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太(庄园)的头像

李太(庄园)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06/21
分享
《山里红》连载

第三十九章 汇报工作

就在宇康从苇塘回来,开始踌躇满志的时候,朱晓军医生除了带着下乡医疗队的一行人之外,还带着她的复杂心情早已回到了城里,因为这次小寒村之行没法不让她感触颇深。她不知道在她来到小寒村之前,这里都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以后这里还会发生什么。但在她来到这里几乎一个冬天所耳闻目睹的一些事情,除了让她担心、牵挂、同情、思念、期待和伤感等等,还有更多的不安、困惑和说不清的担忧。她的内心深处就像一个装满酸甜苦辣咸的五味瓶,搅得她无法梳理自己的心情。

晓军回到家里,等待她的不是幸福、快乐和热情,而是丈夫顾佳平对她的冷酷和无情。分别了几乎一个冬天,并没有让这位的哥回心转意。相反,在顾佳平看来,妻子的存在就是对自己的一个天然的嘲弄和炫耀。工作的优越,职场的得意,红得发紫的声誉,以及无与伦比和独一无二的外在之美,这些都是她向他实施嘲弄和炫耀的相当雄厚的资本,这些都表明她是一个多么强势的女人;而这种强势完全属于她本身,跟自己没有半点关系。她的强势所带来的嘲弄和炫耀让他感到越来越强烈。久而久之,他就在这种绝对劣势的氛围中逐渐地产生了对她的厌恶感。毫无疑问,他的这个厌恶感正是来自他面对这个女人时产生的不自信,而且继续向前蔓延着,逐渐地蚕食着他作为男人或丈夫相比之下可能还存在的一点优越感。这真是一种非常另类的“人心不足蛇吞象”!他就在这种被扭曲的意识里,对他本来就相当可爱和相当优秀的妻子实施他的冷酷和无情。

也难怪,在顾佳平的生活圈子里,充满了下面这样令人沮丧的议论:

(一)

甲:这两人可不般配。

乙:就是,女的像天仙,这还不算,看人家那业绩,那地位,真令人羡慕。

街坊邻居如是说。

(二)

甲:这俩人能是一家的吗?

乙:你可说,谁知道?

甲:那女的不就是那大夫吗?

乙:可不就是她。

甲:她怎么会嫁一出租车司机?

乙:不是让人骗了,就是她“有病”。

同室朋友如是说。

这些街谈巷议早就灌满了顾佳平的耳朵。在他看来,这些茶余饭后的议论就像尖刀一样时刻刺着他的心。他感到,跟这样的女人生活在一起,自己身上没有半点光环,完全被黑暗所笼罩,而它的罪魁祸首正是这个女人!所以他决定,为了恢复一个男人的自信,一定要惩罚她。

顾佳平两次盯她的梢切切实实的证明了他的心虚,而他两次看到的结果正好满足了他的心虚。他认为他看到的事情是真实的。他因为吃了她的醋而恼羞成怒,但又舍不得跟她马上分道扬镳,所以他决定跟她分居,算是对她的惩罚。

春节过后,晓军被丈夫顾佳平从家里无情的轰了出来。悲痛万分的她只好在外边租了一间房子,并带着已经七岁的女儿姗姗,母女俩相依为命。从此,姗姗的生活全由母亲照料,顾佳平只是偶尔象征性的过来看一下。

春节长假过后,政府机关开始上班了。这时的朱晓军还没有从生活的阴霾中走出来,但是,坚强的性格让她顽强地抵御着暂时的磨难,并且逐渐的把心情从痛苦中整理出来。她仔细的思考了一下这段时间的经历,冷静的分析生活给她带来的挑战,很快,她强烈的意识到,应该立即去李市长的办公室汇报工作。

“好,很详细很具体。”李市长对一早就来汇报工作的晓军说道,“前段时间一定很辛苦吧,比刚去的时候瘦了很多。如果有什么困难尽管说,乡下的工作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我这个市长可比你们好当啊,我只要翻看一下你的书面报告就行了。”

“谢谢您的关心”,晓军说道,“开始的时候还真有点不适应,后来时间一长,慢慢的也就习惯了;要说困难也有,不过没什么。”

“你工作的地方给你的印象怎么样?”

“总的来说只有两个字:穷,苦。”

“嗯,可想而知,你这两个字说明了一切,能不能具体谈谈?”

“首先,老百姓的生活苦,不是一般的苦,而是太苦了。他们绝大多数人仍旧在温饱线上挣扎,个别人甚至连温饱都没有解决,加上生老病死,或者年景不济,再加上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等等,一时间更是雪上加霜。大多数人生产用的钱都成问题。”

“地方上不是有信用社吗?”

“可是这些靠天吃饭的农民,如果年景不好,就会连本丧仓,不要说借的钱收不回来,就是原来可能还有的一点盈余也赔了进去。这样一来,信用社的钱根本还不起,有的连利息都还不上,所以,这就造成了陈欠,而有陈欠的农户,下一年信用社就不给贷款了。”

“如果政府部门指令地方信用社贷款呢?”

“您说的指令就是行政命令吧,这当然可以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可是花钱靠贷款总不是办法吧?如果这些农民种地总是赔钱,或者盈余少赔的多,天长日久,哪家信用社能贷得起呢?”

“嗯,没看出来,你这个大夫对经济还有一套呢。”

“您过奖了,不瞒您说,我读大学的时候就对经济管理感兴趣,开始的时候报了经济系,后来我的一个朋友跟我说经济管理没前途,非要我跟她一起去念医药,于是就成现在这个样子了。不过在工作闲暇之余,还要看看这方面的书籍,所以我对这方面的知识并不陌生,但主要的还是前段时间下乡,跟这些农民在一起,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感同身受罢了。”

“嗯,看来你这个大夫对地方上的经济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知识,很好啊,所以你一定对那里的经济发展有自己的真知灼见……”

李市长这时一边说着话,一边给朱晓军医生泡了一杯茶。她呷了一口,然后把茶杯放在眼前的桌子上,说声“谢谢”。

“光顾着说话了”,李市长指了指茶杯,“上好的龙井,明前的,不比‘独一处’的差,要是不给你沏上一杯,你会说我小气,慢待你的……现在把你的好想法都说出来吧。”

“看来呀”,晓军微笑着看了看李市长,“我这是‘拿人家手短,喝人家嘴短’啊,这么好的茶怎么会白喝呢,所以我今天喝了您的茶,什么都短了,只好恭敬不如从命。”

“我要的就是你这句话。”李市长开怀大笑,“说吧,有什么好主意都说出来。”

“好吧,不过,我说的不一定对,您只能参考。”

“你就别谦虚了,兼听则明吗,卫生届的精英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见解,也一定很好听。”

“我觉得是这样,从大的方面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三农问题’,从中央到地方,都有明确的政策措施,我就不说了。如果从小寒村自身的情况来看,造成他们贫困的原因很多:交通不便,就医难,上学难,经济文化落后,资源匮乏等等,但这都不是主要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没有地方特色,没有龙头产业,没有地方产业带头人,产业结构单一,这是造成他们贫困的根本原因。”

“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呢?”

“当然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扶持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特别是龙头产业,以及善于发现并培养地方产业带头人。利用386国道已经开通的历史契机,充分开发利用当地资源,选择最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项目,打造地方拳头产品,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让这条国道真正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黄金大道。”

“具体应该选择什么项目呢?”

“这是问题的重点,需要慎重考虑。我对这件事现在还没有成熟的想法和意见,不过粗浅的认识还是有的,比如说,能不能在粮食资源上打主意?那地方土地不算少,种的都是苞谷,粮多,秸秆多,就着这样的资源条件,应该有文章可做,只是需要解决灌溉问题。据当地农民讲,雨下多了就丰收,下少了就欠收,不下雨就绝收,灌溉问题不解决,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就无法保证。”

“怎样培养产业带头人呢?”

“这是问题的关键。项目选好了,搞得怎么样,关键在人。一个好项目,如果运作它的人选得不恰当,到头来也会招致失败,所以我最相信四个字:事在人为。所以必须在这方面下功夫,找到最合适的人。”

“如果政府部门派人搞项目呢?”

“这肯定不是最好的做法。第一,委派的人在当地没有说服力,起不到表率或榜样的作用;第二,民情不熟。当地人想什么,做什么,想怎么做,只有当地人自己最清楚。所以搞项目的人必须在当地产生。”

李大林市长就像一位新闻记者,不厌其烦的问着各种问题,并时不时的做着笔记;而朱医生这时倒像是一位领导,淋漓尽致的回答着各种问题。就在他们说话的间隙,李市长手中的笔还在动,时而又停下来,似乎在思索着什么。时间大约过去了十几秒钟,李市长突然放下手中的笔,抬起头,急切地发出疑问,像是想起了什么。

“快跟我说说”,他说道,“差点忘了,干群关系,干部和群众的关系怎么样?我曾嘱托过你的,也许从这里能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对于李市长的问话,晓军早有准备,因为这件事是她这次来汇报的主要内容之一。但在没汇报之前,她对此一直心存顾虑。因为这件事涉及到萧宏,这位昔日的老同学,作为现任村主任给她的印象,实在不怎么样。如果如实汇报,碍于情面,有在背后说他坏话的嫌疑;如果不如实汇报,又有不实事求是的问题。一时间让晓军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该怎样向领导汇报呢?最后,她终于下了决心。她的决心来自这样的想法:欺上瞒下,徇私舞弊,不实事求是,不是我朱晓军的工作作风。于是,她这样说道——

“关于这件事,我只说两点:第一,在我们工作期间,村主任和村会计发生过争吵,而且吵得很凶;第二,村主任跟村民的关系怎么样,现在还不能定论,但是有一点需要引起注意,在那么穷的山沟里,大多数老百姓的住房都很破旧,唯独这位村主任的房子与众不同,简直是鹤立鸡群。”

晓军说完这两点,内心又对自己说道:“老同学,别怪我,这已经给足你面子了,你勾引别人的老婆,我可没说。”

“是吗?还有这样的事情?”李市长感到很惊奇,“有关这两点,我想听个仔细。”

晓军就把她了解到的情况一一向李市长做了详细说明。

“原来是这样,看来,对基层干部的教育要加强,否则带领群众致富就是一句空话。”

“我看可能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凭我的直觉,我感到,基层干部的组织培养、党性教育、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等等各各方面,都要加强,个别严重环节则要整顿。比如说,还以这位村主任为例。小寒村去年的状况您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可是就是这位无所事事的村主任,现在不但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要带领群众致富,反而自己先致富了。就在我们即将离开那里的时候,他进城买了一台麻将机,放在自己家中,招徕一些无所事事的人赌博,他好从中收取台费。这些人玩物丧志不说,就是每天给这位村主任创造的收入也有几十元甚至上百元不等。还有就是,本来村支书是一个村最大的父母官,但在小寒村,当村主任跟村会计发生争吵时,村支书却显得无可奈何、无能为力。当地人都管这位村支书叫‘老朽’。”

“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您说。”

“你刚才反映的情况,我是不是应该提醒一下,你好像对这位村主任有很大的成见?”

“您是说我会不会感情用事吧。为了工作,实事求是地说,我觉得我没必要这样,我反映的情况都是真实的。另外,告诉您一件事,您知道这位村主任是谁吗?”

“是谁?”

“您还记得吗?16年前,您还是党校副校长的时候,在我们学校开会,其中有一个叫萧宏的学生,当时他也发言说了几句。”

“萧宏?好像有点印象。”

“我跟您说,这个萧宏就是我的那个同学,他现在就是小寒村的村主任。”

“原来是这样,看来你这位同学给你的印象并不好。”

“按一般常理来讲,这么多年没见面的一个老同学,在领导面前应该为他讲两句好听的话,可是我实在找不到为他这样做的理由。”

“看来,你对你的同学的看法很理智。”

“是啊,沧海桑田,世事无常,能在那个穷山沟遇到他,实属意外,要不是这次下乡,我根本没机会见到他;但是十多年过去了,他给我的印象远远不如从前,更属意外。”

“有关这个人,我们先聊到这。我现在最关心的还是小寒村的经济发展。要不这样,我是不是也去搞一次微服私访?”

“小寒村是一个出了名的穷地方,有很多事情积重难返,一时半会儿还看不出什么端倪,以前发生过什么事情,以后还将发生什么事情,都很难说。所以您就是去了,也未必有多大收获,您没必要这样做,至少现在没必要。我的意见是:静观其变。”

“好吧,就按你的意见。不过,你还得替我盯着点,一旦出现新的情况,马上向我汇报。”

“当然。不过我觉得如果时机成熟了,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调整一下那里的领导班子。没有一个真抓实干的带头人,穷地方的老百姓想翻身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我觉得,组成一个有希望的领导班子是当务之急。”

“好啊,看来你对那里的问题如何解决已经成竹在胸了,这对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是一个很大支持。看来我这个市长只要继续当好你的‘后勤部长’,就万事大吉了,接下来的工作就要看你这个大夫如何施展你的医术了。”

“是啊,给病人施展医术自然是驾轻就熟的,但是如何‘医治’贫困村倒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看来只能用给病人施展医术的办法向贫困村施展医术了。”

“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下一阶段的工作如果有困难请及时提出来,只要对工作有利,都可以提,市委市政府一定会满足你的要求。”

“多谢您的关心。如果以后遇到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会说的。”

“不要这么客气,我说过应该感谢的人是你。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小寒村的工作,都压在你一个女同志的肩上,不容易呀。下边的工作,可没有喝龙井茶这么轻松。我看这样吧,我就在我的办公室为你设立一部‘市长专线’,如果有事就打这个电话,号码以后通知你。”

“多谢您的支持,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下一步的工作请您指示。”

“哪还有指示,该说的都差不多了。要说有指示的话,就是以后再下去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山里的工作苦啊。”

“我记住了。今天的工作就先汇报到这,已经一个上午了,我得回去了。”

“好吧,以后何时岀发,随时通知你。”

“好的,李市长再见。”

“再见,祝你工作顺利。”

朱晓军从市长办公室出来,打的回到自己的住处,在家稍事休息,又去了一趟单位,然后又打的把已经上小学一年级的姗姗从学校接回来,算是结束了一天的历程。

本章完,且看下文。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