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福林的头像

王福林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05/22
分享
《人生》连载

第三百八十三章 轰动县城

383

林陆这才放心地开始投入小说的修改,由于心情舒畅,修改起来也变得顺利了,综合责任编辑和自己的想法,只用了一个月便完全修改任务,然后用挂号信寄往《中国作家》。随后开始修改《河川战役》电视连续剧剧本。 

《中国作家》杂志社的责任编辑和佳马上回了信,告诉他说:“此次《良心》修改得非常好,我已经安排到了今年第六期小说头条发表,请你静候佳音。”

林陆接到小说组长的来信非常高兴,马上告诉了两位文联副主席。

乔云跃说:“太好了,只要《良心》在《中国作家》头条发表了,你就可以一举成名,就可以带着作品到县委县政府邀功请赏,还可以帮咱们文联向县政府要活动经费。”

翟怀义却不冷不热地说:“那要看小说能不能引起反响!”

林陆尽量想与二位主席都搞好关系,可是两位副主席仍然在暗中踢架,他在中间也不好左右逢源,他也不是那种有意去讨好别人的人,所以与翟怀义总是磕磕碰碰,加上翟怀义不给他报销去北京改稿的开销,所以他也不去主动向他献殷勤。

翟怀义一直认为林陆是乔云跃的人,因此他对林陆总是不冷不热,心怀芥蒂,平时总是严格要求林陆准时上下班,而他本人却三日打鱼两日晒网,在家伺候病重的妻子。

《良心》终于在1991年《中国作家》第六期发表了,而且还是小说头条。编辑部给林陆一共寄来两本杂志。他带了一本去文联,恰巧只有乔云跃一位主席在办公室。

乔云跃看完之后就带着《中国作家》去了县政府要钱去了。

翟怀义听说林陆的中篇小说在《中国作家》发表了,从家里跑到文联来向林陆要刊物,林陆只好骑车回家去找另外那本刊物,拿来让翟主席看。四万多字的中篇小说,翟怀义带回家去看,拿走就没影了,总也不还。

乔云跃把《中国作家》拿到县政府让县长看,并且借机向县政府要经费。他说:“林陆的《良心》在《中国作家》一炮打响了,县文联准备借此东风培训全县的文学青年,请县政府给我们拨点款,用于文学讲座等一些活动。”

县长钱赢虽然没有时间看林陆的小说,但也翻了翻,然后答应给文联解决眼下经费困难的问题,且当场打电话将宣传部长和财政局长叫了过来,商量给文联拨款的事情。

宣传部长袁翔拿住《中国作家》看《良心》,爱不释手,就将杂志直接拿走了。乔云跃向县政府要了三千块钱,回到文联后和翟怀义商量,决定赶快下文,召集全县文人举办为期十天的文学讲座,并邀请省文联和市文联的作家们前来讲课,培训本县的文学青年。

翟怀义虽然同意举办文学讲座,但他对乔云跃私下去找县政府要钱很有意见,他说:“你向政府要钱总得和我打声招呼吧?”

乔云跃说:“我和你已经说过了,你大概忘了,当咱们看过《中国作家》给林陆的回信后,我就与你说过此事。”

“可是向县政府要钱时你至少应该通知我一声,我跟你一起去。”

乔云跃笑道:“你又有好几天没到单位来了,我总不能跑到你家里去说这件事吧?何况这事咱们提前就商量过的。”

翟怀义无话可说了。

林陆的中篇小说在《中国作家》头条发表在文学圈内引起了轰动,许多文友跑到文联要看小说,可林陆手头没有了,一本让乔云跃送给宣传部长看去了,另一本被翟主席借走了。为了满足文友们的要求,他只好向翟怀义要那本杂志。翟怀义拿走杂志已经好几天了,应该早看完了。然而,这一要不要紧,却让翟怀义生气了。

翟怀义说:“乔云跃拿走一本你不要,偏偏向我要,你到底什么意思?”

林陆只好耐心地解释说:“乔主席为了向县政府请款,把杂志拿到了县长办公室,如今让宣传部长把那本杂志拿去看了,我总不能去找县领导去讨要吧?”

“你看人下菜碟,县领导借走你不去要,我借走的你却追着往回要。”

林陆哭笑不得,只好解释:“翟主席,袁部长借走的那一本是从钱县长手中拿的,而且是乔主席送过去要借此机会请款的,我不能二架梁跑去向人家讨要,你说对不对?再说您借走杂志也好几天了,应该看完了,好些文友追着向我要杂志,我向你要一下怎么就成看人看菜碟了呢?”

“算了!不和你争吵,下午给你拿到文联来。”

林陆没再说什么,转身离开了翟主席办公室。下午,翟主席果然把杂志拿了过来。林陆便把杂志借给了吴应他们几个文友传着看。

其实河川县新华书店也征订了两本《中国作家》,但早已被人借走了,因此许多文友只能找林陆来借着看,杂志在文友手中传阅,好长时间才回到林陆手中。林陆只好给《中国作家》汇款,购买了两本杂志。1991年第六期发表《良心》之后,1992年《中国作家》第一期发表了著名文学评论家雷老师的文章,对林陆的《良心》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文章开头这样写道:“一年一度秋风劲。每到深秋季节,时近岁暮,总是有人约我写年度小说综评,今年照例又有几家报刊找我,声言要‘宏观性’的‘评估’,我很是为难。兴许过去说得太多,以至于无话可说。不过,小说既然还在涌流,新的作者还在尽力冲上文坛,就会有话说。但要说得切实,不妨从一二具体作品说起,追本溯源想一想,小说的生命力究竟来自哪里,它与当代现实的关系怎样。第六期《中国作家》有篇北方省作者林陆写的小说叫《良心》,说的是时下一个包工头儿良心发现的故事。观其全篇,以包工头的视角,自剖,剖人,揭示出许多方面内幕,勾勒了一些社会蛀虫的嘴脸。正派廉洁的老干部刘昆的含冤莫白,显示某种复杂的社会氛围,包工头汪林的的心理矛盾,则涉及到经济道德问题,他在超脱与沉沦中煎熬,在道德与金钱冲突中挣扎,不无真实的力量。这大约是可归入社会问题小说一类的,大胆,直率,真诚,面对矛盾不回避,披露心迹不隐讳。作者显然是个新手,用笔直露,言语急促,但生活实感和生活本身的魄力弥补了艺术上的浅、直,读来惊心动魄,想来意气难平。诚然,……”

林陆征订着《中国作家》,评论家雷老师的文章他自然会看到,从中也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