘的香帕,第二次用新娘的香扇,第三次用新娘的戒指,夸张地请我大哥出厅来交拜。等得火急火燎的我大哥听着我表婶三请话音刚落,立马闪身出来。站在廊下的小孩高兴得点燃了鞭炮。大厅上的十番八乐队撒欢地大吹起来。婚礼在鞭炮声和“大乐”声声中开始了。

郑韵由我大哥和我表婶引入洞房,我大哥在女傧相的教导下,用扇子把郑韵的幔罩向上搅了三下,郑韵才款款卸下幔罩,脱去外衣罩,羞涩地看着我大哥。面对见过面的新娘,我大哥也难为情地低下头。

双方尴尬间,我表婶不失时机地笑着道:“别看来看去了,厅堂上的亲朋好友正等着呢!”

倒是郑韵大方,她回过神来,揭起随嫁的梳妆台,重新涂脂抹粉,围上珠屏,插上金银首饰和红花。妆扮完毕由着女傧相牵引慢步出厅堂,行“出厅礼”。礼毕,我大哥和郑韵随女傧相引导,拜见我爷爷我奶奶我父亲我母亲和前来贺礼的长辈亲友,受拜的人都笑呵呵地祝福并回敬这对新人红包。

望着彬彬有礼的一对新人,我爷爷慈祥地笑着,接着他郑重地告诉前来贺喜的所有亲朋好友:“现在长孙阿蔚成人了,今后家里担子我要卸给犬子豫立了,本族大小事宜均由豫立掌断,老头子我可要享清福啰!”

我父亲还要谦让,怎奈我爷爷决意已定,加上本族各长辈一起响应,我父亲只好接受了这一使命,接着立即主持了后续的大礼。

我家厅堂上下灯火通明,亲朋好友们兴趣盎然地闹洞房了,他们组成“孩子班”来“送孩子”。郑杰提一对“孩儿灯”,张思聪捧“孩儿盘”。盘中放着骑着麒麟的 “孩儿仔”和银圆,欢欢喜喜拥进洞房。

一进入洞房,郑杰和张思聪就一唱一赞:“捧上孩儿入洞房,今夜淑女配才郎,房中一对鸳鸯舞,犹如于飞两凤凰”。

撒帐时,亲友们争着把五谷种和铜钱等物,一把一把地撒向床铺,床头的早有一群孩子在争抢。陈佳财和林德仙接着一唱一赞:“撒帐撒帐东,花烛庆洞房,今宵鹊桥会,洞门今夜通。撒帐撒帐西,一对好夫妻,佳偶成凤缔,鸾凤碧梧栖。撒帐撒帐南,三更齐笑谈,一刻千金里,花好月圆间。撒帐撒北方,新娘喜聪聪,大家齐笑说,淑女配才郎”。

大家正闹着,我堂兄文展突然把“孩儿灯”高高举起,让我大哥抱着郑韵去接灯,将要接到时,灯又提高了,弄得我大哥气喘吁吁。洞房哄笑。

婚宴开始了,道不尽的美酒佳肴,叙不完的喜乐笑谈。大家酒兴大起,善饮者更是划拳斗酒,不胜酒力者也是开怀畅饮。

酒酣意未尽。吃完喜酒后,“孩儿班”回到新娘房间来做经文。张思聪看新娘子小圆脸泛着红晕,便调侃:“往日新郎才思敏捷,我这有无情联上联,请新郎对下联,若对不出,可是要罚的。”接着随口吟出上联:“佳人苹果脸。”我大哥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微笑指着牙齿答曰:“瑞士葡萄牙。”引得满座皆笑。

“夜深了,良宵一夜千金啊!愿新人颠鸾倒凤情意好,咱们回去吧!”不知哪个说了一句,大家笑着识趣地离去了。

郑杰出门时随手顺带掩了房门,他边关边念四句赞: “掩房门,笑嘻嘻,生贵子,麒麟儿。”说完拍着手走了。

亲朋好友散尽,洞房里只剩新郎与新娘,他们一齐吃“进房面”后开始了新家庭的生活。

婚后第三天,郑威携小儿子带着白花(象征生男孩)和红花(象征生女孩)—“换花盘”,来看望才出嫁的小女儿。还按照礼俗分别给我大哥我父亲我母亲我爷爷我奶奶衣裳等礼品。我父亲我母亲我爷爷我奶奶也都回敬了红封,我大哥给小舅子挂脰,款待酒席,让他坐“头位”,酒散后我大哥和他小舅子用绿轿和八乐彩旗鼓,吹吹打打伴送郑韵回娘家。

至傍晚时分,这一对新人又“回车”了。

我大哥和郑韵开始新的生活,每日新娘循规蹈矩起早摸黑恪尽妇道。我大哥精神却明显憔悴,长辈们看在眼里又不便明言。恰好,我表叔要回南洋筹资办水电,我父亲让他作伴同去。他只好婚后不久,就告别新娘子和我家人去了南洋。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