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梁孟伟的头像

梁孟伟

网站用户

散文
202104/12
分享
《​有种感动叫乡愁》连载

第一十六章 梁氏源头有条河

“祖,始也,言为道德之初始,始受命为祖,继中为宗,皆不毁庙之称也。”中华传统,尊敬祖宗,数典不忘。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人们对祖宗、圣人、名人、英雄等有一种很自觉的敬仰。

先说梁氏,因为梁氏不仅是故乡新林的开山之祖,也是新昌最早的几个姓氏之一!

史籍《沈隐侯集》记载:“梁氏源于少昊,至伯翳佐禹治水,赐姓嬴氏。周孝王时,封其十六世孙非子于秦。其曾孙秦仲为宣王侯伯,平王东迁,封秦仲少子于梁,是为梁伯。”梁伯即为嬴康。而周平王乃东周第一任君主,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720年在位。

梁国国都在夏阳梁山(今陕西韩城以南的夏阳镇、芝川镇一带),历经七世,即梁伯为一世(公元前832—公元前756年),秦仲少子,又名秦康。二世嬴辀,三世嬴宏,四世嬴僖,五世嬴定,六世嬴室,末君七世嬴演 (?—公元前641)。公元前641年,秦穆公率大军进攻梁国,梁国土崩瓦解。梁伯子孙为怀念故土先祖,就以梁为姓,并尊嬴康为梁氏第一始祖。

另据记载:“梁氏后裔三十一世梁,隐居黔江(今重庆市)。至三十八世后裔梁万,生于西晋太康二年(281),晋惠帝时为幕府主簿,升浔州刺史,时中原乱起,永嘉四年(310)升行营招讨使,建兴时(313—316)加总督中外诸军事。西晋亡,随晋元帝司马睿东渡建康,后出巡江东各地,见剡县灵鹤山风景秀丽,遂择地建业置产,名其居地为前梁(今属嵊州市黄泽镇)。”《浙江通史》也有“黔江人梁万于西晋末定居前梁”的记载。

从梁万上溯嬴康始祖隔37代,如按20年一代计算,又是740年光阴,大约是春秋战国时期,基本与嬴康始祖的生活年代吻合。

追溯汉前的《梁氏源流世系图》,发现梁氏家族几乎代有才俊。梁康以下三代,也就是二三四世祖,皆世袭伯爵。第五世梁锦,为晋大夫。第九世梁鱣,孔门弟子。第十世梁霞,齐大夫。第十二世梁伟,晋沃令。第十四世梁忠,赵邯郸大夫。第十五世梁麟,晋晋阳令。第十六世梁祥,晋御史大夫。第十八世梁崐,魏光禄勋。第十九世梁沧,魏廷尉。

入汉以后,梁氏为官更多,地位更隆。第二十三世梁贺,汉昭帝大将军,官居一品位列三公。第二十四世梁航,汉五凤间尚书仆射,中书省的最高长官。第二十六世梁昊,汉车骑校尉。第二十七世梁统,汉成义侯高山侯。第二十八世梁松,汉虎贲中郎将迁太仆尚舞荫长公主;梁竦,汉永平间赠安封侯。第二十九世梁德,汉都尉。第三十世梁邠,汉太尉,相当于今天的军委主席;梁郡,汉御史大夫,与丞相、太尉合称三公;梁商,汉大将军。第三十一世梁始迁黔江,其父就是汉御史大夫梁郡,其祖乃汉都尉梁德。第三十二世梁虑,汉清河令。第三十四世梁密,汉晋阳令。第三十五世梁成,汉尚书朴射。第三十六世梁鉴,汉果毅都尉。

东汉是梁氏家族最牛的一个朝代,一是其兴盛时间之长,很少有家族能与之相比。仅从梁子都到梁冀,兴盛时间就长达150多年,一个半世纪几乎与东汉等长。二是高官之多,除历代皇族外,没有哪个家族能与之相比。三是积累家财古今没有哪个家族能与之相比,据记载,梁氏家族敛财三十万万两,相当于国库全年收入的一半。

这就引出一个话题,东汉的后戚专权或外戚干政,司马迁谓“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然而,在东汉时期,外戚势力专权时间之长,影响之大之深,在整个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

第二十七世梁统以前,梁氏在西汉甚至春秋战国,不时有高官脱颖而出,但真正引领梁氏走向辉煌的当属梁统。梁统之前,梁氏家族只能算是西汉地方上一个小有势力的豪强,从梁统开始,梁氏家族才开始涉足中枢,走向辉煌。新汉乱世之际,梁统与窦融拥兵保境,之后归附光武帝刘秀,史载:“统性刚毅而好法律……建武五年统等各遣使随窦融长史刘钧诣阙奉贡,愿得诣行在所,诏加统宣德将军。八年夏,光武自征隗嚣,统与窦融等将兵会车驾,及嚣败,封统为成义侯。”到了建武十二年,梁统窦融一起到达京城,“更封高山侯,拜太中大夫,除四子为郎。”

梁统性格刚强坚毅,而且爱好法律,起初在州郡任职。更始二年(24),梁统被征召补任中郎将,受命前往凉州安抚军民,并拜任酒泉太守。更始三年(25),更始帝刘玄失败,赤眉军攻入长安(今陕西西安),梁统与窦融以及各位郡守起兵保卫边境,并共同商议,推举统帅。开始是按官位推选,大家推举梁统为统帅,梁统坚决推辞说:“从前陈婴不接受王位,是因为家有年迈的母亲。如今我内有双亲,而且又没什么功德和才能,实在不配担此重任。”于是大家就推举窦融为河西大将军,重新推举梁统为武威太守。梁统执政严厉,他的威望波及邻近州郡。

建武五年(29),当时东汉政权已经建立,梁统等人各自派遣使者向刘秀进贡,并归顺东汉,光武帝下诏加封梁统为宣德将军。建武八年(32)夏天,光武帝亲自率军攻打隗嚣,梁统、窦融等人率军与光武帝会合。隗嚣被打败后,光武帝封梁统为成义侯,梁统的胞兄梁巡、堂弟梁腾同封为关内侯,并任命梁腾为酒泉典农都尉,全都派回河西。建武十二年(36),梁统和窦融等人来到京城洛阳(今河南洛阳),以列侯的资格上朝参见,改封为高山侯,官拜太中大夫,梁统的四个儿子都授任为郎官。

可以想见:当年千里边关,烽烟四起,梦回吹角连营,醉里挑灯看剑。这位祖先,率领百万雄师,刀光映朔漠,剑气舞狂沙,壮志凌云蔽日,气吞万里如虎。一次敌军压境,危城将破,只见他披坚执锐,横刀立马,一声断喝,风云变色,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他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结果大获全胜。不仅了却了君王天下事,更赢得了生前身后名。光武感其功德,战时为将,功成封侯!

正因为这层关系,梁统的儿子梁松娶光武帝的女儿舞阴公主为妻,刘秀驾崩之后,“受遗诏辅政”,后因事死于狱中。梁松的弟弟梁竦才、智、德、行俱佳,两个女儿被章帝选为贵人,其中小贵人生下和帝,窦后“养以为子”。诸窦“恐梁氏得志,终为己害,建初八年,遂僭杀二贵人,而陷竦等恶逆。诏使汉阳太守郑据传考竦罪,死狱中,家属复徙九真。辞语连及舞阴公主,坐徙新城,使者护守”。章帝死后,窦太后临朝听政,朝中无人敢言明皇帝身世真相,窦氏死后,和帝才知晓生母之事,于是为梁竦平反,同时大封梁氏家族,梁竦的子孙皆拜官封侯,梁氏家族重建辉煌。然而好景不长,和帝死后,梁竦的孙子梁安国因罪免官,“诸郎为郎吏者皆坐免”。一直到顺帝即位,梁氏逐渐登上权力的巅峰。

因为皇后来自于这些世家大族,所以,在其得宠于皇帝,或把持朝政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为自己的家族谋求一些利益。梁太后临朝时期,兄梁冀为大将军,梁氏一门“前后七封侯,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夫人、女食邑称君者七人,尚公主者三人,其馀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在经济上,梁冀一家“多拓林苑,禁同王家,西至弘农,东界荥阳,南极鲁阳。北达河、淇,包含山薮,远带丘荒,周旋封域,殆将千里。”

然而,由于临朝的太后处于权力的顶端,如果发生了权力之变,或者她们一旦不再掌握政权,这个家族往往呼喇喇似大厦倾,要遭受灭顶之灾。两个皇后死后,东汉梁冀家族也失去了其赖以存在的基础,再加上梁冀的飞扬跋扈,最终导致了梁冀和其妻自杀,“诸梁及孙氏中外宗亲送诏狱,无长少者皆弃市”。显赫一时的家族轰然倒塌。

梁氏外戚由盛及衰,自有其必然性。《通鉴》卷五十四·汉纪四十六·桓帝延熹二年:梁皇后恃姊、兄廕势,恣极奢靡,兼倍前世,专宠妒忌,六宫莫得进见。及太后崩,恩宠顿衰。后既无嗣,每宫人孕育,鲜得全者。帝虽迫畏梁冀,不敢谴怒,然进御转希,后益忧恚……梁妠为汉顺帝刘保皇后。顺帝死,梁妠以皇太后身份与其兄梁冀主持朝政,梁氏家族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权倾朝野,势焰熏天,鼎盛至极。梁妠妹梁女莹为桓帝刘志第一任皇后,梁女莹长相平庸,也无才德,倚兄、姊之势,专制内宫,生活奢侈。汉桓帝当然对她冷落,延熹二年(159)梁女莹愤愤而死,死后谥号懿献皇后,葬于懿陵。至此汉桓帝对梁氏家族断绝情义,不再容忍,猝发政变,诛杀梁冀,族灭梁氏,废梁女莹懿陵为贵人坟冢。

这正应了《红楼梦》中甄士隐对《好了歌》的注解: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如果将梁氏家族再推至汉元朔年间(公元前128—123),从汉武帝封梁益耳的十八世孙梁睦为迪国侯算起,梁氏家族其实兴盛了近300年。时间跨度之长,对历史影响之大,除皇族外,很少能有哪个家族与之比肩。这是梁氏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也是梁氏子孙最值得骄傲的时期。期间虽有梁松蒙冤,家族遭受流放和牢狱之灾,因梁氏望族树大根深,基础并未被动摇,阴霾很快驱散。但由于家门不幸,生出梁冀这样一个另类,使300年的兴盛毁于一旦,祖宗蒙受耻辱,子孙惨遭涂炭。

循着一根宗族的纽带,涉进一条历史的河流,逆流而上,回溯穿越,一位位先祖联袂而至,又星散而去;一桩桩史实云涌而来,又飘然而逝。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