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周泽平的头像

周泽平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03/19
分享
《国殇·南京》连载

第四十一章 化险为夷就翻脸

“咣——咣——咣——咣——咣——咣——咣——咣——咣——咣——咣——咣——”交界的十二点的钟声响起,12月7日(农历十一月初四)到来 。

南京城内静悄悄的,岳翔和沈雅云已经进入了熟睡状态。而蒋委员长、戴笠和谢承瑞却难以入睡。但是他们的表现各不相同,戴笠在门口走来走去,焦急地等待着寻找替身的结果;蒋委员长坐在座椅上,时不时地看一下谢承瑞;谢承瑞也是坐着,却在闭目养神,大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气概。

五分钟后,一个特务附在戴笠耳边轻声说了句:“找好了。”戴笠走进房间,对谢承瑞道:“替身已经找好了。”

谢承瑞睁开眼睛,站起身对蒋委员长道:“请委座稍候,我和戴局长去去就回。”

蒋委员长点了点头。

得到允许的谢承瑞对戴笠道:“走吧,麻烦您带我去见他们。”

戴笠点头,在前带路,谢承瑞在后跟着,二人来到了一个房间。

房间里有六个人,分为两组,每组人都是蒋委员长、陈诚和戴笠的装扮。那六人的装扮真是惟妙惟肖,只有近距离观察他们,才能知道他们都是假的。

谢承瑞看着面前的六人,轻声对戴笠道:“你告诉他们要去干什么吗?”

戴笠点头。

谢承瑞轻声道:“那你有没有告诉他们,此举凶多吉少?”

戴笠一愣,轻声对谢承瑞道:“这个还是不要说,如果说了,他们就会退缩。”

谢承瑞摇了摇头,“各位,你们知道要去干什么吗?”

那六人相互看了看,纷纷点头。

谢承瑞道:“虽然你们都知道了,但我还是要重复一遍。我们的领袖蒋委员长的行踪被日军知道了。现在日军的空军正在空中等待着劫杀蒋委员长。如果让他们得逞,我们中国就会陷入群龙无首的局面。届时,日军奴役中国就不费吹灰之力。各位。我们能让日军得逞吗?我们能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成为日军的奴隶吗?”

六人都不说话,但面色震恐。看得出来,他们都没有为国家为人民决死之心。

虽如此,但谢承瑞依旧以诚相告,“你们假扮的是蒋委员长、戴局长和陈总长,一旦你们乘坐飞机从南京飞出,势必会遭遇日军的围追堵截。日军的军事实力优于我们,这是不争的事实,一旦你们遭遇日军敌机的围追堵截,那就是必死无疑。因为你们要让日军飞机以为蒋委员长在你们飞机上,所以你们不能与日机战斗,只能逃命,这是一条必死之路,我想问你们有人要退缩吗?”

六人中倒是有人想退缩,但是被戴笠凶狠的目光逼退了回去。六人的目光都看着谢承瑞,戴笠的目光也看着谢承瑞,但二者有所不同。六人是不明白谢承瑞为什么要告诉自己这些,而戴笠则是责怪谢承瑞告诉六人这些。

谢承瑞道:“我告诉你们这些,是要对你们说,你们这是为国献身!”

六人看了一眼旁边的戴笠,戴笠的目光十分阴沉。这六个人也知道自己如果退缩,就会死在戴笠的手上。死在戴笠手上什么都得不到,还不如死在日寇的手上得一个烈士之名。一人对谢承瑞道:“能给我们准备纸笔吗?我们想给我们的家人写遗书。”

其余人纷纷点头。

谢承瑞对身旁的戴笠道:“戴局长,麻烦您去拿纸笔来。”

戴笠离开房间,取来纸笔。六个人每人分到一支笔和一堆纸,他们开始写遗言。

遗言写完之后就装进了信封里,一人把六封信递到了谢承瑞面前,“这信封上有我们的名字和家庭住址,请你一定把我们的信交给我们的家人。”

他们是戴笠找来的特工,为什么不把遗书交给戴笠?因为他们都知道,遗书到了戴笠手上,就不会到亲人手上,与其如此,还不如相信面前这个虽然只有一面之缘但心地真诚的谢承瑞。

谢承瑞接过信,对六人道:“你们放心!我谢承瑞以军人的人格担保,这件事一定做到!”

“谢谢!”六人露出一个微笑。

谢承瑞和戴笠走出了房间,来到了长廊。戴笠轻声斥责谢承瑞,“你不应该把这事的危险性告诉他们。”

谢承瑞摇了摇头,“不,我觉得我做得没错!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而死,他们死也能瞑目了。”

戴笠十分不屑地笑了笑,他手下的特工他心里清楚,今夜如果不是他在,只怕谢承瑞说完之后,这些人都退缩了。戴笠向谢承瑞伸出手,“把他们的信给我吧!我替你转交给他们的家人。”

谢承瑞看了一眼戴笠,毕竟在国民党内待了这么些年,军统是什么作风,谢承瑞心里一清二楚。谢承瑞笑了笑,“多谢戴局长好意,他们是委托我做这件事,而且我也已经以军人的人格担保一定做成这件事,所以就不劳烦戴局长了。”

戴笠听到这句话,脸色暗下来,正色道:“谢承瑞,他们是我军统的特务,由我处理,请你把他们的信交给我!”

谢承瑞道:“戴局长,我这人有个毛病,别人委托我办的事,我从不假手他人。所以这六封信你收不回去。”

戴笠紧握双拳,刚要说话。可还没等他们开口,蒋委员长所在房间的门就打开了。蒋委员长从房间里走出来,陈诚就跟在蒋委员长身后,蒋委员长道:“你们两个在吵什么?”

谢承瑞道:“那六个替身写了遗书,委托我交给他们的家人。戴局长非要抢走,我不同意,所以我们就吵起来了。”

蒋委员长听完,一双眼睛看着戴笠,等待着戴笠的解释。戴笠道:“我只是想看看信的内容有没有传递军情,如果没有涉及军情,我也愿意帮你把信送给他们的家人。万一这信中有军情,落在了日寇的手上,那可就糟了。”

谢承瑞冷笑道:“他们都要死了,还能传递什么军情?”

“好了,你们都别吵了!这点事,至于让你们在这里吵个不停吗?”蒋委员长道。

谢承瑞和戴笠都禁声。

蒋委员长问身边的陈诚道:“辞修啊,这件事你怎么看?”

陈诚道:“谢承瑞怕伤了勇士的心,雨农是怕信里有不该写的内容,所以二人都有道理。我看这样吧,由雨农当着我们的面看信,如果信中没有禁止的内容,就把信还给谢承瑞,由谢承瑞把信送给他们的家人。”

蒋委员长点头,“辞修这个办法好,就这么办!”

谢承瑞无奈,只好把信一封接一封地交给戴笠。戴笠看完一封,谢承瑞就递一封,也顺便把戴笠看完的信装回原来的信封里。没过多久,六封信都看完了。

谢承瑞道:“怎么样,戴局长?这六封信里面有不该写的内容吗?”

蒋委员长和陈诚都看着戴笠,戴笠对着他们摇了摇头。

“谢承瑞!”蒋委员长道。

“卑职在。”谢承瑞道。

蒋委员长道:“由你把这六封信交给六位勇士的家人,不得有误!”

“是。”谢承瑞道。

戴局长道:“现在我们可以出发了吧?”

谢承瑞道:“请戴局长亲自去把唐生智司令和萧山令司令请来,接下来的戏还得他们配合。”

戴笠点了点头,离开了。不一会儿,唐生智和萧山令都来到了蒋委员长的房间。

谢承瑞看了看手上的表,对蒋委员长道:“请校长给武汉打电话,告诉他们您的飞机将要从南京飞往武汉,让他们准备接机。”

蒋委员长点了点头,拿起电话道:“给我接武汉行营。”

电话一接通,蒋委员长就说:“我要去武汉视察工作,飞机将从南京飞往武汉,请你们准备接机。”说完蒋委员长就挂了电话。

“接下来请委员长给重庆办事处打电话,告诉他们您的飞机要去武汉。”谢承瑞道。

蒋委员长点头,拿起电话,“给我接重庆办事处。”

电话一接通,蒋委员长就说:“我要去武汉视察工作,你们不用准备接机了。”说完蒋委员长就挂断了电话。

谢承瑞看了看表,“现在是两点,飞机准时在四点起飞,到时请唐生智司令与萧山令司令送第一组人去第一架飞机。”

“为什么要在四点?”戴笠道。

“因为四点是黎明之前,黎明之前是最黑暗的时刻,也是人防备最松的时候。隐藏在你们内部的奸细一定会趁着这两小时去传递情报,这也是你们军统抓住内奸的绝佳时机。”谢承瑞再一次闭上了眼睛。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蒋委员长所在的房间里静悄悄的,终于过了两个小时。

“咣——咣——咣——咣——”南京城内,四点的钟声敲响。谢承瑞对唐生智和萧山令道:“唐司令、萧司令,时间到了,你们行动吧!”

唐生智和萧山令点头,带着第一组人去了机场,目送着他们上了飞机。

一架贴着青天白日标志的飞机飞上了天空,往武汉飞来;在空中拦截的日军飞机,立即有五架紧随其后。国军的飞机和日军的飞机在空中起起伏伏,日军驾驶员驾驶着飞机数次想要包夹国军的飞机,但都被国军飞机的驾驶员巧妙地躲过去了。日军飞机的驾驶员见无法迫使国军飞机降落,便对国军飞机开枪。

然而当时天色甚暗,子弹只能盲射,这样的话哪能射中?天空中,国民党驾驶员驾驶着一架飞机与日军的五架飞机在空中上演追逐戏。国军飞机上的驾驶员始终记得谢承瑞的话,所以只是开着飞机逃,并未反击。他们这样表现,更让日军飞机确信蒋委员长在他们飞机上,于是对他们紧追不舍。一边追还一边用飞机上的机枪扫射——

唐生智和萧山令回到了司令部,谢承瑞对戴笠道:“请戴局长打电话回重庆办事处,就说武汉计划取消,委员长飞机如期返回重庆。”

戴笠点头,去打了电话。谢承瑞对唐生智和萧山令使了一个眼色,唐生智和萧山令便带着第二队人去了机场。

第二组人上了飞机,在南京的三架国军飞机都往重庆飞来。这几架飞机一上天,日军的所有飞机都在后面紧追不舍。但是也因为天色太暗,日军飞机没那么容易追上,因此国军飞机也在空中与日军飞机纠缠。

“好了,埋伏在南京城外的日军飞机都被引走了,委座可以搭乘汽车前往合肥,再由合肥前往武汉。到了武汉,委座就脱险了。”谢承瑞送蒋委员长离开了南京卫戍司令部,上了一辆民用汽车。

蒋委员长看着谢承瑞,笑道:“谢承瑞,好个谢承瑞,倘使我黄埔军校出来的人都能像你一样,何愁不能把日寇赶出中国!”

“委座还是快走吧!现在是离开南京的最佳时刻,若是天亮了,就不好走了。”谢承瑞道。

蒋委员长点了点头,坐进了汽车里。

“戴局长,这一路上一定要低调,不要暴露身份。”谢承瑞叮嘱道。

戴笠点头,“我知道。”

谢承瑞给蒋委员长敬了一个军礼,“请委座好好考虑我的话,把决战之地选在湖南,不要在南京与日寇血拼。”

蒋委员长点了点头,对谢承瑞回敬了一个军礼,然后对司机道:“开车吧!”

司机启动汽车,汽车载着蒋委员长和戴笠离开了南京。

走出了南京以后,蒋委员长的汽车就往西开,他们的目标是合肥。

戴笠问道:“校长,您真的要用谢承瑞的方法打击日寇吗?”

蒋委员长摇头,“谢承瑞是个军事指挥家,但他不懂军事是要为政治服务的。陶德曼的谈判一定能成功,攘外必先安内,我们的头号大敌不是日本。”

戴笠点了点头。

这样一来,岳翔、萧山令和谢承瑞所做的努力都付诸东流了。

“轰隆——轰隆”两团火焰在相隔不远的地方升起,前往武汉的两架国军飞机被日军飞机击落了。日军飞机全部掉头,前去围剿前往重庆的国军飞机。

半个小时后,就听到“轰隆——轰隆——轰隆——”三声巨响,看到三团火焰,前往重庆的三架国军飞机也被击落了。参与这次战斗的日军驾驶员们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满心欢喜地开着飞机回去了——

蒋委员长坐着汽车,脱离了南京战场,他按照谢承瑞的部署,先是到了合肥,再由合肥转到了武汉。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