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太(庄园)的头像

李太(庄园)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07/07
分享
《山里红》连载

第四十三章 “光棍”会长

宇康家的园子里有一块白菜地,刚间完苗,还没有几天时间。柳茹花看在眼里,做起了文章。

“宇康!”她不是好声的向他吼道,“你他妈的就知道待着,把那白菜追点肥,背点土,眼睛里一点活都没有。不好好侍弄,看到秋吃你家炮仗。去去去!拿肥去,我跟你侍弄。”

听到这些绝无仅有的正经话,就像听到一个空谷足音似的命令一样,宇康就像一只被驯服的狗那样听话,乖乖的按照柳茹花的吩咐去做。两个人忙了一阵,追完肥,宇康刚拿起镐头要背垅,哪知道,柳茹花就像被突然袭击了一样,发出一声声嘶力竭的叫喊,真是“一鸣惊人”:“哎呀——!你敢打我,还抡镐头,王八犊子你等着,我跟你没完!”说完,一溜烟似的跑了,手里挎着事先早就准备好的一个皮包。

这叫什么事?“判官”曰: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宇康目送着柳茹花离去的“步伐”,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然而,他的心却在暗暗发笑:这场雨终于下来了。

在此后的日子里——

一天后,宇康给柳家打了电话,询问柳茹花的下落,得到的回答是:不知去向。

两天后,宇康向当地派出所报了警。

三天后,柳家有人来闹,并向华家要人,还质问为何抡镐打人。

……

六天后,宇康想象中的事情终于出现了:一纸当地法庭的传票就像有人期待的那样如期而至,中心内容是协议离婚。

又三天后,宇康按时到庭应诉。

在法庭上,柳茹花疯狂地数落着她决心要离开的她的丈夫,她就像一只疯狗那样到处乱咬,七十年的谷子八十年的糠,统统被她翻了出来。

宇康却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听得不耐烦的法官先生一声令下:提醒原告方注意,请不要陈述与本案无关的事情,既是协议离婚,你只陈述离婚条件。

柳茹花这才一一列举了她的条件:

一、赔偿我青春损失费一万元。

二、赔偿我口粮一万斤。

……

柳茹花陈述完了,法官先生要求被告发言。

宇康站起身,向法官一一鞠礼致谢,然后说道:“对于原告方所列条件,我完全同意。不过,我想补充两点。第一,原告方所提条件和价码还太少,不过现在要增加为时已晚。第二,有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可惜原告方没有说,就是华伊兰的抚养权问题。在这里,我要告诉原告,华伊兰的抚养权当然归我,而且不需要你承担任何费用,这是我的唯一条件,如果你同意,我们就签字。”

宇康的话音刚落,在场旁听的群众报以热烈掌声。

一场离婚诉讼案顺利结束,两个当事人各自领取了一个“小本”,然后各奔东西。

柳茹花在这场诉讼过程中对华宇康的表现感到很蹊跷,没想到在这个地方还会有人给他鼓掌,而整个诉讼过程又让她感到意外顺利。这让她不得不重新审视做了她这么多年丈夫的这个男人,不得不对这个男人进行仔细推敲。他为什么不跟她展开针锋相对的争夺呢?他为什么还像若无其事那样而表现出极其平静的情绪呢?他是孬种,十足的孬种,法庭上也要表现出这么软弱的孬种,这样的孬种还值得我长相厮守吗?看来,只能这样解释这个人。谁愿意跟一个孬种过一辈子呢?别怪我,如果你表现得强硬些,我或许还有些犹豫。可是现在,你留给我的东西连一点剩余都没有了,所以我只能选择离开。

“留得秃山在,不怕不长草”。这是华宇康最无奈的内心留言。他非常清楚,这个变故迟早要来。既然不能给对方幸福,不如还她自由。更何况,即使能够长相厮守,那守着的也仅仅是一座秃山而已。所以,长痛不如短痛,终结这场婚姻。应该尽量满足她,跟一个存在于毫无意义婚姻里的女人争来争去,有意思吗?华宇康不是没话说才不说话,而是他感到,他已经没有说话的必要了。一切尽在不言中吧。

离婚后的华宇康刚刚感到轻松一些,前来关心他的热心的街坊邻居们便接踵而至。

“宇康啊,听叔一句劝吧,‘原方是媳妇’,还是把茹花接回来吧。

“是啊宇康,‘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怎么说离就离了呢?不应该呀,这往后的日子怎么过呀!

“宇康啊,‘一世破婚百世穷’,怎么能让她走呢?还是让她回来吧,有茹花在,好歹是一家人家。

“这话没错,‘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孩子刚这么大,这往后的日子长着呢,谁一杆子也支不到头。

“再说了,这年头,说媳妇那么容易吗?‘有剩男没有剩女’。

……

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类似这样的话,铺天盖地一般塞进宇康的耳朵里,让他感到索然无味甚至无聊。他感到他仍旧生活在柳茹花的阴影里,那些日子,让他几乎彻底相信了幽灵的存在。

就在宇康的婚姻事故逐渐平静的时候,一个人又开始了对这件事的评头品足。这就没有缺憾了。如果这件事缺少了这个人的议论,那实在是太不完美了:

“离就离了呗,不一定是坏事。”这个人跟他夫人一进屋,还没等坐在炕上,就开始抑扬顿挫地发表意见了。“我跟你说老姑,我年轻的时候,有人给我介绍对象,没看妥,回家后我爹就问我为啥不行,我说‘错编着’。我爹一听‘错编着’,就犯了嘀咕,啥叫‘错编着’呢?想来想去,也没想明白,竟一宿没合眼。第二天早上起来,我爹又问我,昨天亲事没成,究竟差在哪。我说‘错编着’。我爹就问,啥叫‘错编着’。我说‘就是瘸’。我爹一听破口大骂,‘这个犊子,瘸你就说瘸呗,还‘错编着’,谁能听得懂啊?害得我一宿没合眼。”

屋子里的人包括几个街坊邻居都笑翻了。

“你们别笑”,田野继续说,“这事,我可从来没说过,连你侄儿媳妇儿都不知道。我说这事啥意思呢?,这人啊,怎么过还不是一辈子呢?不过,现在看起来,我那时候还不如要那瘸子了,别看‘错编着’,也比你现在这侄儿媳妇儿强。别看她说话‘叭叭’的,生出那孩子一个比一个虎,现在又生疯子,这不,前两天又回来了,连作带闹砸东西;再说了,宇康这媳妇儿是他二嫂介绍的吧?我就不信她能介绍个好人,当初也不好好打听打听,介绍这么个东西,说个媳妇儿太不容易了。说媳妇儿不是买肥猪,给你四块钱你不卖,给你四块五你卖不卖?你就得卖。花点儿钱还是小事,要是说个傻子苶子或是蛮不讲理的,多闹心?说媳妇儿就不是这样了,这事儿不是咱说了算哪。”

“滚犊子,又搁那扯犊子!”气得二嫂搁旁边骂田野。

屋子里的人又是一阵笑。

“我跟你说老姑”,田野看了看大伙继续说,“一就离了,别犯愁,慢慢碰吧,没准宇康兴许找个比柳茹花强百倍的呢,‘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把猪好好养养,这可不是闹着玩呢……”

“田野小子说得对”,老瘸会计冷不防在一旁颤颤巍巍、笨笨磕磕地开口了,“快让她滚吧,那东西,真不是个东西……”

在此后的岁月里,华家的变故逐渐的从人们的视野里淡出。然而,几乎与此同时,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却在小寒村不胫而走。

原来,他们的生猪养殖业在这个时候得到了长足发展和进步。不但第五代仔猪业已繁殖,而且第一代仔猪也已经开始开花结果了。搞这个项目的农户,每一批仔猪繁殖出来,多则六、七十头,少则也有四、五十头,而且每个生产年可得两批仔猪。这样,平均每个农户每年至少可得一百头仔猪。他们把仔猪大多销往外乡,或者卖给小商小贩,每头售价达到两百元,有的卖到两百六十元。这个业绩不可小觑。如果照这样的发展速度,那是不得了的。雪球将在轰轰烈烈中越滚越大。这个可喜局面是实实在在的,前景非常乐观。

但是有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引起了宇康的注意。他想来想去,立即打电话吩咐田德水召集大伙开会。华家的屋里屋外坐满了人。

“今天把大家召集来,说一个重要事情。”宇康说道,“我们现在手里的能繁母猪越来越多,这是一件好事,也是咱们大家期盼已久的事。不过,这么多母猪养起来,我看咱们现有的圈舍和场地是不是显得越来越不够用啊?我们现在的养殖规模说到底,还是处于发展阶段,比刚起步时的小打小闹强一点,挣的钱虽然有两、三万了,可是距离我们理想的目标还差得远呢。所以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个人不要有小富即安的想法,这种想法很可怕,它将阻止我们的事业向前发展。跟以前比起来,我们手里是有点钱了,可这算什么?实在微不足道。我们应该有更大的发展。我们现在的情况是,只靠出售仔猪赚点钱,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养殖业。我们的目标是,以农户为基础,建立一个大规模的现代化的生猪养殖企业。到那时,我们的养殖场不仅要出售一些仔猪,更重要的是,还要向市场岀售成千上万的成年猪或商品猪,这才是我们应有的‘野心’。”

“我听说这样一个事”,宇康继续说,“现在我们大家手里有了点钱,有人提出想盖房子,改善居住条件,这没错。可是我想请大家好好想一想,我们能不能用手里现有的这点钱继续向生产方面投入,居住条件暂缓一下,先把生产搞上去,特别是我们很有希望的养殖业。要达到我们理想的目标,非建设一批象样的、具备中等或中等规模以上的圈舍不可。房子只要能住,就没必要拆建它。反正也住这么多年了,不在乎再多住一年两年吧?有关这个事,有很多人劝我,让我拿出钱来盖房子,我说不行,现在还不是时候。如果单纯从盖房子这点考虑,我想请问在座的各位,你们当中谁的房子还会比我的破呢?好好看看你们眼前这个破房子吧,它是不是更需要尽快拆建呢?所以我说,我们现阶段还是应该把这点有限的宝贵资金投到生产上来,以谋求更大的发展,并最终让我们的养殖业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到那时,我们手里会有的是钱盖房子。总之一句话,我的意思是先盖圈舍后盖房子。

“好了,请大家好好考虑一下这件事。”

“那还考虑啥!”一个人突然站起身,抑扬顿挫地说道,“有你华宇康掌舵,咱们的事情错不了,你就领着大伙放心干吧。”他说着话一回头,正看见小伊兰过来,就冲她说话:“过来小伊兰,还得叫大爷抱抱看看,看人家这孩子,多水灵,这才叫孩子呢;看我家那孩子,那能叫孩子吗?又疯又傻,纯是烟囱塞子。”

大伙一阵爆笑。

“你净搁那瞎扯”,闲着没事、也来听会的钟德仁看了看田野说道,“大家正说事呢。”

“那还有啥说的!”田野继续说道,“不就这点事吗?多好的事啊,还有啥商量的,大家不傻不苶不疯的,反正我是一百个赞成,别看宇康现在光棍一人,还跟以前一样,说话做事一点不差。”

田野的言语和举动看似滑稽,实际上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大家无限期待的目光里,最终无可争辩地投去了赞许和认同。

“我有个事想说。”周大强这时站起来向宇康示意。

“说吧,什么事。”

“是这样,有许多外乡人也想参加咱们的组织,或者愿意跟咱们合作,他们想知道咱们这边的意思。”

“还有这事?好啊,告诉他们,咱们热烈欢迎啊!要是这样,咱们的队伍可要壮大了,这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到时候有必要搞个养殖协会,大家在一起互相学习和交流,而且有钱的出钱,有人的出人,有力的出力,众人拾柴火焰高嘛。咱们既然想搞规模化养殖,就不怕人多,参与的人越多越好。这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看来咱们正在做的这件事很好啊。如果大家没什么异议,就按我说的办,当务之急是建圈舍。利用秋收前的有利时机,保质保量的建一批,能解决入冬后的许多实际问题。希望大家明天就行动。”

在宇康的大力倡导下,小寒村的许多农户积极响应,立刻行动起来,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有五十多户人家建起了规模可观的圈舍,这要比原来的农户数量多出好几倍。

远望着这一排排崭新的建筑,小寒村的面貌似乎在一夜之间悄悄的发生了大的变化。

就在这年秋天,华宇康被新成立的养殖协会推选为会长,田野当选为副会长。

可是,就在这位会长上任还没多久,就有人开始管他叫“会长先生”,而且这个人红着眼睛,打算找个机会,说是非要提升一下他的“名誉”,而对这位会长先生“治理”一下。

本章完,且看下文。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